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曾经提过,我一直想探勘全岛,我沿着小溪往上走,去到了我盖乡间小屋的地方,那里可以一览无遗地看到小岛另一侧的大海。现在我决定到那一侧的海边去看看。我带上枪、斧头、狗,和比平日更多的火药与子弹,另外还带了两大块干粮和一大包我收藏的葡萄干,开始了这趟旅程。我穿过茅屋所在的山谷,向西眺望,看见了大海。这天天气晴朗,我可以看见大海对面的陆地——我不知道那是海岛还是大陆;但见它地势很高,从西向西南偏西延伸得很远;我猜距离至少有十五到二十里格远。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也许是美洲的一部分。据我观察,应该靠近西班牙领地,也许上面住满了野人。我当初要是在那里上岸,情况肯定要比现在糟糕。因此,我默认了上天的这种安排,开始相信这安排好得无比。这样一想,我就心平气和,不再妄想到那边去了。
另外,我把这事好好思索后认为,如果那片陆地是西班牙的海岸,那么迟早会有船只经过。如果不是,那就是位于西班牙和巴西之间的蛮荒海岸,上面住着最野蛮的土著。那些土著都是食人族,会吃掉所有落入他们手里的人。
我边想边悠闲地往前走。我发现小岛的这一侧比我住的那边好多了。这里草原开阔,绿草如茵,遍地的野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到处是茂密的树林。我看见许多鹦鹉,很想捉一只驯养起来,教它说话。后来我费了好一番力气抓到一只小的,是用树枝把它敲下来的,等它醒过来后,我把它带回了家。但过了好几年后我才教会它说话,让它亲热地喊我的名字。不过,随后引发了一个意外,虽是小事,说起来也十分有趣。
我对这趟旅行十分满意。我在低洼地区发现了野兔(我认为它们是野兔)和狐狸;但是它们和我见过的所有其他品种的野兔和狐狸很不一样。我打死了几只,但不太敢吃它们的肉。我不需要冒险,因为不缺食物,而且我的食物非常可口,尤其是山羊、鸽子和海龟这三种,何况还加上葡萄干。如果按人来平均分配食物,就算是伦敦的利登赫尔市场[29]也摆不出比我这里更丰盛的筵席。虽然我的处境悲惨,我还是极其感恩,因为我不曾落入缺乏食物的绝境,相反地,拥有的食物还又丰盛又美味。
这趟旅行我每天的行进都不超过两英里;我总是来来回回绕着探勘,希望能有新发现,因此等我走到一个地方准备停下来过夜时,人已经十分疲倦了。我要么爬到树上睡,要是睡在地面就在四周或两棵树之间插上一圈木桩,确保野兽接近的时候我会先被惊醒。
我一抵达海边,立刻惊讶地发现,我住的地方果然是岛上最糟糕的地区。这里的海边布满了无数的海龟,而我住的那边海岸在一年半里我才发现三只。这里还有无数的飞禽,种类繁多,有些是我见过的,有些从未见过,当中许多的肉都很好吃,不过除了那种名叫企鹅的我认得,其余的我都叫不出名字。
这里的鸟那么多,我可以要打多少就打多少,但我需要节省弹药,因此我更想猎一只山羊,山羊我可以吃得比较久。虽然这里的山羊比我住的那边多,但是这一带地势平坦,我稍微靠近一点就会被发现,不像在山丘上那么好猎。
我承认岛屿这一侧的环境比我住的那边好得多,但我无意搬家,因为我把住处修得很好,已经在那边住惯了,我把离家待在这里的勘查,当作是在外地旅行。我沿着海边向东走,走了大约十二英里后,在岸上竖了一根大柱子做记号,决定暂时回家。我准备下次旅行从家里出发朝反方向走,沿海岸往东走一圈,走到这根柱子这里。这些我后面再交待。
回家时我走了另一条路。我以为只要走在能把全岛纳入眼里的高处,就能找到我第一个住处不至于迷路。但是我错了。走了两三英里后,我发现自己下到了一个大山谷里,四周群山环绕,山上树林密布,除非看见太阳,我无从辨认自己的方向,但这时太阳也帮不上忙,因为我不清楚那个时刻太阳该在什么位置。
更倒楣的是,我在山谷里的那三四天里,浓雾弥漫,完全看不见太阳,我心里很不安,胡走乱闯,最后不得不摸回海边,找到我竖的那根柱子,再从原路走回去。天气炎热,我带的枪枝弹药以及斧头等东西都很重;我走走歇歇,慢慢回家去。
回家路上,我的狗袭击了一只小山羊,把它抓住了。我赶紧跑过去抓住小羊,把它从狗嘴里救下来。要是可以的话,我想把它带回家。我经常想要抓一两只小羊带回家驯养繁殖,那么,等我弹药用尽时,还可以杀羊充饥。
我给小羊做了个项圈,又用我一直带在身边的麻纱做了根细绳子牵住它,费了一番周折把羊牵回我的乡间小屋。我把小羊圈起来就离开了,当时我已经离家一个多月,急着想回家。
回到老窝,躺到吊床上,心里的满足感真是无法言喻。这次外出的小漫游一直居无定所,让我感觉很不舒服,现在回到自己的家,相较之下更觉得这个家是个完美的住处,家中的一切如此舒适。我于是决定,如果我命中注定要在这岛上度过余生,我再也不到离家那么远的地方去了。
我在家歇了一星期,让自己休息好,恢复长途旅行后的疲劳。在这期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给我那只小鹦鹉波儿做个笼子,它现在已经被完全驯服了,跟我很亲近。然后,我想起了那只可怜的小山羊还被关在围篱内。我决定去把它带回来,或给它一点东西吃。到了那边,我发现它还在里面,事实上它也逃不出去。因为没有东西吃,它差不多快饿死了。我出去外面找了点嫩枝嫩叶扔给它吃。等它吃饱之后,我像之前那样用绳子牵着它走。小羊因为饥饿变得十分驯服,我根本不必用绳牵,它就会像狗一样乖乖地跟在我后面。我后来一直饲养它,它变得又温顺又可爱,成了我家的成员,从此再也没有离开我。
时值秋分,雨季又来了。我同样严肃虔诚地度过了九月三十日这一天,这是我登上这岛的纪念日。如今我来到岛上已经满两年了,跟上岸第一天时一样,毫不指望获救。一整天我都怀着谦卑和感恩的心,感谢上帝给我的种种恩惠。如果没有这些恩惠,我孤寂的生活将会更凄苦。我全心谦卑地感谢上帝,他使我明白,这独居的生活也许能使我比待在自由社会和整个世界的享乐中更快乐。上帝藉由他的同在并与我灵魂的交谈来支持我、安慰我、鼓励我,让我在这里依靠他的庇护,并盼望他今后永远与我同在,来弥补我在孤寂状态中的缺乏,以及对人类社会的需要。
现在我才开始明显感觉到,自己如今被引导所过的生活,虽然所处环境悲惨,却比过去那种罪恶的、可憎的、令人诅咒的生活要幸福得多。现在我对自己悲伤与欢乐的看法完全变了,我的欲望也大不相同,我的性情改了,我的乐趣与初来岛上相比,甚至与过去两年相比,都完全改观,我获得了崭新的快乐。
以前,无论是去打猎还是勘查岛上环境,走着走着,一想到自己的处境我的心就会突然悲苦万分;想到自己被困在这些树林、山谷和沙滩当中,像个囚犯被监禁在这无人的蛮荒里,大海就是这座牢狱的栅栏,而我将永无得赎之日,内心就万念俱灰。即使在我心情最平静的时刻,这念头也会像暴风雨一样突然袭来,使我扭紧双手像个孩子一样号啕大哭。有时候我工作到一半它也会突然攫住我,我会立刻坐下叹气,盯着地面一两个小时动也不动;如果我能大哭大骂,把情绪发泄出去,悲伤至少还能在我累了之后减退,但盯着地面一两个小时动也不动——这情况对我而言更糟。
现在我开始用新的思想锻炼自己,我每天读《圣经》,把读到的话应用到自己当前的处境里,从中得到安慰。一天早晨,我十分悲伤,打开《圣经》就读到这段话:“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我立刻醒悟这些话是对我说的,否则我怎么会在哀叹自己的处境,觉得被上帝和世人丢弃时,读到这段话呢?“好吧,”我说,“如果上帝没丢弃我,那么,即使世人丢弃我,又有何害,又有何妨呢?从另一方面来说,就算我拥有全世界,却失去上帝的喜爱和祝福,那还有什么损失能比这更大呢?”
从这一刻开始,我内心有了结论——在这个遭到遗弃、孤独的处境里,我能过得更快乐,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处境中更幸福。有了这种想法,我反而忍不住要感谢上帝把我带到这里来了。
想到这里,我不知怎地心头一惊,不敢再多发一语。我大声对自己说:“你怎么会变成这样的伪君子,假装对这样的处境表示感恩?你一边努力对这样的处境表示满足,一边却祈祷上帝,衷心盼他把你从这里拯救出去。”于是,我不再出声。不过,虽然我无法感谢上帝把我带来此地,却还是诚心感谢上帝以各种磨难开启我的眼睛,看清自己过去的状况,并为自己的罪恶深感悲痛与忏悔。我每次翻阅《圣经》,总是衷心感谢上帝,是他引导我在英国的朋友在未经嘱咐之下把《圣经》打包在我的货物里,后来又帮助我从破船中把《圣经》取了出来。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了在岛上第三年的生活。虽然我不像第一年那样把做的事一件件告诉读者,但总的来说,我很少闲着。我把每天该做的事分配好时间,规律地执行。比如,第一,一天三次祈祷和阅读《圣经》,尽到我对上帝的义务;第二,不下雨时,每天早上带枪外出觅食打猎三小时;第三,处理捕获的猎物,加工腌制或烹煮,以便收藏作为食物。这些事占掉了每天大部分的时间。还有,考虑到每天中午日正当中时,酷热难当,根本无法外出,所以只有傍晚四小时可以工作。有时候我也把打猎和工作的时间调换,上午工作,下午带枪外出。
能工作的时间太短,而我的工作又艰苦。因为缺乏工具,缺乏助手,缺乏技术,做每件事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比如,我要做个长架子放在洞穴里,光是做出一块木板就花了我整整四十二天;如果是两个木工在锯坑里用锯子锯,只要半天时间就能从一棵树上锯出六块木板来。
我的情况是这样:因为我需要宽木板,所以要砍一棵大树。砍树花了三天的时间,再花两天削掉枝桠,让它变成一根圆木或木材。接着花费大量的时间慢慢劈削,将树干两侧削平,把重量减到我可以搬得动。然后把它翻平,将朝上的一面从头至尾削到平整光滑,再翻过来削另一面,直到削成一块大约三寸厚、两面光滑的木板。任何人都可以想象这工作有多么辛苦吃力。但我靠着努力和耐心完成了这件工作和许多其他的事。我特别提做木板的例子,为的是说明我为什么花了那么多时间却只完成很少的事;许多工作若有助手和工具,都可以轻易完成,但如果单单靠一双手,便要花费大量的劳力和时间。尽管如此,靠着耐心和劳动,凡是环境迫使我不得不做的事,我都完成了,接下来我将一一叙述。
现在是十一十二月,大麦和稻子即将收成。我耕种和施肥的面积不大,之前说过,我因为在旱季播种而失去了大部分的种子,余下的种子每样不过半斗。不过,这次眼看丰收在望,我却突然发现庄稼受到好几种敌人的威胁,可能会损失殆尽,而且这些敌人简直无法对付。首先是山羊和像野兔的动物,它们尝到了禾苗的甜美滋味后,就昼夜伏在田里,等禾苗一长出来就吃光,让茎叶根本来不及抽长。
除了做围篱把庄稼地围起来,我想不出其他办法。我花了大量艰苦劳动,赶时间把围篱筑好。幸好我耕种的面积不大,大约三个星期我就把庄稼地围好了,白天我会到田间射杀动物,夜里我把狗拴在围篱门口的柱子上,它会守在那里吠叫一整夜。不久,那些敌人就放弃了这块地方,庄稼长得又壮又好,也开始结穗了。
但是,就像庄稼抽苗时遭遇兽害一样,现在结穗时又遭遇鸟害。一天,我到田里去看庄稼生长的情况,竟看见那块小地方围满了飞禽,种类之多,数不胜数。它们站在那里看着我,像在等我离开。我立刻向鸟群开枪,我外出时总带着枪。枪声一响,庄稼地里又是一大群飞禽黑压压腾空而起,我刚才竟未发现它们。
这令我非常烦恼,我可以预见,要不了几天,它们就会吞噬掉我全部的希望。我再无种子可播种,到时候将会挨饿,可是我想不出对付这些飞禽的办法。不过,我决心不失去我的庄稼,就算要日以继夜地看守也在所不惜。我先走到庄稼当中察看损失的情况,发现有不少已经遭到损害,不过因为它们还在发青期,所以损失还不大。如果我能保住剩下的部分,收成还是蛮不错的。
我站在田边把枪装好弹药,然后离开,我清楚看见那些偷谷贼就停在周围的树上,似乎就在等我离开。事实证明就是这样。我渐渐走远,假装离开了。等我一出了它们的视线范围,它们便一只接一只飞进庄稼地。我恼火极了,它们现在吃掉的每一粒谷子,对我来说就是几年后的一大条面包;我等不了让更多的鸟飞下来,就走回围篱前开枪,一下子打死了三只。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我把死鸟捡起来,用英国惩治恶名昭著的窃贼的办法,把尸体挂起来,以儆效尤。没想到这方法竟然有效,从此以后,那些飞禽再也不敢到庄稼地来,甚至不敢飞到岛的这一边来。总之,挂着死鸟示众的期间,附近连一只鸟也看不到了。你可以想见我有多高兴。到了十二月底,也就是一年中的第二个收获季节,我收割了我的庄稼。
令人遗憾的是,我没有收割大麦的长镰刀或收割稻子的小镰刀,只好尽力自己做一把,我从船上救下来的武器中有一把大砍刀,我拿它当镰刀使。所幸这次收成的量不多,割起来没费多大困难。简而言之,我按自己的方式收割,就是只割穗子,把它们装在自制的箩筐里搬回家,再用双手搓下谷粒。收获完毕后,我发现原来的半斗种子,打了差不多两浦式耳[30]稻子和两浦式耳半的大麦。不过这只是我的估计,因为手头根本就没有量器可用。
这对我是个极大的鼓励。我相信假以时日,上帝会赐给我面包吃。不过我现在为难的是,既不知道怎么把谷粒磨成粉,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壳、筛糠;就算知道怎么把谷粒磨成粉了,我也不会做面包;即使会做面包,也不知怎么烤面包。此外,我还想多积存一点粮食,确保日后不断的供应。因此,我决定不吃这次收获的谷物,而是将它们全部留起来做种子,等待下一季再播种。同时,我用全部的时间努力研究完成生产粮食和烤制面包的伟大工作。
现在可以说真的是为面包干活了。我相信很少人想过,为了做出小小一个面包,首先要播种,生产出粮食,再经过晒、筛、制、烤等一连串必需的繁琐程序,才能完成。
流落到蛮荒自然中的我,发现做面包成了天天令我泄气的事。自从我第一次在无意中发现石壁下长出稻子和大麦,大吃一惊,并获得了一把种子之后,我简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做出面包。
首先,我没有犁可以耕地,也没有锄头或铲子能挖土。前面提过,我做了一把木头铲子,克服了这项困难。但是这拙劣的工具让我干起活来很费力,虽然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才做成一把木铲,但是因为没有包铁,它很快就磨损了。这让我的工作更困难,用起来更费力。尽管如此,我还是将就着使用,耐着性子掘地,忍受拙劣的成果。种子播下后,因为没有耙,只好拖着一根粗重的树枝在地里走来走去,这与其说是耙地,不如说是在给地挠痒痒。
等到庄稼成长和成熟的时候,我前面提过,要做的事就更多了。我得筑围篱、看守庄稼、收割、晒干、运回家、打谷、簸去糠皮,然后把谷物收藏起来。然后我需要磨来磨谷子,需要筛子来筛面粉,还需要酵母和盐来做面包,而且需要炉子来烤面包。但是,虽然这一切我都没有,我还是做成面包了,这我后面再说,现在有谷物收成,对我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安慰和优势。我说过,没有适当的工具,让一切事情做起来都很吃力耗时,但是没办法。不过我也没浪费时间。我把时间分配得很好,每天安排一部分时间来做这些事。我已经决定等收获更多谷子之后再做面包,所以我接下来还有六个月的时间可以全心研发,制作出做面包所需的各种工具。等到有了足够的谷物之后,我就能用它们来做面包了。
[29]利登赫尔市场(Leadenhall market),位于伦敦市的恩典堂街,是伦敦最古老的市场之一,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
[30]浦式耳(bushel),英国的谷物计量单位,一浦式耳大约等于三十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