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攻击型性格
嫉妒
嫉妒是一种很有趣的性格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它会严重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仔细讨论。嫉妒不只出现在爱情关系中,在其他很多关系中也会出现。比如,稚嫩的孩子会在相互的比较中生出嫉妒情绪。嫉妒,通常和好胜同时出现。有这两种性格特征的孩子在生活中会表现得非常好斗。嫉妒通常来自受到忽视和歧视的感觉,它会和人相伴一生,跟好胜是同一类性格。
年长的孩子看到父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弟弟妹妹身上,感觉自己像一个被篡夺了王位的君主。这些孩子原本是父母视线的唯一焦点,沐浴在父母阳光般温暖的爱意中,现在这一切都被新生儿抢走了,他们怎能不嫉妒?要说这种情绪有多强烈,我们可以看看下边这个例子:一个女孩还不到8岁,就杀了三个人。
这个女孩因为反应迟钝、体弱多病,什么事都做不了,所以家人对她也没什么要求。对她来说,这是一个较为宽松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可是,这种舒适感在她6岁那年忽然消失了。她有了一个小妹妹。这使她的心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于嫉妒,她甚至会对妹妹动手。父母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做这么残忍的事,严厉地斥责了她,还狠狠地惩罚了她。有一天,村子里的人在河里发现了一个被淹死的小女孩。没过多久,又发现了一个。最后,这个病人在把第三个小女孩扔到河里时,被人当场抓住。她承认了全部罪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之后又被送进疗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在这个病例中,女孩把对妹妹的嫉妒转移到了其他孩子身上,而且她嫉妒的对象,很明显都是女孩。她把她们当成了妹妹的替身。杀掉她们,是为了报复,以消解自己因受到忽视而产生的嫉妒情绪。
在儿女俱全的家庭中,嫉妒情绪会表现得更为明显。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文明里,女孩总是不如男孩受重视。看到父母因弟弟的出生而欣喜若狂,看到弟弟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看到弟弟拥有很多自己永远都无法得到的利益,姐姐怎能不失望、不嫉妒?
这种关系很容易引发仇恨情绪。有的姐姐像母亲一样疼爱自己的弟弟,但这种态度其实并不是出于对弟弟的爱,而是因为疼爱弟弟妹妹,可以让姐姐获得一种权威感。她在危险的处境中,找到了一块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行事的风水宝地。
通常来说,家庭内部的嫉妒是由兄弟姐妹间的激烈竞争引起的。父母偏心弟弟(或哥哥),会让女孩觉得自己受到了忽视,她自然就把兄弟当成竞争对手,并为此而努力。她多半能得偿所愿,一方面是因为她足够勤勉,一方面则要感谢上天的安排,因为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女孩都要比男孩成熟得早,虽然青春期结束以后,这种差距会慢慢消失。
嫉妒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不信任他人、伺机而动的攻击、害怕被忽视、对朋友诸多挑剔,等等。这些表现方式中的哪一种占主导地位,要看嫉妒者此前在人生中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嫉妒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我毁灭,另一种是固执己见。有嫉妒性格的人喜欢给别人泼冷水、无缘无故地把别人当成对手、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以便征服对方。
毫无疑问,每一个追逐权力和控制权的人,都会表现出嫉妒的性格特征。高远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之间,就像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越是目标远大的人,越容易产生自卑情结。
自卑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和人生态度。因为目标迟迟无法实现,他的信心就会逐渐流失,自我评价越来越低,对生活极为不满。他越是这样,离心中的目标就越远,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到了最后,他会把心思放在别人的成功上,每天想的都是别人会怎样看待他、别人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他还会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并为此受尽折磨,总觉得别人在笑话他。事实上,他拥有的东西可能远比别人多,成就也远比别人大。即便如此,他还是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忽视。所以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的欲望太多,甚至想得到一切,他无法压制自己的虚荣心。当然,他绝不会在公开场合表露自己的虚荣,因为社会感不允许他这么做。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他的行动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不停估算他人的成功所带来的嫉妒情绪,就像一把捅进幸福人生中的匕首。普遍存在的社会感,使人对嫉妒情绪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厌恶。可是,即使如此,没有嫉妒情绪的人仍然非常少见。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彻底消除嫉妒。生活顺利的时候,嫉妒往往表现得不太明显,但在人遭遇痛苦、受到磨难、穷困潦倒、衣食无着时,在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困境的泥沼中苦苦挣扎却无力自拔时,嫉妒就会现身。
人类如今正处于文明的起步阶段,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计其数,虽然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一再告诫我们要清除心底的嫉妒,但我们的精神却终究没有那么成熟。我们理解穷人的嫉妒,但是如果有人说自己即使身处穷困之境,也不会生出一点嫉妒,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嫉妒情绪时,必须考虑当代人的精神处境。当一个人或组织受到很多限制时,难免会有嫉妒情绪。最糟糕的是,当嫉妒以一种极不合理或者极其可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却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消除嫉妒,避免随之而来的仇恨。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时候最恰当的做法是尽可能不去试探嫉妒,不要去刺激和强化嫉妒。我们或许无法消除嫉妒,但至少可以要求自己不在同伴面前卖弄优越感,因为这很容易损害对方的自尊心。
嫉妒的源头证明了个人和社会的不可分割。没有人能在享有高高在上的权力和地位的同时,不引起他人的反对和抵制。嫉妒会挑起人与人之间的争端,为了保证生活环境的和平,人类制定了规则,比如“人人生而平等”这项社会规则。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一旦遭到破坏,必定引来混乱。
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中轻易地看出他心底的嫉妒。人们在形容嫉妒的时候,经常会说“嫉妒得脸色发青或者发白”。从这些比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嫉妒所引起的生理变化,或者说它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使毛细血管收缩。
毫无疑问,嫉妒他人的人一定会危害公众生活。这种人把全部心思都用在索取和给别人制造麻烦上,每次遭遇失败,都会给自己找理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他们好胜心极强,总给人留下一大堆烂摊子,不喜欢与人和平共处,不愿意帮助别人。他们绝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对人性一无所知。他们不会因伤害别人而羞愧、后悔,因为有时候,别人的痛苦正是他们快乐的源泉。
既然嫉妒无法消除,那么,为了生活得幸福,我们就必须竭尽所能地使嫉妒朝着有助于公众利益的方向发展,尽量减小它对精神生活的影响。这不仅对群体有好处,对个人也是如此。所以,在选择职业时,要选那些能够提高个人自尊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