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明中行(1)

在光明中行
(约1:7)
一八二七年,达秘在杜百龄城里遇见几位青年,和他一样对于他们教会的关系发生严重的考虑。 他们的难处大多是起因于当时国教,和非国教团体的生硬宗派思想。 当大梦初醒的青年牧师来到杜百龄之时,他最少找到四位这样的朋友,预备采取当时所认为极勇敢的步骤。 经过谨慎的考虑,和默想新约圣经,他们发觉在国教或者任何非国教的团体,都找不到神教会的具体表现。 要参加那些非国教的团体,必须口吐他们特别的"示播列"(士12:6),同时,他们的宪章实在从无一刻考虑到在地上基督身体的伟大,并圣洁的性质。
他们所采取的勇敢步骤,就是在主日早晨一同聚集擘饼,如同原初基督教所作的,"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 "(徒20:7)今天我们也许觉得这个举动并无什么了不得,因为弟兄运动早已影响整个基督教;可是当时,这种行动是具有革命性的,在所谓正宗教会团体内从未见过。
当时聚集在赫契生家里擘饼的五位,乃是柏勒(J. G. Bellett)、柯罗宁(Dr. Cronin)、赫契生(Mr. Hutchinson)、柏路克(Mr. Brooke)和达秘。 他们脱去了人为宗教制度的墓衣,走上敬拜和事奉的自由大道,有主的灵来带领主持一切。 他们所以采取行动,是因为考虑到在马太福音18:20节,罗马书12章,和以弗所书4:3-4节的真理。 他们发现而且承认,信徒在世的抱负,乃在用心灵诚实敬拜父,直接向主负责事奉,并且等候主再来(约4:23-24;西3:23-24)。
达秘辞去牧师职分之后,非常明白的表示,他并未辞去神话语的职事,也未推辞拯救灵魂的责任。 如同前个世纪的著名约翰一样,他现在以整个世界作为他的教区。 他为主多受劳苦,不断的旅行各地帮助信徒,传扬主的福音。 "我到剑桥和牛津去,……去瑞士不只一次,……留在劳山(Lausanne)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神作工使人得救,并且吁召祂一班的儿女从世界里面分别出来……"这些地名不过是他一封信内所提起的。 只要读他三部书信,就可以看见他当时旅行的广泛。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