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灵修书籍 > 贫穷的富裕

贫穷的富裕(2)

在我收到的许多信中,不时流露了强烈的挫折感:“我在我精美的公寓里,孤独得要命。” 这种分隔、断裂的现象,甚至也发生在家庭里,许多年轻人深受其苦,有的还因此走上自杀之途。 还有哪种贫穷比深陷绝望的可怜人所面临的更为极端?
在我去过的许多富庶国家中,我经常在人们的巨大期待里同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 那像是一种煎熬,呼吸困难,快要窒息。 每个人都感到被孤立,其他人全是潜在的攻击者。 人人都觊觎邻居的财富。 当内心升起一种去参与救助苦难的欲望时,他们就像是灵魂无意识地希望在穷人身上找到自己缺乏的东西,一种不可名状的丰富。 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多半只靠贫乏条件勉强过活,只有看太多美国电影的人才会有脱逃的欲望,这时,他们企求达到的是自以为“最大”的幸福。
让我们尝试更进一步地掌握“富裕北方”和“贫穷南方”之间生活模式的差异。 富裕北方的人民对他们的科技、对他们作为自由和有组织的社会公民的权利、对现代性引以为傲等,都视为理所当然。 然而,他们每天从早到晚为事业奔波,他们为各式各样诱人的广告所吸引,不停地追求新颖的消费品。 他们置身在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中,根本没有任何时间去关怀社会的其他面向,甚至连关心自己家庭的时间都没有。
“南方”的生活步调就显得缓慢许多。 在那儿,人际关系居日常生活首要之位。 生意是在闲话家常中谈出来的。 与家人和社群之间的聚会,构成了生命的基本脉络。 四壁萧条的木屋以及缺乏娱乐场所的小街道,对穷人丝毫不构成任何外在诱惑。 在那儿,没有任何人会被排拒在家门外,病人、孤儿、老人都是家庭活生生的一分子,他们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在木屋里依然拥有一席之地,家人也总是围绕在旁。 而北方文化的特有现象则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家庭关系)普遍遭到“去神圣化”;在北方国家,不具生产力的人就会被排除。
在欧洲,我拜访过许多养老院。 这些养老院经常有着富丽堂皇的外观,但坦白说,很多养老院根本就是老人等死的地方。 一些可怜人在那儿孤独地度过余生,他们有时遭到亲人的抛弃。 一位掌管这种鬼地方的院长跟我透露,有些家人甚至连葬礼都不出席。 物质优渥但缺乏爱的富裕老人,他的内心作何感受呢?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