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帕斯卡(3)

帕斯卡的《沉思录》
帕斯卡另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是他死后才出版的《沉思录》(Pensees)。 这其实是一部未完成著作(为他所认定的宗教信仰所写的“辩护词”)的“草稿”,后世编者根据他的笔记与手稿片断编辑而成,并命名为《沉思录》。
这些短简残篇于1670年由帕斯卡家族编辑整理、Port Royal修道院出版,首度公开发表后,立即引起广泛回响,尔后陆续有许多不同版本问世,在哲学、神学领域都受到极大敬重。 简短的诗句描述了他对信仰的纤细感触,字里行间传达着清晰的理性、深沉的思索、炽热的心灵,连文学界也将它视为瑰宝。 文学家伏尔泰称赞这本著作:“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本诗集。”
当初,家人所发现的这堆手稿,充分显露了帕斯卡极特殊的思考与写作方法——他会先在大张纸页上写下一些想法,尽管部分段落行文简略,甚至句子零落、不完整,但也不乏推理论据非常详尽的论述,同时穿插许多平面图、曲线图。 写满之后,帕斯卡再将这些大张纸页裁剪成小纸片,按不同主题分类,并在纸片上头穿洞,用一根细绳绑起来,为每一捆手札取一个标题。
在27捆定好标题的手札中,帕斯卡明确标示了排列次序,这些数量约400多则的思想片断,在编辑上没有太大争议。 然而,原文手稿中还有30多捆没有标题的纸片,这些思绪片断不仅内容、议题多元,而且非常繁杂零碎。 后世编者对这部分内容的取舍与排列上的差异,造成了《沉思录》的不同版本面貌,也影响了世人对帕斯卡思想的不同解读。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