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位投资人明确表示:投资最重要的是投人,而非投资企业本身。反过来,对创业者来说,找投资,更重要的是找到需要且合适的投资人,而非仅仅是资金。
你以为那些依托资本发展起来的企业,只是因为获得了资金?殊不知,资金背后的投资人,也是决定创业企业命运的一个强大因素。
获投资,仍失败作为永恒的稀缺资源,资金之于创业这件与经济紧密相关的事情,更是不可或缺。但是,资金不能解决企业经营上的所有问题,更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创业成功。你何时看到获得融资的企业都获得了成功?相反,获得融资的失败企业比比皆是。
有些企业甚至在接受了巨额融资之后,也没能幸免于难。在团购圈里,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能记起一家叫24券的公司?这家公司由哈佛海归杜一楠创立,而杜一楠曾经是著名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的投资经理,擅长融资,因此,24券在融资方面当然一马领先,前后得到Vickers Venture Partner等机构超过1亿美元的注资。
得到注资的24券没能在团购市场生存太久,就传来投资方指责创始人兼CEO杜一楠携款“跑路”至美国的消息。面对投资人的指责,杜一楠在邮件中表示,对资本和股东已经失去信任,并充分揭穿了投资方唯利是图的本性——除公司利益优先考虑投资方外,还试图掌握财务权限,并委派人员介入公司核心管理层。
双方各执一词,局外人很难辨别孰是孰非。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创业者与投资人发生矛盾、撕破脸皮,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便是,在彼此抱怨和各奔东西中,公司逐渐走向灭亡。
其实,想想杜一楠和投资方的举动,也都情有可原,我们不能评论孰是孰非,只能说,作为创业者的杜一楠,碰到了不合适的投资人。
对投资方来说,24券在经历4轮融资后,仍无法摆脱贫瘠的现状,再加上团购泡沫的爆发,几乎宣告了国内团购企业上市大门的关闭。前期的资本投入几乎付诸东流,却仍未看到赢利的希望,别说收取回报,就连回本可能也遥遥无期。
面对资本方在急迫状态下停止追加投资的袖手旁观,以及在公司出现转机时趁机介入公司管理的投机行为,作为24券创始人的杜一楠逐渐失势,几乎沦为无力的旁观者,当然义愤填膺。
只是,在创业公司出现危机时,创业者和投资人从昨日夫妻转变为今日仇人,拼得鱼死网破,这也就揭开了企业失败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投资人与创业者对于资本的认识原本就不同,资本的充裕也使得创业者不再甘心做受气的小媳妇,所以,近年来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暗流涌动也开始搬上台面:俏江南创始人张兰炮轰鼎晖,称“引进他们是最大的失误”;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在微博上炮轰投行,自曝当当网曾备受资本欺负……
小贴士之“李国庆舌战‘大摩女’”
2011年1月15日,李国庆在其微博上发表一首歌词,直指负责当当网IPO的投行刻意压低发行价。李国庆对投行工作的指指点点,引发了摩根士丹利工作人员群起而攻之,主要战将是网名为“迷失的唯怡”和“露西娅天气”的两位女将。
双方唇枪舌剑,不乏爆粗之语,但没过几天,1月19日,当当网在北京举行宴会,答谢参与当当网IPO承销的摩根士丹利团队,双方一笑泯恩仇,完全不见了虚拟世界里的血雨腥风。
创业者与投资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投资人对投资企业的态度和干预度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所幸当当网仍在坚强生存,而24券却黯淡倒闭,张兰也失去了俏江南的控股权。
对创业者来说,充满血腥意味的例子并不鲜见。从要融资的那一刻起,创业者就要清醒地认识到,投资人都是以追求资本增值为最大动机,他们投资的目的,是要创业者创造数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其中的区别在于他是否是适合你的投资人。
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是合适的投资人?由投资人来回应这个问题,颇有意思。身处投资行业,又长期与众多创业者打交道的他们提出的建议,值得创业者细细品味。
认同创业者的理念合适的投资人,绝对不仅仅是拱手奉上资金,而是从心底认同创业者的理念,不只是看重创业企业的某一方面,比如处于风口或发展势头迅猛等。
风口可能会因风向调转而消失,发展势头可能因为竞争对手的强大等有所减弱,商业模式也可能被竞争对手模仿而失去竞争力,而深植于创业者头脑中的创业理念,却不会轻易发生变化。
至于到底什么是创业理念,说白了,就是创业时的想法或使命。比如百度的使命是让老百姓更容易获得信息,阿里巴巴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投资人一旦认同创业者的创业理念,就会产生类似灵魂伴侣的高度认同,不会因为创业企业的风吹草动而产生放弃的念头,当然,资金的投入也必然是少不了的。
在雄性荷尔蒙味道十足的投资圈中,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巾帼不让须眉,“投”出了诸多知名企业,让很多男性投资者都自叹弗如,被外界戏称为“中国风投界的武则天”。她向我道出了纵横投资圈的制胜之道:“认同创业者的理念”,“一旦认同,就无条件支持他”,“我们合作这么多年,有的时候也有不同意见,但是我们永远听企业家的,所以我们跟企业家相处非常愉快,我们说你说了算,这句话很管用”。
看起来,“无条件支持他”多少有些女人的情感因素在作祟,像是失去了理智,其实,这种由对创业者认同产生的不离不弃,帮助她在找到具有“杀手直觉”的创业者后,又凭借超乎寻常的韧性与坚持,寻求到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双重胜利。
因为认同网易创始人丁磊“建立一个中国最成功的网站”的创业理念,认同他“人生是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跌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的坚持,徐新坚信网易“可以长期持有”,陪伴丁磊走过20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那段难熬的日子。过程中,网易还曾因“虚报财务报表风波”遭到股东集体诉讼,股价跌至八毛多,直至停牌,作为投资人的徐新夜不能寐,却没有放弃。
小贴士之“互联网泡沫”
互联网泡沫指1995~2001年间的投机泡沫,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与科技及新兴的互联网相关企业股价高速上升,在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5048.62的最高点时到达顶峰。
2000年,中国互联网开始向海外上市冲刺。新浪网于4月13日率先出手,网易、搜狐紧跟其后。三大门户网站在几个月内相继登陆纳斯达克。中国互联网业在一片喧嚣浮躁中正式拉开大幕。然而,西方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新浪碰上寒潮,网易、搜狐上市时中国概念已退烧,都没有在纳斯达克讨到多少好处。
2003年网易股价“一路撑竿跳”,丁磊“跳”到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2004年徐新套现,足足赚了8倍之多。
一旦认同创业者理念,就选择相信并坚持下来,徐新这位合适的投资人,让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成为下一个受益的创业者。徐新是京东商城的第一位投资人,即使担心资金链断裂,她还是选择认同刘强东“扩张品类”和“自建物流”的理念。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很多人看不懂京东商城模式,选择放弃投资,一度让刘强东“愁”出白发。关键时刻,还是徐新帮助京东商城拉投资,联合熊牛资本和梁伯韬私人公司,一起向京东注资2100万美元。
刘强东从徐新那里得到的认同,渐渐还演变成一种充分的信任。京东商城上市前夕,刘强东“跑”到美国读书,外界传言纷纷,京东商城其他投资人不放心打电话询问徐新,她总会为对方送上一颗“定心丸”:“老刘这个人你还不知道吗?京东就是他的命。肯定是他觉得没问题才出去的。”[1]
徐新这样认同创业者的创业理念,全力支持创业者,“困难的时候能加钱,不是看短期,看得比较长远”的投资人,自然是创业者的首选。不过,需提醒创业者的是,不要盲目地要求投资人认同你的创业理念,先要审视自己的创业理念是否能够上得了台面,是否值得投资人认同。
如果你的创业理念仅仅是赚一笔就跑,或者买豪宅、开豪车,请不要侮辱投资人的智商。另外,如果仅仅为了赢得投资人的赏识而刻意挂羊头卖狗肉,设置一个虚无的为用户创造价值的“高大上”的创业理念,也请记住,投资人是何等火眼金睛,即使你侥幸骗过他一次,他也会在有所发现后,断然拒绝和你保持长线关系。
“韧性”如徐新,也说,“当这个企业家出现品格问题时,我们会放弃的!”
对行业有很深理解一味认同创业者创业理念的投资人就一定是合适的投资人?要分两方面来看:如果你有正确的创业理念,且在执行、战略等各方面强大如刘强东,就是合适的投资人;如果你有正确的创业理念,在其他方面有所不足的话,一个无条件支持你的投资人,则不一定适合。除了认同你的创业理念,他还应该具备其他的素质,比如对你所处的行业有很深的理解。
创业无非就是一个合适的人或一个合适的团队,选择在一个合适的行业做事情。不可否认,创业成功与否在人为,也在“天定”,就是行业发展状况。投资人认可人和人的理念,如果能够对行业有深入了解,无疑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有益建议。
在联想乐基金董事长贺志强看来,合适的投资人就是“能看懂你和你做的事情的投资人”。纪源资本合伙人符绩勋对合适的投资人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能否看到足够的长线,二是投资人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有多深。
对创业行业有深入了解的投资人,心中蕴含的行业知识宝藏足以让创业者受益无穷。他了解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能够针对不同行业周期提出相应的创业建议,比如在行业早期,他可能提醒创业者注意使用免费等方式来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如果行业中已经出现先行者,他可能会提醒优化用户使用体验,提供质量更优或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以求赶超前者占领“山头”。
他了解影响行业发展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外部因素,当世界经济、政策等风向发生改变时,会及时提醒创业者调整经营策略以做出应对;他了解行业商业模式,会对创业的商业模式提出有益建议,便于改进;还有,如果投资人对行业有深入了解,可能已经投资过相关行业的企业,可能拥有很多利于创业者的人脉资源……
2011年各大视频网站都面临难关:一边是尚未找到合适的营利模式,一边是视频内部和版权价格不断飙升,烧钱力度日趋增加。虽然身处行业前几名,土豆网的日子也不好过,创始人王微的处境可想而知。
此时,身为投资人的符绩勋,坐下来和王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面前有两条路可走:继续融资,但资金需求量大,也意味着融资难度大;做并购,一定要跑在别人前面,做第一家,才能形成价值最大化。
后来,2012年我们看到了优酷、土豆的合并,还有优酷、土豆在“烧钱”8年之后,终于在2013年第四季度实现4420万元的赢利。[2]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找到一位合适的投资人也是创业路上的一宝。对于自己除资金之外的“利用价值”,贺志强想得很透彻,更不在意:“因为队伍也是刚刚组建,百废待兴。这个时候,有的创业公司提出我需要联想的品牌为我们背书,有的企业提出联想的供应链很好,想通过联想帮他们建立渠道,还有的创业公司说你们云服务现在有四亿多用户,每月有一亿的活跃用户,我就看重你这个力量,这时候我们乐基金都会尽力在合适的时间帮他们做合适的事。”
连符绩勋也承认,即使得到同样的资金和行业帮助,有的企业发展得非常好,也有很多企业发展得不够理想。说到底,即使找到再合适的投资人,也并非创业成功的保证,毕竟,创业者才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具体运营者。而明智的投资人都明白,自己对于创业企业只能够提出建议,不能插手具体经营。
找到很强的投资人固然值得庆幸,如果创业者本人不给力的话,对创业成功仍旧没太多帮助。
没有最好的投资人除以上两点外,合适的投资人还有很多衡量标准,比如做创业者的“避雷针”。软银赛富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被传强势,实际却不失温柔,“一个好的投资人,能够在非常大程度上帮助企业避免做出错误决策”,又人性化,“你郁闷、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可以跟投资人聊天,他可以给你提出用另一角度看问题的观点”。
一句话,合适的投资人就是与创业者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在未来发展方向上有相同的观点。那么,到底有没有最好的投资人?或者,有没有绝对能帮助创业者成功的投资人?
对不起,没有!
不是悲观,虽然现在的投资人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倾向于为创业者提供更多资源和帮助,创业者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对于除了钱之外的资源,还是不要抱有太大希望。如果创业者指望投资人带来的资源才能创业成功的话,我奉劝不创业也罢,倒不如找有一个牛人创建的公司去工作。在牛人创建的公司中,说不定你能够得到更多的建议和资源,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和精神满足感。
投资人不是你的父母,只不过想从投资创业者中获得收益,没有必要费尽心力去做企业运营的事情,否则,他本人去创业不就好了?记住,除资金之外,投资人帮你更多看的是情分,更是你的福分,如果没有的话,人家也尽到了本分。
再说,如果你的投资人能力非凡,为企业摆平了大小各种难题,寻找到很多赢利突破口,你又如何确定他在某一天不会取代你的位置,将企业据为己有?毕竟,现在不乏创业者指责投资人“越俎代庖”,已经让投资人不胜其烦了。
[1]沈凌莉:《刘强东:十年战争与千亿美金帝国梦》,发表于《创业邦》,2014年12月29日。
[2]《“烧钱”8年优酷、土豆实现首季赢利》,发表于《羊城晚报》,2014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