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见证文集 > 暗室之后

科举时代(2)

我的祖父於十九世纪初期生在杭州,那时中国还在满清帝王统辖之下,朝廷选用人才,是用科举制度,所以这个时代也就是所谓「科举时代」,祖父中了举之後,又在京试高中,由朝廷派他做广东抚台。 于是他就远离家乡,别了我们的祖母、和伯叔父、姑母,只身南下,到任不久,不幸染病逝世。 当我的祖母听到这恶耗,痛不欲生,接连数日,呆坐不语,无论我的伯叔父和姑母如何劝慰,她总是不吃不寝,不言不语,因为一家八口的生活,顿失凭依! 祖母平日养尊处优,现在势须亲自操作,且须辞去婢仆,卖掉房屋,将衣饰典尽当光,全家都得过喝稀粥吃咸菜的日子。 但她决计不辞一切艰苦,来供儿子们读书,使他们将来都能成就功名,继续书香门第。
我的父亲在伯叔中排行第二,常常把他幼年的苦境告诉我们。 每逢我的哥哥们埋怨功课太难时,他便会向他们说:「你们想我是怎样的求学呢? 我们连老师都没有,也没有书本;常要冒大风雪,步行数里的路程向人借一本书,并且答应要在几天之内一定送还。 你们的伯叔和我一天辛苦工作之後,到晚上围坐桌旁,藉着桌子当中一盏极微弱的小油灯,把借来的书赶着抄。 当我们饿了,就从篮子里抓把冷饭吃,到了冬天,手冷得连笔几乎都不能拿,你们才不知道甚麽叫做艰难辛苦呢!」
我们一家就是这样勉强度日。 伯叔父们大的教小的,自修苦研,到了弱冠之年,他们便预备像曾祖父和祖父一样参加县试、府试和京试,以供朝廷录用,而踏上仕途。 惟有姑母,因为是女子,没有让她读书,当时的女子只应该学做些家务的事而已。
伯父和父亲进了秀才之後,又同到南京应举人试。 到了指定的日子,两兄弟一同进了考场。 他们都穿着蓝布长袍,黑色马挂,头发梳成辫子,带着黑瓜皮帽,每人带了个考篮,装着有水果、笔、墨、饭碗和筷子。
考场进口处,张灯结彩十分美丽,大门口有两个管门的人,当考员进门时,就过来粗粗的搜查一下,看看没有夹带才给入场。 门内是一个大院子,已有许多考员和考场里理事的人在那里,有的站着,有的走动。 考场中间有一座大阁搂,四周有一列一列的考棚,每列考棚有考房一百间左右,考房前面是敝开的,对着长窄的衢子,没有遮邂风雨的东西。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