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我们说话时,听我们的语气,往往多过听具体的内容。经常仔细听自己说话,会对我们大有好处。在商店里、公园里、聚会中,你可以留意听一听我们说话的语气,会发现我们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和平时不一样。回到家里,再听听我们的语气,到底我们在表达什么?孩子从语气中听到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气刺激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比利说他要去给草坪浇水。妈妈强硬地说:“你不要去。好好待在屋子里。”比利看了妈妈一会儿,没说什么,离开了。没过一会儿,妈妈听到了水流的声音1比利正在给草坪浇水。妈妈的语气强硬独断,刺激了比利和她发生权力之争。当时还有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在场,我们问她从比利妈妈的语气中听到了什么。她说:“她很心虚,在故意制造她很厉害的声势。”(看,明内我们的意思了吧?)
爸爸在辅导十岁的乔迪做作业,乔迪对作业不太明白。“哦,你懂得可真多呀!”爸爸用讥讽的口气说。乔迪蜷缩着靠近书本,显得更加迷惑了。爸爸的语气是在说,他对乔迪的学习能力一点没有信心,这让孩子非常气馁。
妈妈在商店里碰到一位朋友,女儿辛西娅出生后,两个人就再没怎么见过。朋友问:“她多大了?”“十一个月。”朋友逗着辛西娅的下巴,咯咯笑着模仿小孩子的口吻说:“哎哟哟,她可真是可爱的小宝宝哦!”用傻里傻气的“婴儿语言”或者刻意简化的语言,是很多人和孩子们说话的方式,这其实是在显示,他们低我们一等。我们不会用这样的方式和语气跟朋友说话。如果我们留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就会发现这样的方式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我们学孩子说话,满脸堆笑,假装兴奋,故意把声调弄得甜腻腻的,希望孩子喜欢。只要我们觉察出自己的语气不对劲,及时更正就好了。当我们和孩子说话的语气与和朋友说话的语气一样时,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之门就敞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