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名著 > 剧变

插图2

插图6.1

变成一片废墟的德国城市中,行走的德国民众与同盟军士兵。

插图6.2

二战中同盟军的战机轰炸科隆。这个城市和大部分其他德国主要城市一样被炮火摧毁。可以看到,莱茵河上的一座桥已被炸毁,而科隆大教堂奇迹般地依然矗立着。

插图6.3

民主德国政府在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建起了一道臭名昭著的墙,声称是为了阻隔来自联邦德国的间谍,实际上是为了阻止民主德国的民众逃往联邦德国。

插图6.4

1968年德国学生运动,这一年标志着联邦德国民众的代际变迁。

插图6.5

近代德国历史的一个关键时刻:访问波兰华沙犹太区期间,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情不自禁地双膝跪地,承认纳粹德国的战争罪行和被他们杀害的数百万受害者,请求波兰人的原谅。

插图6.6

1939年,德国军队越过平坦、辽阔的欧洲北部平原,入侵波兰,历史上其他国家的军队也是经此处入侵如今的德国。

插图7.1

20世纪中叶,澳大利亚人口的主要构成为白人。

插图7.2

澳大利亚独特的沙漠与袋鼠景观,和欧洲国家的景观截然不同。

插图7.3

如今,澳大利亚的人口呈现种族多元化特征。

插图7.4.1和7.4.2

澳大利亚国旗(上图)由英国国旗(米字旗,下图)和南十字星构成。

插图7.5

为了保卫自己的母国英国,澳新军团跨越半个地球,于1915年4月25日登陆加利波利,对土耳其军队发起进攻。此后,每年的这一天被定为加利波利登陆纪念日,它是澳大利亚一个主要的国家节日。

插图7.6

1941年12月10日,英军试图保卫其新加坡海军基地期间,英国战舰“威尔士亲王号”被日本战机击沉。

插图7.7

1942年2月15日,驻新加坡海军基地的英国军队投降,澳大利亚暴露在被日本攻击的风险之中。

插图7.8

1942年2月19日,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遭受日军轰炸,现场火光烟雾四起。

插图7.9

1954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澳大利亚期间,数百万澳大利亚人走上街头,欢迎女王的到来。

插图7.10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建筑,也是现代世界最著名的一座新建筑,由丹麦建筑师设计,于1973年正式落成。

插图9.1

美国的航空母舰,美国拥有的航空母舰数量比其他所有国家的总数还要多。

插图9.2

美国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世界上最高产的农田区。

插图9.3

洛杉矶港,美国沿海众多的天然深水港口之一。

插图9.4

密西西比河上的航运,这是美国最大的内河航道系统,为成本低廉的水路运输提供了条件。

插图9.5

美国公民针对政府制定的发动越南战争的政策发起抗议活动——这项政策最终被证明确实不够明智,随后被废除。

插图9.6

美国联邦体制的一个优点——各州可制定自己的法律,哪怕该法律在其他州看来非常疯狂,倘若该法律最终被证明合理,其他州便可以效仿。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美国各州中,加利福尼亚州首先规定,遇到红灯时,汽车在停稳后可以右转。

插图9.7

托马斯·爱迪生,美国最有名的发明家与创新大王。

插图9.8

哈佛大学某个毕业班的学生,其中很多人都是新移民。

插图9.9

当政治妥协在美国依旧有效时:美国共和党总统罗纳德·里根和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托马斯·奥尼尔两人虽然常有意见分歧,但依然能达成妥协,有效地进行合作,通过大部分立法。

插图9.10

美国参议员詹姆斯·斯特罗姆·瑟蒙德发表的冗长发言创下了纪录,这是一种程序性阻挠议事策略,经常被少数派用来强行使多数派做出妥协。

插图10.1

1992年,洛杉矶发生了罗德尼·金暴动,其根源就在于美国社会存在的经济不平等和无助感。

插图10.2

面对美国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部分有钱有势的美国人的回应方式:不是试图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是一味地逃避,花一大笔钱把废弃的地下核弹发射井改造成奢华的防御地堡。

插图11.1

当今世界面临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使用核武器的潜在危险。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