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应当容易判定探究到何时就算完成了。但在多数情况下,这并不那么容易。一个洞见可以造成很大的差别。一个新事实可能颠覆一大堆证据。例如,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也许会同意,拥挤的居住环境对人是有害的。许多实验看起来也确认了这一说法。人类学家帕特里夏·德雷珀(Patricia Draper)研究了西南部非洲的采猎者部落,即昆族布希曼人(!Kung Bushmen)。虽然他们的土地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分布他们的定居点和小屋,但是,他们拥挤地住在一起,并经常紧紧地围坐在一起。实际上彼此之间相互碰撞。然而,他们并未患通常与拥挤联系在一起的医学疾病(比如高血压)。[3]这一事实导致对科学常识的再考察。
由于探究的目的是产生证据,所以,回忆一下第六章阐述的判定证据何时充分的指导原则会是有益的:
1.当可以作出一个确定性的判断时,证据就是充分的。希望、假定或假装一个判断是正确的,并不构成确定性。当没有站住脚的理由去怀疑、也没有争执的基础时,就存在确定性。例如,刑事审判的定罪标准是:“超出合理怀疑地罪证确凿”。确定性是一个很难满足的标准,特别在有争议的议题上,所以,你一般会不得不接受一个比较温和的标准。
2.如果达不到确定性,则假如议题的一个观点显示出很大的可能性,那证据就是充分的。这意味着可以论证正在讨论的观点比任何竞争的观点更合理。在民事诉讼案件中,这个标准被表述为“证据优势”。当然,论证合理性完全不同于单纯地主张合理性,而且,在任何一个观点能被确认为最合理的之前,必须先找出并评估所有可能的观点。
3.在其他所有情况下,必须认为证据是不充分的。也就是说,如果证据并未显示出某个观点比竞争的观点更合理,那唯一审慎的行动方案就是暂缓作判断,直到可以获得充分的证据为止。这样的克制可能是困难的,特别是当你要证明某个特定的观点具有优势的时候,但是,克制是批判性思考者的重要特征。
多少探究才够充分?不存在简单易行的答案。它完全取决于议题。在某些情况下,简单的探究就足够了。在其他情况下,竭尽全力的探究也是不完全的。然而,关于所需要的探究的量虽然可能作不出一个绝对的陈述,但是,当你作出全面而仔细的努力去了解相关的事实,并考虑对你正在分析的具体议题有直接影响的所有研究领域里有见识的观点时,你就能合理地确信你的探究是充分的。当然,需要研究的领域的数量将依议题的性质而异。例如,下面是研究领域的一个清单,这些领域对我们在第十六章确定的3个具体议题有直接的影响:
议题
色情文艺的影响
问题
色情文艺培养了对爱情、婚姻和责任的什么态度?像一些人所说的,它使孩子情欲化,赞美对妇女的兽行,并美化强奸吗?它让男人视女人为人还是物?它使阅读/观看它的那些人得到提升还是堕落?
有直接影响的领域
社会学 心理学 文学批评 伦理 宗教
议题
挨拳击的后果
问题
用拳猛击一个人的身体,特别是头部,究竟会产生什么后果?在10或15轮的拳击中受到这样打击的累积后果是什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呢?
有直接影响的领域
解剖学与生理学 医学 心理学
议题
承担责任的年龄
问题
在人们年龄大到足以明白自己的道德和法律性质之前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是合理或公平的吗?在什么年龄,一个人才有这样的理解?
有直接影响的领域
教育 心理学 医学 伦理 法律
对批判性思考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当你发现一位知识渊博之士支持你的偏见时,让你停止探究的那种诱惑。当这个人是你遇到的第一个人时,这种诱惑将特别地强烈。你将希望说:“这是确定的答案。本案到此为止!”如果你遵从这种倾向,那你将使该议题琐碎化,并欺骗自己,难以获得真正的理解。按照定义,议题就是有见识的、谨慎的思考者有可能反对的事情。
这里提出一个告诫是合适的:说考察一个议题的两个方面是重要的,这并不意味着两个方面都具有同等的优点。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即每一方都有足够的优点会使得判断变得困难,但这决不能证明避免判断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