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行动(5)

我第一次遇到皮埃尔教士【注:皮埃尔教士(Abbé Pierre)是法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被视为法国良心的化身,毕生致力于救济穷人、流浪汉和边缘人。 他于1951年成立以马忤斯(Emmaus)基金会,专门回收转卖旧衣物和家具,将所得用来进行慈善事业。 】那天,灵光一闪地对自己有了更多了解。 那时他还住在位于巴黎东部沙朗通(Charenton)的总部。 我去他办公室看他,地方奇小无比,只够放两张椅子,堆满纸张。 那时我因贫民窟的初步改善而雀跃不已,有赖莎拉修女及高效率的埃及团队的努力,我们成功地控制住破伤风,盖了第一所学校和诊所,还带贫民窟的小孩到苏伊士运河参观。 皮埃尔教士默默地听着我得意洋洋的故事,随后看了我一眼,只说了一句:“其他人呢?” 我当场领悟到,在我因自己的成功而欣喜若狂时,我抹杀了那些仍深陷困境的人的悲剧。 我的眼光应该注视着那些人,而不是个人的成功! 我是真的关心孩童的幸福,还是或多或少寻求身为一项大工程的团队领导的欢乐呢? 这个问题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 我立即了解到,我们永远不可能将个人兴趣和对他人的爱划分开来。
让我们再说得更深入一些。 纯洁无瑕的行为,百分之百没有动机的施与,可能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的天性会主动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它蕴涵了享乐和占有,以及自我吹嘘的渴望,同样也包含了给予、服务、同情他人的冲动,所有这一切都交织纠结在一起。 我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努力发展一个同时结合个人幸福及他人幸福的事业。 以马内利,不用绞尽脑汁去想了,不要被自己的矛盾给搞糊涂了,试着忘掉自己吧。 试着接受自己,你是用伟大和可悲捏出来的凡人。 就老老实实地接受自己本来的面貌吧,从你的缺点和优点中汲取较好的一面。 然后,走吧,前进去服务他人!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