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山居七年

有神明

有神明

每个人的神都藏在我们自己的已知触及不到的部分,且学问越多、世界观越是广阔,神就会越多。未知才是我们的神。

我曾在藏区山里住,听当地阿姨讲,她小时候就听人说,对面的雪山上是有宝珠的,只是有神明守护着。早些年她的大儿子试图翻过那座山,但奇怪的是,上山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就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瞬间乌云就遮住了所有的光,没办法就只好下来了。刚往下走,云就散了开,天空乍亮,又是艳阳高照,碧空如洗。阿姨说,后来就不敢让孩子们再去爬那座山了。“那应该就是神明施法,设的仙障。”

我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有个本能的习惯,就是每次在山上挖盆景的时候,都觉得没有到过的地方,一定会有好桩材,就像寻宝的人,感觉宝藏永远都藏在你没挖到的地方。于是每次我都越走越深,把周边很多险峻山头都转遍了,最后结果就是,没去过的和去过的地方,长有好树桩的概率,其实没什么区别。但即便这样,每次还是会被一种莫名的驱动力推着,一次一次地怀揣着希望,走向那些陌生的地方。

未知是神秘的必备属性。我们每个人都是泛神论者,是因为我们对未知有着天生的好奇与敬畏。就像那天在藏区,我坐在那里,看着对面直耸入云的雪山,发现它深邃、邈远,又如此庞大、遥不可及,有着我永远都到达不了的神秘,于是本来可有可无的神,突然因为我只能凝望着它,却永远无法到达,而显出了它壮阔的身躯。那是我这个无神论者第一次内心有神明。虽然我清楚,神明,只是人的精神诉求,就像孤儿的渴望凝结成的父母之幻象,但即便这样,却还是觉得,应该“有神明”。

毕竟有没有已经不重要了,应该有,才是需求。

所以每次面对佛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他最疼爱的小儿子,我双掌合十,一俯首,就有种被佛光抚照润护着的温暖、踏实。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