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本课我们尝试简述基督在世时之主要教训。基督在他世上的侍奉中曾作过三个冗长的讲论:
(1)登山宝训——马太福音5至7章,
(2)橄榄山上之教训——马太福音24章至25章,
(3)马可楼上之教导。约翰福音13章至16章,也可能到17章,还有其他许多较短的信息。
有人说耶稣在他的登山宝训中共提到有十八个题目。
马太福音7章28节至29节:“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象他们的文士。”
路加福音4章32节,“他们很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的话里有权柄。”
路加福音4章22节,“众人都称赞他,并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
某些方面他的教训新鲜、有革命性、和人们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一)耶稣对有关救恩的教训
在他与尼哥底母的谈话中,他指出他必须重生。(约翰福音3章1—15节)
他与撒马利亚妇人的交谈中,他使这妇人为了他——活水,而感到自己的需要。
在约翰福音第6章,他启示他自己是真粮,能使那些灵魂里真正饥饿的人得饱足。
在路加福音7章47节至48节,他有权利对悔改的人赦免他的罪。
在约翰福音10章,论到好牧人,耶稣启示他自己为唯一的救恩之门,若不籍着他,没有人能得救。
在马太福音第11章28至30节,耶稣向那些劳苦担重担者发出邀请,叫他们来亲近他,可以得着救恩和心灵的安息。
在路加福音第14章16节至24节,这奇妙的救恩的邀请进一步的扩大至那些在大街小巷的流浪者——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和瘸腿的人身上。
在救恩故事当中最为人喜爱的要算是路加福音第15章里的浪子故事了。
(二)耶稣对基督徒生活的教训
在马太福音第5章33节至34节,他教导我们
(1)不要起誓。
(2)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给他打。
(3)爱仇敌。
在马太福音6章1至4节,19至21节,论到施舍的事:
(1)要暗暗的去作。
(2)要积攒财宝在天上。
耶稣教导我们许多关于祷告的事情——马太福6章5—13节,路加福音11章1—13节,约翰福音14章13—14节,16章23—24节。这件事当:
(1)要在暗中作,
(2)不可停止,
(3)不受外力和环境的限制。
耶稣教导我们在神赦免我们以前要先赦免别人。(马太福音6章14—15节,5章23—24节)
耶稣教导我们禁食祷告(马太福音6章16—18节)他自己也这样做,在路加福音4章2节说到他在受试探之前禁食。
耶稣提醒我们不要常为生活所需要的存贪慕的心。但应许我们若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一切(每天的饮食、居所和衣裳)都要加给我们。(马太福音6章25—34节)
耶稣教导我们当在众人面前承认他。(马太福音10章32—33,约翰福音9章38节)也教导那些悔改相信的人当回家向亲友作见证(马可福音5章19节),并告诉那些接受救恩的人有确实的救恩把握。(约翰福音3章16节、18节、36节,5章24节)
在马可楼上的讲论中,他提到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会引导、指示、加力量并坚固信徒们。(约翰福音14章16—26)
耶稣并没有应许信徒们有安定的生活,相反的他指出要受到逼迫的事,但却应许每一个试炼中都有恩典和帮助。(约翰福音16章1—6节,路加福音12章11—12节)
(三)耶稣对法利赛人和假师傅的有关教训
耶稣在指责假师傅和假冒为善者是是声色俱厉的。在马太福音23章13至16节,他提到:“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一共有八次之多,13—16节、23节、25节、27节、和29节等,称他们为愚昧和瞎眼领路的。在约翰福音8章44节,耶稣说他们是属于他们的父魔鬼——这是一种极严厉的说法。
在马太福音16章6节,耶稣警告他的门徒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因为他们传讲错误的教训,否认复活等事。耶稣指责这些教会的假师傅们尽其所能的引人入教,但他们所得的刑罚比“这些地狱之子还加倍。”(马太福音23章15节)
马太福音7章15节至20节是他对门徒提出的警告,小心防备假先知,他们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在路加福音20章45至47节是对门徒的提醒,要他们防备文士。
(四)耶稣对有关管家的教训
耶稣在路加福音12章16至34节提到怎样正确的使用金钱和财富。因这富人是个无知的人,所以他把财产作为满足个人私欲之用,真正的财宝(33—34节)当先送到主那里作为将来使用。
马可福音12章41至44节说到穷寡妇奉贤两个小钱的事,主耶稣极力的称扬她,因她并不是把多余的拿出来,乃是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25章14节至30节,教训我们要用神所赐给我们的恩赐来荣耀神他。在路加福音19章11至27节也提到耶稣给他的门徒一个命令,要使用他所赐的银子、时间、才能,为了主的荣耀,努力经营直到主再来。
(五)耶稣对有关天堂和地狱的教训
我们的主在福音书里提到地狱和永远的刑罚最少有七十次。在马太福音25章41节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
在路加福音16章19至31节,耶稣给我们看见一幅有关地狱刑罚的惨像,在马可福音9章42至48节,是一个严重的警告,叫人民逃避地狱的刑罚,说那里的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44节、46节、48节)
在马可楼上,耶稣在离开门徒时向他们一再保证说,他暂时去是为我们预备地方,并且还要再来接我们。(约翰福音14章1—3节)
对面临死亡而悔改的犯人,耶稣说:“今天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耶稣把天堂描写像一个家一样,有父神在那里(马太福音6章9节,路加福音11章2节)。耶稣从天上降下亲尝死味,为要引领许多儿子归回天家去。(希伯来书2章10节)
(六)耶稣对有关结果子的比喻
约翰福音15章1至17节,在马可楼上所讲论的中心是葡萄树与枝子的比喻,他盼望我们“结果子”;“结更多的果子”;“多结果子”。
在路加福音7章6至9节,对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的比喻中,那棵树(表面的基督徒)没结果子的要被砍下来,丢在火里烧了。
马太福音7章16节至20节中,耶稣教导我们如何分辨假先知说:“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在马太福音13章1至23节,对撒种人和种子的比喻中,耶稣流露他对每一个基督徒的期望,要他们结果子,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因此身为基督徒,我们要被修剪,使我们多结果子(约翰福音15章2节)。被修剪虽是一种痛苦的“掘土加粪”的经验,(路加福音13章8节)但却是必须的。(路加福音6章43—46节)基督徒需要结圣灵的果子,和结引领灵魂归主的果子。
(七)耶稣预言的教训
马太福音24章至25章,在橄榄山上的谈论中,大量的提到预言的事。
马太福音24章1—3节,论到耶路撒冷的毁坏,这件事已在主后七十年发生了。马太福音24章4至14节则是论这世界变坏的情形,即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马太福音24章15至26节所提到的大灾难,即雅各遭难的日子。27至31节提到主在荣耀中再临的事,更详细的是在无花果树(32—51节)及十个童女的比方里。(马太福音25章1—13节)25章31至46节提到对列国的审判,将绵羊和山羊分开,马太福音13章1至52节的七个比喻是对天国各种不同的解释。
结论:
我们认为基督的教训总结起来就是一个“爱”字。
他将正统的犹太人之六百条律法概括成两条(一)爱神,(二)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章37—39节)
爱成为基督徒崇高的标志,约翰福音13章35节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约翰福音15章13节,耶稣提到他在十字架上的代死,为人舍命足以彰显他最大的爱。
耶稣在约翰福音17章的代祷中是一个对信徒合一的呼吁,(参11节、21节、23节)并不需要在组织上的联合,但在领别人归主的目的上是需要合一的,他将教会,就是他的身体留在世上,在他的同在中为他作见证。
耶稣教训我们不但要爱那可爱的,并且要爱所有的人,甚至我们的仇敌,因为他早已爱他们了(马太福音5章44节,约翰一书4章19节,罗马书5章8节)
复习题:
(一)基督在世上的侍奉中有那三个主要的教训?
(二)耶稣对救恩的教训有那三点?试述之。
(三)关于耶稣的教训你以为是新鲜和有革命性的有那六方面?
(四)在马可楼上的讲论,耶稣最多论到的对象是谁?
(五)圣经对法利赛人和假冒为善者所提到的八祸是记在那里?
(六)基督徒是不是单做钱财的管家呢?试解释。
(七)是不是耶稣只讲到爱而不讲地狱的事实呢?试解释。
(八)试举出圣经在那三处里记载有关结果子的教训?
(九)基督在那一篇讲道中提到预言的事?
(十)诫命能总结为一个“爱”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