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的源头在哪儿
我记得自己还是个年轻的修女时,主动要求被分派去帮助陷入困境的孩童。
我怀着高度热情接受了生平第一项任务,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锡安中学的附属小学,去协助那些贫穷小孩。
在班上,我们有一个取名为克丝特的洋娃娃。
我欣喜地看到克丝特成了我班上那群小孩效仿的对象:我们一块儿帮她洗澡、梳头、穿衣。
每天,这些小女孩全都梳理得干干净净地来到学校,就像克丝特一样。
那些就读中学、出身富裕家庭的学生,也捐给我不少衣物和生活用品。
我理想中的正义社会已开始展露雏形,并将逐渐获得实现了!
后来,我被调到家境优渥的女子高年级班。
我这时了解到,有必要让她们接触并认识在她们居住的美好的城市里,一些悲惨社区所处的不公平境况。
我带领一群志愿者到泰能克·马哈勒思(Teneke Mahallesi)贫民窟去。
一大群人可怜地挤在没有灯光、没有水的房子里,这幕令人难以承受的景象,后来在班上引发了许多愤慨激昂的讨论。
这些女孩开始意识到她们身为未来公民的责任。
的确,她们当中许多人长大后,投入了争取埃及社会平等的抗争。
我向来对世界各地一些不健全、不平等的现象心生愤慨。
在突尼斯,我看到贫农坐在骨瘦如柴的驴背上,随时要被地主的华丽大车给撞倒。
在埃及,一些观光客的傲慢令我深深作思:他们满是崇敬和畏惧地注视着让他们费好一番气力才勉强登上的骆驼,对领骆驼的人,却投以轻蔑的眼光。
理由是,他不过是个人罢了!
我内心如雷轰电掣:你们这些肥富佬啊!
难道你们要永远藐视你们的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