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真有时光机(纽约的爵士俱乐部)
假如真有时光机,有人告诉你可以随意使用一次——仅此一次,你想做什么?恐怕会有很多愿望吧。不过我的回答在很久以前就明确地定下来了。我想飞到一九五四年的纽约(这基本上是个愚蠢的问题,时光机会飞吗),在那里的爵士俱乐部中尽情尽兴地听一场克利福德·布朗与马克斯·罗奇五重奏的现场演奏。这就是我目前的愿望。
也许会有人说,当真这样就行了?你就不想亲眼看一看金字塔的建造现场啦,马拉松战役啦,大化改新啦,希特勒发动的慕尼黑暴动这类历史事件吗?当然,这类事件也十分诱人,不过我这个人天生没什么欲求,没有如此恢宏的愿望。欣赏一场克利福德·布朗与马克斯·罗奇五重奏的现场演奏便足矣。他们的五重奏品质极高,然而克利福德·布朗因交通事故猝然离世,乐团登台演奏的时期短得令人难以置信。所以我觉得很值得专门穿越时空前去听一听。想着“啊,真是不虚此行”,再心满意足地回到现代。
查理·帕克和比莉·荷莉黛的现场表演,我当然也很想听,不过这些人因为深染毒瘾,表演水平起伏不定,又经常迟到和爽约,弄不好就变成“看倒是去看了,可是直到最后也没有人上台表演,喝了一肚子啤酒回来啦”。要知道那时光机只能用一次,要是有这种遭遇,可就惨不忍睹了。因此,我更愿意选择认真而清白,以“一期一会、全力投球”为座右铭的克利福德·布朗的演奏会。假如哪位先生有时光机的话,拜托一定要告诉村上一声。
当然,不像我这样执着于克利福德·布朗的话,要光顾纽约的爵士俱乐部,也并非一桩太难的事情。极为理所当然地买张飞机票,理所当然地坐上飞机,理所当然地在肯尼迪机场下飞机即可,就是这么简单。假如没有时光机的话,也不必被从前的荣光所束缚了,就尽情地享受此时此地的美好事物吧!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这大概都是正常的市民健全的想法。
只不过这种情况下,最大的敌人再怎么说都是时差。从日本乘飞机飞往东海岸,正当演奏会进入佳境的晚上十点左右,偏偏就是最昏昏欲睡的“魔鬼时间”。我也十分惭愧,有过好几次在演奏中酣然入梦的经历。八十年代初,去听非常喜欢的歌手马克·墨菲的演唱会,可是我喝了一杯啤酒便舒坦地睡着了,几乎想不起他究竟唱了些什么。如今回忆起来仍然觉得很遗憾。那倒是一家小巧玲珑、感觉很棒的地下爵士俱乐部。在“蓝调之音”听迪兹·吉莱斯皮乐队的演唱会时(遗憾的是迪兹在这场演唱会后不久便溘然长逝了),我因为住在美国,倒是清醒得很,可四周的日本来客大半都在呼呼大睡。爱开玩笑的迪兹在桌子边转来转去,在日本人耳边大声吹喇叭,吵醒他们。“日本人特意跑到纽约的爵士俱乐部睡觉来啦!”他乐呵呵地开玩笑。我也惶恐不已地笑了。不过那时差带来的困意,没有体验过的人是理解不了的。顺便问一句,时光机会不会有时差呢?会不会晕车呢?这种事儿越想越糊涂了。
这次探访纽约爵士俱乐部的目的之一,是去“前卫村”拜访店主洛林·戈登女士。洛林女士在爵士世界里可是一位传说级的人物。从少女时代开始,她就是狂热的爵士乐迷,先是在一九四二年同蓝调之音唱片公司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莱昂结婚,为这家刚创立不久的唱片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跟他因故离婚后(世上好像还没有无故离婚的人),又与爵士俱乐部“前卫村”的老板麦克斯·戈登结婚。然后在戈登去世之后,全凭女人的一双手操持着这家富于传统的爵士俱乐部。
她在数年前出版了一部叫作《活在前卫村》的著作,讲述她波澜壮阔的前半生。我赶紧找来这本书读了一遍,有趣极了,因而非常盼望拜访洛林女士一次。要知道,那可是在“蓝调之音唱片”和“前卫村”这两个爵士乐史上伟大的图腾中,同核心人物有深入交往的人啊。她的故事不可能不好玩。加上她为人好恶分明,敢说敢道、直言不讳,读起来非常畅快。当然这次也有顺便(不妨这么说)去以“前卫村”为首的几家纽约爵士俱乐部,在爵士乐里尽情地泡上几天的意思。
“前卫村”名副其实,是位于格林尼治村的老牌爵士俱乐部。自从一九三五年麦克斯·戈登在这里举办第一次演奏会以来,竟然不间断地在同一幢大楼的同一层地下室里坚持营业七十六年!一开始还表演民谣和喜剧,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就成了专门演奏爵士乐的俱乐部。延伸到人行道上的雨篷和霓虹灯招牌是这家店的标志。
纽约城里有众多爵士俱乐部,但像这样经年累月也不搬迁,在同一个场所经营至今的,再也没有第二家了。店铺本身几乎就像是“世界遗产”,单单是走进去在椅子上坐一坐,就仿佛被无声无息地吞进了历史之中,变得心情肃穆。
传说中的“前卫村”
“不过,麻烦接连不断,简直糟透了。”洛林说道,“要知道这栋楼是将近一百年前建造的,又是漏雨又是爆水管,消防署还要来抱怨,真不知道接下去还会冒出啥毛病来呢。”我去店里拜访那天正赶上下暴雨,她一面说着,一面为漏雨伤透脑筋。
的确,这栋楼很旧,几乎可以说是接近危楼的程度了。家具摆设也绝对称不上豪华,菜单上只有少数几样饮料,根本不提供吃食。然而在这家店里听过演奏会的人,一定会为它出类拔萃的音响而震惊。天花板和墙壁上凹凸不平,地板也不规则地弯弯曲曲、奇形怪状,和那种成心使坏修出来的高尔夫球道颇有几分相似。第一次见到时,我还担心来着:这样奇形怪状,能不能好好地欣赏音乐啊?然而亲耳听到传来的乐音,一下子就心悦诚服了:“嗯嗯,是啊是啊,这就是爵士的声音!”听上去就像是货真价实的爵士乐音渗进了店里的每一个角落,与乐器的演奏声鲜活地产生共鸣一般。
正因如此,迄今为止在这家店里录下过无数精彩至极的现场演奏录音,比如桑尼·罗林斯、比尔·埃文斯、约翰·柯川、加农炮·安德烈等人。这句话可能是重复前言:纽约城里有众多爵士俱乐部,然而年深日久地吸收了如此之多的音乐,在墙壁和天花板上仍然鲜明地铭记着它们的店,除了“前卫村”之外,便再也没有第二家了。
让什么样的音乐人来演出,至今仍然由洛林女士决定。几乎是家族经营,女儿女婿都帮忙操持。表演者的演出酬劳不论有名无名一律相同。哪怕是温顿·马萨利斯来演出,也不能支付高额演出费。场地并不算大,又几乎不会根据演出者的名气调整门票价格,因此想多付些演出费也付不起。不知道是没打算做生意呢,还是态度冷淡,在送上一杯最低消费的饮料后,就几乎再也不来搭理客人了。但是许多音乐人宁愿演出费低一些,也希望到“前卫村”来登台表演(据说温顿·马萨利斯也是其中之一)。我觉得,总之这才是爵士,总之这才是纽约,而且毋庸置疑,这才是“前卫村”。或许应该称之为“传统的力量”吧。走进这家店,一面喝着苏打威士忌一面等着演奏会开场,差点儿就觉得自己是乘坐时光机来到这里的。
亨利·基辛格造访这家店时,站在门口的洛林女士不动声色地说道:“本店门票二十美金,饮料最低消费十美金。不接受信用卡也不接受支票。可以吗?”这段逸闻非常有名。基辛格老老实实地从皮夹里拿出现金来,付了款。总之这是一家顽固不化的老店。洛林女士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经脱离爵士乐,投入反战运动,甚至还去过河内,一定是跟基辛格不太投缘吧。
我到“前卫村”去听了两晚演奏会,由一位叫阿娜特·科恩的以色列女萨克斯(黑管)演奏家率领的科恩三兄妹六重奏乐队非常精彩。三兄妹以三把管乐器坚实布阵,近似所谓的“新主流派”乐队。节奏组则由纽约本地的音乐人担任。毕竟是兄妹,配合十分默契。我对坐在入口处桌边的洛林女士(她永远坐在同一个位置)说:“好棒的乐队。”她答道:“是呀。就是有点吵。”看来有点吵的音乐似乎非她所好。不过这位阿娜特·科恩是她现在青睐的年轻音乐人之一,还说,“明天晚上她将用黑管演奏向贝尼·古德曼致敬的曲目,这可是个好节目哟。”她已经八十五六岁了,仍旧拥有自己的鉴赏力和独特的喜好,不论对谁——恐怕对客人也是——都没有让步的打算。
此外我还在中城的“鸟园”听了一场才子歌手库特·艾灵的现场演唱会。他让厄尼·瓦茨担纲约翰·柯川的演奏,演唱了约翰·柯川的《叙事曲》这张专辑的全部曲目,节目编排得巧妙得体、魅力十足。现场欣赏库特·艾灵的歌还是头一回,但我彻底喜欢上了这个人。他扎扎实实地继承了前面说过的马克·墨菲,或是约翰·亨德里格斯这些技巧派男歌手的传统,既有技巧,编曲也很洒脱。联袂出演的厄尼·瓦茨也摆脱了“融合爵士”时代的印象,卖力演奏。回到日本后,恰好发售与这天演出的内容一模一样的CD。
查看今晚的演出讯息
幕间休息时,艾灵还特意来到我的桌边,笑嘻嘻地对我说:“村上先生,我读了好多本你的书呢。”我说着“谢谢”和他握手。他给人的感觉很好,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
“鸟园”当然也是一家历史悠久、非常有名的俱乐部(由此上溯六十年,最初那家俱乐部开张当天,查理·帕克的乐队就登台表演了),后来曾经多次搬迁,经营模式也不断改变。与“古色古香”,或者说是顽固地坚守往昔氛围的“前卫村”形成对照,“鸟园”更接近配备了最新设备的夜总会。店内清洁宽敞,提供美味菜肴,还规规矩矩地前来询问是否要续杯,服务也很到位。也许最适合带女伴来这里,享受一下纽约的夜生活。而且这里价格合理,演奏品质也不容挑剔,爵士乐响彻全场。这家店也值得推荐。
在上城中央公园西侧,哥伦比亚大学附近,有一家比较时尚、小巧玲珑的爵士俱乐部“烟”,我在这里听了一场由资深钢琴家拉里·威廉姆斯率领的三重奏。鼓手是比利·哈特(令人怀念啊)。演出的乐手似乎大多住在附近,可能是出于这个原因,演奏上多少有点东道主式的悠闲。这种地方也正是纽约占有地利的优势所在。
这里原来叫作“奥吉的爵士酒吧”,本是一家馥郁醇厚,深受行家里手钟爱的店,却在一九九八年关门大吉,其后由如今的老板接手,将店名改作了“烟”。这家店离黑人聚居的哈莱姆区较近,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多少有些黑乎乎的,反正似乎飘漾着一种“南方式”的淳朴氛围。与格林尼治区及苏荷区一带的爵士俱乐部感觉略有不同。音乐人与观众席之间的交流似乎更为自然。这种地方可能更多的是继承了原先那家店的风格。若想独自一人飘然而至,一边举杯啜饮威士忌,一边像邻人一般欣赏现场演奏的爵士乐,这家店也许最合适了。餐饮菜单也相当丰富。
“前卫村”“鸟园”“烟”,在纽约停留的四天里,我每晚都到这几家店痛痛快快地听爵士演奏会。白天则逛爵士唱片行,寻找LP。还有什么地方能找到这样至高无上的幸福呢?
不过还是那句话,该怎么说呢,如果哪位先生有时光机的话,还请告诉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