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名著 > 切尔诺贝利

译后记

译后记

因缘际会,我于2014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访学期间完成了《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一书的翻译,又于2018年着手翻译浦洛基教授的另一部作品《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该作品于2018年11月获得了英国顶尖的非虚构文学奖贝利·吉福德奖。作为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浦洛基教授依旧将视野投向了自己内心最关切也最了然的地方——乌克兰。

该书用28万字的笔力,全景式再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善后及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造成的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全书涉及人物400余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那些被卷入核灾难的面孔被一一描绘,那些响亮或微弱的声音被一一记录。

见字如面,几十万字的交道打下来,我已深谙浦洛基教授的表达风格。叙述平实,文风清冷是他一贯的作风。相比文学家而言,历史学家通常是隐藏情感的高手,大厦将倾也罢,烈火烹油也好,在历史学家的笔下不过是时间长河中偶然或必然激起的几朵浪花。然而,即使在波澜不惊的描述下,在细枝末节的堆叠下,在时空交错的羁绊中,每一位用心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冰山下炙热的情感。浦洛基教授没有诉诸大量修辞去描摹事物,而是挥舞着一支素笔,以最简洁的线条、最具透视效果的画风,试图直接临摹出事件的本貌。

作为译者,在处理译文时,力求遵循准确、简洁、顺畅、有感染力的原则。这是一本既遵循历史逻辑脉络,又带有纪实文学色彩的历史专著,读者希望从中读到什么?惊惧、惶恐、麻木、侥幸,抑或是觉醒?我觉得都不全是,成功的文字从来只有一个特征——感动,就是让你的心弦在某个时刻与作者一起微微地颤动。我深深以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切艺术形式,音乐、戏曲、绘画、表演、文学,光怪陆离也好,寂寞笙箫也罢,纷繁芜杂的表象下,打动人心才是恒常,而感动一个灵魂的只能是另一个已被感动的灵魂。作为译者,我显然是被感动了。尤其是在翻译和校对本书第六章、第七章、第十章和第十四章的过程中,从消防员到潜水员,许多无从搜索的平凡人,在懵懂无知中卷入核灾,在义无反顾中改变历史,在履职尽责中成就了牺牲与伟大。面对灾难,人类再一次被英雄主义救赎。

除了感动,有时我还在想,人类为什么需要文字?需要落在纸上的文字?除了交流情感、传播思想,可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记性实在太差。记得有位作家曾说过,时间是一剂良方,所有曾经刻骨铭心的伤痛最后都成了心上一道模糊不清的疤痕。这也许是人类心灵层面进行自我修复的机制,这种机制有助于整个人类社会快速摆脱伤痛,整理行装再出发。然而,历史学家是天生逆向狂奔的使者,所有你想要忘记的,他偏要让你记住。在人类跋涉前行的漫漫征途中,倘若没有这落在纸上的文字,我们过往的一切不过是寂寂长夜,晦暗无泽。

回到本书中,如果说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乌克兰人民心上一道深深的伤痕,那么,我们记住这道伤疤,恰恰是为了未来能更安全地利用核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人类的通力合作。正如中国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面对气候变化、战争等重大考验时,只有直面危机,携手共进,才能帮助人类取得最终的胜利。我想本书赘赘二十余万字,无非是为了守住这寸记忆,警醒世人。当然,作为西方学者,浦洛基教授亦难以避免天然的西方视角,历史越复杂,呈现的角度就越纷繁,所以,读者阅读时应该秉持理性而客观的态度,独立思考,莫尽信,莫惘然。

最后,我要感谢广东人民出版社编辑所给予的充分信任与支持,感谢本书另一位译者崔瑞女士的辛勤付出,感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陈昊阳先生所给予的专业解答。更要感谢每一位抽出宝贵时间,轻启书扉的读者。

愿我们的努力不负您心中的那寸光明。

宋虹写于北京

2020年1月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