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和穷人一起、为穷人所进行的抗争,目前因世界各地发出愈来愈多的声音,迈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这些抗争是否能够彻底改变当前权势者对世界所持的态度?
富裕国家所关心的,多半是如何维持或增加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是他们自己国民的共同福祉而已;更确切地说,是那些在工业界和商业界积极活跃分子的共同福祉。
因此,无论如何,都不是真正的共同福祉;真正的共同福祉总是带有一种普世性的影响。
其实,在具世界影响力的人当中,我们也听到了想将消灭贫穷的抗争普遍化的声音。
每个人有他不同的任务: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 Annan)毫不犹豫地投身到这个竞技场。
2000年4月,他提交了第一份关于《联合国在21世纪的角色》的报告书。
他要求所有会员国能够提出标列时间表和具体数据的措施来对抗全球性灾难。
同年9月,他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召请了150位国家首脑开会,分析他们对他的报告的回应。
他们会后发表的声明,掷地有声:所有国家致力在2015年之前,将世界的贫穷现象减低一半,儿童死亡率降低2/3,并确保所有孩童都能接受小学教育。
如果这些雄心勃勃的计划能够确保拥有所需的运作经费,那么我们将对这些在纽约作出的决议完完全全地心悦诚服。
我们期待一些如微软的庞大私人企业能够支持这些计划,微软捐助了5000万美元对抗脊髓灰质炎疾病。
时代华纳公司的泰德·特纳也承诺捐赠10亿美元。
然而,诚如加纳总统指出:正是这些亿万富翁用极其微薄的工资,让包括孩童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可怜人民为他们工作,而得以不断聚拢私人财富。
这些跨国公司以低价获取第三世界的资源,并让这些国家停留在苦难的生活条件。
因此,我们仍处于共同福祉的对立面,距离彻底扭转不公平的世界观依然非常遥远。
对那些操控国际经贸的极自由派人士来说,“共同福祉或混乱”这句口号仍未被纳入当日议程的讨论范畴。
事实上,要让这些人看到比股票市场操作更长远的发展,简直是一项令人绝望的尝试。
他们偶尔会慷慨捐赠一大笔金钱,一方面能够满足自己的良心需求,同时也达到好的广告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