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坐禪」的「坐」字,是「土」上面有兩個「人」,如實地闡述了坐禪的意義。在沒有僧堂的時代,坐禪都是坐在土地或石頭上。
那麼,坐的是一個人,為什麼旁邊會多出一個人呢?一個當然是自己,旁邊的另一個是心裡的自己。禪裡所說的「原本的自己」,就是「那個人」。
亦即,坐禪的意義在於聚精會神地面對內心的自己。也可說是面對面詢問心裡的自己,傾聽那個聲音。
「至今為止的生存方式沒有錯吧?」
「今天的行動有沒有犯錯呢?」
「沒有說出什麼傷人的話吧?」
人會在無意識中犯錯,甚至會傷害他人。不用說,這世上絕對沒有完美的存在。所以,與內心的自己面對面非常重要。
在面對面中察覺錯誤,可以做修正。若是知道自己傷了人,也可以採取行動對應。雖說禪的修行、每天坐禪,是為了察覺自己的缺失、不成熟的地方,但也不能太過偏頗。
各位即使不能坐禪,也應該可以與內心的自己面對面。
不過,現實是有很多人沒有那樣的時間。我知道現代人有多忙碌。
但是,晚上的十分鐘、十五分鐘也好,還是可以空出時間吧?在那段時間把手機關機,就不會被LINE打攪。那麼做,也等於開啟面對自己的開關。
坐禪原本應該在大自然中進行,這是有緣由的。
道元禪師寫過這麼一首和歌。
「峰之色,溪之響,皆吾之釋迦牟尼之聲與姿。」
峰之色、溪之響都是象徵大自然。道元禪師詠誦的是,所有大自然都是釋迦牟尼佛的聲音、身影。
沒錯,在大自然裡坐禪,就是坐在釋迦牟尼佛的聲音的擁抱中,與祂的身影接觸中。沒有比這樣更珍貴的坐禪了。
現在也有販賣錄了自然聲音的CD。可以邊播放河川的潺潺水聲、風拂過樹枝的沙沙聲、小鳥的啼叫聲、波濤拍岸的聲響等聲音,靜靜地待十分鐘、十五分鐘。
在大自然的擁抱下,會敞開心胸。就在這時候,回顧當天一整天的言行。或者,擴大時間範圍,回顧這一個月來的生活模式、這一年來的過往。
「今天有一件工作沒做完,最近好像有點缺乏衝勁。」
「最近工作好像變成了一種慣性,這樣不行、這樣不行,要小心不要淪為公式化。」
回顧一定會察覺到一些什麼。這就是面對自己、就是傾聽自己的聲音。請務必空出這樣的時間。鍛鍊內心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對內心的自己。
面對內心的自己,能把心鍛鍊得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