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终于写完了全书最后一个句号,也送走了本书最后一个“朋友”。

是的,是“朋友”。

“历史的面孔”系列从第一本到第二本,在收集整理人物的相关文献资料时,我无数次被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感动。随着一点点发掘,他们逐渐从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中丰满,从野史和八卦歪曲的形象中端正,还原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脾气、有缺点,会迷惘、会犯错,能变通,也会顽固不化。他们不再是头顶历史光环的先辈,而是生活在我身边的、能接触且能感知的朋友。以至于每当他们的故事终了,带着无尽的悲欣离开这个世界时,我都会万分不舍,就像亲历一位位挚友故去一样。

在和今天的朋友们聊历史时,我常常会有一种感受:三国、隋唐、两宋、明清,这些分明更加久远的历史,于今天的人而言反而更加鲜活、更加熟悉。聊起这些历史,几乎人人都能信口叫出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绘声绘色地讲述一段段关于这些名人的掌故逸事,还能来上一段极具个人特色的品评。

但是一谈及近代历史,常常是另一番景象。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开课前,我问一位年轻学生:“你能说出几个近代历史人物的名字?”他说了林则徐、慈禧太后、孙中山等寥寥几人,然后就是一阵支支吾吾,一时想不起来更多了。

我没有嘲笑他,更没有批评他。事实上,当我如他一般年龄时,所熟知的近代史并不比他多太多。当然,这只是极端案例,未必能代表青年学生的整体水平。但是,不可否认,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近代史远不如古代史那么有趣、清晰、生动。

或许是它太屈辱。每每回顾这段历史,总让人体会到一种揭疮疤、撕伤口的痛楚,为曾经的愚钝、昏聩、无力感到愤懑。

或许是它太凌乱。国际的、国内的,各种人物、各种势力纷至沓来,各种思想、各种言论莫衷一是,各种纷争、各种纠缠永无休止,“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或许是它太枯燥。每个人物、每个事件的出场似乎只是为了来领一个标签,然后作为某个重要意义的标志,最终落到某道考试题上,去考校学生们的文字辨识功力和细心程度,再静等考试结束后被遗忘。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绝不亚于周秦之变的超大变局。其改变之深刻、涉及面之广大、影响之深远,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太史公司马迁面对周秦之变发下宏愿,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就是要弄清历史趋势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要打通历史与当下的壁垒,搞懂在时局的剧烈变动中应该扬弃什么,最终在变幻莫测中找到“不变”。当一个人能把握这些“不变”时,也就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使命和人生道路。

太史公最终找到了属于他的答案,那就是人格的力量。他用皇皇130卷、52万字的巨著记录了那个时代,留下了丰厚饱满的经典人格形象。这些经典人格直到今天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和价值取向。说到戍边军人,我们会不假思索地称赞他们是“现代霍去病”;说起怀才不遇,我们自然会想到“李广难封”;同情一位悲情的末路英雄,会习惯性地说他“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这样的人格力量足以穿透岁月,给后世以感召和激励。后世子孙在陷入困顿和迷惘时,每每会回到历史中,汲取先辈的智慧和力量,重新上路,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历史,终究是人物谱写的历史。

我还记得自己对近代历史的兴趣是从央视的一部纪录片《幼童》开始的。其中,“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的一生让我震撼不已。他敢为人先,开放包容,自立自强,坚守理想,教育救国。容闳的一生自鸦片战争前开始,一直到辛亥革命才结束。他的一生几乎就是半部近代史。围绕着这个梳理过程,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次第展现,一段段精彩人生铺陈开来。

他们的人格力量足以媲美《史记》中那些经典人格样板,成为后人取之不竭的精神滋养,当然,也不乏一些反面人格给后人以警示。更重要的是,当面对这样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是如何开眼看世界的?他们是如何应对时代变局的?他们是如何承受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冲击的?他们是如何探索民族出路的?或许这些问题才是今天我们这些后辈面对近代百年史,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正是这些思考塑造了我价值观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成了本书的源头和动力所在。

专业的事还需要专业的人来完成,我不敢妄言写出什么史学著作。但是,通过对人物故事的追溯,以及对人物的描写,能让读者更生动地体察那些困境、那些迷惘、那些思想交锋,还有那些热血的求索,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一些启发和方向,这是我最大的期望,也是“历史的面孔”系列寻求的价值所在。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