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研究 > 强权与铁腕

受到冷落的普京

受到冷落的普京

对普京来说,伊拉克不是一切。值得争取的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目标:美国放弃导弹防御计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增加贸易等等。普京决定不让他的这次失败妨碍他与布什的友谊。

很快又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普京给世界留下一个他自由开放和“欧洲化”的印象。5月底,在普京的家乡圣彼得堡——彼得大帝修建该城是为了把它作为俄国“对西方开放的窗口”——将举办建城300周年的纪念活动。所有墙都被粉刷一遍,所有的灰泥雕塑被涂上一层金色。整座城市装扮一新,迎接延续了一个周末的各种庆祝活动。世界主要领导人均收到邀请。普京打算在圣彼得堡市具有罗马风格的街道和诸多气势恢宏的皇宫的衬托下大出风头。

星期五一天,普京出席了一个波罗的海节日的开幕式,在一艘船上主持了一场亚洲领导人的峰会,亲自陪同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奥地利的领导人游览了城市。晚上,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世界领袖云集马林斯基剧院。次日,普京会晤了更多的总统,并与欧盟的所有领导人举行了峰会。世界精英参观冬宫博物馆并出席了在涅瓦河上举行的一次水节活动。

第二天晚上,乔治·布什终于露面,出席了最后一场晚宴。此前他决定先访问新欧洲——波兰,一个为伊拉克战争出了力的国家,普京受到了羞辱。

莫里斯·古尔多–蒙塔涅捕捉到了俄罗斯人的心境。“我觉得俄罗斯人失望至极。令人惊奇的是,与我关系很好的康迪(赖斯)本应知道俄罗斯人是怎么想的,居然给布什出了这么个馊点子,建议他去圣彼得堡之前先去华沙。我简直无法理解。”

之后蒙塔涅听到普京与希拉克的交谈,觉察到普京与美国人的“恋爱关系”结束了。普京对希拉克说:“我以前的轻重次序是:与美国的关系第一,与中国的关系次之,与欧洲的关系再次之。现在倒过来了,第一是欧洲,然后是中国,最后是美国。”

2002年5月,美俄签署了削减核武器的《莫斯科条约》。同月,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在罗马成立。一年后,昔日的好心境不再,而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