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们在第3课讲的那个《人生七年》的纪录片吗?
穷人的孩子,将来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将来也会变成富人。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金钱的不平等吗?
当然,这是一部分原因,但远没有那么简单……
其中的安德鲁、查尔斯、约翰是住在伦敦肯辛顿区(著名富人区)的高富帅三人组。
第1集拍摄时,虽然他们只有7岁,但已经展现出了一些上层人士的模样了:
·他们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学前班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用拉丁语唱歌了;
·当一般小孩还在看小人书时,他们已经开始阅读《金融时报》《时代》和《观察者》等更深刻的刊物了;
·当一般小孩还在打闹嬉笑时,他们已经可以制定一整套可量化的生活规律,比如6点洗澡、7点半准时上床睡觉;
·他们懂得节约时间,明白规则和体制;
·对当下的流行音乐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
贫富差距导致的最可怕的结果,并不是金钱上的不平等,而是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凯文凯利的《必然》一书中说道:“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需要不断给自己打补丁的时代,你将永远处在升级的过程中……”
世界的发展速度已经变得越来越快,快到你刚大学毕业,在大学一年级学的东西,可能就已经过时了……
在以前,你不识字可能是个文盲;而现在,也许你不会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工具就是个文盲了!
那未来呢?
也许你一年不学习,就会变成一个文盲……
学习能力,将成为未来最核心的能力,没有之一!
然而,当知识越来越多,获取知识也越来越方便的今天,你感受到的也许并不是快乐,而是焦虑!
如今一天产生的信息量,相当于200年前的一个英国人一生所接收到的信息量的总和。面对海量的信息,你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入手……
那怎么办?
学习很重要啊,所以硬着头皮也要学!
于是你每天刷知乎、刷微博、刷朋友圈;看书、看新闻、看公号;听直播、听微课、听演讲……喜马拉雅、荔枝、得到等知识服务软件一个都不放过!
貌似学了很多,却感觉没什么用……
记不住,讲不出,更用不到,面对问题还是一脸懵圈,好像这些学习未曾发生过一样……
怎么会这样?
难道是自己的智力有限?
还真不是!
是你的大脑,可能忘记植入“学习功能”了……
先学习“学习的方法”再学习
就像人工智能,你得先把“深度学习”的算法程序编好,把需要的硬件给配置齐全,让计算机拥有“学习能力”,然后,才能输入数据进行学习。
不然,你只是给一台普通的电脑输入一堆数据有什么用?它又不会学习,它最多能把这些数据储存起来……
人也一样,你得先把“学习功能”编入大脑,然后再开始看书、听课,这样才能开始学习嘛!
不然,你看到的内容,对你来说只是一堆信息,曾经路过你的大脑而已……(为什么是路过?因为人类相对于机器来说,还比较健忘,连储存都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