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搂草打兔子

01 搂草打兔子

库房发掘出石磬的消息经报道后广为人知,村民老席来看热闹,我放下手里的活和他聊宝贝的价值,陶醉状地喋喋不休。

他看着石头,不解地说:“就这?俺村以前的砖厂垃圾里有很多啊!”

很多?太有诱惑力了。快去,快去。

老席提到的砖厂在府库的南侧。多年取土形成的深坑像张开的大嘴,已经吞掉了府库的一间库舍。我曾诧异怎么能允许在遗址核心区挖土烧砖,却从没想过去实地看看。听了老席的话自是非常懊恼,马上和方师傅前去。

垃圾堆很大,四周长满荒草,污浊物让人无处下脚。但是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大伙儿午饭的食欲,垃圾堆中大有文章。翻,无论垃圾堆多脏必须要翻个底儿掉。第四天,方师傅说:“你来验收吧,东西多滴(得)很。”

一大堆各式建材,比如屋顶覆盖的瓦、瓦前使用的瓦当、龙纹空心砖残块、石磬半成品、磨石、立木柱的础石、一端凸出一端内凹的榫卯砖、手印砖……方师傅逐一分类,空地上摆放了一大片,真是“多滴(得)很”。

半成品的石磬和磨石,与库房石磬制作有关,由此解决了石磬加工地的问题。龙纹空心砖、柱石、筒瓦和板瓦说明这个地方原来有高级建筑。榫卯砖和手印砖是汉唐时期墓葬的筑材,反映了当地历史沿革。有这么多“垃圾”应该很知足了。

“嘿嘿,超额完成任务有奖不?”方师傅端过来一个整理箱,眉眼里洋溢着欣喜,“你瞧,这一堆是啥?”

“铸钱的?咋还有这东西!”两米开外我已经看到一串串圆形钱的轮廓了。

箱子里的残块由细泥土烧制而成,虽然不能拼接完整,但基本形状能确定下来。外形有点像铲子,上边有喇叭形的浇口,下边有主、次浇道和钱型。钱型位于主浇道两侧,各有2排,钱径约2.7厘米。个别残块表面有黄色细砂和黑垢,浇口、浇道和“半两”字都赫然凸起,这是翻铸过钱范的模。

秦始皇统一天下,半两是法定钱币,铸钱的遗物自然格外珍贵,难怪方师傅特别用箱子装起来。

搂草打兔子,意外收获,奖!

晚上开始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章,却有点心塞,我们其实并不是最早的发现者。早在2002年因村民建房,在同地已经出现过相同的遗物,发现者在文章中介绍说这些钱模是母范[1]。

模范是一个名词,意思是模具,实际上这个词代表了金属铸造的两个流程,先做模再翻版出范。很多范组合在一起形成内外两层、中间空心的合范,空心里边浇注金属液体,液体凝固后打烂模具才得到成品。脱模翻范,以范成器。

凤鸟纹陶模

金属器铸造都是模、范分开说。纹饰凸起的为模,下凹的为范,最后铸成的器物纹饰再反过来又是凸起。秦始皇之前虽然没有大型陶俑,兵马俑貌似“横空出世”,但中国很早就有了逼真写实、夸张写意的巨量陶范、陶模。它们为兵马俑的出现做好了准备。

铸钱也是一种金属器的制造,按说分类应该模、范分开。但不知从何时起大家都称钱模为“母范”,祖范翻母范,再用母范翻子范,然后铸钱,以“祖、母、子三代”的关系叙说工艺流程,怪不得人们常说钱能“生”钱。

听我讲这范、那范,志愿者老米一脸茫然,有点懵圈。“模是姥姥,范是妈,钱是儿子。这回采集的是姥姥。”他恍然大悟。“钱模本身又是模印后入窑烧制的,还得有太姥姥。”我补充道。

这么多宝贝,这次行动听起来很低调却很重要,旁听的方师傅嘴里噙着香烟,很是满足和得意。

[1] 姜宝莲、袁林、秦建明:《秦半两钱陶范母的发现与相关问题》,《秦文化论丛》第十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