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追求属灵的富足。
在今世的财富上越是匮乏,就要越努力追求属灵的财富;假如我们没有世上的产业,更要因信天国的产业而生活;这样,有时那些世上最贫穷的人成为最富足的,那些在肉体上遭受极大痛苦的人却有着最大的心灵的喜乐。
“上帝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他所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吗”(2:5)。
“并且你们在大难之中,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领受真道”(帖前1:6)。
7.
思考人生的归宿。
我们既没有带什么到这个世界上来,也不会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什么。
“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伯:21)。
“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6:7,8)。
8.
寻求基督的教导。
就近基督,求他教导我们凡事满足的功课,并从他得力量,在各样的状况中,都能行出这样的美德。
“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1——13)。
问5:涉及他人,第十条诫命吩咐什么?
回答:涉及他人,第十条诫命吩咐:用正直仁爱的精神对待邻舍及其所拥有的一切。
问6:如何用正直仁爱的精神对待邻舍及其所拥有的一切?
回答:用正直仁爱的精神对待邻舍及其所拥有的一切,在于以下方面:
1.
对于邻舍及其幸福,要有爱心,有渴慕和喜乐之情;当他们遭遇患难的时候,既要为他们忧伤,也要与他们一同忧伤。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
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12:10,15)。
“你们要记念被捆绑的人,好像与他们同受捆绑,也要记念遭苦害的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内”(来13:3)。
2.
在对于邻舍的这些感情方面,要甘心乐意,并且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