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来说,父母给予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好。父母的鼓励不但会让他们感到快乐,还会成为他们愿意更加努力的一种推动力。
丑小鸭并非生来就是丑小鸭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要到全国各地去讲学。一天的课讲下来非常辛苦,但是每次讲完课,台下响起的掌声都会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按科学的解释就是,台下的掌声促使我的大脑分泌出一种名叫多巴胺的物质来,多巴胺会让人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使我的疲劳被兴奋和满足所替代,也就不觉得累了。
其实任何一种鼓励都会对人产生这样一种正面的效果。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鼓励不但会让他们感到快乐,还会成为他们愿意更加努力的一种推动力。父母给予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好。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笑容特别甜蜜,性情特别开朗,热情、阳光,特别愿意与人交往,即使有时候受到一些挫折,他也能很快就忘记这些挫折,并不觉得自己受到了多大的伤害。这样的孩子,不由自主就会让人觉得他是来自一个充满爱与鼓励的家庭,他一定得到过特别多的鼓励。而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批评过多,就很容易让孩子生活在晦暗之中。这个孩子就会整天垂头丧气、心灰意冷,同时这些晦暗还会在他的相貌上留下阴影,让他变得越来越丑。
我母亲说,两岁之前,我是一个伶牙俐齿的男孩。那时候母亲在一个加工厂里做面条,经常让我在厂子门口的竹笠里坐着,我还不太会走路,却特别会说话。厂子对面有一个做饼的老伯伯非常喜欢我,会经常来逗我。
6岁的时候,我拍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后来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心里总是有点儿难过,因为照片里的我虽然只有6岁,却眉头紧锁,愁眉苦脸,一点也不快乐。
到底在那几年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
有一次我问母亲,你不是说我小时候是特别快乐的孩子吗?但照片里的我怎么这么愁眉苦脸呢?母亲告诉我,在我两岁之后,妹妹出生了。母亲因多病且忙于生计,就很少跟我说话,也很少鼓励我。
的确如此,在我的童年印象里,我几乎就没有被父母鼓励与表扬过。记得在我十多岁的时候,有一次我跟母亲一起去外婆家玩,在路上碰到了一个阿姨,那位阿姨就对母亲夸奖我,你的孩子长得很漂亮啊!我一听这话,满脸羞得通红,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夸我长得漂亮,我也不相信自己长得漂亮,于是回家以后还特地去照了一下镜子,心里想着,我是不是真的很漂亮啊?照完以后,我却实在看不出自己有什么漂亮。
丑小鸭并不是生下来就是丑小鸭,而是从来没有人把它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与期待。最后他就会认同自己真的只是一只丑小鸭了。
人们经常说,对孩子要求越高,孩子越有可能成为成功者,但我们在生活中却经常发现,在一些家庭里,父母对孩子非常严格、期待很高,结果孩子表现得一塌糊涂。到底怎么回事呢?难道是父母对孩子要求高错了吗?
其实问题主要不在于高要求,而是伴随着对孩子的高要求,父母很少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与肯定,而是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沮丧和失望。
孩子没有达到要求时,很多父母习惯用打击的方式来刺激孩子,激将法在很多家庭里运用得特别多。激将法可能对成年人有一些作用,但是对于儿童,激将法往往会产生坏的效果。因为孩子并不明白,父母使用的是激将法,而是觉得父母的这种沮丧与失望是自己的无能造成的。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就越会感到一种激励,就越容易获得成功;父母的批评越多,孩子就会越感受到挫败。如果孩子不断地产生挫折感、失败感,就会对自己完全丧失了信心。这样的孩子自然也更容易失败。所以,任何一个明智的父母,时时刻刻都要提醒自己,多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少给或者不给孩子消极的评价。
激发孩子爱的优越感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取悦。一个良好的家庭,彼此之间也需要在情绪上相互取悦。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氛围会显得活跃、轻松,而且积极向上,孩子能够在这种氛围中吸收到好的能量,顺势成长。相反,如果父母常常对孩子进行打击、批评,就会让孩子相互取悦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样孩子也会表现出更消极的情绪状态来。我希望父母们读到这里时,不妨想一想,在你的家庭里,你和孩子在一起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那些得到了父母的鼓励的孩子,能够充分享受自己的成长,并且产生一种“爱的优越感”。这个优越感不是在跟别人的比较中产生的,不是指财富、地位、名声,而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生命力。它是从父母的爱里面产生出来的,是父母的欣赏、鼓励、保护、成全所激发出来的正能量,它深植于孩子心底,是能够惠及孩子一生的力量。
小时候我喜欢整天都待在池塘边上钓鱼,但钓鱼的技术不是很好,一般都只能钓到一两条鱼。钓鱼需要一种鱼糠。有一天父亲突然提前下班回来,看到我正准备炒鱼糠,就对我说,我来帮你炒,你明天多钓几条鱼。
第二天,带着父亲炒制的鱼糠去钓鱼时,我就觉得自己好像多了一种使命感,想着一定要钓更多的鱼让父亲高兴,让父亲觉得他对我的期待是对的。然而那次我还是只钓了两条鱼。回家的时候,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说:“爸,你看,还是只钓到了两条鱼。”父亲说:“没事儿,明天再去钓嘛。”于是第二天我又兴冲冲地去池塘了。终于有一天,我钓到了一条河鳗。在村里的池塘钓到河鳗是非常难得的事,我非常激动,马上把那条河鳗拎回家叫我奶奶炖了,等父亲回来给他吃。
一个人记得的童年的事,可能是一个重大事件,也可能是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之所以能记住这样一件小事,正是因为其洋溢着父亲的鼓励所带来的幸福感。
父母的这份鼓励,比所有的说教都更有激励人的力量。这份父母的爱,激发了孩子的优越感,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珍贵的,对父母而言是有意义的,是可以越来越好的。他所有的一切,父母都欣赏,都在期待。
而无论父母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是一种什么身份,有着什么样的学识,他的身上都有这样一种力量。父母一定要相信自己身上所具有的这种伟大的力量,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没读过什么书,地位低下,自己的鼓励就不重要,就不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作用。
鼓励不分尊卑高下,所有的鼓励都是重要的,所有的鼓励都会对孩子产生一种甜蜜的、令他想要更加努力的推动力。
如果有一天父母发现自己的鼓励对孩子无效,并不是因为你的鼓励错了,而是因为你之前对孩子的鼓励太少,而对孩子的嘲讽与打击太多了,也许在孩子最需要你鼓励的时候,你却报以冷漠,而遇到父母突然的鼓励,孩子反而会误以为是对他的嘲讽,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一旦鼓励的有效期过了,就难以发生作用了。所以,那些很晚才意识到鼓励的意义的父母,就需要更有耐心,一直坚持多鼓励、少打击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重新对你产生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