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Four 心态篇

Chapter Four 心态篇

能经受检验而不乱、不停、

不抱怨的,

都是真强人。

焦虑自愈:过得太舒服,可能是因为没有进步

我是很焦虑的。

创业就是一件无时无刻不焦虑的事情。

刚刚因为月度利润过百万偷偷在心里松了口气,还想着是否要庆祝一下,结果下个月业绩就下滑了,整个团队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想办法,然而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恰逢我哥来北京出差,约我吃饭,问我近况。饭还在嘴里嚼着,我眼泪就掉下来了。他都吓坏了。

其实不只是业绩这一个问题,方方面面都有问题,这些平时自己扛着都不是问题,忽然有人问你是否还扛得住,你才发现,其实自己已经很累了。

家人经常跟我说,我现在做到的,已经超乎他们的想象了。

他们眼中的我,应该心满意足、感谢苍天地躺着。

但我是真的焦虑,而且我很少掩藏这种焦虑去假装体面和成功,我只是反复跟自己说,越焦虑,越要努力。

我把这当成天分,也当成宿命。

这是我从小就领悟到的事情。

没有人能逃过焦虑。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焦虑,小朋友在焦虑期末考试成绩,成年人在焦虑车子、房子,焦虑自己的事业、婚姻、未来。

看上去再积极再乐观的人,内心也偷偷藏着崩溃的火种。

焦虑不单纯是一件坏事情。它会促进你进步,让你不要停下来,去改变现状、改变自己,这其实是一种生存本能。

人会害怕,所以才安全。

在森林里遇到老虎,恐惧就会刺激你快速地保护自己,或是逃避,或是把头抱起来。

不焦虑的人会被淘汰。

不恐惧的人会被吃掉。

恐惧、焦虑未必是我们的敌人,他们也是生存的必需品,我们不可能消除焦虑,我们只能和它在一起。

当你明白这一点,焦虑就会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很奇妙,越觉得焦虑不正常,就会越焦虑。

就跟我当年高考的时候一样,越到最后冲刺阶段,老师越喜欢强调心态最重要,很多老师都会说:“你最后几乎什么东西都学不了,所以一定要保持好心态,心态好一切都会好,心态不好学得再好也没有用。”

这些话除了加重焦虑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因为99.999%的同学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都很难保持平常心。

想想看,明明你的心态很差,别人天天跟你强调“心态好很重要”,你的心态是不是会变得更差?

所以我在高考之前不停地暗示自己:“我的心态就是不好,而且我没有办法心态好。”

谁若是在这个时候心态好,说明他学习特别烂,根本就不在意高考,或者这个人已经开始精神失常了。

焦虑?

既然焦虑,那就滚去做题。

具备了这种心态之后,反而可以把心态这个问题给忘掉,更专注于需要复习的内容。

1998年,三万名美国成年人被邀请回答过去一年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情况,同时他们会被问:你认为压力有碍健康吗?

结果,回答有碍健康的人,一般最后都不太健康。觉得压力不是那么有碍健康的,即便他觉得很有压力,健康状况和死亡率的数据却都更好。

所以压力本身带来的危害是一部分,认为压力有害这种观念,其实比压力本身的危害更大。

这就是关于焦虑或者压力,我们要具备的第一个认知。这些情绪就跟细菌一样,有好有坏,它们让你不舒服,同时也捍卫你的健康,你不能总想着吃一点抗生素把所有细菌都杀死。

到底应该如何和焦虑共处?

不是和它对抗,也不是被它淹没。我们可以从源头上来思考这个问题。

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有哪些?

我列举完以后,发现不外乎下面几种。

焦虑的第一种来源,是未完成事项。

我最近一次焦虑过头,就是在写这本书期间。

下班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有一堆待办事项:我要和公司的一个负责人谈话,他的项目做了很久依然没有进展;我第二天要去录《非你莫属》,又是一整天什么都不能做;我还有几万字的稿子要写;我还有……

朋友在微信里给我发消息说,最近都不敢和我说话,总感觉让我多说一句话都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那一刻,我会觉得自己很失败,自己的事情做不好,还给身边的人带来压力。

当生活四面楚歌的时候,你会无法耐心和专心地去做任何一件事情,手头做着一件,心里想着一件,脑中还有许多件。

焦虑的第二种来源,是不确定性。

就像我的公司,其实业绩下滑也不是不正常,肯定是某些地方做得不好才会这样,但是令人焦虑的不是一时失误,而是你不能确定事情的走向。业绩会不会继续下滑,然后以不可挽回的趋势就此衰落?

许多人上台之前会焦虑,同样是因为不确定性引起的,不确定是否能够完成期待的表现。我在不熟悉的场合上台也会紧张,活动开始之前我会食不下咽、坐立难安。

小到我们去参加一个考试,不确定是否能考好;大到当你为人生做出选择,和谁结婚、在哪里工作,不确定选择后的人生会如何;发出信息后等待回复,做出决定后等待后果,这些都会让人焦虑。

由于不确定,甚至会反复想象最糟糕的后果,因此引发紧张和焦虑。

焦虑的第三种来源,是被动性,也可以叫作不一致性。

如果做某件事情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也就是说心中所想和所作所为不一致,就会让人感觉焦虑。

被家长逼着学习,被生活逼着努力,被老板逼着加班,都会让你觉得不对劲、不舒服。你认为自己应该勇于反抗,却没有反抗;你认为自己应该努力工作,却努力不动、身心不一致时,会产生强烈的压力感和焦虑感。

焦虑的第四种来源,是缺乏性。

比如,缺钱。

我周围许多大龄的单身女孩并非享受单身,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她们在步入30岁的时候普遍有了一种养老焦虑,不知道自己存的钱能不能让自己花到死亡的那一天,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就觉得没保障,不安全。

同样,当你做一件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感受到能力匮乏时,也会焦虑。

焦虑的来源大致就是这四种。

我们可以从来源出发,去考虑缓解焦虑的可能性。

第一种,缓解未完成事项带来的焦虑。

大多数焦虑都是由未完成事项带来的,尤其是长期囤着大量的未完成事项,人会崩溃。

妈妈比爸爸容易焦虑。下班了才发现还有一堆事情没有做;回到家看到家里乱成一团,衣服丢在洗衣机里没有洗;孩子的老师打电话过来说孩子成绩不行又没考好;自己一直想再冲刺一个职业证书可是一直没有抽出时间。长期浸泡在这些未完成事项里,身心确实无法健康。

我有个朋友是全职妈妈,即使丈夫爱她,家境殷实,她也会焦虑。

她的焦虑经常被朋友看不起,在朋友看来,她不用上班,她做的事情都属于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即便做不好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她为什么会焦虑?

她焦虑的原因就是家庭主妇要做的事情很多很杂,感觉永远都完不成。

这种压力并非需要把所有未完成事项全部做完才可以解除,只要做好计划,就可以缓解了。

所以恢复秩序很重要,事情可以多,但是不可以乱和没有着落。

具体的方法在时间管理的部分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第二种,对于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和压力的应对方法。

1. 保持好的期待。

“期待”这个词太有意思了。如果你的偶像可以现在立刻亲你一下,你愿意付多少钱?如果他(她)一小时后亲你,你愿意支付多少钱?一年后呢?

经济学家发现,人们认为,一年以后的亲吻比现在就亲价值更高,最佳的等待时间是三天,三天以后得到这个吻,人们愿意付的钱最多。

为什么立即得到亲吻反而不值钱?

因为没有什么期待的时间,等于失去了等待的快感,当然等太久也不行,等待十年以后再得到这个吻,愿意支付的价格也会降低。

对幸福的期待本身就是幸福的。

相比周日,我们更喜欢周五。因为周五是充满希望的,快乐的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一个愉快的周末正向我们走来。周日尽管是休息日,但是周一就要上班了,等待我们的是早起和工作,所以周日其实并没有那么幸福。

所以此时此刻的情绪,不仅仅取决于我们在经历什么,更取决于我们在期待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焦虑,其实不是因为现在的生活太难,而是因为我们对未来不够期待,不认为会有好事发生,觉得等待我们的都是我们不想要的。

每当因此而焦虑或痛苦时,我都会做下面这件事。

我会确认自己的目标跟策略,确定一下现在的目标对不对,确认一下策略还行不行得通;

我会确认一下自己的进程,现在走到哪儿了,离我的终点还有多远。

这样就可以消除不确定性。

如果我的目标、策略、进程都没有问题,其实我本来可以怀着美好的期待,继续努力下去,但是现在状态不好,可能是等待的时间太久了,也可能是自己最近的身体和能力状态不好。

这时候我就会运动、休息或者学习。

运动是我续命的方式,十几岁的时候不爱运动,但快要30岁的时候发现运动成了生活的标配,是恢复状态的重要方式。

早上运动二十分钟,可以让我精神一下午。

学习也让我快乐。

因为学习本身就是在投资未来,让自己变得更好、变得更强,变得对未来有所期待。

有所期待,就不会迷茫、焦虑和徘徊。

2. 流动性期待。

期待过高也不是好事,如果要去除不确定带来的焦虑,就一定要做好期待管理,否则会感觉到有压力。

高到一定程度,期待就不叫期待,只能叫“做梦”,这种期待反而不会让人产生压力。

让人觉得有压力的是那种刚刚超出自己可控范围的高期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用“流动性期待”替代“固定期待”。

什么是流动性期待?

“流动性期待”这个词是我自己创造的。

我在高中的时候为了保持心态,在给自己定目标的时候会定两个。

这次考试考了第十名,我会要求自己下次冲刺第一名,这种期待就有一点高,容易产生压力。

于是我给自己定了第二个目标。

在第二个目标里,我的期待是如果没有考第一,也就是说我失败了,我会要求自己不被打倒,如果我还能有勇气去看排名榜,如果我还能勇敢面对同学的目光,如果我还能有勇气去整理错题,那我真的特别牛,特别厉害。

这就是流动性期待的好处,当一个期待破灭以后,会有一个更低的,但仍然让你有成就感的期待存在。

本身我对自己的期待就是要考年级第一,考不到的话我就是失败者吗?不是这样的,我的期待是流动性的,是可选择的。

失败的时候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接受了失败以后,对自己的期待又是什么?

上学的时候父母总是劝我们要降低期待,只要降低期待就能不紧张、不焦虑了,但其实期待是无法降低的,降低了以后也就没有了期待的作用,我们无法兴奋,也不愿意付出全部努力去完成。

流动性期待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我现在的期待是公司可以上市,如果不能上市的话,我期待可以赚到一些钱,如果赚不到钱的话,我期待自己可以从这一段经历里积累一些经验。

3. 做最坏的打算。

期待如果降低不了,就去想象最坏的结果。

当你的手上捧着一个易碎的瓷器,战战兢兢,倒不如直接把它打碎,这样就能有堕甑不顾的心情。

这一招我特别擅长,我每次要挑战一件更难的事情,惯例地问自己最差的结果是什么。

创业之前我妈死活不同意,在她看来,名校毕业拥有司法证书的我,应该去当律师或法官。

于是我问我妈:“你在担心什么?”

我妈妈担心的就是最坏的结果出现,折腾好几年,没有赚到钱,很辛苦,且有风险。

至于辛苦,自己选择的事情是不会觉得苦的,当律师或法官更辛苦,辛苦是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但是我们可以对最坏的结果做打算。

我跟我妈说,我只需要两年时间。如果两年内我没有折腾出个样子,没有买到房子,我就收手,那个时候无非就是耽误了两年找工作的时间,失败也好,丢脸也好,这个后果不是不能承担。我妈同意了。

两年后,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

但是我仍然在为最坏的结果做打算,留足给父母养老的钱,给自己买好商业保险,没有后顾之忧,就可以热火朝天地投入更难的事情中。

人生不过百年,人太渺小,新闻中看到许多之前创造过辉煌奇迹的创业前辈,一朝兵败如山倒,成为万人嘲弄的对象,自媒体的恶评就像鞭尸,极尽羞辱之能事。

即便这样轰动,也不过像一阵气泡,很快就破掉,等你离开这个世界,没人会记得你的失败,没人会在意你的破产。

你的焦虑和恐惧,不值一提。

最坏的结果,也会被时间和死亡忘记。

4. 做好充分准备。

有一些不确定带来的焦虑是可以缓解的,通过充分准备就可以解决。

越不准备越焦虑。不管是考试,还是准备一次演讲,充分准备本身就是在增加确定性,即便不能够完全确定,但是准备的过程本身就可以缓解焦虑。

所以可以焦虑,但是不可以不行动,我克服上台紧张的一个方法,就是在上台之前不允许任何人打扰,在脑海中反复地循环接下来要说的话,条件允许的话会大声地背出来,这样就可以缓解焦虑。

没道理我上台前一秒还能完整地大声复述,下一秒就全忘了。

上台忘词的人,一般都是喜欢在大脑中默默地想稿子,如果只靠大脑默默地想,顺序未必是正确的,未必能确定到每个字,上台后可能就会忘。

要想办法通过准备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就不会那么焦虑。

许多紧张和焦虑是懒引起的。

5. 拥有完善和统一的人生哲学。

有一次我去录制一个视频小节目,节目里讨论了一个关于年轻人到底要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的话题。

人生的选择不计其数,选择之所以让人焦虑,是因为不确定自己会因为选择失去什么,更不确定得到的是否值得。

其实太多的选择本身就不存在正确答案,我们到场嘉宾围绕着这两个选择来回讨论,其实最后得出的结论还是看个人选择。

做结语的主持人让大家用一句话表达一下对今天讨论的感想。

我的感想就是,拥有完善而统一的人生哲学太重要了。

年轻时候的躁,选择面前的恐,失败后的痛,都是因为人生哲学不够完善导致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圆其说的能力,去回答生命中那些重要的问题。

我要什么?什么是有意义的?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到底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我应该追求的?

当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答案,想通透了,就能大大地减少焦虑,生活会变得非常简单,要什么,不要什么,应该逃避还是忍受,都有清晰的答案。

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完成自己的哲学,而不用担心自己在浪费生命去完成不值得完成的事情。

我选择去大城市,毫不犹豫。

因为我认为好的生活不是结果好,而是生存体验好,如果追求结果的话,我们每个人的结果都是死,所以在过程中的体验才重要。

追求善终和死时荣耀,是一种思维错觉。

我们会把对某件事情结束时的印象当成全部的印象。

如果谁一辈子都不如愿,死的一刻圆满了,我们会认为他的人生很成功。

但这样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

我不会用结果那一刻的感受来评价自己的整个人生,就算我曾经风光,后来平常,也不代表人生失败。

对于什么是好的过程和体验,我也有自己的认知。

好,并非安全稳定,也不是享乐纵欲。更复杂的快乐是由挑战更高难度时的对抗、专注和克服带来的。

所以我选择大城市。因为这里挑战更多,而且我不会被他人的观点动摇,我知道他们是对的,但是这就是我的选择,是我的哲学所决定的。

第三种,被动性。

关于人生的每一个决定,都要自己做。这是我最宝贵的人生经验。

只有自己选的路,才能心甘情愿地走下去。只有自己选择艰难,自己才会喜欢。

人就是这样,会倾向于觉得自己选择的东西是更好的。

1956年,心理学家第一次发现这个现象。这位心理学家刚刚结婚,于是便把结婚礼物拿出来做实验,招募了一批主妇,每人选择一个喜欢的作为礼物。

在选择之前,要和他说说对每一样东西有多喜欢。

主妇们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选择结束后,心理学家要求她们再去评估一遍所有的东西,发现选择之后,个人的喜好发生了变化。

每个女人都觉得自己选的东西比原来想的要好,觉得没有选择的东西其实也没有那么好。

这个实验得到了全世界心理学家的认同,被重复实践了数百次,大量的数据证明,我们的行为其实是可以改变喜好的。

你如果主动选择艰苦的任务,你就会觉得任务没有那么艰苦了;如果主动选择一件不想做的事情,你就会发现这件事情没有那么讨厌了。

我把这个称为“积极受苦原则”。

把我们所有要受的苦,都变成自己的选择,就不会那么难受了。这个结论其实并非从心理实验里看来的,而是从另外一件小事中体会出来的。

有一次我去欢乐谷坐太阳神车,上去才发现,坐着比看着更可怕。

当我被高高抛起的时候,我会非常焦虑、担心、恐惧,我知道下坠的一刻就要来临,因此下坠的时候就更害怕了,一直向下、向下,会不会㨃到地上被㨃死?

这简直是没玩没了的折磨。

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在大脑中不停地对自己催眠:我并不是在太阳神车上被抛下去了,我只是在自己找椅子坐,一直往下坐,直到我被椅子接住。

转变了思路以后,我就不恐惧了,甚至会双腿用力向下,去找那把不存在的椅子。

我们总说要掌控自己的人生,要自己选,其实拥有主动权真的很难。

小时候我们无法选择上不上学、学什么、选哪个专业,成年后我们依然得不到自由,父母要赡养,孩子要抚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反而成了更难的事情。

但被动就是人生痛苦的来源。

我没见过谁这一辈子被安排和被控制还能够乐在其中的。

之前看过一个实验。

心理学家把养老院的老人分成两组,分别给两组老人开会。

第一组在会上得到的信息是,他们有照顾自己的责任,并有权决定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他们让老人自己决定房间的布置,于是第一组老人得到的信息是这样的:你们有责任让我们知道你们的意见,告诉我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改变,告诉我们你们所希望的事。另外,养老院为你们准备了礼物(工作人员拿着装满小植物的盒子来到老人面前。所有老人自己决定是否要植物,想要的话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结果所有的老人都给自己选了一种植物)。这些植物是你们的了,请你们照顾好自己的植物。最后,我还想通知你们一件事,下周四、周五的晚上我们各放一场电影。如果你想看的话,请在两天之中选择一天。

第二组在会上得到的信息截然不同,他们被告知,养老院非常希望他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有趣。这一组得到的信息是:

我们希望你们的房间能尽可能地舒适,并且我们也尽力为你们做了这样的安排。我们的责任就是给你们创造一个幸福的家,让你们能为它感到自豪,我们将尽全力在各个方面帮助你们。另外,养老院送给你们每人一个礼物(护士拿着装小植物的盒子走了一圈,发给每位老人一种植物)。这些植物就是你们的了,护士会每天替你们给植物浇水并照顾它们。最后,我还要通知你们一件事,下周四、周五的晚上我们各放一场电影。稍后将会通知你们哪一天去看。

三天之后,管理人员到每位老人的房间里又去了一次,并重复了同样的信息。

三周之后的测试结果表明,两组受试者的差异非常明显。有个人选择机会的那组受试者比另一组受试者感觉到了更多的快乐,更富有活力,机敏程度也更高。

对生活的热爱,就是来自选择的权利啊。

我也不是处处都有选择。

但是在有限的自由范围内,我一定要自己选。

不能选择不上学,但是可以选择做哪一本练习册;不能选择做什么作业,但是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做;如果连做作业的时间都不能选,那一定要自己选择写作业的地点。

自己选的范围越广泛,因为被动产生的痛苦就越少。

对于不能选择的部分,也要经常思考,真的是不能选择吗?

我们总喜欢把不得已挂在嘴边。

但其实人生中的不得已,大半都是自己的选择。

就像我现在创业,尽管很苦,但是没有人强迫我这么做,这一切都是我自己选的。

中年人喜欢抱怨工作辛苦、养家不易,但其实也是自己选的。不做这份工作可能赚不了这么多,但是也不会怎么样,是自己觉得应该提供更好的条件给孩子,才选择了这条路。

但不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而是留在家里经常陪陪他们,这样的人生一定很坏吗?

也不一定。

我妈以前在家里做饭时总是抱怨,说伺候我们一家几口很烦,但做饭这件事情也是她自己选的,如果她不做的话,我们是可以点外卖的。

我朋友听从了父母的话去学医,学习过程痛苦不堪,这也是她自己选的。她如果不听从父母的话,父母也不会不爱她,是她自己觉得顺从很重要,才选择了违背自己的意愿。

所以说许多不得已都是自己骗自己。

只有你意识到所有的选择都是自己做的,才能为选择承担责任,才能减少抱怨和焦虑,才能对选择更热爱和认真。

第四种,缺乏性。

20多岁的时候,因为穷,会睡不着觉。

但是财富自由其实是个伪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买不起的东西,有车之前,我认为有车以后自己就什么都不想买了,但是并不是。有房之前,我想买了房子以后我就彻底自由了,但也不是。

你永远有不满足的时候,尤其是跟别人比。

许多缺乏就是比出来的。

我小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家境贫困,因为村里的小孩跟我过着差不多的日子,没有谁在物质上是富有的。一直等我十多岁来到城市读书,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

那时候会有人嘲笑我,尽管许多都是善意的调侃,但是仍然很伤人。自我安慰的时候我会想,我确实很穷,这是个缺点不是优点,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很丑、很笨,还有人跟调侃我的那个人一样,情商低。

所以穷不是什么特别的缺点,我也没有必要为此特别难过。

我以为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这个世界上倒霉的不只是我一个。

但后来我发现并不是,有些人的思维是:为什么只有我这么倒霉?

下面四句话,哪一句话更符合你的情况?

第一句话:情绪低落的时候,我觉得别人都比我幸福。

第二句话:苦苦挣扎的时候,我觉得别人一定比我轻松。

第三句话:情绪低落的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开心。

第四句话:事情不顺的时候,我觉得困难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

这四个问题主要是想测试:你是把自己的痛苦看作人类承受的普通程度,认为“大家都会这样”,还是认为自己是孤独的,“只有自己这样”。

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后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觉得只有自己有压力,只有自己焦虑,你会更容易抑郁,你会选择逃避,你会否定自己,放弃目标。

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受的苦只是普通程度的,就没什么,也更容易扛过去。

我是典型的第二种思维,从不用孤立的心态去评估自己的痛苦。

人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晒的,可能都是幸福和努力,社交媒体并不鼓励人们把自己的痛苦展露出来,否则就会认为是社交不得体。

所以朋友圈里看到的美好未必就是真的,或者说未必就是全部。

你看到的那个周末在家里弹吉他、逗猫的文艺女孩,可能刚刚和家政阿姨大吵一架。

你看到的和老公出去旅行的那个同事,实际上每天都觉得另一半有外遇。

你看到的那个总是积极向上晒加班的当年的老同学,昨天还抱怨自己的努力没有意义。

这并不是在用阴暗的心理去揣测他人,而是应该学会提高对他人痛苦的认知能力,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比较而盲目焦虑,不会因为只有自己糟糕而感觉格外有压力。

不过如果善用比较的话,也可以把压力变成动力。

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每天学习到“六亲不认”,眼睛里根本没有别人,我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每天严格地执行自己的时间表。

早上五点二十分起床,洗漱十分钟,去操场背一小时英语,回班级参加晨读……

日复一日这么努力着的我,从来没有注意到有一个人一直在跟随着我,她是我同寝室的一个女同学。我每天早上起床,她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就会砰的一声从床上坐起来。我洗漱快,她比较慢,所以都是我先出门,等我到了操场上背完单词之后,就能看到她随之而来的身影。

后来有人跟我说,我给了这个女生很大的压力。

听到这句话我十分惊诧,原来她把我当作比较对象,但是我从来没有跟她比较过,不是因为我比她强,也不是我骄傲自大,班上也有跟我不相上下的对手,但是我从不关注他们。

我想考的是全中国最好的学校,我的对手是全河北的高考生,我每天关注的是我在励志书上看到的那些神一样的学霸。

所以周围的某个人不可能是我焦虑的来源,我要专注自己的事情,以比肩那些遥远的偶像。

慢慢地我就总结出了一个道理:不要和身边的人比高下,越比只会越向下,越比只会越焦虑,而与那些遥远的顶尖的高手对标,反而会带来动力。

现在我仍然是这么做的,身边的人赚了多少钱我不关注,也不嫉妒,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就在微博上开玩笑说,别看我们现在很弱很小,我们每天都在向格力、小米、腾讯、阿里这些大企业看齐。

向更伟大看齐,才有不竭的前进动力。

焦虑还是会有的,但是焦虑就是一个信号,告诉我,我应该进步了,我需要突破,我可能要更努力才行。

每每熬过一段焦虑的旅程,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焕然一新,成为一个更厉害的人。相反,过得太舒服,只能证明我在这段时间里毫无进步。

焦虑也好,压力也好,都是人生的验钞机。

能经受检验而不乱、不停、不抱怨的,都是真强人。我一直都是这么安慰我自己的,还挺成功。

练习幸福:这些小方法,可以让你更开心

几年前我开始接触积极心理学,后来系统地看了这方面的书。

书里谈到过这样一件事:

20世纪40年代末,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受危人群。越来越多的钱——政府资金、大学资金、慈善基金——投入到受危儿童身上,这些孩子更容易退学,更容易犯罪,更容易未婚先孕。心理学家的问题是:为什么他们的人生会失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需要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房子……于是更多的钱和资源便持续多年地投入。

然而,这些人变化很少,很多地区的情况甚至还恶化了。

20世纪80年代,思路改变了,心理学家不再去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而是问:如此糟糕的环境,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

这些孩子并非特别优秀,他们性格普通,但是成就非凡,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很强的适应力,他们乐观,对生活有信心,他们当中许多都是理想主义者。

这些特点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的,心理学家识别了这些特点之后,开始教授其他孩子,情况便发生了变化。

这个例子带给我很大的触动,我们太擅长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看到哪里出了差错,以及我们和伴侣的关系中有哪些问题和危机。我们通常会排除我们的长处和好的一面,然而有时候逆向解决问题反而更有效。

这是最大的获得。

要解决负面情绪的方法之一,学习一下如何激发自己的正面情绪。

很多人在激发自己正面情绪方面都比较无能,干什么都不高兴,天大的好事也很难让他积极起来。

小时候在语文课本上学习过毕淑敏的《提醒幸福》。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认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乐出声来,所有关切你的人便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

提醒灾难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提醒幸福。

那时候读这样的文章没感觉,小孩子多开心,哪里需要提醒。

上大学的时候,我发现我每天都被一种朦胧的焦虑和痛苦笼罩着,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但是自己就是活成了皱巴巴的、不舒展的模样。

朋友们因为电视剧更新就能开心地欢呼起来,而我完全不能拥有和理解这样的开心。

用毕淑敏的话来说,我是没有学会享受“灾难间隙的快活”。

也可能是青春期后遗症。

年少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严肃的是深刻的,容易开心是肤浅的。

后来我遇到一个“很开心”的朋友。

你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朋友,他们的人生当中不是没有烦恼,不是没有挫折,有很多时刻他们也很消极,但是,他们看上去就是比较开心。

阴暗的人总是会揣测,他们这么开心的外表下,是不是掩藏着什么不开心?

但是积极的人会学习。我觉得无论是不是表面的开心,他们体会到的愉悦时刻确实比一般人要多,原因在于,他们都有一个神奇的法术,会人为地把自己的积极情绪成倍扩大化。

我那个朋友,当她开心的时候,哪怕只有一点点开心,也会跟我说她好开心。碰到一个喜欢的朋友,她会兴高采烈地跟人家说“我好喜欢你”。

一点好玩的事情都要分享给我们。对她表达哪怕一点点关心,她都会超级感动。

对于积极情绪的表达和分享,会扩大自己的积极情绪。这不仅是一种性格,同时也是一门技术。

这点在我这个朋友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她内心深刻严肃,但娴熟地使用一些令人开心的技术,浑身都洋溢着幸福感。

当一个人习惯了这么做以后,他是真的会由内而外地积极起来,并且会和周围的人形成一个乐观的生态圈。

和我这个开心的朋友相处,总能感受到她的积极情绪,我也不好意思做那种消极的人,于是情不自禁地被她带动,给她积极的反馈。她逗我笑的时候,我觉得我也有责任逗她笑,她跟我说了一件开心的事情,我觉得自己不能丧着脸去听。

我会表达开心的感受,当得到我的积极反馈,她会以开心为荣,我们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于是就成了那种见到对方就很高兴的人。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不过如此了吧,虽然你不够漂亮,也不是什么明星,但是大家见到你就觉得很高兴。

而当一个人被积极的情绪包裹,再去面对那些消极的情绪就会容易很多。

所以当你开心的时候,你要说出来。当你遇到好事情,你一定要分享。

我知道,你没有这样的习惯,你觉得不值得分享,你完全不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但是试几次就知道有没有用了。

当我学会特别留意生活里开心的小事,并且与人分享以后,我发现别人因为我而快乐,于是我变得对那些开心的小事情更加敏感,捕捉了之后我就分享给大家。

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变成了容易快乐的人。

激发正面情绪的方法之二,就是和开心的人在一起。

就像我刚刚说的,和快乐的人在一起会被带动起来,成为一个容易快乐的人。

我有个高中同学很神奇,谁跟她吃顿饭都会消化不良。

她永远都觉得自己很惨:自己工资太低了,这个季度的福利取消了,领导很难缠。

不仅要自己说,而且总想问问你有多惨,只有得知你比她更惨时,她才开心,可是那样的话你就很不开心了。

不开心这种事情,说多了真的会不开心。

父母无法选择,但是朋友可以。

如果和谁在一起不开心,那么这段关系就是错的,绝交要趁早。

如果你连选择朋友的权利都没有的话,我还有一个压箱底的小绝招。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压力很大,但是我不想让团队感觉我情绪低落,所以每次开周会之前,我会躲在办公室看十分钟的搞笑综艺。

被节目里的人把情绪带动起来之后,我说话的语气和语调就会变得欢快。小时候暗恋别人也用过这招,每次见对方之前都先看综艺把自己变得快乐起来,这样见到他情绪会显得很好。

哈哈哈。

我很爱研究这些方法。

除此之外,感恩也会激发正面情绪。而且,也不一定要自发感恩,完全可以练习感恩。

感恩练习在心理学领域不是一个新鲜词语,已经有很多实验证明,感恩练习可以提升幸福感。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要求每一个受试者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表达他们认为值得感激的事情,不管这件事情大还是小,内容也没有限制,哪怕你吃了一顿好吃的饭,都可以表达感恩,哪怕你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都可以表达感恩。

要把自己可以感恩的内容写下来,也可以画下来。

受试者能够体验到,并且享受到更强的幸福感,他们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会更快乐,睡眠质量也更好,整个人更有活力。

感激令人幸福。

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拿一张纸把生活中所有值得感恩的事情写下来,立刻就能感觉到满满的正能量。

这几年,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幸福感在飙升,可能就跟懂得感恩有关,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幸运,对于所得到的一切,都有一种诚挚的感恩。

这其中并非只有我自己的努力。

我的家人很棒,父母爱我,童年虽然穷苦,但是平顺快乐,在亲密关系上毫无遗憾,健康积极地长大;

我的工作很棒,“热爱工作”是我之前不敢想的事情,学习对我们来说是痛苦的,努力对我们来说是不愉悦的,人群中少有人能找到一份热爱的事业,但是我就成了少数人;

我的团队很棒,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筛选和沉淀,终于找到了一些与我一样敢拼的积极分子,于是我更坚信我们在一起一定能做得更好、更大、更强;

那个努力的我,也很棒,没有辜负自己身上的任何一点天分,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也没有浪费。

想到这些,幸福感油然而生。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要追求什么?无非就是幸福两个字罢了。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有三个来源。

胜任力。

我们努力学习和工作,掌握各种技能。那是因为对一切事物的掌控和胜任感,是令人幸福的。

归属感。

我们爱家人,照顾家人,和朋友维持关系,努力寻找伴侣。那是因为和他人产生温暖的联系,是令人幸福的。

主动权。

我们拼命地挣脱被控制的人生,教育自己不被他人的看法绑架,告诉自己说,就做自己。那是因为自由是令人幸福的。

幸福是个很深刻的命题,需要你增强能力,拥有信心,找到归属,有所爱恋,掌控人生,主动选择。

我分享的只是一些小法术,能让你开心一点罢了。

生活当中确实还有许多不好的事情,也有坏情绪的爆发和泛滥,这些都不要紧,可能一直跟那些负面情绪死磕,并不能解决它们。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幸福,并非因为生活中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都被消除了,而是因为有令人幸福的事情在发生。

心智成熟:有勇气面对现实的人,才是真正的猛士

北大的老师请我回去做讲座,我问讲座的主题是什么。

老师说:“你随意说,说那些你认为对他们来讲最重要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最好回答的问题就是“最重要”的问题。

最难回答的也是这个问题。

如果你想成功,最重要的是热情;找一个伴侣,最重要的是忠诚。

这些话听起来都很对,因此你一不小心就会跟随,今天提醒自己这个最重要,明天又变成了那个,最后就变成没有重点地活着。

所以我不能说什么最重要,但是如果你想改变现实,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学会面对现实。

面对现实,怎么听起来这么鸡汤?

听我说下我的经历。

上高中的时候我的成绩垫底,属于班上那种根本不会被人注意的“好差生”。

什么是好差生,就是不捣乱、很乖,但就是学习成绩不好的那种。

一方面我们没有完全放弃学习,所以很羡慕优等生,想像他们一样成为老师和家长的骄傲。

同时我们又很羡慕那些存在感很强的坏差生,他们经常找事捣蛋,拖班级后腿,所以也会被老师重点对待。

作为一个被忽略的好差生,我们在偶尔被刺激之后,会想努力一把。

比如每次考试放榜的时候,我都不去看榜单,知道自己考得不好,所以不好意思也没有勇气去围观,偶尔路过看到没有人,才会去看一眼排名。

跟大多数人的认知不一样的是,我们差生看榜单实际上也是从前往后看的,看到榜单前面那几个熟悉的名字,感到深深艳羡,然后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

有一次我鼓足勇气在下课之后跑到讲台上去问老师问题,老师还没开口,旁边站着的一个成绩好的同学来了句:“这道题老师讲过。”

那一刻觉得自己真的是个废物,自己学不好,还耽误老师的时间,耽误优等生的时间,后来也不敢再问了。

因为太害怕别人不耐烦的眼神。

我们总是在这个模式中循环:受刺激—努力—放弃。慢慢地,我们开始不敢努力,因为一旦努力就会再次验证自己真的不行。

最后全部的不甘心都化作想象,通过自我安慰来让自己达到一种平衡。

那个时候我的书架上永远摆着励志书,里面有许多别人的奋斗故事,好些话我都熟读甚至能背下来,仿佛别人的努力就是我的努力。

我把北大的照片夹在自己的日记里,仿佛这样就能让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在这样的幻觉里,我连年级第一都看不起,还觉得自己将来一定会很厉害。

学习生涯的转机,发生在高一的下半学期,在此之前,我已经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三年初中生活。

忽然有一天,我在书上看到有一个跟我同样处境的女孩子,书里描述了她摆脱困境的细节,她发现自己不行的原因是还不够努力。于是我拿起了老师发的一份报纸,名字到现在我还记得,叫《数理天地》。

我开始一道一道做那上面的题,刚开始一道题都不会做,于是硬着头皮去问老师。后来发现前面的会做之后,后面的就很简单了。

我开始对自己考北大也有了信心,跟以前那种被打完鸡血之后产生的幻觉不一样,这次是真的有了踏踏实实的信心。

我说过,考北大无非就是会做很多题,多到在全部的题目当中,有90%你都会做,然后你就会考到满分的90%,就可以被中国最好的学校录取。即便不能,或者来不及做到90%,你也可以被比现在更好的学校录取。

每一道题,都是进步。这个真理,是我自己用实践证明了的。但是当我把这个道理告诉别人的时候,未必会让他做出改变。因为他缺乏的不是方法,而是面对现实的勇气。当他翻开自己的练习册,想要做第一道题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不会做、看不懂,会开始自我否定,他觉得厌烦,他一想到自己还要面对一整本的题目,就头皮发麻想放弃。

还不如回到游戏中,回到朋友圈里,那是自己可以称王称霸的领域。

于是一切都回到从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面对“我不行”的事实,真的太难了。

只要不面对,好像就可以假装问题不存在。

朋友从名校毕业,在一家游戏公司里做会计,朝九晚五很稳定,但是收入也很低,最可怕的是看不到未来有什么改变的可能。

她一看到关于房租的文章就会焦虑,因为房租涨工资却不涨,房租每涨一百块,她的可支配收入就少一百块。

有一天她转发了我写的一篇写房租暴涨的文章。

文章里写了两个年轻人的小故事。

其中一个叫作阿牛,每天早上六点十分起床,八点半到岗打卡,每天花费三小时通勤,由于早上来不及吃早餐,总是塞两个包子应付。晚上加班太晚,到家一般都九十点才能吃上饭,肚子饿了就吃面包应付。

后来阿牛的胃坏掉了,患了急性肠胃炎,一个月内只能吃流食,暴瘦二十五斤。

另外一个故事的主角叫洋仔,他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回到家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母亲对他很不满,总是抱怨他冷漠。

朋友说,自己过的恰恰是这种生活。每天花费很长时间在通勤上,工作很累,没有社交,收入微薄。

她也曾挣扎过,想过打破现在的生活,去寻求新的可能,但是无论是去学习一个新技能,还是努力工作,都坚持不下来,只能安慰自己说,现在也挺好的。

好在哪儿呢?

好在她有很多幻觉。

过去这些年,她最大的幻觉来自电视剧、综艺和偶像。她有许多喜爱的电视剧角色,从颜值喜欢到品质,她会深潜那些追星的贴吧,把偶像的照片设置成手机屏保,这一切都让她和现实隔绝,有一种被喜欢的人包围,被喜欢的一切包围的感觉。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面对现实,解决问题。

这十六个字,就是勇敢和懦弱的分水岭,就是成熟和幼稚的分界线,也是能力的成长门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身上最核心的能力。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你就拥有多少价值。越牛的人,能够解决的问题越多,越大。而弱的人则会被问题解决。

那些“把练习册合上”的人,在以后的人生中会为自己找无数的借口,借此逃避自己原本的责任。

我带过一个实习生,人品很好,但一直没有长进。

公司的打印机坏了,买了新的替换,她不会装,便找了另外一个同事帮忙,我路过的时候看到帮忙的同事在茶水间里研究怎么装这个打印机,她却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我说:“这个是你的事情,你不会,就应该进去跟着看,跟着学,谁能保证打印机不会再坏、再换呢?”

她说:“坐在沙发上不是玩手机,是在做别的工作。”

我就告诉她,这时候解决一个问题,比做别的工作有意义。

她离开公司的时候,我还没来得及和她聊一聊。她身上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一旦问题复杂、稍有难度,在她目前的能力之外,她就想躲避。能拖一天是一天,能不解决就不解决。小到去对照说明书安装一个没装过的打印机,大到带她一起做财务表格,她只愿意生搬硬套公式,却懒得去学习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借口。

但只要你肯勇敢地直面问题,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环节解决它。

任何形式的逃避,不管是把原因归咎于外界和别人,还是因为懦弱和懒惰想要拖延,都只会让问题变成你生活的阴影,你以为不面对就没事,殊不知它一直紧紧跟着你。

你永远无法自由,也无法幸福。最后你就会成为问题本身。你会自我厌弃,再也找不回信心。

生活就是不断出现令你痛苦的东西,就像我之前在微博上发过这样一段话:

即便我现在做得再好,我未来也一定会失败的。

未来太长了,高峰之后必有低谷,成功之后必有失败,好运之后必有不幸,答案之后必有新的问题产生,这一切都是那么正常和应当。

不是我们特别倒霉,而是人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在人生当中尤其重要。

从今天起,学会直面问题。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这是没有方法论的一件事情,只能勇敢,勇敢地面对不想面对的那部分问题和事实,克服自己想逃跑的冲动。

人是从问题、挫折和磨难当中汲取力量的,从而变成一个处变不惊的、游刃有余的、勇敢且智慧的人。

性格自由:做自己的资格,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收到过一封读者来信。

在信里他说,他很嫌弃自己的父母,问我,他是不是个不孝顺的浑蛋。

他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小学文凭的父母,抽烟、喝酒、吵架,无休止地抱怨……

父亲因为工伤毁了容,每次喝酒之后都喋喋不休;母亲就是小市民,和乡里乡亲经常发生争执,背后说人坏话。

长大以后,他开始跟家里格格不入。

他说,我是爱父母的,但是我书读得越多,越无法认同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

我很认真地回复了这封信,在信里我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11岁的时候我离开家,去外地城市上学,发现城市里的一切都不一样。而我自己变成了一个不对的人。

我穿的衣服是妈妈买布裁剪缝制的,所以款式很土。我的普通话是不标准的,这些经常让我感觉到莫名羞愧,就连我的父母也成了我心里那隐约的羞愧来源。

中考前的一次摸底考试结束后,爸妈来开家长会,完了后我妈说要给我洗衣服,初中住宿条件差,大家洗完衣服都挂在楼道里。

我妈把别人的衣服全部推到一边,然后把我的衣服挂上去。

下楼的时候我妈遇到宿管阿姨,本来打个招呼就能走,可能是希望阿姨多照顾我,于是她开始跟人家唠嗑,整个唠嗑的过程都在吹牛,说家里孩子多么争气,生怕人家看不起。

我在旁边站着,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回到家里我根本不愿意和她多说学校的事情,也不愿意听她抱怨她和我二舅妈、三婶子的家长里短。我读了很多书,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不得不说,我妈妈这样的女人虽然善良热情,但也是别人眼中短视而粗鄙的那种人。

我跟你一样,也嫌弃过父母,但我是个浑蛋吗?

不是,我只是不成熟。

我想告诉你的是,实际上那个阶段的我们与其说是嫌弃父母,不如说是嫌弃自己。

父母只是“自己”的一部分罢了。

我们不自信,价值观也混乱,见了一点世面但是见得不够大,读了一点书但是读得不够多,处于一种“自我否定”期。

我们嫌弃自己,不欣赏自己的性格、容貌或者其他。也嫌弃父母,把父母当成不堪忍受的一部分。我们想要的生活、想要的财富、想要的体面,自己不能给自己,所以会把父母拿来出气和嫌弃,仿佛自己的所有不堪都是他们造成的。

后来当我真正成熟起来,我开始理解一辈子在农村生活的我妈妈这样的人,从小根本没有机会去接受“体面和教养”的熏陶,也没有什么理想去支撑他们脱离琐碎无趣的现实生活,而我之所以能有机会去嫌弃她的俗气和粗鄙,这个资格还是她赋予的。

父母没有什么错。更何况他们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

长大后的我理解了父母的一切,并且接纳。

父母变了吗?

没有。

变的人是我,我成熟起来后,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土和笨,并且自信。

现在我妈走在大马路上嗑瓜子,还会随地乱扔呢。而我,我会默默地把我妈扔的瓜子皮捡起来。

希望你有一天也能这样,理解父母,接纳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回信内容,我想郑重地谈一下自我接纳这个问题。

我们太容易自我厌恶了。

每每做错一件事,暴露出一些缺点,都恨不得把那些缺点用刀从身上割下来,恨不得重新投胎。

我这些年最重要的成长之一,就是明白首先要认识自己,然后接纳自己。

年少时总有一种确认自己的焦虑。

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的性格属于哪一种?

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在转发一些关于星座特质的描述,毫无逻辑的心理测验和自我声明式的文字。

大家急迫地想要说明,自己是谁,是什么样子。

在人前如果表现了真实的自己,会觉得不满意,可违背了心意去表演另外一个样子,又会觉得不甘心。

我们来回摇摆,每个人都有“做自己”的焦虑。

在做自己这件事情上,我大概经历了这几个阶段。

12岁的时候,是一种盲目自信的阶段,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别人都是我的附属品,都是没有灵魂没有自我的躯壳,我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也谈不上优秀,但我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甚至可以驾驭他人。

再往后,十三四岁出来见了一点世面,发现自己各方面都不太行,遇到很多比自己漂亮的人,也遇到很多比自己学习好的人,就进入了一个强自卑的阶段。

高中后又进入另外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已经不自卑了。这时候对自己的认识仍然是迷糊的,但是对未来的自己已经有了清晰的期待。那时候一心一意想要考北大,每天都在展望未来,觉得别人都是不存在的,也不会跟别人比较,不张狂,也不自卑,可以称为强自我阶段。

接下来又进入一个弱自我阶段。到了大学之后,发现太自我的话就会到处碰壁,就会被人嫌弃,所以开始学着去收缩自我,进入一个弱自我阶段。

到现在,通过和世界交手,一点一点地去认识和调整自我,终于抵达平衡期。

这时候的我,对于自己已经有了稳定的认知,不再对别人的评价敏感,更不会自我否定。

人就是这样,如果你不确定对自己的认知,就需要把判断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

你需要确定自己四个方面的状况。

首先,确认自己的人品。

人品是最底层的。其实有很多人不自信,表现出来的就是猥琐和躲闪,更不敢去问别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那么多哲学家主张修德行?修养品德,会让人达到安宁的状态,坦荡而不惧怕被议论。如果你能给自己一个斩钉截铁的答案:我是一个好人,从不做阴私的事情,我善良待人、胸怀坦荡,偶尔自私,但不算过分。

有了这样的认识,做一点自私的事情时,不会产生极强的自我厌恶感,被人否定了人品,也不会恼羞成怒。

其次,确认自己的性格。

我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是温柔的,还是强势的?

在哪些事情上积极,哪些事情上消极?对哪些人温柔,又对哪些人强势?

我性格上的优势和劣势又有哪些?

我以前看过一个算命先生写的书,他说,如果你想获得别人信任的话,就去评价他的性格。

怎么评价听起来更可信?

“你看上去是个很温柔的人,但是也有强势的一面。”“你虽然看上去很强势,但是内心也有脆弱的地方。”

这种矛盾的评价,百分之百会得到对方的认可。

我在生活中也观察到过类似的现象,如果只用一面之词去评价一个人,他一般都不会很舒服。比如你说,我觉得你这个人很温柔,对方就会反对说其实我不是一个什么时候都温柔的人。每个人都害怕被人下定论。

关于自己的性格,如果你了解得足够多,就不会着急否定了。

有人评价我说,媛媛,作为女人你太强势了。

我心里非常清楚,这是我逆境生长必备的性格特征,强势伴随的一些好处,例如果断、勇敢,是我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必着急去摆脱这个词。

这种确认,让人看上去很确定。

再次,确认自己的能力。

哪些是我能做的,哪些是我不能做的?我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个我已经在能力圈那部分说了许多,确认自己的能力,不要被老板和同事的说法绑架。

最后,确认自己的态度。

对于热点新闻我的看法是什么?我的政治倾向是什么?对于借钱我怎么看?对于婆媳关系有什么看法?

对生活中的问题,要有自己的明确态度,可以被说服,但是绝对不盲从。

当你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人品,有什么能力,是什么性格,你对人对事的态度就不会出现强自信和强自卑的状况。

怎么认识这四个方面?

还是那两个字:记录。

我们对自己充满了误解。日本综艺里跟拍过一个减肥失败的女孩。女孩子很痛苦,抱怨自己天天只喝水,为什么就是减不掉肉。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人会给自己贴标签,我这个人就是不易瘦体质,或者我特别倒霉,就是减肥不成功。

但观看监控视频的时候,镜头里的女孩子并不是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只喝水。她在早餐喝了一杯水之后,吃了很多干果,一上午都在吃零食。只喝水的说法完全是个误会。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不管是对自己做的事情,还是后来的感觉,都是可能出现误差的。

记录比感觉可靠。

我喜欢记录一些自己的行为模式。

在我的笔记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记录:

首先要记录事实本身。

今天同事没有按照我说的去做,我非常生气地批评了她。

然后,我会提炼自己的行为模式。我发现,当别人做的事情一旦跟我要求的有一点偏差,我首先涌上来的就是情绪,觉得对方为什么这么蠢,甚至会控制不住表达出来。

其次,我会记录结果。

结果就是对方很受挫,在我面前越发不敢说话,越发怕我。

通过大量这样的记录,你就会发现自己在某一些情境之下,一定会做某一种事,对自己的行为模式,也会越来越了解。

因为记录,我发现了自己很多不好的行为模式。

有点社恐,所以见到认识而不熟悉的人时,倾向于不打招呼,经常会被人误解为没有礼貌;

被误会的时候过于着急解释;

不懂拒绝,总是接受之后再想办法拒绝,这样常常让对方更生气。

……

就连对我的坏行为,我都有详尽的了解,所以我根本不用等别人批评我。

除了记录自己的行为模式之外,我也会记录别人对我的评价。一般人被评价之后会很难受,而我被评价之后会小心翼翼地记下来。我们对自己的认知确实有一部分来自外界,但其实外界评价并不直接构成我们对自己的判断。我们会用自己的主观视角去加工,加上一个自我滤镜,最终形成对自己的评价。

有人说我丑,但是我不信,我不觉得自己丑,所以我对自己的评价是:不丑。

所以当把别人对我的评价记下来以后,我会对照自己的行为去看别人的评价到底客不客观。除此之外,我也会记录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来源于过去的经验,好比说我经常经历公开表达的紧张和失败,我就会评价自己:不擅长演讲。

我会记下来,然后看看是否有新的经验能够推翻这个评价。仔细地观察自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不过这个工程非常必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大的底牌就是自己,如果连底牌都不清楚,这局必输无疑。

这些年,在做自己这件事情上,我有几个明显的进步。

我不再要求自己完美。

以前买了新的笔记本,写了几页发现不够整洁美观,有些地方写错了,我就会丢掉这个笔记本,买一本新的再写;很喜欢的衣服上有一点污渍,我妈说已经用绣花帮我遮挡了,但是我就是不会再穿,我不能容忍有瑕疵在上面。

这些都是以前的我。

现在的我已经知道完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有缺点,就像太阳里有黑子一样,是自然定律。

我不再试图拥有一些矛盾的性格特点。

当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总是会拿各种标准要求自己。

很多人跟我一样,今天看一篇文章说要与世无争,要宁静而致远,明天又看一篇文章说你已经被同龄人抛弃了,所以应该去挣十五个亿。

这样对自己会有很多矛盾的要求,要努力,又要看淡;要温柔,又要凶狠;要大气,也要精明;要果断,也要心软;要懂得为别人考虑,又要爱自己。

以前我还在本子上抄写过“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是明亮不刺眼的光,是圆润但是不腻的声响”等。

社会上很流行这种鸡汤,让你在矛盾之中去寻求平衡,每每听了,都觉得非常有道理,后来我看逻辑学的书,才知道这种双向平衡的话会给人一种有道理的错觉,你会忍不住转发。

但其实根本就做不到。

这种做不到,又会给你带来焦虑,然后让你无法完全喜欢自己和接纳自己。

我现在就不会要求自己必须又温柔又凶猛,又勇敢又柔弱了。我的特征里总有优点,充分发挥就好了,至于缺点,尽量弥补。

我对外部评价已经脱敏了。

以前别人老评价我是个特别敏感的人,敏感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以前我听到之后都会觉得沮丧。

但现在我不会沮丧了,因为我做过许多记录,发现敏感能带给我诸多好处。我很擅长观察别人,我在揣测客户喜好方面总是出乎意料地准确,我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感知力都很强。

或许我表达能力出色,与这个也有关系。我对别人给我的“敏感”评价,一点都不敏感。

原因总结来看有许多,第一,就是我刚说的,从我记录的很多内容来看,这个被差评的特点也有好处;第二,我记录过许多人的评价,也有人说过我没心没肺、钝感力强,所以我不会对某一个人的某一个差评过于敏感;第三,即便这个真是我的缺点,我也没什么好难过的,因为我有许多记录下来的证据表明,我还有许多其他的优点,本来这些特质就不可兼得。

这么反复几次以后,我把对外的关注,慢慢扭转成了对内的。

大多时候,我们习惯拿周围人的标准、所处环境的标准来改变自己,以他们的喜好作为自己的喜好,忽略自我的标准。

我更享受和亲密的人相处以及独处,但是周围的人都在要求我变得更外向,我也曾经为此努力过,想成为一个左右逢源的人,抛弃自己喜欢的方式,迎合他人的标准,但即便做到了也未必享受。

对外部标准过度关注,是不会幸福的。

而且这样的人生很低效,每天扮演另外一个人,迎合那么多自己不认可的标准是非常累的,这过程中消耗了我许多精力,当我做不好的时候,我还要自我批判和自我讨伐。

所以应该怎么办?做自己吗?

任性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

你可以做自己,但是真实的你必须在现实中有生存优势,有些人做自己做到只有自己,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或者如果真实的自己是喜欢暴力的,那早晚不得进监狱吗?

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一方面,要摆脱外部标准;另一方面,增强真实自我的生存竞争力。

我看上去更笃定。

充分认识自己的好处就是:遇见新情况,心里很笃定。

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的,适不适合和这个人深交,当他做了触犯或伤害我的事情,我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原谅,这个在不在我的底线之上。

对自己很了解,对自己的态度很清楚,就不必来回挣扎犹豫。

我可以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别人喜欢我,我才可以喜欢自己,父母喜欢我,我才觉得自己好,或者我必须得做成一件成功的事情,才能觉得自己特别棒,这是有条件地接纳。

有条件地接纳,会让人特别没有安全感。

当我充分认识自我之后,慢慢地就能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了,不必做太多自我催眠,也不用做什么正向练习,只要了解自己的全部,就可以做到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我知道自己哪里好,也知道自己哪里不好,我就是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我值得去享受生活,我也值得别人对我好。

我也不会自我攻击和自我厌弃,我对待自己就像对待别人一样宽容。

有些人对自己真的太狠了,朋友犯错,会觉得是人都会犯错,自己犯错,就会鞭笞自己的灵魂:你怎么这么弱?不会有人喜欢你了。

更多时候会防御性自卑。反正我这个人是很自卑的,我做不了这些事情,我是满足不了别人的期待的。

先把对自己的评价降低,这样就可以防止让别人失望。一直在自卑的圈子里不出来,反而有安全感。这些态度,都不可取。

全面地认识自己,而不是只关注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方法,就能让你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我能分得清真实的自我和展示的自我了。

这句听起来挺抽象的话,是我自己总结的。

以前我总是觉得难受的一点是,明明我是个内向的人,但是与人相处的时候我必须展示出外向性格。

只有这样,才容易跟人做朋友。

可是每次回家之后,我都很讨厌自己,就像我刚才说的,每天演戏很累的,并且会因为自己不够真实而嫌弃自己。

可是当我分清楚什么是真实的自我,什么是展示的自我时,就可以免于痛苦。

真实的自我,是我自己认可的、接纳的,是我自己喜欢的。它最常出现在我独处的时候,这个自我是我需要保留的,不必非要改变。

而展示的自我,则是我想要展示给外界特定部分的我,如何展示是我的策略,因为我需要具备生存竞争力,所以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展示自己特定的某个部分。

展示的自我不要否定真实的自我。

真实的自我也不要讨伐展示的自我。

这两个自我本来就应该同时存在,展示的自我是策略,真实的自我是内核,这样我就不会因为展示出来的自我不符合真实的自我而难受了。

这个也是在认识自我的过程当中,我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我们其实经常把展示的自我作为全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去改变。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要表现得外向,这可能是对的,但是没必要按照这个标准让自己改头换面,它只不过是展示的策略罢了。

我拥有了合理的自我期待。

如果自我评价和自我期待落差太大,就容易自我否定和自卑。充分认识自己的人,能够把自我期待调整到合适的程度。最合适的自我期待,就是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既有动力去做,也不至于太挫折。可惜拥有合适的自我期待很难。多数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是高于实际水平的。

有一个关于一百万名美国高中生的调查结果就显示,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领导才能是高于平均水平的,6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运动能力高于平均水平,85%的学生认为自己跟他人相处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

这个70%、60%、85%显然是过高估计的,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最多只有一半才对吧。

另外在这部分人当中,25%的人认为自己属于最出色的那1%。人,真的比想象中更自负。

成年人也一样。

90%的商务经理认为他们的成绩比其他经理更突出。86%的人认为他们比自己的同事更有道德,人品更好。

为什么人会痛苦和自卑?为什么大多数人对自己不满意,还很焦虑?

因为自我评价太高了,评价高所以期待高,最后导致落差很大。

我不再有改变自己的焦虑。

现在整个社会的氛围好像都是这样,一直强调你要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改变自己的脾气,改变自己的一切,鼓励你成为所谓的更好的人。

但其实这些鼓励都会给你带来焦虑。

你根本就不必要去完全改变自己,你本来也没有那么差。

对待自己最好的态度是什么?

第一点,要懂得教育自我。对待自己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有些地方做得不好,要去教他;有些时候表现得人品很差,要去批评。对他不要做过高的期待,也不做过低的评价,让他逐渐地进步。

第二点,要懂得发现自己。人对于自己的无知,不亚于对世界的无知。

一点一点发现你自己,发现后,不要急于改变。

第三点,驾驭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人内向,有人外向,有人强势,有人柔软,我们不必非要从一端改变成另一端。

我们要学习如何驾驭自己,在一些情境之下采取特定的策略,即便一个温柔的人,在某些事情上也要练习采取强势的手段。

所以需要改变的不是性格,而是驾驭自己去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我把这称为性格自由。

所谓性格自由,即不必强行约束自己,也不用完全改变自己,你对自己知根知底,你很熟悉自己的每一套风格,你能放心地把自己交给世界,你的每一个样子,都是不别扭和自我的,都是最舒服的样子。

学会不生气:别让情绪成为你进步最大的阻力

我有个朋友,三战北大都没有成功。

在校的时候他非常努力,当全寝室的人在游戏里醉生梦死时,只有他早上六点半准时起床去图书馆,晚上十一点才回来。

所有人都看好他冲刺名校的梦想,但是他一次又一次地让人跌破眼镜。

第一年,差了十几分。

第二年,比前一年多考了十几分,然而录取分数线提高了。

第三年,复试被刷掉了。

后来他跟我们说,其实自己就算再考一次研,也不可能考上。

考研期间他压力过大,焦虑到一定程度后,都开始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变得无比敏感,寝室的人说话的语气稍微重一点,他都要想老半天。

在我们看来,他在努力学习。实际上,他每天都在和自己的情绪做斗争。

世上本多风雨,最可怕的是自己本身就是风雨的一部分,自己就是成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只吸血蝙蝠可以咬死一匹野马。蝙蝠的吸血量并不足以致命,野马也没有失血过多,如果静静待着,或许蝙蝠吸饱之后就飞走了。

可是野马在被咬之后,一直想甩脱蝙蝠,愤怒之中横冲直撞,最终死于精疲力竭。生活中没有草原,但是有许多这样的野马。

你是一个情绪化的人吗?

情绪,不是脾气。

有些人看起来温和柔顺,其实内心里情绪在翻江倒海。

遇到挫折容易沮丧;

稍微承担一点压力就开始焦虑;

对未来的恐惧、紧张、担忧……

它们默默地杀死我们每天的快乐和活力。

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人,很难成就什么大事。因为情绪会带来严重的内耗。

好比跟男友吵架了,一上午都情绪低落,什么都干不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了三次。

吵架本身;吵架后的难过;因为难过浪费了时间,所以更焦虑。

除了内耗之外,情绪还会带来不利反弹。不利反弹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形式,由于你气压过低,周围的人在你面前肯定不好意思兴高采烈,也无法兴高采烈,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情绪,甚至被你的低气压感染,慢慢就形成了和你在一起总是不开心的印象。

最终,他们会越来越不愿意与你在一起。

不利反弹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你的情绪可能会发泄到别人身上,影响别人的生活,尤其是你的愤怒,会很容易和周围人发生摩擦,进而你会陷入更深的情绪旋涡。

别让你的所有努力都毁于情绪。

我想和你分享几个和情绪有关的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认知。

负面情绪是怎么产生的?情绪发生一般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诱发情绪的原因出现。比如和朋友约好了见面时间,朋友却迟到了;工作上出现了一个错误;等等。

第二个阶段,就是解读。事实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解读不一样,解读就跟照片的滤镜一样,滤镜不同,最终照片的效果也不一样。

当工作上出了错,有人是这样解读的:我真的太差劲了,我没有办法胜任这份工作,干脆辞职算了。

有些人对于工作失误的解读是:幸好是在这一步出错的,如果在更重要的环节出错的话,这份工作可能就丢了,所以现在要赶紧改正这个错误,以避免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这两种解读不同,就会带来不同的情绪结果。

出现情绪结果,就是情绪产生的第三个阶段。

我们如果想要控制情绪,主要是控制哪一步?其实是控制解读这一步,因为事实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已经发生了,但是如何解读这个事实,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那为什么每个人的解读不一样?

观念是产生情绪的根源。我妈是个非常乐观的人,虽然她没有文化,但是她性格坚韧,为人热情,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和喜欢的女性。

我爸在外面做生意赔钱了,把好不容易种地卖菜攒的家底赔光光。当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以后,我妈会说:“做生意赔钱不是很正常吗?没事。”

我爸出门钱包丢了,气得到处找,我妈慢悠悠地来一句:“丢钱不是很正常吗?没事。”

在她眼里,诸事不顺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全天下的生意难道都挣钱?所以为什么赔钱的那个不能是你?赶上了就是赶上了。

人走在路上丢钱本来就有一定概率,所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所以她不生气。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机场排队安检,有个人插队,她特别生气地跟对方吵起来了,我慢条斯理地跟对方讲道理。

朋友说我脾气真好,跟人吵架还能镇定地讲道理。

我不是脾气好,我常年飞机出行,遇到的乘客成百上千,在我的认知里,碰到一个不守规矩的不是很正常吗?解决好就完了。

所以,你发现了吗?生气和不生气的结果,取决于你觉得遇见坏事、遇见坏人正常还是不正常。朋友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她认为全天下的人都应该是老老实实排队的,所以碰到一个不排队的就暴跳如雷。这种绝对化的想法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之所以情绪暴躁,容易生气或者受伤,是因为他假设这个世界是完美的。

可能听起来很荒谬,但这是真得不能再真的事情。

为什么你遇到一个不讲理的人会生气?因为你假设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该讲理,所以遇到一个不讲理的,你就觉得无法接受。

为什么你失败之后会难受?因为你假设自己应该永远都成功,所以失败一次,就想去死。

为什么有人说你坏话你会很痛苦?因为你假设周围所有人都应该爱你,有人说你坏话就是天理不容。

你肯定不承认自己做过这样的假设。可是如果你认为失败、遇到坏人以及被人不喜欢很正常的话,你为什么会有情绪?你会因为天下雨生气吗?不会,因为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实际上还真有人会因为天下雨而生气,他是连老天都想管。)

同理,中国有近十四亿人,遇到一个不讲理的不是很正常吗?人这一辈子这么长,遇到失败不是很应该吗?你又不是钞票,有人不喜欢你不是很正常吗?你为什么会难受呢?

还是那句话,看似是情绪的问题,实际上是观念的问题。

人之所以有那么多烦恼,情绪之所以那么容易失控,就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完美或必须是符合我的想象的。但实际上,可能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不完美。

谈恋爱就是会分手,考试就是会失败,所以当不完美的事情出现时,完全没有必要为之悲伤。往更深一步想,对于悲伤本身,也没必要大惊小怪的,会悲伤也是很正常的。

即便你没有控制住情绪,悲伤了、脆弱了、愤怒了,也不要过于责怪自己为什么不乐观坚强。

因为世界上本身就是有一定比例的人没那么乐观和坚强啊。

我们再来细分一下这种把世界完美化的思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都应该。

像我们之前说的,每个人都应该是有礼貌的、会排队的;每个人都应该是喜欢我的,都属于这一类。

必须是。

男朋友对我必须是忠诚的,背叛我就是不应该和不可能的。孩子必须是孝顺我的,一旦忤逆我就是不应该的。我必须是最好的,周围的一切必须是符合我想象的。我住在合适的房子里,住在喜欢的城市中,上班路上必须是不堵车的。

否则,我就要发怒。

一定会。

事情不应该有一点错误和偏差,否则一定会很严重的。

马上要考试了,这次如果没考好,一定上不了想上的大学,上不了想上的大学,人生一定会很失败。

这属于把事情不合理地严重化,并且非理性地延展了因果关系。

考不上大学也不一定会过失败的人生。更合理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我马上要考试了,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如果我成功了,当然很开心;如果失败了,也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因为这次失败我吸取了教训,可以更成功;一种是我被失败打倒了,再也爬不起来了。

学会用一个合理的逻辑,去替代自己非理性的想法。改变了认知,就会改变解读事实的方式。改变了解读方式,就会改变情绪。

具体怎么改变?

第一个方法:主动确认情绪背后的认知,替换成合理的逻辑。

我们的每一丝情绪都有它产生的根源,找出产生情绪的观念,理性地去判断这个观念到底是荒谬还是合理的。

这个在前面说得已经比较充分了。

我能想起来的最近一次使用这个方法,是和鲁豫姐一起去福建录《鲁豫有约》。

在台下,我准备了一段感谢她的话,但是到了台上,由于有点紧张,或者是过于害羞,我居然没有说出来。

其实我一直没有机会好好感谢她,我并不是那种喜欢肉麻的人,即便是感激表达得也肤浅且匆匆,我这次去录制之前就心想,或许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让我能够正式感激这个人,感激她点亮了我的生命。

但是精心想了好久,居然还是被我搞砸了。

回来以后我确实有点沮丧,为什么自己一个在舞台上千锤百炼的人,还会犯这种错?其实仔细审查一下这个观念就会发现其中的错误:即便一个对舞台很熟悉的人,换了一个舞台还是有可能失误和紧张,这很正常,春晚主持人不也会说错话吗?

所以,没必要产生不良情绪。

第二个方法:反事实解读。

在这方面,我妈也是高手。

我考试的时候拉肚子,我妈在家里感慨,幸亏不是高考的时候拉肚子啊。我二哥高考的时候拉肚子,我妈又感觉很庆幸:在拉肚子的情况下还是考上了本科,不错了。在这一点上,我显然是遗传自我妈。

创业有风险,我的朋友圈里喜欢传播焦虑的人有很多,他们经常转发“标题党”的文章,“我的创业公司倒闭了”“那些奋不顾身创业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90%的创业企业,都死在了第三年”……

我还真有个朋友,曾经一个月做了一千万的流水,赚了一百万利润,一年之后居然连公司的租金都交不起,最终以破产告终。

这太正常了,创业圈里的潮起潮落,比比皆是。但这样一个负面的事实也有反面解读的可能。

我想的是,虽然创业会失败,但是我在这两三年中学习到的东西超过我工作十年学到的。如果不创业,可能我也会是那种每天刷信用卡、透支花呗,然后等待发薪还钱的月光族。所以算来算去,这么做还是值得的。

当然,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这个人本来就很消极,没有办法从积极方面去解读。”

这件事情真的需要刻意练习——练习会形成习惯。

未来的一周内,肯定还是会发生诱发你负面情绪的事情。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按照以前的习惯,你会从消极方面解读,继而情绪不好。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根本没有用到人的理性脑。

我们可以不科学地把大脑想象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感性的、直觉的、习惯的,另一个部分是理性的、聪明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事情不复杂,可以靠直觉去判断时,第二部分的理性脑一动不动,只有当它觉得问题复杂了,难度高了,它才会出手。

想要一个固有的观念和顺理成章产生的情绪,必须要用理性脑去主动介入。当不好的事实产生的时候,要练习着问自己:是否有从反面解读的可能性?多做几次,就会用新的习惯替代旧的习惯。

第三个方法:从关注情绪到关注事实,克服不利的反刍。

以前我也会在朋友迟到的时候生气。

但迟到了就是迟到了,其实有时候迟到本身没有产生太严重的后果。生气的原因是大脑在做这样的解读:“这个朋友根本就不在意我,她不把跟我的约会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不把我放在眼里。”这个解读到后面会越来越极端,太多负面的想法在大脑中反复盘旋,到最后只剩下一句话:这个人不在乎我。

情绪也会越来越严重,然后当你终于爆发出来的时候,对方还会很惊诧地反问一句:一点小事而已,有必要这么生气吗?

后来我就学会在过程中告诉自己:我不要再让大脑去反刍那些负面的解读了,我要关注事实本身。

我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列明发生的事实;第二,找出解决的方法;第三,预估这个方法实施后可能发生的情况。

朋友迟到了,是事实。解决的方法和对应的结果大概是这样:

让朋友改变,结果大概率是不可能实现的。

时间约得早一点,我们都迟到,这样双方都不生气。

不改变约定的时间,让她出发的时候跟我说一声我再出发,即便大家都迟到,也不会生气。

我选了第三种方法。

她的习惯慢慢地就被我摸透了,这个人很奇怪,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才会出发。

后来她说,跟我约会是最让她放松的,没有那种被约定时间逼迫的感觉,即便出门晚了,说一声就行,不用撒谎说自己已经快到了。

生活不是工作,在没有产生严重后果的前提下,让一个有拖延症的人守时确实是很难的。

如果用发脾气这样的方法来解决的话,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双方都很不愉快,本来是周末的放松约会,也会变成负担,慢慢地就会失去一个本来很聊得来的朋友。

我们经常说情绪不能解决问题,但是这句话不足以产生效果。

必须要把预估发生的结果列明,才能知道,我们想要的结果到底要如何才能发生。这个方法也可以应用在恋爱当中。

男朋友迟到了,或忘记某个节日,我们生气的点也不过是大脑中盘旋的那个想法:他不够爱我了。于是不管接下来是冷战,还是撒泼,其实都是想要对方去证明,他是很爱你的。但是每次都如愿了吗?

如果对方不在乎你,用情绪去逼迫对方证明了也没用;如果对方平时就很在乎你,只是在这些细节上没有注意,那用情绪去达到目的,显然是个比较愚蠢的方法。

第四个方法:搞笑化。

这个方法挺好用的,足以让我们克服一些生活当中小的、浅层次的负面情绪。

这个是我从我的朋友大宁身上观察来的。

上大学的时候,和大宁吃饭,她特别兴奋地讲起来她们寝室的一个不爱洗澡的“奇葩”女孩,脚臭到让大家寝食难安,大宁跑去和她交涉,说你长期这样,会影响到大家。

结果这个女孩就搬到阳台上去住了!

当大宁讲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在笑,从此这个女孩就是我们的快乐源泉,每次吃饭都有人追着大宁问:“那姑娘洗澡了吗?”

一个本来很讨厌的人,居然成了我们最喜欢的话题,也不只是嘲笑的情绪,后面居然觉得她没那么讨厌了。

这就是把讨厌的人夸张化和搞笑化的结果,下次看到她,感受到的就是滑稽,而不是讨厌。

这样想象的结果,获益的是自己。

当自己的厌恶情绪消失以后,反而能够更平和地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个搬到阳台去住的女孩未必想到阳台上去看风景,她可能也是被大宁的情绪伤到,一时赌气。

有人就说了,我没有办法把讨厌的人搞笑化,因为我真的真的很烦他。小妙招来了,把讨厌的事情搞笑化有个关键环节,那就是转述。

为什么我们通过给第三人转述,就可以实现搞笑化?

因为人都有一种心理倾向,就是希望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哪怕是身边的朋友。

如果是纯粹地抱怨,不会有人想听,除了自己的父母。可有时候父母也会很烦你总在抱怨。

所以我们会愿意用一种搞笑和夸张的方式变相地去抱怨一个身边讨厌的人。这样一方面和朋友转达了自己的烦躁,另一方面,朋友又不会觉得你很烦,总是在抱怨。

我最近就特别倒霉。

我早上开车上班,总是迟到,后来我买了辆电动车上班。第一天,电动车被雨淋了。第二天,我给电动车盖了一件雨衣,结果雨衣被偷了,电动车又被雨淋了。第三天,我怕下雨,想着把电动车推到楼道里就能避开一劫,结果雨倒是没下,但是我的电动车直接没了。

因为楼里不让放电动车,所以直接被物业拖走了。

我很灰心,觉得自己和电动车没有缘分,打算把这辆电动车送给我妈。

给我妈打电话的时候,跟她说:“我觉得自己太倒霉了,绝对不要这辆电动车了。”结果缘由陈述完毕以后,我妈和我都笑了。

然后我就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倒霉了。在转述中确实更容易把讨厌的事情变得好笑,尤其是跟一个幽默的人转述。

这是关于情绪我分享的第一个关键词:认知。

改变解读方式,就能改变情绪。

改变认知,就能改变解读的方式。

第二个关键词:理解。

在外企实习那阵子,是我在北京唯一一段每天挤地铁上下班的时期,下班的地铁里总是静悄悄的,一群被吸干血的人半死不活地靠在地铁的车壁上或者栏杆上。

有一次,三五个农民工扛着包裹上来,彼此之间用方言大声地聊天,周围的人都扭身避开,有一个小伙子戴上耳机之后仍然觉得烦躁,就挺身去斥责那群农民工,说他们没有素质,公众场合影响别人,等等。

周围人都向小伙子投去赞同的目光:对,他们就欠骂。

但是我内心却觉得酸酸的。

我有过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所以我知道农民工之所以说话大声,不是他们教养不好,而是他们在这方面从来没有被教养过,不是他们素质低,而是他们的素质里没有“小声说话”这四个字。

农村的生活空间比城市里大得多,家家户户都是几十平方米的客厅,还带院子,邻里之间说话经常靠喊。我老家的妇女们都非常习惯大声说话,到了城里以后也很难改掉这个习惯。

我妈在北京生活了将近十年,也就是最近两三年才开始成为一个文静的老太太,以前在公众场所,我们都要提醒她:“哎,小点声。”

之前有多夸张呢?

我妈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自认为小声祷告了自己的愿望,但其实从工作人员到满堂游客,估计都能听到她想让我发财。

周围的人怒目而视。

可如果你也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或者对农民的生存环境有所了解,在你被干扰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烦躁和愤怒。

因为理解,所以宽容。

所以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的最好方法,不是多读几本鸡汤书,或者下雨的午后听音乐,而是增进对大千世界的理解,不管是美的还是丑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越不理解的人,越容易痛苦。

脾气坏有时候跟无知和狭隘确实有关系,并不单纯是因为性格直。

在飞机上遇到小孩吵闹,确实会烦躁。

有些人会觉得“为什么你不把小孩给管好”“你干吗让你的小孩坐飞机”。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个妈妈,为了不让孩子在飞机上吵闹,自律到给孩子喂安眠药。

这种做法确实有些极端。

其实家里有小孩的人都知道,把孩子教育得再好,他也有失控的可能,可能在飞机上就恰恰是那个失控的时刻。

仅仅是想到这个可能性,我们就不会那么烦躁了。

更何况大多数时候对于孩子的吵闹,父母没有听之任之,而是主动哄和抱。

家里的“极品”亲戚、身边的“奇葩”朋友,他们之所以“极品”和“奇葩”,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这样,或者主观意愿上这样,或许是因为他们受的教育太少,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自省能力太弱,所以才有素质低下的表现。

我有个亲戚,逮到家里年龄大一点的女孩就要问人家的婚恋问题,放到网络上肯定要被骂为“极品”。

但是后来我和她聊了几句才知道,其实她并非想要干涉后辈的私生活,而是她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又没办法聊工作,所以只能从婚姻这方面表示关心。

如果不让她问这个,她真的不知道说什么。

所以无论接受不接受,都不用因为这种事情难受。

更深和更广地去理解这个世界,就能从根源上防止负面情绪的产生,这个方法不同于负面情绪来临以后的消化和压制。

根本区别在于:你本来就没有生气,所以根本无须控制。

第三个关键词:边界。

我妈想在老家买一套新房,我舅舅觉得没必要花这个钱,给我妈打电话,我妈又不听。

你说我舅舅难受不难受?

其实我也不同意在老家买房,老家的房子不保值,钱花出去就是纯消费,而我们一年到头就在老家住一个星期,一天都不会多住。正月初五之前,通通走光,大家都要上班的。

我跟我妈说,原来的房子装修装修得了。我妈说,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房子,是她这辈子最后一个梦想了。

听到这句话,我只能乖乖掏钱给她。

此时我舅舅给我打电话说,劝着你妈,别让她花钱去买那些个不保值的房子。

我能答应我舅舅吗?

我不能,于是我舅舅又难受一次。

从小到大,我见过无数次这种为你好的劝说,见过许多人与人之间的控制和强迫,从而得出结论:越想要干涉对方世界的人,越容易感受到挫折。

当你看不惯他人,或者他人没有按照你所谓的“更好的方法”去做,你会难受的。

我闺密是个品位好的时尚女孩,交了个男朋友穿衣服却很土,她就一直致力于改造自己的男朋友。但是男朋友总是表现出很抵触的样子,她就很伤心,很生气,明明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更好看,为何就是不听?但凡你想控制他人,就有失控的可能,然后就会有产生负面情绪的风险。就连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也要想得开。

我这个闺密自身其实就深受其苦,父母一直强烈要求她考博士,但是她读书读到都恶心了,研究生还没读完就出来找工作。到现在,她父母还为她的大逆不道愤愤不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只要他不伤害别人,不触犯法律,他做什么都可以。——这句话是我的人际交往座右铭,记住它,就能少生气。

要成为那种有边界感的人。在大街上,看到别人的奇装异服不用大惊小怪,更不用去感叹什么世风日下、有伤风化。在家里,即便家人没有顺从你的心意也不必郁郁不平,我们本来就没有权利去干涉他人的人生。

交朋友,你对人家好,并不见得人家也要对你好,你对她好是心意,她对你坏是自由,所以没必要因为得不到回应就心生怒气。

在网上,看到有人发一条与你三观不合的微博也没必要去评论里撒气,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自己想发的内容,本来就是他人的自由。

年轻的时候,懂得人与人的边界,可以活得更开放,心境更广阔。

老了也不会成为讨人厌的老年人。

第四个关键词:高人一等。

之前我被邀请去一所专科学院做讲座,现场我问同学们:“你们想听一些考试的方法,还是公众表达的技巧?”言下之意,你们选哪个,我就讲哪个。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听考试方法,所以我就跟大家分享了考研的一些心得。

结果我讲到一半,一个男生站起来质问我:“你为什么要讲那些跟我们无关的东西,难道你不知道我们是专科院校无法考研吗?你讲这些除了让我们感觉到你很厉害,有什么用呢?”

第一排听得很认真的女孩子站起来为我辩解:“这是我们自己选的。”她可能真的为我感到委屈,差点哭出来。我赶紧让她坐下,自己来解释和致歉。

结果没想到的是,就在我说抱歉的过程中,那个男孩继续和别人交头接耳,而且很粗暴地打断了我的话,在座位上摆了摆手说:“我不想听这些跟我无关的东西。”

OK,于是我就闭嘴了。

我继续讲我原定的内容,没猜错的话,他其实只是想站起来发言,我全程讲什么,他始终没有听。从坐下开始,他就一直在和前后左右的人聊天。结束以后,陪同我来的工作人员怕我生气,还来安慰我一句,说每个学校都会有素质特别差的孩子。我说,我真不生气。

她们都不相信。她们跟着我一起经历过许多这样的事情。

还有一次在某个学校做新书签售,现场有个女孩站起来说:“我很喜欢你的书,对比一些小鲜肉的圈钱书,你的书有价值多了,你怎么看待那些靠脸出书的人?”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有个女孩子忽地站起来,气愤地开始反击:“我很喜欢××的书,虽然他就是你们所说的小鲜肉……”接下来就是好长一段表白。

既然她自己反驳了,我就没有多说。我本来想说,“鲜肉”这个词不太好,其本身带有贬义,即便不喜欢某个男明星,我们也不要这样称呼他。活动结束以后,主办方来向我致歉,说:“不好意思,会场上那个孩子不大礼貌,占用您这么长时间。”

其实我当时是很惊讶的,原来这样的情境下人应该生气,为什么我一点感觉也没有?

我还是不生气。

所以许多主办方都说我人好,是他们见过的最好接待的作者之一。

但是我自己后来想了一下,我不生气,不是我人好,而是我自认为“高人一等”。

为什么朋友做错事情我们会生气?因为在我们心里,我们和朋友是平等的,我尊重你,所以你对我的尊重一点都不能少。但是我们很少见到大人会因为一点小事去跟孩子生气,对吗?不只是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就算对别人的孩子,也不会因为孩子的一点小错误就不依不饶。原因在于大人在孩子面前有一种“高人一等”的心态,我比孩子的年龄大,我比孩子的见识多,我比孩子的素养好,我比孩子的心胸广。

所以,我不会跟孩子一般见识。

我很少跟人生气,原因是我觉得我比对方的见识多、素养好、心胸广,看到他就跟看到一个孩子一样。

就像讲座中站起来的那个男孩。

他其实根本就不懂,学习方法这种东西可以迁移,即便不考研,也不是没用。

他的这种自我的状态,跟一个小学生没有差别,他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觉得我不喜欢,所以就不可以讲。所以你有什么好生气的呢?

一个成年人跟一个孩子对骂,骂得面红耳赤,不可取,也很可笑吧。

确实有很多成年人就是所谓的巨婴。他们在成人的躯壳里,做着六七岁的孩子才会做的事情,让你帮忙不知道说谢谢,并且认为是理所应当。抢你的东西不感觉不好意思,这些行为跟穿开裆裤的小孩真的没有区别。

包容,都是自上而下的。

所以不假设和对方是平等的,以及去想象自己高对方一等,你会变得更包容。

第五个关键词:更大的世界。

我不爱生气这一点,并非从小就是如此,大概是高中以后,我忽然觉得世界辽阔,人的喜怒哀乐都很小,从此我就变成了一个平静的人。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出门买杂志,被学校门口杂志摊的老板少找钱,站在那儿觉得无比气愤。

明明我递给她钱的时候,手里本来就握着几块钱,她怎么能说那是她找给我的钱呢?

但是跟她争执了几句之后,我就迅速地镇定下来。

我想的是,这个杂志摊的老板娘可能一辈子都离不开这里了,如果她的眼光能长远到牺牲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去维护一个长期客户的话,她就不会站在这里卖杂志了。

而我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跟她吵架十分钟拿回那几块钱,不如现在马上跑回自习室去做几道题。

所以你看,生活当中那些不爱吵架的人,未必胸襟宽广、脾气好,只是他们想去或者拥有一个更大的世界。而被一点小事就牵动情绪的人,往往活得非常狭窄。

但是如果你的世界够大,你会发现牵动你情绪的那一点,在你整个世界里面占据的比例太小,小到它就算消失,你也不会有事。

特简单的道理:你见过了大海,就不会为池塘的事情烦恼了。

这个方法听起来很空,但是真的特别有效。

我每次失恋,也会忍不住躺在床上哭,但是哭一会儿就会告诉自己必须要出去走走,我会约很多朋友聊天,尤其是那种优秀得不得了的朋友,一聊就会发现,这个人去环游世界了,那个人的公司市值已经做到几个亿了。

回来以后感觉自己仿佛井底之蛙,不想着怎么爬出井底,反而因为错过了一片云而伤心。不值得,也不重要。

这个方法被我称为“失恋黄金治疗法”。手动扩大自己的世界,让自己关注的事情更多也更广阔,从而使得牵动自己情绪的事件比例变小,然后再去消化和忽略它。

我会尽量避免独居。

一个人住几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各个感官都会变得非常敏感,对很多小事的感受会放大,因为没有充分的社交,没有舒服的亲密关系,长期关注自己,就会导致很难去消化一些情绪。

长期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也会导致消化情绪的能力变差。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高三学生,你可以去群访一下高三学生,尤其是那些高考难度较大的省份,就会发现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心理是不健康的,他们敏感,并且容易情绪失控。

原因就在于他们整整三年时间都浸泡在“学习”这一件事情里,不允许恋爱,不允许看课外书,没有时间和朋友玩耍,那么一旦学习发生一点不顺利,整个人就崩溃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世界里只有一个人,例如恋爱对象,只要他背叛了你,你就会崩溃,他随随便便一句话,就会伤害你。

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把自己全部的人生都交付在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身上。

你应该——

交更多的朋友;

见更大的世面;

有一个更远大的梦想。

尤其第三条非常有用,超出眼前的世界,去看更远的未来,去更远的远方,当你有这样的信念,就不会因为有人踩了你的脚而花时间生气,或者停下与他争吵。

第六个关键词:发泄。

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不愉快,是不是坐下来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就好了?

之前在综艺节目里看到小S和蔡康永说到这个话题,小S说,说出来不一定好。

屏幕前的我和我朋友都默契地点了点头。

好多话本身就是矛盾的来源,说出来以后只会激化矛盾。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女孩感觉男友最近情绪不好,总是心不在焉,着急吵架之余,学习了一些“沟通法则”,于是决定和男友坐下来聊一聊。

女孩对男友说,有什么话你就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男友嗫嚅了半天之后终于吐露了心里话:我对你没有感觉了……女孩火冒三丈,然后又是一顿乒乒乓乓的吵闹。

在说出“心里话”的时候,很容易经历这样的尴尬:说好了不介意,只是想彼此坦诚,但是坦诚的过程中脸色越来越绿,发现问题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于是更加失望和沮丧。

后来我做出总结:心里话,不能全说。

千万不要灯光一打,气氛一好,情绪一上来,稀里哗啦什么话都讲,美其名曰交心透底,实则只是为了说个痛快,结果给感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没有哪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或者是完全契合的,有些话一辈子不说,我们也能相安无事,彼此相爱。如果脓疮挑破,造成截肢伤残也不一定。

为什么有些人感觉话说出来就好了?实际上把话说出来是一种发泄。

一般能有这种感受的,都是在关系当中处于弱势的,或者本身性格内向、木讷、多顾虑的。对这种人来说,一次说爽,是一种克服自我的愉悦体验。

有了坏情绪发泄出来,也是一样。

发泄情绪,本身是消化情绪的好方法,但我觉得这个方法应该是最后一招才对,无法阻止情绪的产生,也无法用温柔的手段化解,最后只能发泄。

大哭一场,大吃一顿,或者跟人大吵一架。这种发泄都是单方面的愉悦,所以在使用发泄这种方法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千万不要伤害他人。

发泄的时候情绪不受控制,表达方面就会有很多失误,责怪了爱人,羞辱了孩子,发泄完了,你觉得好了、开心了,但是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情分。

所以,发泄情绪并不是随便说,也不是随便做,更不是随便哭。

我总结了一下绝对不能说的两种话:

第一,评价对方人格或性格的。

“你就是个窝囊废”“你性格有缺陷”“你每次都是这样,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就是没用的人”,这种都是给人定性的话。

吵架结束了,但是你对我这个人的否定,你对我的看法,我永远都忘不掉了。

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却造成了永久性的伤害。

第二,否定感情基础的。

“我早就受够你了”“其实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你”,这种就是属于否定感情的话,会让对方有极大的不安全感。

类似的还有“我跟你在一起非常无趣”“我每天都不幸福”等等。

如果你在我身边并不快乐,或者你从来没有喜欢过我,那么,你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

我以后可能无法放心地和你在一起了。

负面情绪太多,会严重地消耗你的意志力。因为某一件事情愤怒和沮丧以后,常常会感到身体被掏空,实际上就是精力燃烧殆尽的表现。

情绪本来就在消耗你,控制情绪再次消耗你,控制失败之后引起的不利反弹,更是进一步消耗你。

没有成为父母的傀儡,没有成为他人评价下的懦夫,我们更不能成为自己情绪的俘虏。当你被情绪绑架和控制,你会失去行动力,也会失去幸福的能力。或许我们不能成为情绪的主人,控制它和驾驭它。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情绪的朋友,认识它,熟悉它,然后和自己,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

重塑大脑:只要成功六次,你就能成为自信的人

经常会被人问这样一个问题:你自卑过吗?

当他们看到我在台上讲得酣畅淋漓,仿佛坐在自己家客厅一样自如的时候,他们会好奇,我是不是一直都是这样,不惧怕众人的目光,自由自在、自信昂扬?

答案是:当然不是。

我肯定是自卑过的。

初中的时候最自卑,那种自卑不是缘于我比某个人差,而是我和所有人都不一样。

我上体育课从来不穿运动鞋,因为不舍得买。我哥更惨,读高中的时候全班都有羽绒服穿,他没有。

这不是冷不冷的问题,而是自尊的问题。所以回家以后,他和我妈反映了这个问题,我妈表示很重视,于是十里八乡去收了一些鸭绒,动手给我哥做了一件。

且不说那件羽绒服的款式是否好看,我妈为了做一件能穿一辈子且保暖的,弄了一件XXXXXXL号的羽绒服,直接从脖后颈垂到脚后跟,我哥穿上自尊心只会更受伤。

所以他就硬生生受了一冬天冻。

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历过太多次,所以不自卑是不可能的。这种自卑体现在生活的许多细节上。没有勇气去主动挑起话题,因为害怕没人接;舍友被老师骂哭了,其他人都围上去安慰,我不敢去,我怕我说错话她只会更生气;朋友中有人不高兴,我觉得一定和我有关系;喜欢一个人,低到尘埃里。

好在这样的自卑在我身上不到两年就散了,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斗志昂扬地开始了我的北大之战。

所以现在人们会问我“你自卑过吗?”,而不是“你自卑吗?”

因为我看上去确实不像是会自卑的人,我早不是那个会敏感地观察他人眼神和脸色的小女孩了,我已经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和小挫折去否定自己了。

我像一棵参天大树,不会因为风吹草动就自毁根基。

回头再去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自卑呢?

总结来看,大致有这几种原因。

第一,有可能我属于天生就比较敏感的人。

也就是说,遗传因素会让人敏感。心理学家在新生儿身上做过一个甜水实验:让新生儿用吸管去喝水,然后把水的甜度增加,发现有些新生儿对变化有反应,有些没有。

过了两年,再去观察这些小孩,那些对水的变化反应强烈的婴儿会比其他的小朋友更为敏感。

我爸就比较敏感,我问我爸还有钱吗,我爸会说你为什么要查我的账单,我没有乱花钱。

他很容易多思和过度揣测,很可能我遗传了这种敏感性。

第二,原生家庭和外界评价会让人自卑。

有些小孩真的很不幸,从小到大都被否定。

小婴儿根本没有认识自我的能力,他们无法给予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自己的认知是由周围人的评价形成的。

父母是周围人中最大的权威,所以父母说他坏,说他不优秀,说他没用,他会照单全收并且深信不疑,因为没有其他更权威的方式让一个孩子给自己下定义。

在充满否定的环境中长大,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没自尊和不自信的人。不过我的家庭恰恰相反,我妈很擅长夸奖孩子,她会找到各种新奇的角度来赞美我们三个小孩。

我们在学校考了好成绩,她会夸我们优秀;学习不好,她会夸我们不捣乱;跟小朋友打架了,她会夸我们打架不输;打架打输了,她会夸我们有风骨;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也隐藏着自卑的前因。

有时候自尊心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了,会以自我为中心,常有优越感,觉得自己是最好的。

这种幻觉早晚有一天会被外界打破,正是因为过去被保护得太好了,自信带有某种程度的虚假,所以更容易受到冲击。你会遇到更强的人,或者你会遇到其他权威给予否定的评价,被泼了冷水以后,自尊心很容易坍塌。

接着就会开始过度关注他人的态度和看法,一下完全失去自我,开始自卑。

第三,在成长过程中,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必然有一段敏感期。

我觉得这个原因更能解释我的自卑。

我的自卑是从青春期开始的时候出现的,在青春期还没结束的时候就消失了。从生理上来说,我们的大脑在青春期会经历一段独一无二的发展时期,其中的变化会让我们的青春期变得特别起来。

首先,我们会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感染。其次,我们的大脑会渴望探索和社交。所以相较于小孩和成年人,青春期的我们更加敏感,做事的动机也更强烈。

这就可以合理解释许多人在年少时的自卑感,就我的观察,几乎所有人都会有这么一段自卑期,都会经历一个从特别敏感的阶段到脱敏的阶段,从一个过度在意外界的人,变成随他去的心态。这不只是我们在心理上的成熟导致的,和大脑的变化也有关系。

当我知道了这一点后,我很容易接纳自己的敏感和自卑,因为并不是我一个人如此,而是几乎所有人都如此。

第四,积累的成就感太少,也会不自信。

有学者曾经在老鼠身上做实验。要知道老鼠的世界也有地位之分,两只老鼠狭路相逢,小的、弱的那只会习惯性先退让。

有一只小老鼠在外力的帮助下逼退了比它地位更高的老鼠。

这种成功重复了六次以后,小老鼠的大脑结构就会发生改变。以后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它也会勇敢地向地位更高的老鼠发出挑战。它不再像以前一样消极、怯懦、后退。

作为人类,你成功过几次呢?

上学期间判断人能力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可学习成绩好的又有几个?一次又一次地考试失败,证明了你是个失败的人,不被周围的人认可,也没有其他机会和领域可以去自证,如何自信?

在作为学生的十几年,许多人没有积累过任何成就感。

终于长大,闯入社会,懵懂无知,赚钱无能,怕老怕病,嘴上每天说的都是买不起和做不到,更没有成就感可言。

所以如果一个人此生当中都没有成功地做过什么事情,如何能自信?

我小学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父母夸赞,老师也喜欢,成绩几乎保持在前三名,考第二都会生气。

在那个阶段,大脑就被塑造成了自信的样子,优秀成了所谓的习惯,你曾经做到过,你知道那种感觉,你经历过做到的过程,所以你觉得自己还能再做到。

青春期时自信受挫,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便迅速自卑起来。

但自信的恢复也是从做到了某些事开始的,努力学习,逆转成绩,成为同学眼中那个创造奇迹的人。

到现在我仍会遭受冷遇。自己越强大,遇见的人就越强大,难免也有自惭形秽的时刻,这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要加油啊,你曾经克服过许多困难,你也做到过许多不可能,你有证据表明自己能行。

第五,比较和自我否定。

朋友问我怎么才能自信的时候,我会说“赚点钱吧”。

他们会笑我开玩笑。

其实我想说的是,钱确实不能带来自信,就像我们在前面说的,赚钱却可以带来成就感。

最终形成底气的原因,不是账户上有多少钱,而是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我自己亲手奋斗而来的,千金有散尽的一天,但是我曾经做到过这件事情,这个事实永远不会改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账户上有第一个一千万的时候,我的心态发生过微妙的变化。

我算了一笔账,买几份保险,把钱放银行存起来收利息,按照我的低消费水平,只要不打仗,没有灾难式的通货膨胀,我能花到100岁。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人会越发变得无欲无求。

不用指望有谁能成功,也不期待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需要特别的机会。

我拥有的已经足够了。

这种感觉在社交中表现出来,就是笃定和有底气。

《简·爱》里也说过,虽然我贫穷,但是我和你是平等的。

可是当你有求于人的时候,很难坦荡地说“我和你是平等的”。

毕竟生活中让你向人低头的不只是攀爬的欲望和借光的念头,还有磨难本身。

金钱代表了生存资源和对生活的控制力。我有个阿姨,有钱以后说话都变大声了。你可以想象在一群猴子中,有一只猴子囤积了足够多的食物和生活物资,别的猴子都在拼命寻找食物的时候,在互相讨好祈求资源的时候,它不用,它知道自己的物资足够且被规则保护,谁都不能抢。

你说这只猴子会不会比较自信?

而自信的关键不是拥有得多,或者比别人多,而是“足够”。这种足够感是笃定的来源。

我在看到朴树和窦唯这类人的新闻时就经常感慨,其实自信不是看上去神采奕奕和气势强大,而是一种保全自我的从容。而毁掉这种从容的就是比较。比较之后的欲求不满,会让人自我否定。

如果一个人想下地狱,那就去跟人比较吧。

那只拥有了足够资源的猴子看到别的猴子拥有的东西更多,比较之下,估计要开始埋怨自己,为什么胳膊不粗一点,不跳得快一点,不跑得更远一点。

一旦开始比较,就谈不上自信了。

以上就是容易引起自卑的原因。

我很感谢自己经历了一段自卑的时光,让我重新去思考“自信”两个字,让我知道自卑并不是纯粹的坏事,它的存在亦有意义。

我们过于在意自信这件事情了。

好像一个人不自信到发亮就不够优秀,好像培养出的孩子不是那种自信心爆棚的就算失败,好像一个人只要不自信就什么都做不成。做什么事情失败了,都能归因于过于自卑。

自信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吗?

不是。

自卑一定是成功的障碍吗?

不是。

或许自卑才是自信的开始。

白岩松曾说:“在我的身体里,自卑心理是非常明显的……任何一个事交给我的时候,我都在想我能把它弄好吗?然后你就会比别人多用十二分的力气,因为你怕弄不好,你觉得可能弄不好,你用非常大的力气,你非常不自信,然后你就做了,天道酬勤,每弄好一件事,就会回头给自己一份自信……”

没有深度自卑过,就不会有刻骨的拼命。

因为被嘲笑口音,所以我才会在没人的时候照着拼音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直到把普通话说得标准。

因为总怕自己被人看轻,所以那时候才有那么大的毅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去做最优秀的那个人,去争那个第一名。

度过了那段时光之后才发现,其实那时候,不是因为自己太差了才不自信,我并不差。也不是非要改造自己才有资格拥有自信。

我也曾因为自己不够漂亮而有些自卑,也曾以为只要减肥成功、整形变美,就可以很自信了。可是到现在我仍然算不上漂亮,甚至还胖,每次去录《非你莫属》都要被涂磊老师说一顿,用他的话来说,我的造型一直不变,体形一直不变。

但我很喜欢自己,并不觉得这是令人羞愧的缺点。

所以,如果想要变得更自信一些,最差劲的方法就是和自己的缺点不依不饶地做斗争。

你越不放过,越不能赢。

自信的来源是什么?外部反馈和自我认可。

日本一档综艺节目里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21岁的女生kyouka自卑,内向,走到哪儿都戴着一副口罩。

没有整形,也没有改变其他任何条件,在被辅导老师连续夸赞五十天之后,她居然变成了自信开朗的人。摘掉了口罩,化起了淡妆,与人交谈不再躲闪,像换了一个人。

外界给的反馈是自信建立的基础之一。几乎没有人可以在不被任何人肯定的情况下,凭空建立自信,他人如同镜子,如果每一面镜子都把你照得很丑,再好看的人也要怀疑自己的美貌了。

怎么从外界得到更多的正面反馈呢?别人的嘴巴说什么话,是我们无法左右的。

分享几个从我的经验里总结出的方法。

第一,划定能力范围。

我们对自己的误解是因为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所以一直都在不擅长做的事情上受折磨,渐渐地就越来越低迷了。

你必须能够清楚地划分什么是你想做的,什么是你能做的,千万不要把想做的当成能做的,否则就会反复受挫。

划分好自己的能力范围不仅仅是为了成功,也是为了自信。

我之前学财务的时候,就一直不如我的一个朋友,她在把每一项数字归类放到表格里的时候,都带着一种心满意足的表情。

而我看到数字和报表就烦躁,所以我上课听得没她明白,考试也考不过她,那阵子是真的郁闷,就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或是学习能力下降了。

直到我转去学习法律,才得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几乎所有的战略书都会提到这一点:做事有取舍,着眼于优势。管理大师也反复提及,如果想要过上自信和幸福的生活,必须找到自己擅长的甜蜜区,在那个区间去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些道理都是对的。在更有优势的地方成长,更容易成功。

这就是划分能力范围的第一个好处,能让你得到更多成功的反馈。

第二个好处是可以帮助你转移关注的焦点。

如果你问一个女孩,在照镜子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一定是自己脸上的缺点。

我在女生寝室的时候,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鼻子太大了”“我太黑了”“我一定要去整形,变成双眼皮”。对缺点关注得越多,对外貌越不自信。

这是我们的习惯:在所有的事情中,对于做错的最为敏感;在所有的特点中,对于缺点最为关注;在所有的朋友中,不喜欢我们的那个反而占据我们最多的心思。

划分能力范围以后,就可以把目光转移到自己的优势上来。

我前面说过,不要总觉得把所有缺点都克服才能自信,专注优势,发挥特长,就能完成蜕变的过程了。

划分能力范围的好处之三,就是更容易接受范围外的失败。

我在创业过程中特别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我很擅长捕捉一个机会,然后带人全力以赴地冲上去,但是精细的流程管理方面就有所欠缺,更不擅长处理员工关系。

有个做咨询的朋友来我公司转了一圈,跟我说:“我觉得你的员工都有点怕你。”

我不否认,或许这是事实。一来天然的上下级关系会导致员工和老板之间的疏离,二来我并不擅长跟他们联络感情。

我只能跟自己说,带大家完成更多的目标吧,然后在其中培养出共事之谊。

而我朋友一直强调帮派意识和兄弟之情对于初创公司多重要,我每每感叹,如果我不是一个清楚自己能力范围的人,该多么焦虑?

就跟我那时候参加完《超级演说家》比赛以后一样,好多朋友都在我耳边催促,赶紧去创造下一个人生高峰,不然大家就会忘记你。

所以他们以为我不想吗?可是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峰更比一峰高,而是连绵起伏上下跌宕的,这很正常。当有许多人对你指点,可是你却做不到的时候,那些指点在你眼中就变成了指指点点,你就会特别焦虑。

可是如果你能分清楚什么在能力范围内,什么在能力范围外,就可以幸免于难。

我听完朋友的建议会想,她说得对,可那是我想做的,不是我能做的,所以我会努力做,却不必难过。

能力圈以外的事情没做好,可以再去尝试,也可以去学习和研究,或者可以放弃,等转移到自己的能力圈以内再去努力。

通过这样的划分,在评价自己的时候会变得更理性,不会盲目地自我否定。

第二,重视成长性。

今天的失败只能证明我“今天”不擅长做“这件事情”而已。

从范围上,我承认我在做这件事情甚至这类事情上是不行的。

从时间上,我承认现在的我能力不足,所以不能胜任。

但是我可以通过学习去培养这方面能力,多几次尝试和经验积累之后,未来再去挑战这类事情未必不行。毕竟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和成长的。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就说到这件事:我们可以否定今天的自己,但是不要否定未来的自己。

失败的时候要想,只是我努力的范围不对,或者时机不对罢了。

现在做不到,也没什么好自卑的。

比如我本身不擅长演讲,但是通过学习掌握了演讲的技巧,可是辩论却在我的能力圈之外,直到今天,我都不擅长及时应变。

重点是,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替换自己的行为模式。

不同的行为模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别人的行为模式是正确的,所以输出了成功的结果;我的行为模式是错的,所以输出了失败的结果。

或许是因为我学习得不够,或许是我努力的方法不对,只要我把错误的行为模式替换成正确的,就有可能改变结果。

所以当我失败的时候,我不会觉得我这个人不行,或者我未来没有希望,我会想:正确的行为模式到底是什么?别人是怎么做的?别人和我的差别在哪里?

这样就不会因为经历了失败和否定而自卑。

“淋雨实验”这个方法,是我在下雨的时候想到的。

小时候妈妈总是灌输给我们这样的观念,不能淋雨,淋雨会感冒。所以下大雨没带伞,就会着急,就要等待。

但其实淋雨本身没什么可怕的,淋雨不会死,就连感冒的概率都很低。

有一次我冲入一场瓢泼大雨里想试试淋雨,发现这个过程也可以很平静。不着急,电脑已经被我套在了塑料袋里不会湿,衣服我可以到家以后就丢进洗衣机,所以慢慢地走回家就好了,反正人也不可能湿透两次。

我们对淋雨这件事情的恐惧和排斥,远远超过了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好多事情和淋雨是一样的。我上初中的时候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话,生怕因为没人回应而尴尬。由于我们把这件事情想得过于可怕,从此以后真的就越来越不敢说了。

但没人回应你的话,真有那么可怕吗?

有一次我开口和喜欢的男生说话,他的反应如我所想,不冷不淡,那一刻我觉得也没什么,他不理我并没有比我之前想象的更难受。

我就笑自己,为什么每次发信息之前都那么紧张,这也没什么嘛。

尤其是带着实验的心态去做的挑战,观察的视角会让你变得冷静和理性。

我们常说,观念会改变行动,但是行动反过来也是可以改变观念的。

真的去做一次,会发现好多事情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么可怕,还有一些事情和我们想象的根本不一样。

我经常用这招劝我自己,要主动开口和人说话,实践之后发现大多数时候对方是很热情的。

慢慢地,认知就改变了,这世界对我没有那么冷漠。

正确认定责任。

小时候妈妈总是跟我们说,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长大后我们变成了一个只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

敏感自卑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只要出错,问题就在我。

这社会有时候也很残酷,人们更喜欢在弱者身上找原因。

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个女生总被男生欺负,于是跑去老师那里告状,老师说:“为什么他只欺负你,不欺负其他人?”

一个女人被家暴,周围人却说“你老公肯定不会没有原因就打你的”。这种思路有毒。

后来我遭遇校园霸凌的时候,也想起过这句话:为什么她不欺负别人,就欺负我?肯定是我什么地方做错了。

跟人起冲突,永远都在反思自己,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说错什么话了?

被人批评和责骂的时候,想的是她说得对,确实是我做得不好。

朋友背叛我,曾经很要好的人却来伤害我,我会觉得是我的性格不够吸引人吧。幸亏我没有继续抱着这样的想法长大,不然很难成为一个自信幸福的人吧。

朋友看《小欢喜》看到痛哭流涕,她说她妈妈就是宋倩,但是她不是英子。

父母离婚之后,父亲再娶,后妈生了弟弟,重男轻女的父亲对前妻和女儿不闻不问,母亲很要强,天天对她耳提面命要争气。但是她学习成绩真的一般。

她说,妈妈打量我的时候,感觉好像在看一件失败的作品。她没能够扬眉吐气,没能够幸福,多半的原因都在我。

但其实父母和孩子本身就是分离的个体,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呢?哪怕这个人是家人。

《天才捕手》里的那句台词,真的很动人。

“这不是你的错。”当心理医生跟威尔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哭了。

学会合理地认定责任,我们才能更有勇气去面对真正的错误,而不是一味地陷在自责里。

当错误和冲突发生的时候,至少要去想四个问题。

我的责任是什么?我做对的地方在哪里?他做错了什么?他做对了什么?

这个方法可以称为“枕头法”。问题常常像枕头一样,有四个边,但是你的头脑应该不偏不倚地放在最中间。

我曾跟合作伙伴起过一次冲突。

熬夜做出来的东西发到群里,对方回复我:“以下三个点改掉:第一,第二,第三。”

我想,你是我的班主任吗?还是我妈?我们只是合作关系,没有什么甲乙方之分。尤其回复我的还是一个年龄很小的对接人。

熬夜后人的自制力会变差,我说:“你说话前能不能加个‘请’字。”

他很气,说:“这就是我的工作,我没什么错。”

其实说完我就后悔了,他只不过是一个为老板打工的小孩,哪里会为什么合作关系去考虑,哪里会为将来考虑,我何必跟他计较这些。

以往想到这儿,事情就结束了,这种冲突一般以我的自责结束。但现在我不会这样了,我知道他的责任是什么,我的责任是什么。

我的责任是可能我给出的东西真的不够好,而他,即便是对待一个非合作关系的正常人,语言也过于生硬了。他不懂得在微信里聊天的技巧,打字是看不出表情和语气的,也无法根据对方的心情去调整标书,所以有时候过于简洁就是不客气。

他做得对的地方是专业,该表达的都表达了,非常到位,没有错误。

我做得对的地方,是发生冲突之后迅速做了善后工作,保持了合作关系。

这些想法都是在大脑中一瞬间闪现的,但是足够让你不沉浸在“我不大度,我是不是太矫情”这样的内心声音当中。

去喜欢和夸赞他人。

这个方法不仅可以改善自卑状况,而且可以提高生活中的幸福感。遇见的人,哪怕不那么喜欢,也要找出喜欢的某一个点,并且表达出来。没有人的身上是完全不存在优点的。

当结果不令人满意的时候,可以去想过程中是否有值得肯定的事情。当行为不对的时候,未必心意也是错的。坚持去赞美,生活大不同。

你的话首先会塑造对方,当对方收到你的夸赞之后,并不愿意失去它,所以就不会做那么多令你讨厌的事情。从心理学上讲,人更容易喜欢喜欢自己的人。渐渐地你也会得到他的反馈,他也会表达对你的喜欢和赞美。

所以这是一件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

我总结了许多赞美的技巧,在本书的其他文章里都分享给你了,记得重点查看。

在与自卑和自信相处的这二十余年里,我最大的感受是,自信是有流动性的,它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存在。

再强大的人也会自卑,再强大的人也有自卑的时候。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跟自己说理的方法,需要留存一下自信的证据,对自己能够说服和引导,最厉害的是能够自我鼓励。

和自己对话,并且能相信自己说的话,这样的你才是打不倒的。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