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灵修书籍 > 贫穷的富裕

贫穷的丑闻(14)

甘地穷尽一生为拯救印度本土的织布业免受英国进口布料的威胁而奋斗——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英国布料其实都是用印度生产的棉花所制成! 世界各地都面临相同的情况:在南美洲,国外投资开发集团购买土地,进行大规模的黄豆种植,以外销到欧洲作为牲畜的粮食;同时,它们也因此摧毁了小户农民赖以为生的农业结构。
要了解世界绝大多数地区贫穷的根源,就必须提到原料市场价格波动的问题。 原料都是在置公正于不顾的条件下,向第三世界国家购买的。 量小力微的农人面对合约的威胁,不得不接受由别人强行制定的价格,因为他们没有库存农作物的能力和可能性。 当赫尔德·卡马拉大主教【注:Dom Helder Camara,是巴西东北Olinda与Recife的大主教,在巴西被尊称为“穷人的神甫”,对推行社会公义、改变社会结构,抱持相当激进的立场。 】到国外巡访时,他愤怒地咆哮道:“付给我们巴西咖啡应有的公正价格,而且价格不要老是波动起伏,否则我们就不需要你们的救助!” 第三世界生产的原料,全都是在被迫接受他人强制规定的价格的条件下出售的。 我们必须了解,如果咖啡、棉花或可可豆每年的价格都是无法预期的,国家根本就不可能调整经济结构和规划经济政策。
不断对我们耳朵进行疲劳轰炸的“南北对话”,根本就是一场“鸡同鸭讲”。 我们必须直言不讳地回答:我们这些北方国家的富裕人民,对这样一场没有结果的讨论真的在乎吗? 我们知道受我们剥削的南方国家的人民所过的困苦生活吗? 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了以荒谬低价向生产国购买的各式各样的原料。 我们所吃的食物、买的玩具、穿的衣服,可能都是由童工所生产制造的。 在我们国家的领薪族,绝对没有一个人会愿意按受南方国家人民所支领的工资,只够勉强糊口度日——若能糊口维生,那还算是不错的情况呢! 假若在我们吃着香蕉或套上T恤时,能够看到因不人道的工作条件而困倦、毁损的面容的话——尤其,当那是一位孩童的脸庞时——我们还会掏钱购买这些物品吗? 有人会回答我说:人类的自私心是如此强烈,与其拥有一个更清醒的生命,绝大多数人仍旧宁愿选择置穷人苦难于不顾。 不幸的是,事实也的确如此:起身谴责这些丑闻的声音太过薄弱了,以至于淹没在一种几近全面的冷漠中,对人们的意识无法造成任何震撼。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