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觉醒胖东来

后记 人性向善,商业觉醒

后记 人性向善,商业觉醒

作为一个关注零售业变革的研究者,很难不注意到胖东来。

网络购物最火的那些年,社会上一直有一种言论,叫“实体店必死”,好像网络化、线上购物是零售业的唯一出路,不沾网络的门店,早晚会死掉。

但谁能想到,在河南许昌,一个三线城市,突然有一家企业横空出世。它只做实体店,而且是很多人都不看好的零售实体店。它没有用零售业压缩成本、打折促销那一套,它有自己的选品和定价理念。它被大众了解跟它的规模和盈利没有关系,它靠服务、高工资、捐款出圈——从零售业出圈到服务业,又破圈到整个企业界。

这就是胖东来,一个只在河南有十多家门店的零售企业。人们关注它是想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家企业可以如此特立独行地活着。

说特立独行,只是因为大家对这种模式缺乏了解。在企业管理的经典教材上,早就有专家说过,未来的企业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而是要实现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但在过去的很多年,这个结论只停留在书本上,没有人真正见过这样的企业,也没有人相信这种模式真的存在于现实中。小小的胖东来,竟然把这个理论变成了现实。

过去二十多年,作为跟民生关系最密切的零售行业,最先感受到变革大潮的温度。从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外资巨头进入中国,到本土连锁超市崛起,从京东、美团等电商平台后来居上,到外资超市关闭在中国的门店。最近几年,本土大型连锁超市业绩大幅下滑,网购和电商也不同程度遇到了发展瓶颈,而胖东来反而越开越火,营业额连年攀升,名气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是胖东来?胖东来又为什么行?

首先,胖东来回归了商业的本质。商业的本质不是低买高卖,而是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在现代社会,用户的需求包括对产品功能的需求,也包括精神需求、对安全感的需求、对归属感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在大部分流通企业还处于贩卖产品阶段的时候,胖东来已经在满足用户全面的需求了。

其次,胖东来回归了企业的本质。企业的本质并不是赚大钱,而是借助有限的资源带来最大化的效益。所谓最大化的效益,不是哪个人效益最大化,而是企业经营的利益相关者效益累加之和最大化。胖东来带给顾客的是满意的服务,带给员工的是高工资和高成长,带给行业的是行之有效的模式和科学的方法,带给社会的是和谐、保障和安全。胖东来让各利益相关方都受益,反过来,这些相关方也都盼着胖东来好,用实际行动支持企业的发展。

最后,胖东来回归了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本质不是驱使人干活,而是以灵敏的方式应对变化的环境。在微观经营上,胖东来用创新、机制、文化三位一体的方法灵活管理企业;在宏观趋势上,胖东来用向善的价值观、人本思想和共赢利他的理念驱动内外部资源。在同类的企业还在纠缠KPI考核的时候,胖东来已经实现了应对变化环境的情境管理。

放眼未来,随着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以后人们购物可以只跟机器打交道,一个指令甚至一个念头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而且机器会自动完成浏览、比价、配送、安装调试等过去需要人来参与的环节。

但需要看到的是,技术会变,但人性不会变,商业的本质也不会变,当科技的繁华褪去鲜亮的颜色,人们反而会更珍惜可触摸的温度。技术的进步反而会催生商业的觉醒。所谓商业觉醒,不是商家找到更赚钱的方法,而是如何在商业中找到个人、感受和价值的平衡,并实现所有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

再回到本书开篇提到的问题,既然那么多人“投诉”胖东来,为什么胖东来不去别的地方开店,把胖东来的服务和文化撒播到神州大地?

其实,只要人性向善,只要商业觉醒,无数的“胖东来”会在这片土地上破土而出。到时候,不仅仅是零售业,也不仅仅是服务业,觉醒商业的实践会在各个领域形成燎原之势。

而这,应该就是胖东来这家美好企业对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