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会问,作为普通百姓,我们需要了解汇率知识吗?当然需要。想想看,如果你出国旅行,手中一定要有外币,如果你带美元出国,到了法国要换欧元,到了英国要换英镑,到了瑞士要换瑞士法郎,到了日本要换日元,到了俄罗斯要换卢布……你知道兑换的过程是赔还是赚?你要动脑筋算算汇率是否合适。
这几年国人为什么愿意到日本去旅游?主要是因为日本的东西便宜。这既是货币问题,也是汇率问题,你拿足值的人民币换贬值的日元就赚了,你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
有人问,为什么要有汇率呢?汇率是谁发明的?举个例子,中国出口一集装箱的服装到美国,美国给我们什么?给我们美元。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比例就是汇率。
因为有了国际分工,也就有了国际贸易。两国做贸易要进行结算,怎么结算呢?就出现了汇率。那汇率是什么?两种货币相交换的价格叫汇率。一定要记住它发生在两种货币之间。
这一讲主要讲三个问题:汇率的基本概念,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和通胀率对汇率的影响。
先讲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也叫汇价,它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什么叫汇率上升?现在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是1∶6.71,就是1美元可以兑换6.71元人民币。如果变成1美元可以兑换7元人民币,美元就升值了,人民币就贬值了。那什么叫汇率下跌?如果变成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这就是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
汇率有两个价格,一个是买入价,另一个是卖出价。买进汇率价贵,卖出汇率价便宜,这两者的中间价才是两国货币的实际汇率。买卖差额就是银行收益。你出国时,要注意多走几家银行,每家银行的汇率价格各不相同。
什么是外汇市场?外汇市场跟我们的菜市场差不多,只不过卖的东西不一样:菜市场卖菜,外汇市场买卖货币。外汇市场是人们买卖各国货币的市场。它由很多人组成。外汇市场的效率极高,无论在世界上什么地方进行交易,汇率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想从中套利很难。
第二个要讲的问题是购买力平价。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汇率呢?是购买力平价决定的。什么叫购买力平价?看一种货币值钱与否,主要看什么?就看它能买到多少东西。比如,现在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是1∶6.71,就是1美元可以换6.71元人民币,这是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到底是美元贵,还是人民币贵呢?比什么?比购买力。用1美元在美国买一篮商品,用6.71元在中国买一篮商品,把这两个篮子拎起来,看哪篮东西多。如果美国篮子里的东西多,就说明美元值钱,如果中国篮子里的东西多,就说明人民币值钱。如果两个篮子里东西一样多,货币就是购买力,这个汇率就没有变。
美元是美国政府发的,人民币是中国政府发的,我们之所以愿意拿着它,就是因为它有购买力。那美元和人民币相比,谁更值钱呢?那就看谁的购买力强,谁是硬通货,比的是篮子里的东西。
让我们来看一下,是1美元在美国买的东西多,还是6.71元人民币在中国买的东西多。
2014年,我去美国中部的一个城市。一天下午去超市购物,我买了各种水果,买了食品和方便面,买了矿泉水,买了冰激凌等一大堆东西,拎了两大袋子。出门结账,我准备了100美元,到收银台时发现才花了24美元,相当于150元人民币。我愣在那里,怎么会这么便宜呢?
在国内,这些钱是买不了这么多东西的。这说明什么?由此我判断,美元要升值,人民币要贬值,因为美元更有购买力。后来,美元还真升值了,人民币还真贬值了。两者的汇率从1∶6.1到1∶6.71,这就是用购买力平价看汇率。
购买力平价就是花相同的钱,看各自能买到多少东西。
但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高,通胀率也高,那又该怎么比呢?这种情况说明这个国家的购买力在下降,这种货币会越来越不值钱,表现在汇率上就是贬值。如果把通胀因素加进来,就叫相对购买力平价。如果一个国家每年有3%的通胀率,另一个国家没有,那该国的汇率必须每年跌3%,否则更没有人要它的货币了。
如果你到东南亚国家旅游,你会发现,当地人都愿意要人民币,为什么?因为人民币购买力充足。人民币在他们眼里是硬通货。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得快,人民币越来越被国际接受。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会悄悄地存一些人民币,因为它们认为人民币未来会升值。
现在中国人出国为什么牛?人家为什么愿意为中国人服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了。到了香港你的感受会更深刻。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时,人民币和港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是116元人民币兑换100港币,现在80元人民币就可以兑换100港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内地机会比香港多,经济增长空间更大。香港居民愿意把港币换成人民币,到内地消费,在深圳购房、购物,他们娱乐也会来深圳,即使算上来回的路费也合适。大家看,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影响着汇率。人们都需要一种货币,这种货币就会升,人们都不愿意使用一种货币,这种货币就会跌。汇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第三个要讲的问题是利率和通胀率对汇率的影响。让我们首先看一下利率对汇率的影响。
如果英国利率从4.5%升到5%,若美元利率不变,有人就会把美元兑换成英镑,存在英国的银行就可以套利。同样,如果美国加息中国不加息,那人民币的汇率就会跌。为什么?人们会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因为这样更合适。
接下来看通胀率对汇率的影响。10多年前,有学生问我:“既然日本的贷款利率是零,俄罗斯的存款利率是19%,那为什么不从日本借出钱来,换成卢布到俄罗斯去套利呢?”我问他:“你知道俄罗斯的通胀率吗?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是21%,你看这里面有套利的空间吗?”假如零利率借出日元,换成俄罗斯卢布,存入银行可以获得19%的利率回报,取出卢布时的通货膨胀率是21%,忙了半天,还损失了2%。再把卢布换回日元,换汇是有成本的,买进卖出都需要钱。你能赚到钱吗?如果你能赚到,那国际资本看不到这个机会吗?国际资本为什么不做呢?
如果你要出国旅游,一定不能多兑换外汇,要记得,换汇是有成本的,买进价贵,卖出价便宜。这一买一卖会损失好多钱。还有,如果你到国外投资、买房、炒股,要看汇率,还要考虑利率和其他因素。否则你以为自己赚钱了,其实在其他方面你很有可能是赔钱的。
随着中国人富裕起来,走出国门必然涉及汇率问题。当你发现中国人去哪儿旅游的多,那个国家的货币一定是贬值了,比如最近土耳其旅游火就是这个原因。
影响汇率的因素还有政治和战争因素。如果美国要打仗了,美元的汇率就会明显下跌,却可能导致瑞士法郎大幅上涨。为什么呢?因为瑞士是一个中立国家,相对来说,政治风险低,战争时,瑞士法郎作为避险货币能吸引国际资本,带动瑞士法郎的汇率上扬。如果美元跌欧元也跌,世界经济大势不好,你会发现,澳币和加币都会涨,因为它们都是避险货币。
我的一个韩国学生说,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人明知韩元会贬值,但还是没有把韩元兑换成美元,他们手中的钱100%损失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由于货币的贬值,人们损失了很多财富。
当你看到一种货币升值时,也许抛出去可以赚钱;当看到一种货币贬值时,也许买进可以赚钱。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欧元发行时,1欧元比1美元贵,后来欧元贬值,0.82美元就能买1欧元。在欧元跌到0.82时,我国股市上涨到接近5 000点。我课上讲,股市风险越来越大了,欧元这时有机会,大家可以买进了。但学生都不注意听,都在大谈股市如何赚钱。如果谁那时从股市撤出钱来买入欧元,第一不会在股市下跌中亏钱,第二可以在欧元升值上赚40%的钱,但当时没人买进。等欧元升到很贵时,很多人反而想买欧元了。
在2015年年初,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是1∶6.1,那时,没有人考虑买美元,等到美元升值到1∶6.71时,很多人都看好美元,准备买进了。为什么不在低点买反而在高点买入美元?有人说,怕美元升得更高。
我在清华的课堂上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隔壁老王都知道美元升值而且买进了,你就别买美元了,也许会被套在高点上。在汇市上,大多数人都做反了,很少有人做正确。
另外,汇市可不像股市,汇市24小时连轴转,没有休市。做汇市比做股市难,你最好别在汇市上投机。
说了这么多有关汇市的问题,那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如何?未来人民币是看涨还是看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