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场景化赋能

1.拆解业务流程,梳理关键工作节点

1.拆解业务流程,梳理关键工作节点

在企业学习建设过程中,必须嵌入业务场景,通过典型业务场景设计赋能动作。在还原业务场景的过程中,首先要梳理业务流程,通过拆解业务流程,聚焦关键工作节点。

1.1 以业务为导向梳理流程

企业不同,它的输入和输出,以及产品的生产环境都相差较大,好的学习管理者,必须重视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发和赋能培训。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来完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包括生产作业、市场和销售、后勤服务等)和辅助活动(包括物料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两类。这两类内容不同但相互关联的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通过价值梳理,获得流程的期望结果,如图2-1所示。

对于价值链,首先需要仔细梳理公司流程中的关键活动,其次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从而形成有次序、逻辑密切的价值链。

对价值链进行梳理具有以下作用:

·帮助企业在战略层次上对各项业务活动展开全局范围内的考察。 ·使企业明确所设计流程要达到的目的。 ·以价值导向为基础来设计流程的期望结果。

图2-1 基于价值链的关键活动梳理

在华为,以业务为导向设计和规划的流程其实质是跨越了多个职能部门的一组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相互关联的活动进程。在业务的作业范围中需要明确每个层级流程上的活动任务,确保每项活动在科学的流程轨道上规范运行。

那么,在华为内部整个业务流程里面,他们是如何去复制经验的呢?首先,华为人把业务流程进行拆解,然后在每个业务流程的场景下面,主管领导会让员工输出大量的案例。也就是说,在整个的业务流程当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内部的案例进行输出。

这样的学习体系建设方式在不同的企业中都可以实现,例如我们之前主导的某金融公司学习发展项目,针对全流程的案例群开发与应用,几乎囊括了公司业务流程下的成功经验和痛点问题,员工通过学习相关案例可以解决众多实操难题,如图2-2所示。

图2-2 某金融公司最佳业务实践地图(部分)

通过分析调研问卷和访谈笔记,顾问导师发现该金融公司组织氛围较好,进一步真诚沟通后又抓取了一批业务痛点(图2-3),为场景化课程开发提供了直面问题、促进业务健康发展的新视角。

图2-3 某金融公司业务痛点地图(部分)

业务流程的梳理是我们场景化学习的第一步,通过对业务活动中各个动作进行细致、严谨、有序的推演,以及对形成此项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差异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由此形成可推广的知识和方法。

将个体经验萃取出来,形成覆盖各个业务痛点的学习地图,然后将这些经验案例化、课程化,让真实的业务场景经验能够用于内部的学习提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 找到赋能关键点

我们在设计场景化训练项目时,要聚焦业务活动的产出成果,从这个结果要求往回倒推,做到“以终为始”进行设计。基于此,首先需要找到其中影响业绩达成的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KSF),分析与这些关键因素相关的人群,并确认哪些行为会对业绩产生影响,以及这些行为需要哪些能力支撑。这时,一个个能力点便被圈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模拟出的真实工作场景,着重训练学员的这些能力点。

在华为帮助客户开展项目管理类场景化培训时,华为会首先列出项目管理的全部步骤,分析其中的关键成功因素。 就项目分析和规划阶段而言,作为一名项目经理,最需要把握的是合同的范围、验收标准、概算和风险管理,否则就无法在交付的过程中应对客户的超范围要求。因此,这便被视为此阶段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样,作为一名项目管理人员,要知道怎样去制定交付策略、进行风险识别和概算,这就是一个赋能关键点。

因此,在培训开展前期,首要的任务是拆解业务流,分析和找到其中的关键成功因素。

我们一般通过确定关键流程找到赋能关键点。对于关键流程的识别,没有一定的数学评估公式,但是存在一些方法,如使用关键成功因素分析矩阵、因果矩阵、流程优先选择矩阵等。

对于关键点的设置,我们应参考企业实际的流程管理状况以及流程图。下面以某地产装饰公司的业务流程(部分)为例,来阐述如何在业务流程中识别关键点,如表2-1所示。

表2-1 某地产装饰公司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点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