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灵修书籍 > 贫穷的富裕

贫穷与富裕的吊诡(1)

前言 贫穷与富裕的吊诡
1993年,在开罗三个贫民窟待了22年之后,我离开了这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回到了欧洲。 在贫民窟的工作非常辛苦,成效也不大,住的是用旧桶罐搭建的简陋棚屋,既没电也没水;然而,气氛却是欢乐、轻松的,有时甚至还可以说是兴高采烈的。
回到了富裕国度的安逸舒适里,突然之间,我面对的是一种潜伏的不满足感——到处只听到埋怨憎恨的声音,开销、政府、交通、汽油、学校、小孩、配偶、薪资、工作,这些议题接连不断地一再被提及,并且引发了社会阶层从上到下的抱怨与罢工。 “地铁、工作和睡觉”,这句老掉牙的口号,一点也没失去时效性,对许多人而言,他们的生活似乎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当然,我也目睹了一些让我极度愤慨的悲惨景象:终日浪迹街头的游民,来自破碎家庭的苦闷小孩,遭配偶遗弃的人,失业的人,等等。 没有任何人敢说自己永保无虞。 尽管如此,法国再怎么说都是欧洲自1950年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国民平均生产总值从4万法郎增加到了15万法郎! 动辄爱发牢骚的法国人啊,难道这对你们来说真的还不够吗?
这时,我面对的是一个极度吊诡的问题:开罗捡破烂的穷人啊,你的安然自在,从何而来? 欧洲的富人啊,你又为何不快乐?
对我而言,这简直是一场天大的悲剧。 欧洲和富裕国家的人民,竟然无法享受他们生命的喜悦;相反的,生活在最最贫穷地区的人们却能够喜乐欢畅,分分秒秒因自己的存在而快乐。
我脚前是一个看不见尽头的无底深渊。 世间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究竟在哪儿? 难道贫穷是一种富裕,富裕反倒具有毁灭性? 难道唯有贫穷能够成就幸福? 不可能! 这一切缺乏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此外,这个问题也像一把回力镖,最后又掷回到我身上。 难道我碰巧是那种专门宣扬在俗世要安贫、要放弃浮光掠影的财物以获取永恒幸福的修女? “我的弟兄们,让我们因在世间匮乏而赢得世世代代、永无止息的富足!” 或许更糟的是,难道我把贫穷当成我生命的营业资本,仿佛贫穷是证明我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当然不是! 贫穷是我这一辈子在世界各地奋力对抗的丑闻!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