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走出孤独

难以承受之重

难以承受之重

虚荣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变成人一辈子都难以卸下的重担。过度虚荣会阻碍健全人格的形成,把人引上彻底失败的绝路。很多人都坚信野心是一种宝贵的性格特征,而忽视了它虚荣的本质,不知道野心带给他们的是焦虑和失眠。把关注点放在野心的好处和利益上的人,永远都无法明白这一点。

从以下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野心(或者说虚荣)的危害。有个25岁的年轻男人,在期末考试来临之际,忽然对自己的专业失去了兴趣。他心情很差,无心复习,对自己的价值失去了信心。他一直无法摆脱这种情绪,最后只能放弃考试。他的大部分童年回忆都是父母对他的斥责,他说父母的误解阻碍了他的成长。他觉得每个人都没有价值(包括他自己),也和他没什么关系,如此一来,他便找到了脱离社会的借口。

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他找出各种借口来逃避那些能够验证其能力的考试。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可他忽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了。一想到考试,他就心慌意乱,最后终于没能参加考试。这对他很重要,因为没有考试,人们就不会知道他的真实能力,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不会受到威胁。对他来说,这才是头等大事。他像得到了一把保护伞,一切伤害都被屏蔽在外面。他终于安下心来,并且这样安慰自己:如果不是疾病和不公的命运阻碍了我的发展,我一定会功成名就的。我们从这种逃避考试的态度中,看到了虚荣的身影。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会有损自己的名誉,所以丧失了面对考验的勇气。由此可知,过度的虚荣会使人在能力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形成逃避退缩的习惯。

一个人越不相信自己,或者说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就越容易以逃避的态度来解决问题。这位病人就是如此。他的陈述表明,他在这方面甚至已经形成了习惯。每次需要他作决定的时候,他都会犹豫不决。只要看看他的行为和态度,就能知道他有多想让时间就此停止,如此一来,他就不用作决定了。

他有四个妹妹,他是家里的长子、独子和唯一的大学生。他肩负着家人所有的期望,是家人的重点保护对象。父母会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让他努力上进,日后出人头地。于是,他把超越所有人当成自己唯一的人生目标,对此念念不忘。可是现在,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满足家人的期待,心里十分焦躁。就在这时,虚荣让他找到了一条退路。

由此证明,过度膨胀的虚荣心会阻碍人的发展。虽然社会感从未放弃对虚荣心的围剿,但我们可以看到,虚荣常常能使孩子从社会感中脱离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拉开和他人的距离。贪慕虚荣的人大多是这样生活的:在自己想象出来的陌生城市里,寻找一座想象出来的建筑物。如果找不到,他们就指责现实,可是现实究竟错在哪儿呢?这是自私的人和贪慕虚荣的人的宿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总想用权力、阴谋诡计和背信弃义等方法,来维护个人原则、实现人生目标。他密切注意着身边的情况,想要抓住一切机会证明别人是错的。对他来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证明(至少也是向自己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加优秀、更加聪明。如果有人反对他,并赢得了挑战,贪慕虚荣的人也不会承认失败,他会找各种借口,自欺欺人地证明自己的优秀,以保证自身的优越感不受损害。

这种小把戏根本不值一提,可是任何人都能用这样的方式在想象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我们的这位病人就是这样发展的。一个本该努力读书以获取知识、用考试来验证自己所学的人,因为看问题的方式出现了偏差,开始严重怀疑自己的能力。他把考试的分量看得太重,以为自己的幸福和成就全都由此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他如何能不紧张,甚至崩溃?

一切日常交往在他看来都至关重要。每一次谈话,甚至每一句话,都要分出高下。这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争,贪慕虚荣、野心勃勃,以及所有把幻想当作人生主旋律的人,早晚会陷入新的困局,与真正的幸福失之交臂。只有达到特定的条件,他才能得到幸福,而这种条件一旦消失,通往幸福和快乐的大门就会在他面前彻底关闭。他感受不到常人可以感受到的幸福。这时,他只能编织一些自己比别人更优秀的美梦聊以自慰,但其实他自己也清楚,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他真的十分优秀,也会有不计其数的人拥到他身边,向他发起挑战。因为追求优越感是人的天性,没人愿意低人一等。不过,这个可怜的年轻人现在只能生活在幻想中了。一个陷入幻想的人,是很难和人正常沟通并取得成功的。没有人可以在这种追逐中,取得最终的胜利。每个竞争者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来自他人的打压无处不在,他必须时时刻刻装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