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名著 > 創造與漫想

47 在偉大的國家繼續創新

47 在偉大的國家繼續創新

 

 

 

感謝西瑟霖(David Cicilline)主席、副主席單勃納(James Sensenbrenner)以及各位小組委員。我是傑夫.貝佐斯。我在二十六年前創立亞馬遜,長期致力於,使其成為地球上最以顧客為中心的公司。

我的媽媽賈姬,十七歲,在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市念高中時,生下了我。懷孕的高中生在一九六四年的阿布奎基市不是很受歡迎,所以她不太好過。校方要把媽媽趕出去的時候,我的外祖父到學校聲援她。一番商量後,校長終於說:「好吧,她可以留下來完成高中學業,但她不能參加任何課外活動,也不能使用置物櫃。」外祖父接受這個條件。雖然媽媽不能和同學一起走上台領畢業證書,但她順利完成了高中學業。媽媽下定決心跟上應有的學業進度,便報名了夜校。如果有教授願意讓她帶著嬰兒到教室,她就選那些課去上。她會帶兩個行李袋到學校去——一個裝滿教科書,一個裝著尿布、奶瓶,以及所有能吸引注意力,讓我安靜幾分鐘的東西。

我爸爸的名字是米蓋爾,他在我四歲時收養了我。他是古巴人,十六歲的時候,卡斯楚剛掌權沒多久,就參加彼得潘行動來到了美國。我爸爸隻身抵達美國,他的雙親認為在美國會比較安全。他的媽媽認為美國應該很冷,所以就用手邊唯一的物資——抹布——幫他縫了一件外套。我們還保有那件外套,就掛在我父母家的客廳裡。爸爸在佛羅里達州的馬泰坎伯難民營(Camp Matecumbe)待了兩個星期,之後住進了德拉瓦州威明頓市的天主教機構。他能進那間天主教機構真的很幸運,即便如此,當時的他並不會說英文,生活也不好過。他所擁有的就是十足的膽量和決心。他拿到在阿布奎基市念大學的獎學金,在那裡認識了我媽媽。人生會給你不同的禮物,而在我的生命中,最棒的禮物就是我的父母。從小到大,他們都是我和弟弟妹妹的好典範。

 

你會從祖父母身上學到和父母不一樣的事情。而我有這樣的機會,在四歲到十六歲,到外公外婆的德州農場裡度過夏天。我的外公是一名公務員,也是農場主人。一九五○到一九六○年代之間,他在原子能委員會從事太空科技和飛彈防禦系統的工作。他是個自立自強、足智多謀的人。如果你身在一處鳥不生蛋的地方,有東西壞了,你不會拿起電話找人,你會自己修繕。小時候我見識過,他自己處理了許多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包括把壞掉的開拓重工牌推土機修好,以及自己做獸醫的工作。他教我要挺身面對困難的問題。遇到挫折時,要回過頭去再嘗試一遍。你可以自己開拓一片天地。青少年時期的我,將這些人生智慧謹記於心,成為一個喜歡在車庫裡發明東西的人。我把水泥填入輪胎發明自動關門器,用雨傘和錫箔紙做過一個不太成功的太陽能炊具,還用烤盤做鬧鈴,誘騙弟弟妹妹。

我在一九九四年想出創立亞馬遜的概念,打造一間擁有數百萬冊書籍的網路書店(實體世界絕對辦不到),這樣的念頭令我興奮不已。當時,我在紐約市的一間投資公司工作。我告訴老闆想要離職時,他帶我到中央公園走了很長一段路。聽我說了很久以後,他才開口:「你知道嗎?傑夫,我認為這是很棒的點子,但對還沒有一份好工作的人來說會更適合。」他說服我先考慮兩天再做最後決定。這個決定,我不是用頭腦去想,而是去聆聽內心的聲音。等八十歲再回想當初,我希望人生中缺憾能儘量減少,而令人們後悔的,多半是不去行動——不去嘗試,以及沒有踏上的路。那些事情繚繞在我們的心頭。我的決定是我至少要盡力一試,如果連這都做不到,我會後悔自己沒有嘗試加入這個稱為網路的行列,因為我認為它將會是偉大的生意。

亞馬遜網站的創業資金主要來自我的父母。他們將畢生積蓄的一大部分投入自己並不了解的事業。他們不是把賭注下在亞馬遜或網路書店的概念上,而是投資自己的兒子。我告訴他們,我認為他們有百分之七十的機率賠錢,他們還是投資了。我參加了不只五十場會議,才從投資人手中募得一百萬美元。在這會面的過程中,我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什麼是網路?」

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國家。不像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我們支持冒險創業,不會將承擔創業的風險污名化。我離開穩定的工作,來到西雅圖,在車庫裡創立新事業,心中非常明白事業或許不會成功。自己開車把包裹送到郵局去,夢想著有一天我們能買得起一輛堆高機,彷彿還只是昨天的事情。

 

下重注,做大規模

 

亞馬遜的成功絕非命中注定。在創立初期就投資亞馬遜,是風險非常高的提議。從我們成立公司,到二○○一年底,這段期間的累積虧損將近三十億美元,我們一直到那一年的第四季才開始獲利。頭腦聰明分析師們預言邦諾書店會輾壓我們,封我們為「亞馬遜.完蛋」(Amazon.toast)。一九九九年,我們經營將近五年了,此時《巴倫週刊》(Barron’s)以「亞馬遜.炸彈」(Amazon.bomb)為標題,寫了一篇封面故事,報導我們即將面臨存亡關頭。我在二○○○年的股東信開頭第一句就寫:「哎!」網路泡沫來到巔峰的時候,我們的股價大約衝到一百一十六美元,然後網路泡沫破裂,我們的股價跌到六美元。專家和權威人士認為我們會關門大吉。亞馬遜之所以能撐過這場危機,成為一間成功的公司,是因為有許多聰明的人,願意和我一起冒險,願意堅持我們的信念。

不是只有創立的前幾年而已。亞馬遜公司能夠成功,除了好運和優秀的人才之外,仰賴的就是我們不斷下大賭注。想要發明新事物,必須實驗,若事先知道不會成功,那就不叫實驗了。可觀的報酬來自於和傳統智慧對賭,但傳統智慧通常是對的。剛推出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的時候,很多觀察家認為這是風險很高的外務。他們不懂:「販售運算和儲存能力,跟賣書有什麼關係?」沒有人要我們發明AWS。結果證明,這個世界已經準備好,渴望擁有雲端運算能力,只是當時自己還並不清楚。在AWS這方面,我們看對了。但事實上,我們有許多次冒險並沒有成功。亞馬遜其實因為失敗而付出過數十億美元的代價。發明新事物和冒險難免會遭遇失敗,因此我們努力讓亞馬遜成為世界上最適合失敗的地方。

從公司創立之初,我們就盡全力維持「第一天」的心態。意思是我們會以第一天的充沛活力和創業精神處理每一件事。雖然亞馬遜是一間大公司,但我始終相信,如果我們努力維持第一天的心態,使其成為公司DNA裡最關鍵的部分,那麼我們就能同時擁有大公司的眼界和實力,以及小公司的精神和用心。

在我看來,目前為止,想要做到和維持第一天的心態,最好的辦法就是全心全意為顧客成功。為什麼?因為顧客總是感到不滿足,既美好又令人驚奇,即使他們表示滿意、公司業績很好,顧客還是不會滿足的。即使顧客自己還不清楚,他們想要的其實是更好的東西,當我們總是渴望討顧客歡心,就會燃起一股為他們持續創造新事物的動力。因此,全心全意為顧客著想,能產生一股內在動力,讓我們在不得不做之前,就想辦法提升我們的服務品質、加入新的好處和功能、發明新的產品、降低價格和加快出貨時間。從來沒有顧客要求亞馬遜創立尊榮會員制,但事實證明顧客希望有這樣的制度。我還可以告訴你們許多這樣的例子。不是每一間公司都將顧客擺在第一位,但我們是這樣的公司,這是我們最大的長處。

爭取顧客的信任很困難,失去顧客的信任卻很容易。如果你讓顧客來決定這間公司的走向,顧客就會對你很忠誠,直到別人提供更棒的服務為止。我們知道顧客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聰明的心思。顧客會注意到我們努力在做對的事情,堅持下去就能贏得顧客的信任,是我們的信條。在一段長時間裡,把困難的事情做好,就能慢慢累積信任感。把困難的事情做好包括:準時送達包裹、每天提供低廉的價格、給予並遵守承諾、依照原則做出決定(即便決定不受歡迎也要堅持),以及發明更多便利的方式,促進購物、閱讀和居家環境自動化,讓顧客能將時間多花在家人身上。我在一九九七年第一封股東信裡就提過,我們的決策基礎在於,我們的發明能否滿足顧客需求,創造長期價值。當我們因為那些選擇遭受他人批評,我們會傾聽心底的聲音,從鏡中檢視自己。如果認為批評說得對,我們就改變做法。如果出錯了,我們就道歉。但是如果你看著鏡中的自己,衡量過批評的意見,仍然相信你在做對的事情,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力量能撼動你。

所幸,我們的方針見效了,主要獨立民調的結果顯示,百分之八十的美國人對亞馬遜的整體印象很正面。美國人民相信,誰比亞馬遜更能「做對的事情」?根據二○二○年一月晨間諮詢公司(Morning Consult)的調查,只有家庭醫師和軍隊超越亞馬遜。二○一八年,喬治城和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一項關於機構和品牌信任度的調查,發現填答者對亞馬遜的信任度,整體而言僅次於軍隊。共和黨員對亞馬遜的信任度,僅次於軍隊和當地警察;民主黨員對亞馬遜的信任度則是第一名,勝過所有的政府單位、大學和媒體。我們在《財星》雜誌二○二○年全球最受尊崇企業(World’s Most Admired Companies)排行榜奪下亞軍(第一名是蘋果公司)。顧客看見亞馬遜為了顧客做的努力並報以信任,感謝他們。在亞馬遜的第一天文化裡,最強勁的動力就是努力贏得並保有那份信任感。

大家心目中的亞馬遜是一間用側面印微笑的咖啡色箱子,將你在網路上訂購的商品寄送給你的公司。我們從那裡起步,目前為止,零售依然是我們最大的事業部門,在總營收占比超過百分之八十。零售的本質就是將商品交到顧客手中,要能貼近顧客,不能將工作外包給中國或其他地方。為了在美國達成我們對顧客的承諾,我們需要美國勞工,來將商品配送給美國顧客。顧客在亞馬遜網站購物時,也是在幫當地社區創造就業機會。因此,亞馬遜直接僱用了一百萬名員工,其中有許多是領時薪的入門工作。我們不是只在西雅圖和矽谷聘僱教育程度高的電腦科學家和企管碩士。我們在美國各州(例如:西維吉尼亞州、田納西州、堪薩斯州和愛達荷州)聘僱並培訓成千上萬名員工,職務包括裝貨、機械操作和工廠管理。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有些人把這份工作當作踏入其他職業的墊腳石,我們以能幫助他們為傲。我們支付超過七億美元,讓十萬多名亞馬遜員工參與培訓課程,在醫療保健、運輸、機器學習和雲端運算等領域進修。我們稱這項計畫為「職涯選擇」,亞馬遜會支付百分之九十五的學雜費,供員工在具高度需求的高薪行業領域取得相關證照或學位,不限制領域範圍是否與員工在亞馬遜的工作有關。

我們有一位同仁,名叫派翠莎.索托(Patricia Soto),就是職涯選擇計畫的成功例子。派翠莎一直很想從事照顧他人的醫療工作,但她只有高中學歷,而且接受高等教育的學費很可觀,她不確定自己能否達成目標。透過職涯選擇計畫取得醫事人員證照後,派翠莎離開亞馬遜展開新的職業生涯,在薩特古爾德醫學基金會(Sutter Gould Medical Foundation)擔任醫務助理,協助胸腔科醫師治療病患。職涯選擇計畫提供機會,讓派翠莎和許多其他人轉換跑道,去追求原本看似不可能的職業發展。

這十年,亞馬遜在美國投入超過二千七百億美元。除了亞馬遜本身的員工,我們的投資案間接創造了近七十萬個工作機會,領域包括營建、物業管理服務和接待服務。我們在麻州福爾里弗市、加州的「內陸帝國」以及俄亥俄州等鐵鏽地帶(Rust Belt)徵才和投資,為這些地區創造需求孔亟的就業機會,並將上億美元的資金投入當地經濟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我們多聘僱了十七萬五千名員工,許多是因為經濟停擺而被解僱的人。光是第二季,為了在新冠肺炎危機期間,將必需品送到顧客手中,同時照顧員工的健康安全,我們就花了四十多億美元。除此之外,來自亞馬遜各個工作崗位的員工,組成一個專案團隊,定期替我們的員工篩檢新冠肺炎病毒。我們很樂意將這些經驗,分享給其他想要學習的公司和政府單位合作夥伴。

我們投身的全球零售業,市場規模極大、競爭非常激烈。亞馬遜在產值二十五兆美元的全球零售市場裡占比不到百分之一,即使是美國零售市場,亞馬遜的占比也不到百分之四。零售不像其他贏家通吃的產業,這裡容得下許多贏家。舉例來說,光是在美國就有不只八十間零售商年營收超過十億美元。我們和其他零售商一樣,很清楚商店能否經營成功,完全仰賴顧客對購物經驗的滿意度。亞馬遜每一天都在和市場上聲譽卓著的大型參與者競爭,有塔吉特、好市多和克羅格(Kroger),當然還有沃爾瑪,沃爾瑪的規模超過亞馬遜的兩倍。

雖然以網路為主要管道,為顧客提供優質的零售購物經驗,一直是我們的經營焦點,但是其他零售商的網路業績成長幅度同樣不容小覷。沃爾瑪的網路銷售業績在今年第一季成長百分之七十四。而且顧客對其他商店創始的服務趨之若鶩,亞馬遜在這一塊的規模還無法與那些大公司匹敵,例如:路邊取貨和店內退貨服務。近年來這股趨勢與日俱增,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更顯重要。最近這幾個月,顧客擔心感染新冠肺炎也推了一把,網路訂購、路邊取貨的成長幅度超過百分之二百。我們也面對Shopify和Instacart這類新對手的競爭——在這些公司的幫助下,傳統實體商店幾乎不用花什麼時間,就能創建功能完備的網路商店,用從前沒有的創新方式直接出貨給客戶——還有愈來愈多採用全通路經營模式的零售商,和我們競爭。

在美國,幾乎所有經濟部門都普遍依賴科技,零售產業也不例外,不論網路商店、實體商店,抑或現今採用各種網路與實體銷售結合模式的多數商店,零售產業的競爭力都因此提高了。我們和其他零售商都非常清楚,不論我們以何種方式將「網路」與「實體」商店的強項結合,每一間零售商要爭取服務的都是同樣一批顧客。在零售業,競爭對手會一直改變,服務會推陳出新,始終不變的只有,顧客會要求更低廉的價格、更完善的商品選項與便利性。

 

和賣家、顧客一起成功

 

我們也必須了解,亞馬遜的成就完全取決於成千上萬間一起在亞馬遜商店販售物品的中小企業是否成功。一九九九年時,我們做出創舉,歡迎第三方賣家加入我們,讓他們和我們在同一個商品頁面販售物品,在內部引起非常大的爭議,有許多同仁不贊成公司這麼做,甚至預言,亞馬遜會進入漫長的競爭局面,最後輸掉戰爭。我們不必邀請第三方賣家加入我們的網路商店,大可將寶貴的地盤留給自己。但是我們堅信,長久以往,這麼做能為顧客增加商品選項。一旦顧客的滿意度提高,對第三方賣家和亞馬遜都是好事。事後證明的確如此。第三方賣家加入後,一年內,第三方的業績就占銷售量的百分之五,我們很快就清楚知道,顧客對輕鬆買到最佳商品和在同一間商店看見不同賣家的價格,感到非常滿意。現在,這些中小型第三方業者替亞馬遜商店增加非常多商品選項,數量遠勝於亞馬遜本身的零售事業。第三方實體商品販售業績在亞馬遜網站的占比,目前大約是百分之六十。而且業績攀升速度超過亞馬遜本身的零售業績。我們推測這並非零和遊戲,這個想法沒錯,餅整個做大了,第三方賣家表現非常突出,成長很快,對顧客和亞馬遜來說都是利多。

現在全世界有一百七十萬家中小企業在亞馬遜商店賣東西。二○一九年,全球超過二十萬名創業家,在亞馬遜商店銷售額達十萬美元以上。除此之外,我們推估,在亞馬遜商店販售商品的第三方業者,在世界各地創造超過二百二十萬個新工作。其中一位是想要轉換跑道,多待在家裡陪伴孩子的賣家雪莉.尤克(Sherri Yukel)。起初雪莉當作一份嗜好,為朋友製作手工禮品和派對用品,後來開始在亞馬遜販售產品。今天,雪莉的公司僱用大約八十名員工,顧客遍及全球各地。另外一位是住在鹽湖城、育有五名子女的全職媽媽克莉絲汀.克洛格(Christine Krogue)。克莉絲汀先是用自己架設的網站販售嬰兒衣物,後來到亞馬遜網站碰碰運氣,在那之後業績翻了一倍以上,產品線因此擴大,還請了幾位兼職員工。在亞馬遜賣東西,讓雪莉和克莉絲汀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擴大事業版圖和滿足顧客需求。

而且,可別忘了,一切不過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我們並非一開始就是最大的網路市集,eBay的規模是我們的好幾倍。正因為我們全心全意支援賣家,盡己所能為他們發明最棒的工具,我們才能成功,直到最後超越eBay。其中一項工具是亞馬遜物流服務。第三方賣家能透過這項服務,將存貨放在我們的物流中心,由我們來處理所有的物流、顧客服務和產品退貨事宜。我們用符合成本效率的方式,將販售過程裡所有困難的環節大幅簡化,協助成千上萬名賣家在亞馬遜拓展事業。我們的成功或許說明了,何以各類大大小小的網路市集在全球遍地開花,包括沃爾瑪、eBay、Etsy、塔吉特等美國公司,以及阿里巴巴、樂天等跨足全球的海外零售商。這些網路市集的環伺,使零售業競爭更形劇烈。

我們在每一天贏得顧客的信任,過去十年,因為這份信任感,比其他公司在美國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我們在美國四十二個州提供成千上萬份工作。亞馬遜員工最低時薪有十五美元,比聯邦政府規定的最低薪資高出一倍多(我們已敦促國會提高最低薪資)。我們向其他大型零售業者發出戰帖,希望他們同樣提供十五美元的最低時薪。塔吉特最近做到了,就在上星期,百思買(Best Buy)也做到了。我們歡迎他們加入行列,目前為止只有這兩家業者響應。我們也不吝於提供福利。全職時薪員工和領月薪的總部員工享受相同的福利,包括到職第一天就能享有綜合健康險、適用四○一(K)退休制度,以及含二十週有薪產假的育嬰假。歡迎各位拿我們的薪資和福利水準,與我們在零售業的競爭者比較。

亞馬遜的股票有百分之八十由非亞馬遜內部人員持有。這二十六年來,我們從零開始,為那些外部股東創造超過一兆美元的財富。這些股東是誰?有警消人員和教師退休基金,以及持有一部分亞馬遜股權的四○一(K)共同基金。另外還有大學的捐贈基金,持有名單持續增加中。我們為這麼多人創造財富,讓許多人能夠更安心地退休,實在是一件令人非常驕傲的事。

在亞馬遜,為顧客著想的理想造就我們,帶我們不斷實現更崇高的目標。我知道亞馬遜有十個人時能辦到什麼事,知道我們有一千人、一萬人時能辦到什麼事,也很清楚今天我們有將近一百萬人了,能辦到什麼事。我很欣賞在車庫創業的人,我自己就是其中一個。但世界除了需要小公司,也需要大公司。有一些事,小公司絕對辦不到。我認為,不管身為創業家的你有多優秀,你就是無法在自家車庫打造全碳纖維材質的波音七八七飛機。

我們的規模夠大,因此能在具有份量的社會議題上,產生重大影響。亞馬遜邀請其他公司一起簽署《氣候承諾》,致力提早十年,在二○四○年達成《巴黎協定》的零淨碳排放量目標。為了實踐承諾,我們的計畫包括向密西根電動車製造商里維安購入十萬輛電動貨車。亞馬遜預計在二○二二年讓一萬輛里維安的新電動貨車上路,在二○三○年讓十萬輛電動貨車全數上路。亞馬遜在全球推動九十一項太陽能與風力發電計畫,可產生二.九百萬瓩的電量,每年供應超過七十六億度電力,這些電力足以供六十八萬戶以上的美國家庭使用。

亞馬遜也透過即時氣候基金為全球造林計畫挹注一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包括,亞馬遜在四月承諾投資一千萬美元進行保育,支持阿帕拉契山脈的永續林業、野生生物和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我們與大自然保護協會合作,為兩項創新計畫提供資金。最近,威訊(Verizon)、利潔時(Reckitt Benckiser)、印福思(Infosys)和橡景集團(Oak View Group)等四間跨國公司簽署《氣候承諾》。我們會繼續鼓勵其他公司加入對抗的行列。我們會發揮身為大公司的規模優勢,立刻著手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上個月,亞馬遜成立氣候承諾基金(The Climate Pledge Fund),以亞馬遜資助的二十億美元開始運作。基金用途為開發有利永續發展的科技與服務,進而幫助亞馬遜與其他公司達成《氣候承諾》的目標。資助的對象為具有遠見的創業家和創新人士,他們的產品與服務可幫助企業減少碳排放的影響,以更符合永續發展的方式經營。

我們最近創辦了華盛頓州最大的遊民收容所,地點就在西雅圖市中心的新總部裡面,提供給非常傑出的西雅圖非營利組織「瑪麗之家」使用。亞馬遜捐給瑪麗之家一億美元的資金,以一部分興建這幢總共八層樓、每晚容納多達二百名家庭成員的收容所。裡面有自己的醫療診所,並提供關鍵的工具和服務,協助不想再流離失所的遊民家庭重新振作。還有一個專屬空間,讓亞馬遜在這裡每週提供公益性質的法律諮詢服務,回答有關信用與債務、個人傷勢、住宅與租賃權益的法律問題。自二○一八年起,亞馬遜的法律團隊協助過成千上百名瑪麗之家的收容住戶,提供超過一千小時的義務性公益服務。

此外,我們推出亞馬遜未來工程師計畫。這項全球計畫旨在從小培養科技人才並協助相關就業發展,啟發、教育、培植上千名資源不足少數社區的兒童與青年男女,協助他們在電腦科學的行業築夢。未來工程師計畫資助上百間小學開設電腦科學課程及培訓專業教師,資助全美各地超過二千所資源不足社區的學校開設入門班與進階先修電腦科學班,並且提供一百個金額四萬美元的四年制大學獎學金名額,供來自低收入家庭的電腦科學系學生申請。此外,獎學金得主保證可進入亞馬遜實習。科技業有人才不夠多元化的問題,對黑人族群的影響尤其巨大。我們希望用這些資金為業界培養下一個世代的科技人才,同時給比較沒有聲音的少數族群更多機會。也希望能從現在就加快改變的速度。為了尋找科技與非科技領域的傑出人才,我們主動與傳統黑人大學合作招募員工、實習生,並一起推動進修計畫。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相信亞馬遜應該受到嚴格檢視。我們應該要嚴格檢視每一個大型組織,包括公司企業、政府機構以及非營利組織。我們有責任以優異的表現通過檢驗。

亞馬遜誕生在美國並非偶然。地球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像美國這樣,讓新興公司起步、成長和茁壯。我們的國家提倡足智多謀和自立自強,鼓勵人們白手起家。我們以穩健的法律制度、世界頂尖的大學教育體系、民主自由、深植人心的冒險文化,扶植創業家和新創公司。沒錯,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絕對稱不上完美。就在我們緬懷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議員,表彰路易斯議員的貢獻之時,爆發了這場至關重要的種族爭議事件。我們也面臨氣侯變遷和所得不均的挑戰,我們正步履蹣跚想辦法度過全球疫情危機。然而,世界各國仍渴望能夠嚐上一小口美國擁有的靈丹妙藥。像我爸爸這樣的移民,看見美國的可貴之處,敏銳如他們,往往比幸運生在美國的我們看得更清楚。對美國而言,今天依然是第一天。儘管此時此刻,美國面臨到的種種挑戰讓我們了解自己能力有限,但我對未來的看法,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樂觀過。

感謝各位給我機會來到這裡,我很樂意回答各位的問題。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