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格局

7.悲观与乐观


7.悲观与乐观

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悲观主义者?一个原因是,悲观主义的风格能减轻悲剧对我们的打击。悲观主义者时常会想,世界很糟糕。怀着这种想法,当悲剧或者厄运真的发生时,由于在预期之中,他们会觉得打击不那么痛苦。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防御性悲观。然而,悲观主义虽然能够减轻痛苦,却不能解决问题。悲观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恐惧未来。虽然它促使人们小心谨慎,但会让人瞻前顾后,失去应有的机会。

我们的世界并非那么灰暗,即便有挫折,也是暂时性的。积极走向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为什么悲观主义会盛行

 

不论形势是好是坏,总有人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悲观的解读。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有防范意识当然好,但是用悲观主义(包括怀疑主义)的心态做事,弊要远远大于利。因为这种心态让人惶惶不可终日,难以专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最后变得一事无成。还有很多人,因为对当下不满,对未来感到悲观,便生活在怀旧之中。等某一天推开门一看,世界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一年夏天,我陪着家人在萨尔茨堡和柏林专门听了两周的音乐会,包括很多古典歌剧。我的小女儿问我:“为什么歌剧大多是悲剧?”我说:“悲剧才有震撼力,才抓得住人心。”事实上,这个道理不仅剧作家懂,科学家也懂。如果一个人说世界正越变越好,其他人可能会嘲笑他天真、麻木, 或者觉得这是老生常谈。20世纪9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朱利安•西蒙认为,悲观主义者都是杞人忧天。结果,他被骂成“老顽固”“蠢货”。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相反,如果一个人说人类大难将至,说不定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类似地,如果我说人类对全球变暖的担忧有些过度,会被骂成无知和没有责任感;如果我装出对海平面上升的担忧,会被认为有悲天悯人的良知。这刚好印证了哈耶克的那句话:“(我们 ) 对进步的善行怀有信心,反而成了心灵浅薄的标志。”

2018年初,我看到悲观主义盛行:民众和政治家担心贸易摩擦,经济学家发出各种警告,科学家一如既往地警告全球变暖。可是,一年过去了,天没有塌下来,甚至很多事情的走向和大家的担心是相反的,但是悲观的情绪依然在蔓延。如果悲观主义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就罢了,但是这样的心态对每一个人,乃至对我们的社会是有危害的。

为什么悲观主义会盛行?人的过分自信以及由此造成的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是导致悲观主义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看到这个观点,有人可能会反驳:过分自信不应该导致乐观吗?其实,人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才会产生悲观情绪。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观点。

第一个例子源于一个社会学实验。实验者给实验对象一个看似并不复杂的机械装置,问如果没有说明书,他们拆了之后能否重新装回去,并且给这件事的难度打一个分。需要说明的是,这件事和教育水平没有太大关系。

在实验开始之前,有非常高比例的人觉得这不是难事,认为自己能装回去,因此打的难度分偏低。但是,最后真正能够将机械装置装回去的人的比例很低。至于能否成功地装回去,和一开始的自我评估无关。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否做成一件事,和是否有信心无关。

接下来,实验者又让实验对象给这项工作的难度打分。一开始认为自己能装回去的那群人,无论最后是否做成了这件事,第二次打出的难度分普遍高出很多。前后两个难度分的差异,既说明人容易过分自信,也说明对自身能力不切实际的判断与现实的反差,会让人感到悲观。相反,一开始觉得自己不能把机械装好的人,不论最后他们是否装好了机械,第二次打出的分和第一次一样高。这说明,如果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太高的估计,就不会在失败后产生悲观情绪。

第二个例子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道格拉斯•肯立克讲过的一个故事。他刚上大学时,发现校园里的女生美丽动人、身材健美,加上年轻人着装大胆,他觉得简直就像看到了一大群在海边沙滩上沐浴阳光的泳装美女。但是他的朋友大卫说学校里一个漂亮女生都没有,这让肯立克大惑不解。后来他到大卫的宿舍玩儿才明白原因,因为大卫的宿舍里贴满了《花花公子》封面美女的巨幅彩照。大卫不知道《花花公子》里的兔女郎不仅是万里挑一的美女,而且为她们拍照的摄影师是最好的肖像摄影师,用的是最高档的哈苏相机,摆的姿势也是专门请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这样拍出的一大堆照片,也挑不出几张足够好的精品放在《花花公子》的封面上。大卫的失望来自幻想和现实的反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在内心对自己是尚估的。一些读者问我:我们十年寒窗苦读,上了大学,快毕业了,才发现自己努力读书还是拼不过富二代和官二代,整个人都不好了,怎么办?我在《见识》一书中专门做了回答,标题是“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这种对世界、对前途悲观的看法,其实来自过分自信造成的自己的能力在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反差。

十年寒窗苦读,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甚至过去一直是学霸,其实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很多被称为“高考状元”的学子,只是一个省的第一名。至于市、县一级的“状元”,只相当于古代的秀才而已。所以,现在所谓的“状元”,没有什么可自豪的。即便是古代那些闯过4关夺得状元的人,我们现在能说出名字的恐怕也就三五个。当了状元尚且不过如此,十年寒窗苦读,真不算什么人生的资本。没有资本,面对比自己想象中复杂得多的社会,自然很容易“整个人都不好了”。

相反,一个人不断往上走,眼界越来越开阔后,就越知道自己能力的局限,会越谦逊,越有敬畏之心,就不会再有不切实际的奢望了。这时人会变得豁达大度起来,反而对未来、对社会不再那么悲观。

导致悲观主义的第二个原因是坏消息总是被不断放大。通信和传媒手段越发达,这个效应越明显。

近20年来,每到夏天,我们就经常听说某条大河大江又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人们就很容易得出结论,现在的灾难比以前多。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猜测,比如全球变暖、三峡大坝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沙尘暴带来的蝴蝶效应等,可没有一个猜测能够被证实。

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经常发生看似不正常,但如果知道全世界最长的100多条河流(长度超过2000公里)里,有20条在中国,每隔三五年就有某条大河大江发生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就不奇怪了。洪水在过去也有,但是由于通信不发达,没有那么多人知道。20世纪70年代,驻马店地区的淮河发生过一次洪灾,死亡人数超过近40年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总和(据估计从 2.6 万至30万人不等),只是过去没人知道、没人关心。更何况过去人口密度不高,人们的聚居地未必像现在这样离河岸那么近,因此对洪灾不是很敏感,记载也未必完备。类似地,在国外,近几十年的自然灾害并不比历史上更多。

媒体报道飞机失事,总是比报道公路交通事故要多,因此人们对乘飞机的恐惧被放大了。我在飞机上见过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上了飞机就开始发抖。她妈妈解释道,她看到电视里的飞机失事,走不出恐惧的阴影。其实,全球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是因飞机事故死亡人数的几千倍,但几乎没人害怕乘车,因为从来没有媒体觉得这类新闻值得报道。这正说明了媒体对人的影响。

为什么看似理性的学者要宣传悲观主义?原因很简单,宣传乐观主义观点的论文不仅没有人看,甚至无法发表。时间一长,讲这种话的人就被学术界淘汰了。这就涉及悲观主义诞生的第三个原因,即从信息论上讲,越是与众不同的说法信息量越大。

你可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如果某个学者说明年经济形势很好,大众会觉得这和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区别。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还有什么可说的。相反,如果某个教授说中国经济要崩溃,就算他年年说、年年错,但是年年有人听。“末日博士”鲁比尼便是如此,他说中国经济在2013年会彻底崩盘,全球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从信息论上讲,重复先前的信息,或者讲一个众人都知道的事情,信息量为零;讲一个大家能想到的事情,信息量很少;讲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信息量巨大。

可是,那些总说错的教授,是否能在学术界继续混下去呢?学术界本身就是一个讨论问题的地方,不是一个谁绝对正确的地方,因此大家对错误的容忍度还是蛮高的。我的一位同学在世界银行做到了很高的职位,他认为经济学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否则混不出头儿。至于经济学家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无须别人担心,因为他们永远能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数据。

我有一位朋友是物理学界的新锐,针对量子霍尔效应发表了很多论文。他告诉我,如果一个人想在理论物理学界出名,那么众人都说“一”的事情,那个人一定要说“二”。我问他,这样一来结论不就错了吗?他说没有关系,关键要在逻辑上站得住脚,这样众人就找不出毛病。如果这个人很幸运,保不齐哪天大家原本以为是“一”的事情真变成了“二”,他就得诺贝尔奖了。

如果你仔细看看各种悲观主义的结论,会发现它们在逻辑上都很严密。比如,2008年,著名环保人士、马里兰大学教授莱斯特•布朗发表了对未来表示悲观的观点。他认为,如果每个中国人以美国当前的速度消耗纸张,那么到2030年时, 14.6 亿中国人需要使用的纸,是那时全球纸张年产量的两倍。这样一来,全世界的森林就没了。假设到2030年,中国每4个人就拥有3辆汽车 —— 和当时的美国人一样,那么中国需要11亿辆汽车,而那时全球才有 8.6 亿辆汽车。为了提供必要的道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中国要给相当于全国水稻田总面积的土地铺上水泥。因此,到2030年,中国每天需要9800万桶石油。目前世界的石油产量是每天8500万桶,这个产量恐怕永远不可能再提高,所以,全世界的石油储备就没了。他的观点看起来很符合逻辑,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预言石油将在20年内用光的人的推理同样符合逻辑。

不能认为布朗的观点没有意义,搞研究的人其实一直在警示世人,这件事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他们警示的事情会发生。很多时候,并非学者有意误导,而是要想让自己的论文发表,他们的观点必须与众不同。可以想象,如果这位教授一直说中国的环境问题一定能改善,现在不仅不会有人知道他,他还很有可能评不上终身教职。

悲观主义横行还有很多原因,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上述三个原因,其实都来自人性的弱点。

悲观主义的危害

 

 

首先,悲观主义会导致很多误判。

拿着真金白银投资的人会有这样一种心态,他们看好未来时,会大胆地扩大投资;反之,他们觉得未来不确定时,会把投资都撤出来,变成安全的资产,并且逃到安全的地方去。两种不同的做法,经过几十年后,结果会十分迥异。

罗斯柴尔德家族现在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连19世纪初的1%都没有,他们管理的资产连约翰逊家族管理的富达基金的1%都不到。是什么让这个在起跑线上领先几十公里的家族衰落成现在的模样?除了外在的客观因素,比如希特勒排斥犹太人,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们没有把握住1870—1890年的美国工业革 命。 当时美国由于刚刚打完内战,南方经济已经完全被摧毁,北方则由于给予黑奴公民权而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在之前的200年里支撑美国(以及之前北美殖民地)的盎格鲁一撒克逊清教徒价值观,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在经济上,曾经占主导地位的以家庭和小作坊为单位的经济体,大多被以大机器进行生产的联合企业挤垮。在生活上,新工业带来了污染、城市拥挤和犯罪。看到这些,你难道不觉得末日已经到了吗?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人就是这样想的,他们完全撤出了美国,回到了看似更有秩序的欧洲,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对未来简单的误判会让我们走错路,失去一些机会,但如果仅仅是走错了,还可以迷途知返,有弥补的机会。而悲观主义的危害要大得多,它会让人乱了方寸,对世界、对人的看法彻底错了,以致动作完全变形,无法纠正。

很多记者、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做过问卷调查: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会做什么?除了一些人会选择和家人在一起、与家人告别、写下一生的事情外,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会做这样几件事:

•把挣的钱都挥霍光,该吃就吃,该玩就玩。

•把自己的隐私、心里话告诉对方(或者第三方 ) 。

•找到自己爱的人表白。

•强行和心中的“女神”“男神”做爱,以图身心的满足。

通常情况下没有人会做这4件事,就算要做,也会很谨慎,因为后果无法挽回。尤其是第四件事,根本就是犯罪,即使逃脱了惩罚,也有罪恶感。但是,当人觉得世界大限将至时,想法就不同了,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另一项调查正相反,问的是:如果有1000年的寿命,你会怎样活?用什么态度去做事?做什么样的事情?受调查者的回答给出了两种他们通常没有的人生态度。

第一种是,因为有足够多的时间,只争朝夕的精神没有了,享乐主义的倾向远比现实生活中高。但是,他们在投资上和学习技能上会更有耐心,不会去做冒险的事情。

第二种是,因为有足够多的时间完成伟大的事情,他们会更有雄心壮志。

从这些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对未来没有信心,人难免会患得患失。“末日博士”鲁比尼在2007年卖掉了95%的股票,看似躲过了一劫,但是如果他随后的言行也是一致的,他现在拥有的财富恐怕依然是以现金的形式保留着,这让他错过了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股市增长。事实上,现在美国股指已经是2007年之前高点的近两倍。

相反,巴菲特在过去的60年里 ,一 直被认为是“死多头”就是不论经济形势多么不好,他都说好,都在投资。很多人觉得,这才是他获得高回报最根本的原因。

类似地,在过去,对中国经济有信心的是房地产业的“死多头”;而唱衰中国经济的人,认为楼市会崩盘。事实上,在中华文化圈内的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阶段的第一代人,主要的财富来自在房地产上一次性的增值获利,而非工资收人。无论是早期的香港、澳门、台湾以及首尔,还是现在的中国大陆,都是如此。现在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生活的普通人,一辈子的工资加起来都不会比10年前“高价”购买的那套房子更值钱。照理讲,中国人是不该错失这样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的机会的,只要稍微了解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过程就可以做出恰当的判断,因为从时间上来讲,它们的发展进程比中国快了20 〜 40年。但是,很多人依然错失机会,因为他们用悲观主义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总觉得经济危机明天就会到来。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对未来,如果相信中国的污染问题一定能解决,相信城市不会被海水淹没,这样的人会选择留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如果不相信这些,觉得在北京会得肺癌,觉得海平面会上涨5米,淹掉自己在上海或者深圳的住房,这样的人就会选择逃离那些城市。

其次,悲观主义会将人变成怀疑主义者。事实上,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是一对孪生兄弟。

当下的中国其实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但是依然有很多年轻人怀疑自己能否得到父辈们曾经拥有的机会,父辈则担心比自己教育程度高的孩子能否有发展前途。一些大中学生告诉我,他们觉得中学和大学教的内容没用,怀疑自己花了10多年学的东西最后派不上用场,打算退学创业。不想创业的人,则有不少觉得该早一点儿赚钱。这种怀疑主义也是悲观主义的典型表现,如果他们相信自己通过正常的教育途径学成之后会前途无量,就不会有这种怀疑的想法。

从2017年到2018年,各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货币泛滥,很多试图一夜暴富的人即使倾家荡产也要买那些毫无价值的“空气币”。这些人完全无法理喻,无论别人如何劝他们,他们都咬定一个理由:区块链等同于20年前的互联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他们会在区块链项目中押上身家。其实这些人的逻辑很有问题,如果区块链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那它就不是新兴技术,而是末日技术,就不可能产生什么改变世界的影响力。如果它最终能改变世界,这个过程就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通常会持续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一直有机会,又何必在根本没看清楚区块链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就押上身家去赌呢?互联网从20世纪90年代初风靡世界,至今已经20多年了,依然能在10年前产生爱彼迎和优步这样的公司,能在几年前产生拼多多。当我们不怀疑未来的情景时,就不会急于一时做出判断和选择。

2018年,中国有一个关键词:焦虑。这其实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的怀疑;如果没有对不确定性的担心,就不会焦虑。任何一个能够通过努力往上走的年轻人,特别是还待在学校里的年轻学生,如果能够想清楚人一辈子有几十年挣钱的时间,就会觉得相比日后的几十年,多在学校里花一两年时间不算什么。如果能利用好在学校的宝贵机会,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将来可能会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 类似前文提过的基线 ) 。

反之,如果他们怀疑未来,就会觉得学了也是白学,要么在学校里混日子,要么急于做没有水平的创业。一个人但凡做一些看似毫不着调的事情,背后的原因都和对正规的途径失去信心有关。这就如同伍子胥讲的,日暮途穷,倒行逆施。

怀疑主义不仅影响我们长期的表现,还会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决定。现在要获取信息非常容易,但有时好事却变成了坏事。很多人宁可相信网上看来的信息,也不相信医院里的医生。他们会在诊室里指导医生开处方,这就是怀疑主义在作怪。类似地,很多人会怀疑专业人士的建议,相信自己道听途说的经验,或者怀疑别人的善意,把很多原本很简单的事情想得很复杂,甚至相信各种阴谋论。

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本身是毒素,不仅影响我们每天的生活、长期的做事方式,还毒害我们的灵魂。恺撒说过,勇士只死一次,而懦夫在倒下以前已经死了很多次。很多人认定未来必须给所有穷人免费的食品和用度,否则穷人就生存不下去。这看似人道,实际上等于宣布穷人没有前途、没有希望,给他们注人了毒素,让原本可以通过自强走出贫困的人变得颓废,这也是悲观主义的害处。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