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历史不会熔断

巴黎公社和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义意义——纪念巴黎公社150周年

巴黎公社和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义意义[1]——纪念巴黎公社150周年

2021年的3月18日,是巴黎公社起义150周年纪念日。在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新政府迅速丧失民意的背景下,1871年3月18日晚,巴黎无产阶级同国民近卫军占领了政府机关;3月26日进行公社选举;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4月19日通过《告法国人民书》(Déclaration au peuple français),阐述巴黎公社自治理念、原则和制度设计。5月28日,经过“流血周”,只有72天历史的巴黎公社失败,巴黎人民付出了极大的生命代价。代表巴黎公社精神的是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Eugène Edine Pottier,1816—1887),他创作了诗歌《英特纳雄耐尔》(The Internationale)。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Pierre Chrétien De Geyter,1848—1932)为《国际歌》谱写了曲子,国际歌创作完成,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歌曲。

巴黎公社与社会主义思潮存在着深远关系。19世纪是社会主义思潮产生和蓬勃发展的时期,法国在1848年以前是红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心。各类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巴贝夫(François-Noël Babeyf, 1760—1797)、圣西门(Saint-Simon,1760—1825)、傅里叶(François Marie Charles Fourier,1772—1837)、布朗基(Louis-Auguste Blanqui, 1805—1881)、勃朗(Jean Joseph Charles Louis Blanc,1811—1882)、蒲鲁东(Pierre-Joseph Proudhon,1809—1865)都是法国人。社会主义思潮成为巴黎公社的思想基础。

巴黎公社委员分成布朗基派、普鲁东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身陷囹圄的布朗基,在巴黎公社的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名誉主席。布朗基和蒲鲁东,布朗基主义和蒲鲁东主义,彼此存在从思想到政治路线的分歧,却都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巴黎公社在一定程度上是布朗基主义和蒲鲁东主义的实践。其中,蒲鲁东主义者主导了巴黎公社的财政委员会,不但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的意识、勇气和能力,而且对法兰西银行充满敬畏之心,竭尽全力保护法兰西银行,成为导致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性原因之一。蒲鲁东主义者的矛盾在于:一方面否定私有制,主张取消货币和银行,建立“人民银行”,发行“劳动券”和“商品券”;另一方面,又不去触动原本是私人股份公司,之后代表成千上万私有者利益,而且垄断全国货币发行权的法兰西银行作为国家财产,最终受制于这样的金融货币体系。[2]

巴黎公社的失败对后来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马克思专门撰写了《法兰西内战》(Der Bürgerkrieg in Frankreich);[3]恩格斯撰写了《法兰西内战》导言;列宁(Vladimir Ilyich Ulyanov“Lenin”,1870—1924)的《国家与革命》(The State and Revolution)和考茨基(Karl Johann Kautsky,1854—1938)在《恐怖主义与共产主义》(Terrorismus und Kommunismus: Ein Beitrag zur Naturgeschichte der Revolution),以及托洛茨基(Lev Davidovich Bronstein,“Leon Trotsky”,1879—1940)为塔列尔(C.Talès,生卒无法考证)的《巴黎公社》(La Commune de 1871)所写的序言,都阐述了各自对巴黎公社的认知和立场。事实上,关于巴黎公社的研究持续到当代。约翰·梅里曼(John Merriman,1946—2022)撰写的《大屠杀:巴黎公社的生与死》(Massacre: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Paris Commune)就是极有影响力的著作。[4]

巴黎公社精神,以及其背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影响至深。1958年,毛泽东(1893—1976)倡导和创建的人民公社制度,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同年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的讨论影响到“文化大革命”,以及所谓的“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理论”。[5]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毛泽东曾称聂元梓(1921—2019)等人的大字报为20世纪60年代的北京人民公社宣言。1967年2月,上海造反派发表《上海人民公社宣言》,成立上海人民公社,宣布:“一切权力归上海人民公社临时委员会”,并且提出,根据巴黎公社精神,实施“公社委员由群众直接推选”,“公社委员是人民公仆,工资收入不得超过普通工人”。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事件。只是事关国家体制,难以为继,最终被毛泽东所否定。[6]1971年,巴黎公社100周年,《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编辑部联合发表了纪念巴黎公社的社论。邮政总局发行了《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邮票。

在巴黎公社创建150年之后,世界已经经过了几个世代,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思潮也发生了演变。巴黎公社已经被历史淡忘。

从20世纪后期开始,IT革命和互联网兴起,世界发达国家开始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进而进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社会。2008年比特币诞生,标志着民众自下而上开创新财富模式。在过去十余年,各类加密数字货币、Defi、NFT,以及Web 3.0和DAO的发展,推动了共享经济和普惠金融生态的形成、发育与发展。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150年前巴黎公社的一些理念,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精神遗产。

今天,在巴黎公社150周年的日子,在21世纪20年代的情景之下,回顾和思考巴黎公社的历史,以及与巴黎公社不可分割的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仍旧有着现实和思想价值。

[1].本文系作者2021年3月16日在“哈佛沙龙”上的发言。

[2].法兰西银行是在拿破仑支持下,1800年1月由银行家让·德康特勒(Jean B.L.de Canteleu,1749—1818年)和让·德佩雷戈(Jean F. dePerreganx,1744—1808年)创立。

[3].1871年5月8日,马克思在巴黎公社失败两天之后,向总委员会的委员们宣读题目为《法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致协会欧洲和美国全体会员》,并于6月13日以《法兰西内战》为标题在伦敦出版(英文版)。

[4].约翰·梅里曼著《大屠杀:巴黎公社的生与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

[5].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之际,毛泽东为了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其追求的理想社会目标,亲自发起了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现译为“资产阶级权利”)的讨论。毛泽东于1958年11月致吴冷西信中为转载张春桥《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代拟了“《人民日报》编者按”。

[6].毛泽东提出:如果全国成立公社,那中华人民共和国要不要改名?改的话,就改成中华人民公社,人家承认你吗?苏联就可能不承认你,英、法倒可能承认。改了以后驻各国的大使怎么办?毛泽东的建议是:上海改成革命委员会,或者还是改成市委或市人委。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