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场景化赋能

5.真实还原案例过程与场景

5.真实还原案例过程与场景

真实完整的案例是分析的基础,想要真实还原案例过程与场景,就得把案例发生的背景、任务要求、案例过程以及思考方法、案例结果和后续影响完整地回忆出来。

5.1 挖掘案例背后的逻辑

一个案例呈现的逻辑往往与案例主题密切相关,我们需围绕案例主题,系统整理、深入解析案例素材,并依据知识框架构思管理情境,布局案例情节,从而真实、生动地还原案例过程与场景。

对案例主线进行梳理,在明确案例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管理知识和工具,对蕴藏于案例情节中的隐性经验进行萃取、分析和筛选,并将其转化为显性经验,从而为场景还原和案例编写提供依据。

对案例经验知识的萃取可分以下三个层级:(1)对管理经验的系统还原;(2)对管理知识的要点分析;(3)对管理理论的总结提炼。

梳理案例主线后,进而深入剖析案例内容,确立案例主要决策者,逐一提炼决策者所面临的案例情节要素,包括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及结果等,以充分掌握案例故事的情节内容、逻辑关系及发展脉络,形成案例故事情节片段或故事圈。案例情节梳理方法可参考表2-13。

表2-13 案例情节梳理表

该案例情节梳理方法常常被运用在企业案例写作或案例教学中,例如我们曾经主导的某地产公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对“地州市短平快项目信息快速甄别”案例情节进行了梳理,如表2-14所示。

表2-14 某地产公司案例情节梳理模板

通过对以上案例情节的梳理,我们可以在事件发展演变过程中识别关键问题,然后纵向深入分析针对关键问题的决策,横向归纳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而挖掘案例背后的逻辑。

5.2 用STARR模型复述案例过程

为了保证能真实还原案例过程,确定知识产品内容架构,通过提炼加工、形成最终交付的知识产品时,我们可用STARR模型复述。它通常包含面临的业务问题、对问题的处理过程以及该问题最终的结果,最后还要提供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即结构化的描述该事件:Situation背景、Task任务、Action行为、Result结果和Reflection反思,如表2-15所示。

表2-15 复述案例过程的STARR模型

本模型是复述案例过程的初期使用模型,主要作用是帮助学员找到合适的原型事件,并进行清晰的描述。

案例创作过程中不局限于对一个原型事件的使用,在尊重事实和现实可行的前提下,还可以将多个原型素材整合分析,在一个案例中应用。

5.3 梳理事件时间轴还原案例

案例当事人的核心职责是对整个事件的经历进行回顾,梳理清楚来龙去脉,形成时间线、情节线和决策线,为后续步骤打下基础。

对于人物和情节发展较为简单的案例,可以按照STARR模型将事件的时间轴梳理出来。但针对时间跨度长、参与人数多、事件复杂的案例进行梳理,更适合列出时间轴,如图2-8所示。

图2-8 案例事件时间轴工具

事件时间轴就是案例框架的雏形,根据时间轴工具,具体实施步骤为:

第一步:明确事件起点与终点,按照决策点划分事件阶段并给予定义;

第二步:标注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及关键事件——导致结果发生的直接因素;

第三步:删去与案例主题无关的里程碑事件及关键事件。

与案例人物相关的重点信息需要罗列清楚,特别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细节。如果是访谈梳理事件,在初次访谈后,细节还不足以支撑还原整个事件原貌的话,接下来访谈人就要对案例主人公进行二次访谈,然后根据访谈内容梳理事件时间轴还原案例,如表2-16所示。

表2-16 事件流程时间轴梳理表

依据上述事件流程时间轴梳理表,我们可以时间区间为划分基准,对事件发展进行关键性说明,并阐述各岗位角色在里程碑事件节点中的行为表现和作用,整合多方信息,如实还原案例始末。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