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忘初心

无忘初心[1]

大家好,非常开心见到这么多阿里校友,特别是在疫情之下,能有这么多阿里校友聚在一起是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每年新年峰会都会让我来讲几句话,我也每次都会问:“我们的同学希望听什么呢?”如果有收到一些回复,能让我讲话更有目的性一些。今年把问题抛出去之后,收到了大概50名同学的回复,我把问题大概分了一下类,50%是关于个人问题的,30%是关于公司文化的,20%是关于创业的,我觉得这些都很有意义,值得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个人方面,很多同学在个人方面都有一些困惑,会想:“我应该怎么去平衡工作和生活?我该何去何从?我该怎么做选择?怎么实现晋升?怎么去照顾我的前途和家人的前途?”这些问题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次是公司文化方面,有人提出了疑问:“阿里成立这么多年了,阿里文化是不是已经被很多不同因素影响了?我们怎么可以找回初心呢?”

第三是创业方面,关于创业也收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个创业的女孩子说:“我创业后才发现原来创业真的很辛苦,要支付每个人的薪水,每天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我还不如回去做个高管算了。”这些都是她的肺腑之言。还有一个阿里同学,有一个新的创业公司看中了他阿里文化的背景,想请他到公司去整理文化,他问我怎么做更好。

三个层面的问题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的初心是什么?

个人有初心,公司创业也有初心,我想到答案之后,灵感来了,马上拿出毛笔,写下了“无忘初心”这四个字,送给大家做书签。

下面我先从个人层面和大家详细探讨一下。

从个人层面而言,初心是要知道“我”是谁。我Savio是谁?我马云是谁?知道“我是谁”是很关键的。如果不知道你是谁,你就不可以说自己能在这个世界上、在生活中,为家人、团队、公司做出什么重要的贡献。

知道“我是谁”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还要懂得因果,知道了“我是谁”之后,你就知道了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很多人的初心是赚钱、晋升、过得舒服。这些都是果。那么因是什么呢?比如你对某一批目标客户做出了贡献,这个贡献就是一个因,你做出这个贡献之后,得到的晋升,得到的财务自由,得到的选择的自由,就是果。

千万不要因果倒置,很多人都很直白地说“我想做个百万富翁”,甚至有人想做千万或者亿万富翁。但是他们忘了到底要做些什么才能有机会得到想要的晋升、财富等等。

这其实是由性格决定的,也是个人的选择。

有一个同学问我:“Savio,你活得比我们长,你对自己的人生是什么感受啊?”还有一个同学问:“Savio,你遇到重要选择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我想了一下,觉得这个很关键的问题实际上是由性格决定的,取决于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一个朋友跟我说:“Savio,现在的年轻人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所以你是一个肯吃亏的人吗?你是一个完全不能吃亏的人吗?这是性格方面的问题。

选择也有短期和长期的区别,短期就是马上要拿到结果,拿到结果就能让你做出下一个不同的选择。长期是指看得更远,不需要马上得到结果,而是可以耐心地等。换句话说,长期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在我身上都发生过。当年马云找猎头公司,说要招阿里的COO,那个猎头公司就找上了我,我觉得很有趣,也很愿意加入。我还记得当年蔡崇信跟我们的一个投资人带着合同约我在北京的长富宫饭店见面,准备跟我讨论签约条件。当时,我把他们准备好的合同拿了过来,也没仔细看,大笔一挥签了递回去。

我记得蔡崇信还问我,说:“Savio,你不跟我们谈条件吗?”

我说:“谈什么条件,我很愿意加入阿里,你们肯定是公平公正的人。”

就这样,我没仔细看合同,也没谈条件就签好了,结果看了一眼薪水,减了95%以上,但有了一个其他回报,是阿里的股票。

这个签约绝对是我人生中做得最好的决定。因为我没有追求短期的回报,没有说:“我以前拿的是100万美元的薪水,为什么现在连10万都不到?”这个我没有问,也从来没有提过,这就是短期跟长期的区别,也是我的性格决定的。

前面说到,很多人都问,说:“我们怎样平衡好生活跟工作?”这也是个人的选择。当然你肯定要照顾好家人,也要照顾好事业,但是在压力之下,如果你没有发挥出最应该发挥的东西——创意,就不能把平衡做好,你会拼命地想两个都做,结果两个都做不好。当你需要平衡压力的时候,千万要记得去找创意。

这个我在伦敦商学院领受过了,当年老师故意给我们很多案例,一个案例大概100多页,高峰期的时候一下子给我7个案例,让我一个晚上看完,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后来我想到一个创意,就是挑我喜欢的看,其他的都不管。老师要是第二天讲我喜欢的那个案例,我就冲到前面举手参与,要是讲的不是我看过的案例,我就躲在后面听,不会坐到前面参与。

但是后来我发现有一批固定的同学每天都站在前面参与,六七个人,每人手上拿着一张纸,他们对每个案例都能对答如流。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怎么可以把7个案例都看得这么透彻呢?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做“团购”,六七个人一起读案例,每人分一个,自己花三四个小时看完选择的那个案例之后,所有人再聚在一起用一小时做分享,每个人拿着一张纸把其他人分享的案例要点都记下来。

这是什么?这就是创意。

所以当我们遇到压力,特别是家庭和工作上的压力的时候,不要硬拼,首先要有个人的选择,然后还要有创意,这个答案希望可以帮到问关于平衡的问题的同学。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公司文化和创业。有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的价值是什么,我的风格是什么。也有很多人问我是怎么晋升的。晋升是因为你有价值,不是因为你努力。你会赢在有价值,而不是赢在努力。努力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你有创意,能做出别人想不到的事情,你就是有价值、有风格的人。

个人方面我再分享一点内容。很多阿里人通过努力拿到了选择的自由,拿到了一笔财富,但是我希望大家知道,这笔财富是可以传承给下一代的,但是注意,是传承,不是继承。传承就要告诉你的第二代,爸爸妈妈怎么辛苦,在阿里经过了多少奋斗才拿到这些财富来支持我们的选择自由。千万不要让孩子问:“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有钱,但是你们死了之后留多少钱给我?”这个不是传承,是继承。

最后再花几分钟回答那些问创业相关问题的同学。创业跟公司文化是分不开的,刚才有一个说创业很累的女同学,她说:“我不如回去做个高管,舒舒服服过日子。”所以,创业的关键是你的决心有多大,你有多相信你能为别人创造价值!

创业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你为谁提供价值?提供了什么价值?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要想办法写在你的公司使命里,阿里很厉害,马云很早就想清楚了,阿里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2001年我问他这句话的时候,他想也不想,立马就讲出来了。阿里很清楚,我们就是为生意人提供价值的,就是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无论是C2C、B2C、B2B,还是投资,我们都可以提供价值。

希望我们创业的同学都能知道这一点,如果不清楚,我们可以找时间开个班一起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创业的使命提炼出来,这是很必要的,如果没有使命就没办法凝聚你创业过程中带领的团队。

创业的另外一个关键点就是你的策略和领袖力。

策略是什么?很多人都误解了策略,关于策略100个商学院可能会有1000种不同的讲法,但是策略实际上很关键的是要知道怎么去赢,而不是怎么去做!

过去十几年,我跟几百家创业者打过交道,给他们做过辅导,发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懂得如何做,但是不懂得如何赢。很多阿里人创业,很快就可以让公司运作起来,因为他们很懂阿里的那一套。这是好事,但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我们去做不等于我们去赢。赢很关键,但是要明白什么是赢,明白我们这个创业公司现在这个阶段什么是赢,是收支平衡吗?如果收支平衡是赢,我们怎么才能做到收支平衡?如果实现收支平衡就是赢了,那下一步怎么办?下一步肯定是规模化,那么怎样规模化呢?要达到怎样的规模才是赢呢?像阿里一样一步步走过来,各位创业的同学应该很明白了。

怎么去赢呢?很关键的一件事就是你要先懂得赢的策略再去做。

有很多人不懂得赢的策略就去做,最后发现只有做,没有赢。2000多年前《孙子兵法》就讲过:“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打胜仗的军队是先懂得怎么赢才去打的,打败仗的军队通常都是不懂得怎么赢就去打了,这就是懂得赢和懂得做的区别,也是希望各位同学关注的策略。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关注一下领袖力。

很多人问我:“Savio,你搞了几十年的管理,做了几十年的领袖,也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公司,最后把阿里这么小的一个公司做到现在这么大,你的感受是什么?”

其实让下面的人愿意跟着你,你能通过他们拿到卓越的成果,这个就是领袖力了。

让下面的人跟着你,意思是一个没人跟随的领袖,怎么能谈得上是领袖呢?作为一个领袖,你什么都自己去做是不行的,因为要是这样,你就会局限于你自己这个瓶颈,领袖要能通过别人拿结果,成为领袖就意味着你现在要做的事跟以前一个人打天下时不一样了。

马云是很好的例子。马云是我们的领袖,我们都死心塌地为他倡导的使命去打拼,虽然他可能在每件事情上的能力都比不上他的下属,但是他能让大家跟着他,通过下属拿到卓越的成果,这就是他的领袖力。

所以各位创业的同学,希望你们记住三点:

第一就是无忘初心。初心要能写下来,变成一个使命,由此知道你能给谁带来什么价值。

第二是策略,知道怎么去赢,而不是怎么去做。

第三是领袖力,要让员工愿意跟着你,你再通过他们去拿到卓越的成果。

谢谢大家!

2022年1月8日

[1] 本文系作者在2022年阿里校友新年峰会上的演讲。——编者注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