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你们这些皇上:负了美人,也负了才子(二)

guo theory

24
你们这些皇上:负了美人,也负了才子(二)

我从来不敢说我郭德纲说得多好,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是拿您各位当交个朋友!当然也有人觉得我在瞎说,还不如他怎么怎么样……这个咱们都承认,但是呢,朋友嘛,也不能渴望说全天下人都喜欢你都爱你,这个也不现实。

咱们看三国,不老说这话吗:曹操再奸,他也有知心的朋友;刘备再好,他也有他的死对头;孙权再温柔,两边也都是仇人。

所以说,你要如果光在乎别人,你也没法干事,就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尽量努力,你也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头,不喜欢你的人,你也别给人家添那个乱,是不是?也不用去讨好,没用!因为惦记你的人自然而然地你就是他的好朋友。

做人就是简单,人心换人心,换不来就转身。

闲话少说,咱们得干点正事,在上一讲的时候,我们说的是王维和孟浩然,这两位我们上学的时候其实也没少听说人家的大名。

这俩差别挺大,同样是山水派的诗人,王维是又入朝做官,又大隐隐于市。孟浩然是隐也没隐成,入世也没入成,让人觉得挺惋惜。

当年那个时候,不管你是才高八斗,多么让人炫目的才子,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人和,懂阴阳、明八卦,晓奇门、知遁甲,最后呢,也都走了“行卷”的路子。上一讲咱们介绍了,所谓的“行卷”,就是把自己写的诗以及那些大作品通过朝中的权贵,张大人李大人王大人……通过人家推荐,最后就能得到皇上的恩宠。包括大才子李白,那还能有比李白才气更大的吗?他都不能例外。你看他还专门写过诗表达自己不跟俗人一块儿参加考试,他写:“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终然不受赏”——哪怕我没有露脸,我也不能跟你们大伙一样,那会让我觉得很羞愧。这是他写的,但是今天呢,咱们也能看到他写的行卷:“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拿今天的话来说,李白是那种谜之自信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说有几个人敢说把千金散尽的,李白就是这种自信的口吻,你不由自主就相信了。李隆基是一位激情四溢的皇上,所以他最初对李白也是惺惺相惜,俩人最要好的时候到什么程度呢?

“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七宝床”比喻皇上歇息的床,上面镶嵌着七宝,得有身份的人才能在那上面坐着,结果皇上就让李白坐他的床了。

“御手调羹”,皇上那手叫御手,端了一碗汤或者羹,甭管是什么吧,哪怕是豆腐脑也行。皇上端过来了:“来,尝尝这个。”

这说明什么?说明恩宠!可是接过这碗汤羹的李白倒觉得坏了。为什么李白不喜反忧,觉得有问题呢?

才子和美人,都怕老,有句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美人怕迟暮,怕遇不到悦己者,男人怕迟暮,是怕遇不到伯乐。

一般来说,男儿当自强,强在哪儿呢?入仕途,终极理想就是治国平天下,因为那会儿追求“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读书人没有别的出路,只能是做官,所以你说像贾宝玉那样的,一天到晚诗情画意的,当个艺术家、当个生活家什么的,这也不多见,所以一个才子如果才华不能够上报朝廷、下济百姓,这样的才华就是一种浪费。咱们看才子们留下来的诗,不是表达想要施展宏图,就是表达不能施展的郁闷。

李白是个大才子,但他不觉得作几首绝顶好诗就是他的生命价值,他渴望的是风云际会之时,凭借自己那惊世骇俗的才华,立下卓然不世之功,然后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飘飘然,化羽而去。

这才是一个天才,在人世间该有的那么一个下凡的套路。

可是这个李隆基啊,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开元之君”了,他只是想把李白当一个写诗的人才,你不是写得好吗?来,请进宫来,写点诗吧,写点什么《宫中行乐词》,给杨贵妃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类的诗,但是这种圣宠对李白来说是一种羞辱。

李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仙”,他跟杜甫并称为“李杜”。当然,为了区别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有“大李杜”“小李杜”。杜甫和李白叫“大李杜”。

据说李白的祖上也是显赫人家——兴圣皇帝九世孙,就是凉武昭王的九世孙,他跟李唐的诸位王是同宗。李白这个人,爽朗大方,爱喝酒,有人管他叫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他的字是“太白”。

他的出生地,一般认为是在唐朝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祖籍甘肃。他的家世、家族皆不详。武则天去世的时候,李白还小。他几岁开始念书,十几岁的时候已经作了很多诗了。一直到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在现在四川的江油县,读书、见朋友,增长了不少的阅历和见识。

一直到了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四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反正是走遍天下,到处写诗、交朋友什么的。

李隆基对李白开始还是挺好的,毕竟最开始李白写的是“直挂云帆济沧海”。后来皇上一看他写“天子呼来不上船”,动不动又来个“安能使我摧眉折腰事权贵”,这个太狂放,有点失去耐心了:您到底是来,还是不来?到底干什么是不是?

后来君臣的“蜜月期”也就算到头了。李隆基客客气气给他送出宫去了,这就跟宫女到了岁数一样,一到二十五岁就得了,差不多出去吧。

那会儿的李白飞扬跋扈,杜甫形容他:“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时候“飞扬跋扈”这个词也不算是个贬义词,不像咱们看宫斗戏,哪个贵妃“飞扬跋扈”就准是坏人。

有好事者研究过历史细节,发现唐代的酒,好像也没有那么大的度数,酒精含量最多就是3%到15%,类似今天的熟啤。李白之所以会被称为“醉仙”,其实是因为他酒量差,一杯就倒。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赐死杨贵妃,让位唐肃宗。一代圣君,最后只剩下凄凉度日。而李白到老也不肯放弃他想象中的治世才干,既然李隆基不是那个知己,那他就决定另找一个王,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可惜,这次李白站错了队,他选的永王李璘在夺位斗争中败给了唐肃宗,李白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时遇赦,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总体来说有三种死法:第一是醉死,第二是病死,第三是溺水而亡。

第一种死法见《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第二种死法,专家们也有考证,史书上也有记载,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六十一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

第三种死法就是民间传说了,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采石江上饮酒,喝得酩酊大醉,见水中一轮明月皎洁可爱,就跳入江中捉月亮,这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

但不管哪一种死法,都跟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直接的关系。反正结束了传奇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刚才提到了“李杜”。杜甫年轻的时候其实也纠结过,他在诗里就写过:“独耻事干谒。”所谓“干谒”,就是“行卷”。杜甫觉得,靠诗文巴结权贵,这是一件让人羞耻的事。

杜甫,字子美。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搬到巩县(今河南巩义)。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后人称他为“诗圣”,后世称其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杜草堂。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在世时虽然名声并不十分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是著名诗人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位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离得远。

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有神童的美誉。他不像李白,李白都不屑于跟凡人一块儿参与考试,杜甫不但去考,还考了两回。

第一回,没考中。第二回,由于宰相李林甫捣鬼,骗皇上说“野无遗贤”,“野无遗贤”就是说民间没有贤人和有才华的人了,有才华的人都招来了,都在朝堂上了,民间没有漏网之鱼。皇上也就信了,总之杜甫又没考上。

长安的物价就跟现在这房价似的,有点贵,但杜甫坚持做一个“京漂”。

四年之后,杜甫也熬得差不多了,学聪明了,他找了个机会向皇上献了一首《三大礼赋》,李隆基一看:“这个很好啊!”很是欣赏,召试文章并送隶有司“参列选序”。

这一等,就是四年。可能是等待入朝的才子太多了,皇上一时也想不起来这号人。杜甫先是被授河西尉,之后又换了官当——兵曹参军。但都是小官,他这个河西尉是天宝十四年(755年)的事。但杜甫不愿意做,他写了“不做河西尉,凄凉为折腰”。朝廷让他去当兵曹参军,这时杜甫已经四十四岁,到长安也有十多年了,这不去不行啊,为生计打算,他接受了这个职位。

十一月,他先回家探亲,还没走进家门就听到一家老小在哭,原来自己的小儿子活活饿死了。根据这个,他又把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了一首特别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里面有这么几句到现在还流传得挺广的。所以说古代的诗人啊,有的时候特别喜欢把自己比作女子,也包括杜甫写的这个: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许身”就是过去女子的志向,过去连苏东坡这些个豪放派的大诗人,也经常借用女子的口吻表达自己的志向和不得志的幽怨。

这首诗里,杜甫还写了对底层百姓的悲悯之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皇上看着这首诗,可能还会被其中一句话感动: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意思就是我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归隐江湖、潇洒自在,但是既然遇到了像尧舜一样的明君,我不忍心离开他。在杜甫的心里,李隆基就是明君。虽然皇上没有像对李白那样亲手给杜甫调过羹汤,但是杜甫对皇上,就跟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一样。

他既然内心认定了李隆基是明君,就一门心思忠于皇上,忠于朝廷。

安史之乱爆发后,皇上李隆基让位给唐肃宗。杜甫只身赶去投奔,结果半道上让叛军的人给截和了,和诗人王维关押在一起。

由于杜甫当时没有什么名气,所以也没有人来劝他归降,看守也不严,他就趁乱跑出来再次投奔唐肃宗,皇上很感动,封杜甫为左拾遗,官不大,但专门给皇上提意见。权力不小,这个权力一大就容易获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杜甫终于像其他才子一样,起起落落,看透了仕途的冷暖,但这一生,他志向不变,忠于朝廷,心系苍生。

他写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家国天下、悲天悯人的情怀,深受民间百姓的爱戴。

大历五年(770年),潭州作乱,杜甫逃往衡州。原打算找舅舅去,但行到耒阳的时候,发大水,江水暴涨,只得停在这里,五天没吃东西,后来有个姓聂的县令派人送来饭,杜甫这才得救。耒阳到滨州需要逆水而上二百多里,洪水没退,他原本一心想北归,这时候改变了计划,顺流而下回了潭州。

这一年的冬天,杜甫在由潭州去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