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

第11讲
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

政府为什么要调控楼市,就是怕房地产泡沫破了,让全国人民买单。那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

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改变了调控的思路和策略,中央不再统一出招,让地方政府分类调控,各城市自己出招。2017年因为要召开党的十九大,在开两会时,政府工作报告对楼市调控没说什么,就给了市场一个错觉,以为政府不再管楼市了,于是炒家们开始拼命炒房。

就拿北京来说,到了2017年3月,北京的房价真有点控制不住。那时大街小巷站着的都是举着牌子卖房的中介。北京二环以内房价像坐了直升机一样飙升,从5万元炒到近10万元人民币每平方米。

例如,在二环内有一套房原来要卖2 000万元,挂单很久都没有卖出去,但2017年3月竟然以2 800万元成交了。比预期高出800万元!

两会结束后,北京市政府就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措施:住宅不许炒,商铺写字楼不许个人买,第二套房贷款首付提高到80%。紧接着,4月1日晚上,《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条重要消息,中央要建立河北的雄安新区,把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转到雄安去,这是一个千年大计。这个消息一播出,炒房的人嗅到了天大的机会,于是放掉北京不炒,都跑到雄安去炒了。

4月1日晚政府推出“雄安新区规划”时,我正在台湾,转天早晨一起来走进电梯,就有人对我开玩笑说:“完了完了,你失去了千年等一回的机会。你人在台湾,不能跑到雄安去炒房了。”

当时正好赶上清明节假期,短短几天,雄安变成了大市场,来往的人络绎不绝。可炒房客们发现,雄安三个县全部房产的过户措施都被冻结了,房子可以买卖,但不能过户,土地可以买卖,但不能过户。政府说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看到这里,炒房的人全都傻了眼。然而,雄安新区的规划,却让北京人产生了联想。雄安新区要转移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会把北京的教育部门、学校、医院、国企这些不是首都的功能,都转移到雄安新区,而且这是千年大计。

把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都转到雄安去,如果未来北京有几百万人口转到雄安,那北京房价是涨还是跌?有人说会跌!人都走了,没有那么多人住了,北京的房价当然会降下来。

反过来说,如果北京走了几百万人口,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道路更畅通,教育和医院一样都不少,更像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那北京房价是会涨还是会跌呢?大家可能回答,会涨!

我们看,一部分人看跌,一部分人看涨。看跌的人不买房,看涨的人不卖房。由于预期不同,市场就会冷却下来。

政府要的就是这种信息不对称性,一部分人看涨,一部分人看跌,那大家就不炒房了,人们从非理性状态回归到理性状态。果然北京不炒房了,继而全国各大城市都出台了严厉的调控措施。可见,改变人们的预期多重要。

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一个代表团的讨论时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就给中国的房地产调控定调了。紧接着,北京、广州、郑州、石家庄、南京等十几个城市,启动升级版的房地产限购政策。

北京的调控进入“五限”时代。什么叫五限?就是限购、限贷、限价、限商、限售。

限购是指限制一户只准买两套房子,多了不允许。

限贷是指贷款买第一套房子首付交30%,买第二套房子首付交80%。

限价指北京一手房价格由住建委说了算,一楼一价,一房一价。

限商指普通百姓不许买商铺和写字楼。

限售指买了房子之后,在规定年限内不许随便卖,否则加税。

看,多么严厉的措施!为了控制频繁的买卖交易,不许多买,首付提高,卖价政府说了算,不许普通百姓买商铺和写字楼,买了之后不许随便交易,别再炒来炒去。

这五种限制,给买卖双方都增加了难度。

从2017年4月起,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冷下来。紧接着,上海、广州、深圳的房价都跟着缓步向下了。这次中央政府用四两拨了千斤。

试想一下,如果不管控,北京房价炒过10万元,房地产泡沫如果破了,全国的房地产不就是汪洋一片了吗?由于北京控制住了房价,中国房地产最紧张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说完一、二线城市,让我们看看三、四线城市房价又会如何。

我国卖土地有土地出让金的政策,这是政府早年间定的,卖出一块地的收入就叫土地出让金,卖了土地之后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分这笔钱。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的财政收入由地方政府支配,这就导致地方政府有卖地的冲动,它愿意多卖地,这就造成房地产过剩的现象严重。

2015年中央提出去库存政策。去哪里的库存?去的是三、四线小城市房地产的库存。

中央给出一个新政策,就是棚户区拆迁的货币化政策。以前城市拆迁给房,现在拆迁不给房,给钱,拿着钱你可以去买房子,这就导致了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上涨。

2014年拆迁的货币化占比只有9%,2017年为50%,2018—2020年计划达到60%。截至2017年年底,一些三、四线城市,从原来的库存积压变成房价上涨,也加入限购行列。

这一招很灵,很多大房地产开发商,原来都待在大城市等着拍地,一看到三、四线城市房价涨了,就去那里跑马圈地。这就把资金引到三、四线城市去了。

那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如何?

(1)一线城市严格调控,市场降温,房价可控了。

(2)二线城市经过一波飞涨后,都在限购,房价也明显降了。

(3)三、四线城市房价有所抬头,有小幅上涨。

然而,这只是一个短期现象。大家千万不要寄希望于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会像一、二线城市那样暴涨,这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一旦三、四线城市房价涨了,土地就会向外扩张,这些城市的房价自然就涨不上去了。大城市房价猛涨,重要的原因是土地供给不足,这一点在深圳看得最清楚。

我的结论是:中国楼市的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一、二线城市房子供不应求,三、四线城市房子供过于求。

我的判断是:从全国来看,眼下房地产泡沫不会破。

现在政府的调控是,一、二线城市政府的任务是对楼价宏观调控,不让房价过快增长。三、四线城市政府的任务是去库存,使现在房地产的库存量有所下降。

这届政府调控思路有三点不同:

(1)由过去的中央调控变为地方调控,由原来的统一调控变成分散调控。

(2)由过去使用行政命令变成使用经济手段,未来可能会收房地产税就是一个例子。

(3)政府想用国民收入增长来控制房价涨幅,逐渐熨平房地产泡沫,中央政府不想戳破楼市泡沫。

楼市调控的主基调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买房住可以,但炒不可以。这是中央宏观调控的精神。所以,在这里告诫大家,别去炒房,因为炒房没空间了。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