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住寂寞才担得起盛名

耐得住寂寞才担得起盛名

对那些觉得自己具备相应的理解力和正确的判断力,但又不是拥有了最高程度思想禀赋的人们来说,我的建议是不要害怕费力的研究——只有通过艰苦的劳动,才能超越大多数目光短浅的人,才能深入那些无人问鼎的偏僻领域。在那些领域鲜有竞争对手,稍具头脑就可以很快找到机会发现并公布一个既新且真的理论,而这样的发现,其价值很可能就是得益于不畏艰苦、攻克难关这一点。但是只有懂得这门学科的同行们才会为之喝彩,而这些喝彩声在普通大众听起来,会觉得与自己相隔甚远。

倘若我们继续追逐着这样的名声走下去,就会发现想要发掘出新的学科资料越来越艰难。但实际上之前接触到的那些高深的资料本身已经为扬名立万奠定了基础,就像探险家抵达了一处遥远的、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就已经可以成名,不需要通过他的所思所想才出名。获取这种名声最大的优势就是,讲述见闻要比传达自己的思想容易多了,人们理解他人所见比理解他人所想更加容易,也会更乐意去阅读讲述见闻的著作。正如阿士莫斯所言:“远航归来,方有故事可讲。”不过如果认识了那些著名的旅行家们,对他们有所了解,就难免会想起贺拉斯说过的一句话—新的风景并不总是意味着新的思想。注79

至于那些天赋极高、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人,就应当去解决重大难题,如那些关系到整个世界和全人类的问题。这样的人应该全方位均衡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兼顾多个方面,以避免在某个岔道上走得太远,迷失在鲜为人知的领域。换句话说,他不会太过纠缠于某一学科中的某一专门领域,也不会去钻细枝末节的牛角尖。他没有必要为了避开与多数人竞争,就去找难以入门的学科来研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可以成为研究素材,形成新的正确的理论。这样一来他做出的贡献会被所有熟悉素材的人欣赏,也就是说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欣赏—想想看,物理学家、化学家、解剖学家、矿物学家、动物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所能获得的声誉,与研究人生的诗人和哲学家们获得的名声相比,二者之间的差别是多么巨大啊!

注79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远行本身并不能帮人找到自我或是启迪智慧,如果不主动思考,你依然还是原来的你,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待着而已。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