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研究 > 汉语四千年

第一章 汉字源流

第一章 汉字源流 一、汉字的产生与字体演变 1.汉字的起源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不过在真正的文字产生之始,只是记录个别概念。比如捕获一头鹿,就“画”一头鹿;遇到一只老虎,就“画”一只虎。这种“文字”和图画很难区分。又如,要表达一、二、三、四这样的数目,可能用相应个数的横道表示;这与原始社会用结绳、刻画道道或点点记事是一脉相承的。早期汉字称为“书契”,“书”起源于图画,这是绝大多数汉字的来源;“契”起源于结绳、契刻以记事的传统,这类字是很少的。又有汉字起源于八卦的说法,则不可信。

最初的原始文字不是基于词语语音造出来的,而是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方法表示某种概念,这些字可统称为表意字。很多概念难以造出表意字。如果只有表意字,就无法完整地记录语言。为了表达没有字的词语,人们有时借用现成的同音字或音近字来表示。这就是六书中的“假借”。

假借记音造字方法会形成很多一字多用的现象,造成字义混乱。这时就加上表意的符号加以区别。这就是六书中的“形声”。有了这种记音方法后就有可能表达完整的语句,真正的文字即将出现了。不过一个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是很漫长的,字形复杂、不稳定,字序与语序不完全一致等原始的残余、缺陷长期存在。

独立形成的文字体系,如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汉字,都兼用意符和音符,可称为意符音符文字或简称意音文字。楔形文字成熟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后已不再使用。圣书字成熟期比楔形文字略晚,公元后5世纪停止使用。约成熟于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00年)的汉字,至今仍在使用。(图1)

图1 独立形成的文字体系

图2 字母系统发展示意图
据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重制

2.仓颉造字与汉字的形成

在汉字产生之前,中国古人用实物记事,其中最常见的是结绳。《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夬”是六十四卦之一,象征“断事明决”。人类学家在世界很多地方的现代部族中调查到结绳记事的现象,包括在我国的藏族、高山族、独龙族、哈尼族等。可见结绳记事是一种非常古老、普遍的符号。

各部族的结绳记事方法是很不相同的。《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在某些现代部族中,绳子的颜色、绳结的样式、绳与绳之间的联系,也有表达意义的作用。

结绳之外,契刻——在木头等物上刻画印记也是一种常见的记事方法。

结绳、契刻表意的功能毕竟是有限的。相比之下,记录语言的文字真可谓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天雨粟,鬼夜哭”是形容天地鬼神见仓颉创造了文字,因而惊骇至极。作者的原意是批评人类的智巧伪诈,倒也描绘出古人对文字神奇力量的惊叹。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在中国社会早期政治中,巫、史是最重要的以文字、知识为专长的“技术官僚”。巫负责人神沟通,实质上是负责提供各种决策支持。下文会讲到,甲骨文即是巫的工作档案。而史的工作是记言、记事,实质上是构建和维系政治传统、典章制度。《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这段话说明结绳记事功能有限,不能适应“庶业其繁”的时代,于是专职记事的史官开始按照一定的规律创造(其实应该是整理)文字。“庶业其繁”大概是指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统一国家产生,政治活动变得日益重要时的状况;这时文字与语言结合较为紧密,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形成了。

在古文字中,“史、吏、事”是一个字形:“ ”;或者说“史”后来分化出“吏、事”二字。上面的“中”是典册,下面的“又”是手。随身带着典册,随手把重要事件、重要言论记录下来,这是古代史官的典型形象。这么说来,史官改进文字的传说,是确有根据的,但并非创造。至于是不是真有仓颉其人,仓颉是不是黄帝时代的史官,倒不是很重要。

当代主要文字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字母拼音文字和非字母的、表音兼表意的汉字。大多数字母有共同的来源——约公元前1700年至前1500年间的原始闪米特字母。世界主要的四种字母中,拉丁(罗马)字母分布最广,其次是阿拉伯字母、斯拉夫字母、印度字母;如果按使用人口多寡排序,印度字母仅次于拉丁字母,然后是阿拉伯字母、斯拉夫字母。

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传统,据说最早出现在宋代。古人对写有字的纸持敬惜之心,不随意丢弃、践踏、玷污,不用在糊窗、封坛等微贱不洁场合,而要用字纸篓收集后专门烧灰。字灰用来祭仓颉,然后撒入江河,称“送字灰”或“送字纸”。还有专门烧字纸的“惜字塔”,还有专门收集、焚化字纸、旧书的民间组织惜字会。

清朝流行“惜字律”、敬惜字纸的故事,劝人敬惜字纸,也劝人对写字作文、对经典乃至文化传统持恭敬态度。不仅儒家如此,佛家更是如此。印光法师有《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一文。

3.六书

六书是古人总结的六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列出了六书的名目:“《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做了具体解释: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后人对“六书”的理解多有分歧,尤其是对“转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唐兰先生的观点接近南唐徐锴,他认为与孳乳相反,转注是归纳的过程:“数语一义,写成文字时统之以形,同意语太多了,找一个最通用的语言作形符来统一它们,所谓‘建类一首’,就是转注字。”如“寿、考、耇、耊”都是注上“老”而形成的。(《中国文字学》79~80页)

另外,许慎的例字也有不恰当的,比如“信”当是形声字,从“言”,“人”声。

唐兰先生批判六书说,造三书说。他在《古文字学导论》(1935)中归纳出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类。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里批判此说,提出象形、假借、形声的新三书说。裘锡圭先生进而改进陈梦家的说法,定为表意字、假借字和形声字。他同时指出,三书并不能概括全部汉字。详见表格1。(据裘锡圭:《文字学概要》,102页以下六、七、八、九各节。字形由编者选自《古文字类编》,本书古文字字形均据此书,除非另有说明)

表格1 汉字类型表

4.商周甲骨文

汉字字体演变过程可粗略分为古文字和近代文字(隶楷)两个阶段。古文字主要包括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秦系文字,隶楷阶段主要涉及汉隶、唐楷。详见表格2。

表格2 汉字形体演变示意

浅色表示正体,深色表示俗体,是大致而言的。

商代文字主要包括甲骨文和金文。

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孔子的意思是说,夏、商两代的礼他还能讲出来,但已经无法求证了。无法求证是因为夏的后裔杞国、商的后裔宋国,都缺少“文献”(历史文件和贤人)。可见早在孔子的时代,殷商以前的历史文件已经湮没无闻。无比幸运的是,我们在2500多年后却看到了!——这就是甲骨文。

王懿荣(1845~1900)是发现和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患疟疾。医生所开处方中有常用的镇心安神、固涩收敛的药“龙骨”(中医指古代大型哺乳动物如犀、象的骨骼化石)。药抓来后,王懿荣发现里面的龙骨非同寻常:上面刻着一种类似篆文又差别甚大的文字。王懿荣素好金石,精通铜器铭文,有较深的古文字造诣。这一发现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从药店获知龙骨的来源,于是大量购藏。

原来这批龙骨是河南安阳一带的农民在种地时偶然发现的,卖给了当地的药材商贩。其后王懿荣等学者研究、判定,这些龙骨上所刻的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比当时已知的任何一种汉字都古老。因为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所以后来被称为“甲骨文”。

另一个传说是,当时河南安阳不时有文物出土,各地古董商云集收购,转销北京、天津等地。其中山东潍县商人范维卿,1898年注意到安阳小屯村农民种地时挖到的有字的“龙骨”。有人告诉他“龙骨”上的文字当是上古文字。1899年的秋天,范维卿带了一些“龙骨”进京,送给王懿荣。王懿荣非常震惊,遂大量购买。

自从盘庚(汤的第九代孙)十四年迁都安阳,直到帝辛(即纣王),历八代十二王,共273年,安阳小屯一带都是商朝都城。安阳当时叫殷,因此商代又被称为殷或殷商。周灭商后这里成了废墟,后人称之为殷墟。

自1898、1899以后,经国家考古发掘和村民私自挖掘,累计发现殷墟有字甲骨十多万片。以碎片居多,常有一两字的,而完整的甲骨往往刻多条卜辞,字数有多达八九十个的。

商周时代信神尚鬼,凡祭祀、战争、游猎、出行、稼穑、疾病、生育、担忧、做梦等,事无巨细都要占卜,以问凶吉。“占”字是“卜”和“口”会意。“卜”是兆纹的样子,“口”表示问。《说文解字》说:“占,视兆问也。从卜从口。”

占卜主要用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合称甲骨。各地进贡的甲骨,先要修治干净、成型,然后在甲骨的反面钻、凿一些圆形、椭圆形(周原卜甲用方形)小坑,在边缘刻上甲骨的来源、修治人员、保管人等信息,由专人入库保存,以备使用。占卜时用火烤钻凿好的坑。甲骨受热后,正面对着小坑的地方会生成裂纹,这就是“兆”。占卜后由解读的人解读。负责占卜的贞人有时会把占卜的日期、占卜人的名字、所问何事、卜兆的次序、吉凶判断、应验与否等,一一刻记在甲骨正面。这些文字就是甲骨文,又叫卜辞、殷墟文字、契文等;绝大多数是刀刻的,偶尔有用毛笔蘸墨或蘸朱砂写的。商人偶尔也在甲骨上刻写与占卜无关的文字。

殷商有甲骨文,西周、春秋也还有。1954年以来,先后在山西、陕西、北京多个地方出土了甲骨。其中陕西扶风、岐山两县间的周原遗址出土的数量最大,文字总计有三千多个。周原甲骨字体很小,需要放大才能看清,也可见当时刻写技艺很纯熟。其卜甲凿方孔,即《周礼·卜师》所说“方兆”,这是不同于殷商甲骨的地方。但其卜辞文例跟殷商甲骨文接近。

殷商甲骨文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所记内容大部分跟商王有关,小部分跟商王周围的大贵族有关。甲骨文因数量大,年代跨度长,涉及内容广,能很大程度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文字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和语言文字研究资料。

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数量有5900多个,已经释读的有1000多字。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不过象形、象意的特点还比较强,很多字形没有定型,同字异构很多,字的方向尤其多变。

殷商时代写字用毛笔,字形跟金文大体一致。但甲骨文是用刀刻的,所以笔画方折较多,多用细线条,字形有简省,和金文比起来算一种特殊字体。

我们来看一些例字。

我们再来看一块比较完整的卜甲。

拓片选自《殷墟文字丙编》第368、369片,是同一块卜甲的正、反面。亦见《甲骨文合集》12487正、反。反面有10处钻、凿坑,正面仅8处有相应的卜兆

368片、369片摹本,根据《商周古文字读本》
图3 一块比较完整的卜甲

癸巳卜,争贞: ① 今一月雨? ②

一二三 ③

癸巳卜,争贞:今一月不其雨? ④

一二三

王曰:丙雨。 ⑤

旬壬寅雨。甲辰亦雨。己酉雨。辛亥亦雨。 ⑥

雀入二百五十。 ⑦

① 癸巳卜,争贞:这是记录占卜时间,贞人名,叫“叙辞”。癸巳,干支计日的第30日。后文的壬寅、甲辰、己酉、辛亥,分别是第39、41、46、48日。争,商王武丁时贞人名。

② 今一月雨:这是卜问的内容,叫“命辞”。

③ 一二三:三个卜兆边上标记的占卜序号,叫“兆序”。

④ 今一月不其雨:这是从反面问,与第一条形成“对贞”。

⑤ “王曰”句:这是商王察看卜兆后做出判断,叫“占辞”。音zhān。

⑥ “旬壬寅雨”等句:这是应验情况的记录,叫“验辞”。

⑦ 雀入二百五十:记录本批龟甲的来源、数量,与本次占卜无关,叫“署辞”。

雀,殷的附属方国名。

大意如下:

癸巳日占卜,贞人争问:现今一个月内会下雨吗?

(兆序)一二三

癸巳日占卜,贞人争问:现今一个月内不会下雨吧?

(兆序)一二三

王察看卜兆后判断说:逢丙日会下雨。

(应验情况是)下一旬的壬寅日下雨,其后的甲辰日也下雨,己酉日下雨,辛亥日

下雨。

(本批龟甲来源记录)雀贡纳龟甲二百五十。

(以上参考《甲骨文合集释文》《商周文字读本》)

甲骨文是巫的工作档案,因为甲骨的物性及其窖藏传统,得以保存至今,实属万幸。古代巫、史并称。史的工作成果按理要比巫的丰富得多,却没有那么幸运。在《尚书·多士》中,周公于西周初年对商朝遗民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这里明确讲殷商有典册记载殷革夏命的历史。或许因为“史书”是写在容易腐烂的竹木简上,又或许是因为史书没有甲骨那样有利的储藏制度,所以今天我们看不到了。

5.商周金文

中国从殷商起进入了青铜时代,战国末期青铜才开始逐渐被铁代替。在青铜时代,青铜被广泛用于铸造各类器具,如乐器、炊器、盛食器、酒器、水器、兵器等。铸造青铜器要预先用泥制作陶范。如果要铸出文字,一般先在陶范写好,雕刻出来,也有直接在青铜器上刻字的。

在先秦时代,“金”指铜,金文就是铸刻在古代铜器上的文字。因为在有字铜器中,钟、鼎最为重要,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文。古代称祭祀为吉礼,称铜制的祭器为吉金,所以金文又称吉金文字;另有铜器铭文、彝器款识等称呼。

金文是从商代后期开始出现的,周代最为流行,春秋仍旧多见。历代都有发现先秦铜器的记载,宋人开始有人专门收集、研究。估计见于著录或现有实物的铜器,累计有一万数千件。其中约有四分之一属于商代,其余大多是周代的。累计金文单字3700多个,有2400多字能释读,大多数铭文大致可以通读。两周金文内容广泛,是研究当时社会和语言文字的可靠材料。

商代铜器铭文比较简单,往往在五六个字以内,主要是做器者的族名、所纪念的先人称号等。——此类叫记名金文。参见图4、图5、图6。

图4 象祖辛鼎铭文
商代,选自《殷周金文集成》1512

图5 后母戊方鼎铭文(曾释读为“司母戊”)
商代,选自《殷周金文集成》1706

图6 咸子作祖丁尊彝铭文
商代,选自《殷周金文集成》2311

记名金文往往象形的特点突出。大概族名如同族徽,会更为保守、稳定,视觉上也需要更形象、醒目才显得与众不同。不仅商代如此,西周、春秋也如此。以下是记名金文“保、何”二字: 。以下四个是未识徽号文字:

西周铜器则往往记事,百字以上的长篇铭文多见,二三百以上也不少。毛公鼎有近五百字。记事金文记录重大事件如祭祀、赏赐、册命、旌功、训诰、战事等,当然往往还要称颂祖先或王侯的功绩。西周金文未定型、繁难、同字异构等特征仍比较明显。参见图7。

图7 散氏盘照片和铭文
散氏盘又称夨(zè)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散氏盘书风朴拙厚重,是重要的金文书法范本。
铭文大意是:夨国因原先掠夺散国边境地区,现割让一片可以耕种的土地作为赔偿。然后详细记录了割地的边界,并列明两国25名履勘人员。最后描述盟誓的情景:王九月乙卯日那一天,夨国四人先后立誓:“我们已经把土地交付给散国。如果违约,愿挨千鞭,罚千金,受放逐。我们发誓!”夨国国王在豆新宫东廷将新的边界图交给散国。制图人为史官中农。

西周青铜器多为周王朝贵族、臣僚所作,春秋铜器大多属于各诸侯国。从春秋起,各地的书写风格逐渐分化出来,还出现了美术化、装饰化的字体,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国的鸟虫书(参见图8)。

图8 蔡侯产戈
字体为鸟虫书,释文:蔡侯产之用戈
战国早期。宋代出土。选自《殷周金文集成》11143、11144

甲骨文用于日常巫术活动,使用频繁,涉及各种平常内容。而有字铜器往往有纪念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特征,场合庄重、稀见。体现在文字风格上,甲骨文有俗体字的特点,而金文是比较传统的正体字。另外,陶范质软,所以金文比较接近用毛笔直接书写的字。甲骨文则受甲骨和刻刀的影响,形成一种特殊字体。

与金文有关的重要概念另有大篆与籀文。

汉代人称《史籀篇》文字为籀文。张怀瓘《书断》云:“籀文者,周太史史籀之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说文解字》重文(一般认为,重文就是异体字)中有籀文225个。

秦汉时人为了说明秦篆与其前身的关系,称秦篆为小篆,称小篆所从出的字体为大篆。但“大篆”的实指只有籀文一种。《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自注云:“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说文解字·叙》:“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有人推测大篆当是《虢季子白盘》(图9)和《石鼓文》(图17)一系,上承西周金文、有别于六国俗体异文、下启秦代小篆的正统字体。

今人也有把小篆之前的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文字等统称为大篆的。

图9 虢季子白盘
西周宣王时期水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叙述虢季子白在与猃狁(匈奴先民)的战斗中立功,受到周王褒奖、赏赐的事。铭文字体端庄,结构严谨,笔画圆润遒丽,是重要的金文书法范本。

6.六国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朝的衰落,权力逐步下移、分散,社会越来越活跃、多样起来。战国时期文字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书写材料更为丰富。就现存文物来看,战国文字主要有金文、货币文字、玺印文字、陶文、简帛文字等。

战国中期后,金文大量出现“物勒工名”的现象,往往简单记录作器年份、主管官员和作器工人的名字等。铸字也往往被刻字代替。这个时期战争频繁,后世出土铜器中很大比例是兵器。参见图10、图11。

图10 戉王者旨於赐矛
战国早期。现藏日本永青文库。
选自《殷周金文集成》11511

图11 戉王州句自作用矛
战国。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选自《殷周金文集成》11535

春秋时开始铸造青铜币,战国时已大量流通。铸币上有标明发行地、重量、价值等信息的文字。

战国陶文中,属齐国的最多。陶文内容跟金文大致一样;多数是用玺印印出的,少数是刻画的。

大概在春秋时期,贵族通信开始在绳结处用泥封,泥上加按玺印,以防偷看。这样的书信叫“玺书”。现存早期玺印多属战国时期。字有阴文、阳文之分。阴文是凹陷的,用纸上印出的字是白色的,所以也叫白文。阳文正好相反,印上的字是凸起的,在红色印泥在纸上印出的字是红色的,所以也叫朱文。不过,隋代之前玺印主要是用来打封泥的,不是在纸上用的。因为封泥不能太大,战国玺印面积有限,字数一般在四个以内。参见图12。

图12 古玺
从左到右选自《古玺汇编》006、003、3922、3928、4231、5051、5577

用简帛作书写材料当是很早的事,但简帛不易保存,现今发现的最早的简帛文字属于战国。出土的战国简帛文字以楚国为主,大概跟这些地区潮湿的墓室环境有利于阻止简帛氧化有关。20世纪50年代以后多次发现楚简,如包山楚简、郭店楚简。上博简有1700余枚,35000多字。清华简有2300多枚,估计有40000多字。郭店楚简、上博简、清华简所含多是典籍。除典籍之外,较常见的内容是墓葬的遣策和杂记、占卜记录、司法文书、占书等。遣策是随葬物品的清单。杂记记录的是墓主生前的疾患、祷祝、占卜等事。

存世最早的战国楚帛书是长沙子弹库帛书。这是一篇古代天文历数著作,包括日月四时的创生神话、异象与天灾、各月宜忌等。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活跃而多样化,体现在文字上,则是俗体字流行和各国文字形体、风格形成较大的差异。俗体字流行主要表现为随意简化,也有不少繁化,以及上面提到的以鸟虫书为代表的美术化、装饰化。参见表格3。

表格3 战国文字的简化与繁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简化字形往往有连笔的痕迹,可见追求书写速度的动机是很强的。这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已经日常化,使用频繁,不再是商周时代用于庄重场合的、巫史等少数专家的技能。

各国文字的分化是很严重的。秦国文字比较传统,东方韩、赵、魏、齐、楚、燕六国(也包括其他一些小国)文字比较新潮,而六国文字之间甚至一国文字内部,也有很大差异。参见表格4。这种情况影响到社会交流、政策法令的施行和教育的推广,是秦灭六国后推行书同文的时代背景。

表格4 各国“马”字的写法

7.秦系文字

今人把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文字以及秦灭六国后推行的小篆,统称秦系文字。传统认为秦书有八体。许慎《说文解字·叙》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有不同的字体结构、风格,而刻符、摹印、署书、殳书是根据使用场合定名的。前面说过,大篆最初指小篆所从出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并有别于六国俗体异文。《虢季子白盘》(图9)《石鼓文》(图17)是其代表作。虫书即前面说过的鸟虫书,也称鸟书、鸟篆、鸟虫篆等。隶书,这里指秦隶。

现存的秦系文字资料主要是金文、石刻文字、印章与封泥文字、陶文、漆器文字、简帛文字等。

春秋晚期秦刻石有石鼓文(见图17)。战国中期以后有诅楚文,是秦王诅咒楚王的告神文。北宋时发现有告巫咸、告大沈厥湫(图13)、告亚驼(滹沱)三石。现仅存摹刻本。

图13 诅楚文告大沈厥湫(局部)
释文:又(有)秦嗣王,敢用吉玉宣(瑄)璧,使其宗祝邵鼛布忠,告于不(丕)显大神厥湫,以底楚王熊相之多罪。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实) 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袗以齐盟。曰:叶万子孙,毋相为不利。亲卬(仰)大沈厥湫而质焉。今楚王熊相康回无道,淫失(佚)甚(耽)乱,宣奓竞从(纵),变输[盟约]……

秦灭六国后,始皇数次巡行天下,所到刻石记功。计有峄山、泰山、琅邪(玡)、之(芝)罘、东观、碣石、会稽七刻石。秦二世时又在这些刻石上加诏书。都是小篆字体。相传为丞相李斯(?~前208)书写,一方面是颂扬秦王朝的功绩,同时也为了把标准字体小篆昭告天下。现仅琅邪刻石残存,峄山刻石有完整摹刻本(见图19),泰山刻石摹刻本残存146字。

秦代简帛文字,比较重要的有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共1100多枚,内容有秦律、大事记、日书等。参见图20、图21。又有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有字的18000多枚,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行政文书。字体都是隶书。参见图22。

其余印章与封泥文字,陶文,漆器文字,大多用篆文。

另外,《说文解字》所收9353个小篆,是最系统的秦代文字,是古文字研究的基准和参照系。不过《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因历代错讹、窜改,有些字形不可靠。

秦国地处西方偏僻之地,长期较为落后;所处又是西周故地,传统比较深厚。与东方六国比起来,秦国的正体字是比较正统、保守的。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正体字以金石文字为代表,继承了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盘(见图9)一派字形规整匀称的传统,并有逐步强化的趋势。

等到秦灭六国,推行“书同文”,李斯等人在这个趋势下进一步对文字进行整理,废除六国文字中与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对秦国现有文字进行简省删改,并吸收一些民间的简体、俗体字,形成了全国的规范字——小篆。如许慎《说文解字·叙》所说: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图14 秦公钟铭文(局部)
春秋早期。1978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太公庙村。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铭文是刻成的。选自《殷周金文集成》262~266
1释文:秦公曰。我先祖受天命。赏宅受国。烈烈昭文公、静公、宪公。不坠于上。昭合皇天。以虩事蛮方。公及[王姬曰。余小子。余夙夕虔敬朕祀]
2释文:[余夙夕虔]敬朕祀。以受多福。克明厥心。虩和胤[士。咸畜左右。允义。翼受明德。以康奠协朕国。盗百蛮。俱即其服]
3释文:[俱即其]服。作厥和钟。灵音铣铣雝雝。以宴皇公。以受大[福。纯鲁多釐。大寿万年……]

图15 秦公镈铭文(局部)
春秋中期。宋代发现。原器已亡佚。选自《殷周金文集成》267
释文:秦公曰。我先祖受天命。赏宅受国。烈烈昭文公、静公、宪公。不坠于上。昭合皇天。以虩事蛮方。公及王姬曰。余小子。余夙夕虔敬朕祀。以受多福。克明厥心。虩和胤士。咸畜左右。[允义……]

图16 秦公簋拓片(局部)
春秋中期或早期。民国初期出于甘肃秦州。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选自《殷周金文集成》4315
释文: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鼏宅禹迹。十又二公。在帝之坏。严恭夤天命。保厥秦。虩使蛮夏。余虽小子。穆穆帅秉明德。烈烈。万民是敕。[咸畜胤士。文武。镇静不廷。虔敬朕祀。作寻宗彝。以昭皇祖。其严微格。以受纯鲁多釐。眉寿无疆。畯疐在天。高引有庆。囿四方。]

图17 石鼓文
春秋晚期秦国刻石文字。发现于唐初。因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每石刻四言诗一首。第一首前两联为:吾车既工,吾马既同。吾车既好,吾马既阜。

战国时期的秦系金文多见于兵器、权量、虎符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权量。秦统一天下后,把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铸刻在大量的权、量上。到二世时,又给新旧权、量加上一道诏书。都是小篆字体。最有名的是商鞅方升(见图18)。

图18 商鞅方升
秦孝公十八年(前344)大良造商鞅为统一秦国度量衡制度而颁发的容量为一升的标准器。一般认为,石鼓文、商鞅方升铭文与小篆(参考图19)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图19 峄山刻石(局部)
释文: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小篆的推行使全国文字规范统一,消除了各国“文字异形”的情况,也大大减少了同字异体的现象。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长短、大小、高下参差不一的形状,变成大体一致的长方形;方圆粗细不等的笔画变成均匀的线条;上下左右随意书写的部件,有了大体固定的位置。

小篆是以规整、统一为目标的,以便于政策法令的统一施行。其字形规整,追求对称;线条圆转,粗细均匀。这样并不便于日常书写。实际上,篆书主要用于铭刻金石等严肃场合。而秦政繁苛,以吏为师,法律条文、行政文书非常繁多严密,于是又有实用便捷的隶书。

8.隶书

相传,隶书是秦始皇时徒隶程邈在狱中创制的。因为易写,“以为隶人佐书”,故称隶书,又称左(佐)书、史书。张怀瓘《书断》引蔡邕《圣皇篇》说:“程邈删古立隶文。”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班固《汉书·艺文志》、卫恒《四体书势》也持同样的观点。唐兰先生批评说:

三家都说由于官狱多事,才建隶书,这是倒果为因,实际是民间已通行的书体,官狱事繁,就不得不采用罢了。(自宋以来,狱辞里多有俗语俗字,可以为证。)卫恒说“隶者篆之捷也”,倒是很恰当的。(《中国文字学》132页)

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的,战国简帛文字中已经有明显的隶书特征。只是到了秦一统前后,秦国“官狱职务繁”的情形异常突出,文字的使用量、使用频率大增,造成追求书写效率的动机更强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的大量秦简,很容易看出这种趋势。

图20 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竹简
战国末年与秦代初年。1975年出土。有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为吏之道等十种。
释文: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灸)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书之。其叚(假)百姓甲兵,必书其久,受之以久。入叚(假)而而毋(无)久及非其官之久也,皆没入公,以赍律责之。工……[注:“久(灸)”的意思是烧灼,或指烧灼留下的印记。]

图21 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墓11号木牍(正面)
秦一统前夕。
作者惊与兄弟(黑夫)、亲戚(垣柏,可能其妻的兄弟)、乡邻(吕婴、阎诤)一同在外服役,从前线写此信给家中兄长(中,即墓主),问家里要钱衣,并问候家人,嘱咐、勉励妻(新负)、女(妴)。据研究推测,此信当写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二月十九日。
释文: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中、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黑夫寄乞就书曰:遗黑夫钱,毋操夏衣来。今书节(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禅帬、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操钱来,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毋恙也,辞相家爵不也?书衣之南军毋……王得不也?为黑夫、惊多问姑姊、康乐季须(媭)、故术长姑外内……毋恙也?为黑夫、惊多问东室季须苟得毋恙也?为黑夫、惊多问婴氾季事可(何)如?定不定?为黑夫、惊多问夕阳吕婴、里阎诤丈人得毋恙也。婴、诤皆毋恙也,毋钱用、衣矣。惊多问新负(妇)、妴得毋恙也?新负(妇)勉力视瞻丈人,毋与□□□。垣柏未智(知)归时。新负(妇)勉力也。]
另有6号木牍,是另一封家信,写于同年三月夏季,内容相似而更简单。有句:“钱衣,顾(愿)母幸遗钱五、六百,结布谨善者毋下二丈五尺。用垣柏钱矣,室弗遗,即死矣!急急急!”)

图22 湖南龙山里耶秦简
768卅三年六月庚子朔丁未迁陵守丞有敢言之守府下四时献者上吏缺式曰放式上今牒书应[书者一牒上敢言之]
776卅年四月尽九月仓曹当计禾稼出入券已计及县相付受廷苐甲
777从人论报择免归致书具此中
1559卅一年五月壬子朔辛巳将捕爰叚仓兹敢言之上五月作徙薄及冣卅牒敢言[之]

一般认为,秦简文字即是古代所说的秦隶或古隶,是篆书与汉隶之间的过渡形态。它基本延续篆书的构形,而减少笔道转折,点画不拘粗细,行笔自由,便于书写。小篆是秦代的标准字体,但出于实际需要,也允许使用隶书。“隶”即“徒隶”“隶人”,指因罪没入官府为奴隶、从事劳役的人,秦代大量使用这类人员。当时繁杂的官府文书工作往往由这些人以及无罪而正常服役的文书人员完成的。可见隶书的地位是很低的。但从存世秦代文物来看,隶书实际上远比小篆流行。

汉兴以后,秦隶(古隶)被广泛使用。汉代隶书资料主要是碑刻、墓志铭和清末以来出土的简帛。碑刻有东汉的《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孔宙碑》《史晨碑》《西狭颂》《曹全碑》《张迁碑》《熹平石经》等,都是优秀的书法范本。简帛有敦煌汉简、居延汉简以及临沂银雀山一号墓、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和三号墓出土汉简等。

西汉早期(武帝初年以前)的隶书,篆书意味还比较重,字形方正,也杂有竖长型。参见图23、图24。

图23 临沂银雀山一号墓竹简1167
西汉早期。1972年出土。
释文:兵有五共(恭)五暴。何胃(谓)五共?入竞(境)而共,军失其常。再举而共,军毋(无)所粱(粮)。三举而共,军失其事。四[举而共,军无食。五举而共,军不及事]

图24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片段)
西汉初年。1973年出土。

西汉中期以后,字形多取横势,形势外拓;蚕头燕尾,波磔雄健。参见图25、图26。这就是汉隶,也叫今隶、八分书、分书。秦人“令隶人佐书”,所以叫隶书。汉随秦制,“治书定簿,佐、史之力也”(王充《论衡·效力》)。佐、史是地方长官的僚属。隶书就是由这些秘书和小干部酝酿成型,又不断发展的。所以隶书也有佐书、史书的称呼。

汉武帝临终遗诏木觚。前87至前74年之间。1977年出土。前部据推测为汉武帝遗诏的抄录,释文:“制诏:皇太子,朕体不安,今将绝矣!与地合同,众(终)不复起。谨视皇大(天)之(嗣),加曾朕在。善禺(遇)百姓,赋敛以理;存贤近圣,必聚谞士;表教奉先,自致天子。胡侅(亥)自汜(圮),灭名(明)绝纪;审察朕言,众(终)身毋已。苍苍之天不可得久视,堂堂之地不可得久覆,道此绝矣!”此后语义不甚连贯。再后部分则为一封书信,与遗诏无关。

新莽始建国天凤元年(公元14年)。释文:始建国天凤元年。玉门大煎都。兵完坚折伤簿。兵完折伤簿。

图25 敦煌汉简
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

八分书、分书是后世为了区别于楷书而言的,强调的是隶书点画“若八字分散”的特点。

东汉中后期至魏晋时代,隶书趋于方正,笔画匀称,挑法逐渐消失,波画变平直,磔画变尖撇,被称为新隶体。东汉始兴刻碑,中晚期此风最盛(图26)。两晋开始流行墓志。当时碑铭一般用新隶体,而小篆只用于书写碑额。

图26 东汉石刻

篆书隶变的过程中,篆体解散,构形基础由单一的弧形线条变为几种平直方正的笔画;小篆偏旁被分化或合并,字形也有不少简化。隶书极大地方便了书写。

同时,篆书“随体诘诎”的特征消失,减弱了汉字直观表意的特征,并降低了表意的系统性。所以隶书以后无法再“因形求义”。这就是为什么研究古文字必须以说文小篆为基准和参照系的原因。可以说,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虽然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用纸书写的场合多了起来。但直到晋代,正式文书仍以简帛为主。跟石刻文字不一样,简帛文字是日用文字,更活泼,更容易创新。从简帛文字中,逐渐发展出草书和行书。

9.草书与行书

草书的“草”,有草率、快捷的意思。按理说,书写任何字体,都有可能因为追求速度而写出比较草率的字——这是广义的草书。而狭义的草书指汉代时形成的章草、东晋时形成的今草和唐代形成的狂草;又常常特指今草。

在草书形成之前的秦汉隶书简帛上,常能见到草书的雏形。这时的字形结构与当时的隶书基本一致。如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墓11号木牍中的某些字(见图21)。西汉简中的草法比秦简大有进步,但大多数夹杂着隶字,隶书笔意也较重,很难见到纯粹的草书简。

草书大概形成于汉宣帝、汉元帝时代。下面这枚汉元帝时期的木简(图27),笔画简省、连写都很明显。

图27 居延汉简
西汉元帝永光四年(前40)。选自《居延汉简甲乙编》上册,甲237释文:甲渠第十隧四石具弩一永光四年八月中使故隧长富盖邑一编

东汉以后,出现了比较规整的草书形体,大概因为“有章法可循”的原因,被称为“章草”。章草仍有隶书的一些特点。居延汉简《永元器物簿》是隶草向章草转变的代表性作品(图28)。三国吴皇象《急就章》是现存最系统的章草资料(图29)。

图28 居延汉简《永元器物簿》(局部)
东汉永元五年(93)至七年(95)。选自《居延汉简甲乙编》上册

图29 《急就章》(摹刻本,局部)三国吴·皇象

魏晋时代,草书受楷书、行书的影响,发展为今草。今草对汉字形体进行了较大的简化,字内笔画可以勾连,上下字可以连写,隶书笔意基本消失。陆机《平复帖》(图30)是章草向今草过渡的代表。王羲之草书(参见图31),基本都是今草。

图30 《平复帖》西晋·陆机

图31《十七帖》(局部)东晋·王羲之

唐代以后出现狂草(参见图32)。狂草字形过于简省、随意,难以辨识,不合实用,一般只用于书法艺术。

图32 《自叙帖》(局部)唐·怀素

东汉晚期产生了行书。唐张怀瓘《书断》说:“行书,后汉颍川刘德昇新造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行书是介于隶书与草书或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张怀瓘《书议》说:“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早期行书介于新隶体与草书之间,但很难画出自身的明确边界。参考王羲之《姨母帖》(图33)。

图33 《姨母帖》东晋·王羲之

楷书发展起来后,行书也演变成介于楷书与今草之间的字体。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早期行书的代表书家。

行书没有明确的边界。行书写得接近楷书一点,就叫行楷或真行,写得接近草书一些就叫行草。

行书比隶书、楷书便于书写,又不像草书会影响辨认,所以成为后世最日常的实用字体。当然行书也是最常见的艺术书体。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宋代苏轼《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图34、图35、图36)。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以行书见长,合称“宋四家”(有人说“苏黄米蔡”的“蔡”原指权相蔡京,后人厌恶其为人,换成了蔡襄)。

图34 《兰亭序》东晋·王羲之

图35 《祭侄文稿》唐·颜真卿

图36 《黄州寒食帖》宋·苏轼

10.楷书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正楷。“楷”是楷模、法式的意思。传统认为,楷书是东汉时期由汉隶发展而来的。而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论》中认为,楷书是由行书规整而来的,早期楷书可以看作早期行书的一个分支。在钟繇、王羲之的楷书中(图37、图38),这种联系比较明显。

图37 《宣示表》(局部)三国魏·钟繇

图38 《黄庭经》(局部)东晋·王羲之

在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图39)中,能看到隶、楷、行多种特征的复合体。这说明楷书在形成初期可能同时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图39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选简
1996年出土。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共出土约10万枚,超过此前全国简牍出土总数。
释文:弹丘男子潘砀,佃田一町,凡五亩,皆二年常限。其三亩旱不收。定收二亩,为米二斛四斗,亩布二尺。其米二斛四斗,五年十二月九日付仓吏张曼、周栋。凡为布四尺,准入米二斗五升,五年十二月廿日。嘉

直到南北朝时期,楷书才取代隶书,成为主要字体。南朝楷书跟钟王楷书相近。而北朝楷书,比钟王楷书有较多的隶书特点;因为这种字体多见于碑铭,所以被称作魏碑体。参见《张猛龙碑》(图40),《张玄墓志》(图41)。北朝后期,魏碑也逐步转向钟王楷书;唐代后,魏碑体不再使用。直到清代碑学风气兴起,才再次受到书法家的重视。

图40 《张猛龙碑》(局部)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

图41 《张玄墓志》(局部)北魏普泰元年(531)

楷书发展到唐初欧阳询,才完全脱去隶书笔意,达到楷法赅备的成熟阶段。唐代的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和元代的赵孟,对楷书的发展各有特出的贡献,合称“楷书四大家”。参见图42、图43、图44、图45。

图42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唐·欧阳询

图43 《玄秘塔碑》(局部)
唐·柳公权

图44 《颜勤礼碑》(局部)
唐·颜真卿

图45 《三门记》(局部)元·赵孟

楷书横平竖直,结构紧凑,比隶书更便于书写。此后端庄典雅的楷书与流利便捷的行书互为表里,成了最重要的两种书体,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在明代之前,印版一般由字写得好的人先写好,再刻出来。到明代隆庆以后,开始由专业写字匠书写一种印刷专用字体。这种字大小一致,笔画均匀,竖粗横细,竖头、横尾及笔画转折等处有顿角。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宋体字。日本和中国港台地区也称之为“明体”“明朝体”。

宋体字笔画简单规整,便于雕版、刻字模,空间利用率也比较高,阅读时则节省目力,是汉字印刷中最重要的字体。

早些年计算机显示技术还比较落后的时候,宋体字因为笔画轮廓以平直为主,斜线、曲线较少,显示出来要比楷体、隶体等平滑,看起来要清楚、舒服许多。现在不管印刷还是屏幕显示,楷体字都没有问题。但现代人的阅读远远多于书写,楷体很少用,宋体又看惯了,这样一来好像宋体倒成了本位字体似的。甚至至今也没有楷体字形的国家规范。

小学低年级教材是以楷体为主的,以便识写一致,为学童减少不必要的困难。有些教师、家长看到教材上的“日、田”等字的横折(末尾带小钩)写作横折钩,而且折角角度不一样,“于、字”等字的竖钩有时写作弯钩,会有疑惑。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以笔画横平竖直、整齐划一的宋体字为本位、为参照的。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