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研究 > 罗马帝国衰亡史

解说 戴克里先皇帝的政绩

解说 戴克里先皇帝的政绩

在罗马史中,3世纪是被称为“混乱的世纪”。在这个时代,北方和东方边境有外敌入侵,国内则新皇帝接踵而来,有很多皇帝都是刚一现身随即消失。

戴克里先皇帝的登基结束了这个混乱的时代,在他漫长的在位期间,罗马帝国恢复成统一、强大的国家。因此他在后期的罗马皇帝中,是首屈一指的伟大统治者。的确,从戴克里先皇帝的施政和行动来看,作为统治者,他在历史上有很多大放异彩的地方。

在那些政绩当中,为罗马史建立里程碑的,应该就是帝国的分割统治。经由这个划时代的政策,产生东西罗马的领土区分,以后作为独立的国家,双方走上了各自的路,结果让较为安定的东方领土大大延长了寿命。在这个意义上,帝国分割统治这个政策,虽说是迫于内外情势的权宜措施,不过仍然可被视为他任内的优秀政绩。

戴克里先皇帝在位期间,各副帝在各地区镇压内乱和讨伐蛮族,维护罗马帝国的权威和领土完整。就除掉外患而言,这个时代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298年副帝伽列里乌斯大败波斯萨珊王朝。在这场战役中,罗马帝国夺回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并且和这个强大的邻国维持长达四十年的和平。

戴克里先皇帝另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政绩,就是巩固皇帝的地位。3世纪中期和充满危机时期常见的皇帝与军队的勾结,反而使得皇帝宝座不稳。

以强人皇帝为目标的戴克里先皇帝鉴往知来,决定要让部属不易接近自己并借此巩固宝座,他为此采用的策略就是把宫廷礼仪变成繁文缛节,将皇帝神圣化。

首先在宫廷礼仪方面,若是在公众面前现身,皇帝就头戴镶满宝石的帝冠,脚踩饰有宝石的鞋子,身穿施加金线等刺绣的衣裳,炫耀皇室的豪富奢华。并且在晋见皇帝时,大臣除了事先要进行繁杂的仪式之外,还要跪拜在皇帝面前,请求亲吻紫袍下摆,这和以前的皇帝与高官的交往密切截然不同。

戴克里先皇帝之前的皇帝,至少在形式上是罗马首席公民和“国家元首”,表面上听从元老院的指示负责国政。而在他以后,皇帝把自己当成不可抗拒的君主,几乎不把元老院看在眼里,而是参考自己任命的顾问团的意见施政。

因此,罗马史将戴克里先皇帝以前的帝政称为“元首制”,以后的帝政叫作“君主制”,予以区分。

接着是皇帝的神圣化,强化了罗马传统的多神崇拜,并将皇帝视为神之子。这把皇帝受到众神庇护的观念植根在国民脑海中,使皇帝变得更加不可侵犯。戴克里先皇帝自称是众神之父朱庇特的孩子,马克西米安自称是赫拉克勒斯之子,正是出于这样的意图。

这个时代周围蛮族的潜在威胁也日益增大,群众都心怀不安,由于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所以人们都对超人式的统治感到安心。

另一方面,奖励传统宗教必然会镇压新兴宗教,这便开始了罗马史中最大规模的“基督教大迫害”。戴克里先皇帝镇压基督教徒,留待后章和解说再加叙述。

戴克里先皇帝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所以虽然他和军队保持距离,但绝不轻视军队的力量和利用价值。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统治若要安定,军队的力量就不可或缺。所以,他将罗马军的规模扩充约三分之一,士兵增加了五十万(也有四十万的说法)。

有充分的财源才能维持庞大的军队,因此他改良税制以增加税收。经济政策则是抑制通货膨胀,改良金币、银币。这一连串的政策虽然也有败笔,不过整体上可以说是成功的。

行政方面,则施行减少行省总督权力的政策,将领土细分就是政策之一。管辖的地区缩小,行省总督的权力和资源就相对减少。细分之后,行省总数有上百个,区分为十二个管辖区。

接着是建立由皇帝和直属皇帝的官员掌管的中央统治体制。

并且管辖区的主事者和行省的总督,都只拥有民政权,不具有军权。以前行省总督之所以会叛变,完全是因为拥有上述两项权力的缘故。就这样,身为统治者的皇帝,相对地强化了自身的权力。

在行政方面,与传统状况不同的是,戴克里先皇帝时期,皇帝经常不在罗马城。

后期的皇帝为了能够迅速应付蛮族入侵,大都将自己的住处设在边境附近的城市,到了戴克里先皇帝时期,可以说这样的倾向愈发强烈。皇帝造访罗马城,是在举行登基二十年的庆典时,其他时候他主要留在东方的尼科米底亚宫廷。

不过,罗马城在帝国领土内的城市中依然具有特别的地位,戴克里先皇帝当然不能忽视这个城市。作为罗马帝国皇帝,他对该城百般关照,兴建新的元老院议事堂和公共浴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话虽如此,但从他开始,皇帝不在罗马城已经是公开的事实,人们都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变化。

后章将会叙述的迁都君士坦丁堡,如果不是戴克里先皇帝在位期间已有那样的变化,或许不会迁都也说不定。

最后,戴克里先皇帝在位期间的另一件历史大事,就是他主动退位。305年他表明退位后随即离开皇帝宝座。以后大约九年的余生都在故乡达尔马提亚度过,312年病逝。

如上所述,戴克里先皇帝是罗马史上划时代的伟大统治者。

他原本期待在他死后,经由他亲自建立的共同统治体制,副帝们也能齐心协力保卫帝国。然而他死后,或者在他死前不久,副帝之间就为了争夺霸权而纷争不断。讽刺的是,正是那样的统治体制,才带来那样的灾难。

于是,在君士坦丁大帝最后成为唯一的统治者之前,内战前后大约持续了二十年。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