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启动“卧底计划”

第8章
启动“卧底计划”

罗森汉脱离了现实生活,更改了姓氏、住址和职业,把自己变成一个怪人。他改用了母亲的姓氏,新名字叫戴维·卢里,职业是失业的经济学家或广告经理。他有数学专业硕士学位,所以这些伪装起来都很容易。(他的儿子杰克告诉我,罗森汉的数学成绩在班里不再名列前茅时,他就放弃了数学。罗森汉不会做自己觉得不擅长的事情。他后来决定改学心理学。)除了留胡子(担心会被认出来),他并没有改变其他外在形象,穿的也是衣橱里的旧衣服。

罗森汉继续着准备工作。他通过克雷门斯,给自己计划好了怎么去哈弗福德州立医院看病,并确保医院其他员工不知道他的计划。尽管他做了如此多的准备,当最后的行动时刻到来时,他还是有点儿胆怯。他在未出版的书稿里写道:“思考和讨论与实际行动完全是两回事。坦白说,我有点儿慌。我真的能进去吗?就凭这一个简单的症状?我不仅开始严重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进去,甚至还怀疑自己是否有住院的强烈愿望。”

罗森汉的妻子莫莉并没有做什么能减轻丈夫后顾之忧的事情。遇到烦心事时,她并不容易保持冷静。1958年犹太新年的第一天,他们在新泽西州莱克伍德犹太教堂外面相识。两个年轻人相谈甚欢,竟然没有赶上教堂的礼拜仪式。莫莉离开罗森汉回到芝加哥大学后,他们互相通信、诉说衷肠。罗森汉曾这样给莫莉回信:“还记得我拥抱你的事吗?你摸着我的胳膊,想让我抚摸,我不小心碰到了你的胸口,之后你用胳膊抱着我。我不知道你是否爱我,但我爱上了你……我如痴如醉,想要得到你的爱。我很伤心,亲爱的,我很难过。”在他们初次见面两周后,罗森汉就坐飞机赶到芝加哥向莫莉求婚了。莫莉虽然很独立,但也十分渴望有一个家庭,因为她是在一个拥挤不堪的旅馆里长大的独生女。(她的父母是旅馆老板,主要为有钱的犹太人在夏日假期提供服务。)莫莉和罗森汉很快就结婚了,几年以后他们收养了两个孩子,老大叫妮娜,老二叫杰克。

莫莉比较挑剔,性格强硬,很难相处。她对食物极为讲究,在饭店吃饭也会傲慢地退餐,从来不会隐藏自己的不满。但她的密友认为她心地善良,很有爱心,幽默风趣。莫莉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尽管那个时候“女权主义”还是个贬义词。她是一位学者,取得了俄罗斯历史专业的博士学位,在大学教书,发表过很多有关女权主义的文章,后来和别人一起创办了斯坦福大学女性问题研究中心,同时还要照顾收养的两个小孩。她小时候的一位好友给我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莫莉才十几岁,坐在卡车车厢里,手里抱着半自动手枪,正在去往以色列的路上。

莫莉看似在家庭里十分强势,但那些熟悉这对夫妇的人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罗森汉知道如何说服妻子。尽管莫莉很讨厌丈夫卧底精神病院的想法,但她还是千方百计地帮他尽快进入自己的角色。

1969年2月5日,星期三,罗森汉在那一天启动了实验——他给哈弗福德州立医院打了求助电话。电话录音显示,求助的男子言语不清,记录上说“他言语迟钝,非常情绪化”。说罗森汉言语迟钝,实在是太可笑了,要知道他天生就是一个能说会道的演说家。或许他当时的神经高度紧张;或许他自己入戏太深,担心让人看出自己是个假病人;抑或接线员期望听到一个疯子的声音,于是扭曲了事实。不管是何种情况,他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接线员关心得更多的是他的症状,还建议戴维·卢里第二天下午来医院之前与他的妻子商量一下。这是对罗森汉的第一次考验,他轻而易举就通过了。

那一夜,罗森汉无法入眠。第二天一早,他的恐惧逐渐被紧张和兴奋所代替,他突然明确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他穿了一件破破烂烂的系扣衬衣、一条灰色的法兰绒休闲裤和一件被虫蛀过的米黄色套头毛衣,还有周末在花园干活时穿旧的一双其乐鞋。

我们怎么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

罗森汉住进精神病院,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和所有人一样,罗森汉甚至在私人手稿中也没有把所有事都说出来。我通过他的儿子杰克才了解到,罗森汉的弟弟患有躁郁症,成年后变得越来越保守,成了一个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罗森汉则与其截然相反,他会在业余时间学习《摩西五经》,在信奉犹太教的同时也会从学者的角度来研究犹太教。弟弟的极端行为给罗森汉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弟弟在缺钱或者躁狂发作没有药物治疗时,经常会打电话给罗森汉,讲述他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增多带来的问题,以及有人要谋害他的妄想。

“我的父亲经常在电话里和他的弟弟讨论这个讨论那个,设法帮他弟弟解决问题,”杰克说,“我知道父亲内心很烦,我听他说,叔叔补充些锂盐就会感觉好些,但要是不补充,躁狂就会发作,也会出现不切实际的想法。最后(因为)某个想法,叔叔把全家搬到了以色列。”杰克认为,正是与弟弟相处的经历,让罗森汉对心理学,特别是变态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激发了他的研究热情。但罗森汉从未在公开场合谈论过自己家里的问题。

1969年2月6日,春寒料峭,罗森汉和莫莉钻进了大众两厢汽车,把5岁的杰克和7岁的妮娜留给保姆照看。两个孩子很开心,对父亲的计划一无所知。但很快又出现了新的担忧,甚至比担心暴露还要强烈:“担心没人发现我是装的。”罗森汉一边开车,一边脑子在高速运转:我需要衬衫、领带和内衣吗?或者我得整天穿睡衣?会不会穿政府发的衣服?我需要一件厚毛衣御寒吗?我还能不能出去?孩子们都在学校,他们会允许我给孩子们打电话吗?病房里有没有电话?他们会让我吸烟吗?我能带打火机吗?

罗森汉夫妇开车穿过费城大道。道路两旁是宏伟的大厦和尚未开发的草地。看到半圆形的灰色石墙,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哈弗福德州立医院修剪整齐的院子。他们把车开到了住院处,那是一幢五层高的红砖楼,也叫四号楼。

哈弗福德州立医院建于196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格外引人瞩目,原因就在于它是一家新建的精神病院,当时还没有几个州会划拨资金来修建精神病院。一位在那儿工作过的精神病学家说,那里有健身房、台球厅、游泳池、理发店、美容院和冷饮小卖部,一个能容纳400人的礼堂,还有保龄球馆、图书馆、设备齐全的手术室和高速消毒器(当时都是很先进的)。

它是新一批精神病院的典范。当初修建哈弗福德州立医院,是为了解决附近的诺里斯敦州立医院病人过多的问题。因为附近的居民抗议把精神病院建在离自己的住宅很近的地方(不管这医院多有开创性),工程还被耽搁了5年。面对抗议,医院院长克雷门斯挨家挨户上门亲自解释,让社区住户相信医院不但不会给他们带来危险,还会受到社区的欢迎。克雷门斯不仅得到了大家的理解支持,甚至还有几位住户来当志愿者。医院建成后,克雷门斯自豪地称它为全新设计样品。他对记者说,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克雷门斯这么说有点儿夸张。哈弗福德州立医院有5栋大楼,全部是模仿英国精神病学家汉弗莱·奥斯蒙德的创新设计修建而成,主要用于收治需要长期住院的病人。

奥斯蒙德是20世纪60年代迷幻运动的领袖,因为把LSD引入主流科学研究而备受赞誉。他还是第一个研究致幻剂作用和精神错乱之间相似性的人。奥斯蒙德在精神病院实习期间,偶然读到了化学家阿尔伯特·霍夫曼写的一篇文章。霍夫曼在文章中描述了他在1943年吸食少量LSD后出现骑自行车幻觉的情况。从在医院实习期间看到的有关精神分裂症的介绍中,奥斯蒙德辨认出了霍夫曼的症状:人格解体、幻觉和妄想。他大胆猜测,或许LSD影响大脑的方式和精神分裂症相似。在精神分析主宰整个精神病学研究的时代,这是一种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解释精神病的新理论。基于这种脑化学理论,奥斯蒙德做了一系列实验,给精神病病人和他自己服用LSD和麦斯卡林。此外,他也给酗酒的人、吸毒上瘾的人和难治性精神病患者服用了这些药。实验很成功。

他马上意识到,精神病院的建筑风格会加剧或诱发幻觉。他认为,大部分医院应该被拆除重建。1957年他对《麦克林杂志》说:“它们是丑陋的纪念碑,是在提醒我们医院的医疗失误和民众对病人的漠不关心。”奥斯蒙德重新设计了精神病院。为了促进病人的交流和沟通,他把病房设计成了圆形。与此同时,他还为保护病人隐私增加了个人空间。

奥斯蒙德认为,LSD可以致幻,让人用疯子的眼睛去看,用疯子的耳朵去听,用疯子的皮肤去感受。奥斯蒙德与建筑师和泉清共同为加拿大一家精神病院做设计,他给了和泉清LSD。奥斯蒙德觉得,用疯子的眼睛去看是与疯子共事或为疯子建房的前提条件,他在1957年发表的著名文章《精神病房设计的基础》中说过:“让没有腿的人住在一栋必须通过梯子或陡坡才能进去的房子里,是没心没肺的做法。”同样,为有认知或情绪问题的人修建一座十分压抑的建筑,也是没心没肺的做法。

建筑师和泉清考察了按照传统方式设计的医院,他发现,对存在认知问题的人来说,医院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的问题:墙上贴的有图案的瓷砖容易让人眼花;没有日历和时钟,会造成一种永恒的感觉;凹进去的壁橱漆黑一片,就像张开的大嘴;医院的病床太高,病人坐在床上,脚根本挨不着地,很不舒服。此外,长长的走廊也让人害怕。

奥斯蒙德十分赞同和泉清的看法,称旧医院是制造幻觉的最好机器,而且还十分昂贵,如果知觉不稳定,你有可能看到你的老父亲在墙上看着你。奥斯蒙德与和泉清在加拿大修建了一家理想中的精神病院,哈弗福德州立医院就是仿照了那家医院的设计。让人身心愉快、充满活力的颜色取代了原来带图案的瓷砖。病床也降低了高度,离地面近了些。家具看上去就和病人自己家里的一样。在这里,病人排在首位,至少光看环境是这样。如果能住进这样的病房,那真是再幸运不过了。

罗森汉并不幸运。

罗森汉走进住院接待室,发现似乎是医院里常见的那种装修。他写道:“没有一幅画、一个物品或一张海报来弱化州立医院的装饰风格。”他见到的这一区域显然没有受到奥斯蒙德设计理念的影响。罗森汉向接待员做自我介绍时几乎处于眩晕状态,因为他用了一个假名字,所以异常紧张。当接待员问他要驾驶证时,他差点儿露出马脚,但很快又恢复了理智,说忘在家里了。接待员没有说什么,接着问了表格上的其他问题。

病历编号:5213

病人姓名:戴维·卢里

地址:宾夕法尼亚州梅迪亚路42号

亲属姓名/关系:莫莉·卢里/妻子

入院年龄:39

出生日期:1929年11月2日

人种:白人

性别:男

宗教信仰:犹太教

婚姻状态:已婚

职业:广告文案撰稿人

雇主:无(失业)

住院历史:无

然后他们就等呀等,等了很长时间。

这让罗森汉十分恼火。他在想:莫莉要是没有及时赶回家会怎样?怎么没有看见公用电话?如果我真的成了精神病人会怎么样?他如此这般,思来想去。

后来,在下午3点45分,也就是到那儿将近两个小时之后,住院部精神病学家巴特利特博士叫他去办公室。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