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英国制定其在中东的目标
I
1915年4月8日,阿斯奎斯组建了德·本森委员会——一个旨在就英国在中东的目标向内阁提出建议的跨部门委员会。1915年6月30日,这个委员会提交了它的报告。外交部、海军部、印度事务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各自为这个委员会贡献了一位成员。代表基钦纳的陆军部的委员是查尔斯·卡尔韦尔爵士(Sir Charles Calwell),这位将军是陆军部军事行动司的主管。此外,基钦纳还把马克·赛克斯爵士作为他的个人代表(而非陆军部的部门代表)安插进了委员会。通过赛克斯,陆军大臣掌控了委员会的议事进程。从此之后,在整个战争期间,赛克斯一直都是伦敦负责中东事务的官员。
赛克斯准男爵时年36岁,是一位富有的罗马天主教徒。1911年,身为保守党人的赛克斯被选入英国下议院。他在剑桥大学接受了本科教育,从读大学时开始,他就游历了土耳其亚洲部分的大片地区,还出版了游记。就这样,他成了保守党中的奥斯曼事务专家。但是,在1911—1914年,奥斯曼事务在英国政务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再加上保守党是在野党,因此无论是公众还是政坛同僚都对他并不熟悉。
赛克斯的家庭背景十分引人好奇。他是家中独子,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他的母亲是个热心肠但略显轻佻的女人,他的父亲则年长而严厉,两人后来分居。在他3岁那年,赛克斯随母亲一起皈依了罗马天主教。在他7岁那年,他父亲带他去了东方。他虔诚的天主教信仰和对东方的强烈好奇伴随了他一生。
他接受的教育断断续续,总是从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有的时候干脆就没有上学。他在剑桥大学耶稣学院学习了两年,但还没有拿到学位就离开了。他总是闲不住,就算是他继承的大片田宅和他的养马场也不足以把他拴在家里。他经常在东方漫游,在伊斯坦布尔的英国大使馆工作了四年。由于他的天赋,他在任何地方都受到欢迎。他喜欢画漫画和表演哑剧,几乎可以达到专业水准;他为人风趣幽默,很容易交到朋友。他会坚决捍卫自己的观点,但又可能迅速改变自己的看法。
战争爆发时,赛克斯试图找到一份可以发挥自己的中东事务专长的工作。1914年夏天,他给温斯顿·丘吉尔写信,希望得到一份“在前沿”对抗土耳其的工作,宣称自己有能力“组织起一支由当地混混组成的队伍,还能争取到当地的名人或其他奇人异士的支持”。他写道:“我对当地趋势和时局的全部知识都可以为您所用,我相信您一定不会认为我只是一个追逐私利的人。”[1]但是,丘吉尔要么是手头没有合适的职位,要么是没有把机会给他,总之并没有给他提供一份工作。
赛克斯与基钦纳元帅的密友兼私人军务秘书奥斯瓦尔德·菲茨杰拉德中校见了一次面,从此进入了基钦纳的班子。1915年初,菲茨杰拉德把赛克斯安排进了陆军部,让他在卡尔韦尔手下工作,负责为地中海地区的部队准备情报手册。在陆军部工作期间,他与G.M.W.麦克多诺(G.M.W.Macdonogh)成了好友。麦克多诺也是一名罗马天主教徒,与赛克斯上过同一所公学。身为军事情报主管的麦克多诺成了使赛克斯的职业生涯更进一步的重要推手。
刚刚进入陆军部不久,赛克斯就得到了在德·本森委员会工作的任务。基钦纳希望找到一位了解中东事务的年轻政治家,而年轻的马克·赛克斯爵士正是议会里熟悉这一领域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作为一名保守党人,他与基钦纳有着许多相同的情绪和成见。无论从哪种角度讲,他们都可以说是同一个俱乐部的成员。[2]
但是,在获得任命的时候,赛克斯几乎不认识基钦纳,后来与基钦纳也一直没有太熟悉。按照指示,赛克斯每天晚上给菲茨杰拉德打电话,向他完整汇报德·本森委员会当天讨论的内容。稍后,菲茨杰拉德会告诉他基钦纳希望他在下一次开会时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赛克斯偶尔也想尝试见上这位隐居的国家传奇人物一面,但他的请求似乎都没有得到满足。赛克斯后来评论说:“我见到他的次数越少,完成他布置的任务就越容易……”[3]
不过,从一开始,委员会里的其他成员就认为赛克斯说的话完全代表基钦纳伯爵的意见,使得这位略显稚嫩的议员掌控了这个跨部门委员会。直率而固执的赛克斯是整个委员会里唯一去过奥斯曼帝国大部分地区的成员,只有他能依据第一手的见闻发表观点。同时,他也是一位政治家。他把委员会里另一位关键成员——莫里斯·汉基——变成了自己的朋友和支持者。同样30多岁的汉基时任帝国防务委员会秘书和内阁战争委员会秘书,日后还将成为首任英国内阁秘书。负责控制会议日程、记录会议纪要的汉基后来会成为官僚体系中最有价值和最为重要的人物,给赛克斯带来极为可贵的支持。
在德·本森委员会之中,赛克斯负责勾画出英国可以选择的政策选项。他比较了几种不同的领土划分方式的优劣,这些方式是:由协约国吞并奥斯曼帝国领土;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划分为几个大国的势力范围,而不是直接吞并;保留奥斯曼帝国,但让其政府处于唯命是从的地位;或是将奥斯曼帝国的行政权力分解开来,化作一些半自治的单位。(最终,委员会建议先选择最后一个选项,因为其操作难度最低。)
为了便于讨论,委员会必须先给他们意欲分割的奥斯曼帝国领土的不同区域命名。在他们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依照奥斯曼帝国现有的行政区域——维拉亚特(vilayet,即省份)——来划分各个区域,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重新规划中东地区的面貌。这一举动就体现了他们执行这项任务时的心态。委员会的成员们就像英国的整个统治阶层一样,醉心于他们在公学读书时学习到的希腊和拉丁古典知识,因而采用了约2000年前希腊化时期的地理学家使用的那些含义模糊的希腊词语。他们把阿拉伯半岛以北的讲阿拉伯语的亚洲地区大而化之地划分成两部分,把东部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把西部称为“叙利亚”,但每个区域具体包括哪些地方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叙利亚的南部地区被称作“巴勒斯坦”,即“非利士”(Philistia)一词的变体,指的是公元前1000多年非利士人(Philistine)居住的海岸地带。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曾自称巴勒斯坦,这只是当时的西方基督教世界用来称呼圣地的地理名词。
在马克·赛克斯的指引下,委员会建议在中央集权瓦解后的奥斯曼帝国中设立5个基本自治的省份,分别是叙利亚、巴勒斯坦、亚美尼亚、安纳托利亚和贾兹拉—伊拉克(Jazirah-Iraq,即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和南部地区)。委员会认为,英国最好能对从地中海沿岸延伸到波斯湾的广阔地区施加影响或实现控制。英国应当从地中海沿岸的一座港口修建铁路到美索不达米亚,打通一条通往东方的陆上路径。基钦纳坚持主张这座港口应该是亚历山大勒塔,赛克斯则认为应该选择海法(Haifa)。居中调解的菲茨杰拉德决定听从赛克斯的意见。
在其他方面,赛克斯都遵从基钦纳的意见,只会做一点细微的修改。与基钦纳一样,他也主张把哈里发转移到南方,远离俄国的势力范围。他还指出,此举还能保证哈里发摆脱法国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他认为,鉴于法国持有巨额奥斯曼帝国公债,法国人将会在奥斯曼帝国的财政事务上拥有很大的话语权。[4]
不过,总体来看,赛克斯的计划依然是基钦纳的计划。虽然赛克斯本人是议会中著名的亲土耳其派,但他却放弃了维护奥斯曼帝国领土完整的信念。他在4月1日愚人节的时候写信给他的密友、同样亲土耳其的议员奥布里·赫伯特说:
从你的信中我可以看出,你现在依然亲土耳其。元帅让我去参加一个奥斯曼协会的会议,但我从未加入过这个协会……我马上给麦克纳(McKenna,内政大臣)发了电报,满心希望那群家伙都已经扑倒在了铁丝网上——哈哈!这肯定让你大为光火吧!我还要再哈哈一次!你的政策错了。土耳其必须灭亡。士麦那应该属于希腊,安塔利亚(Antalya)应该属于意大利,托罗斯山脉的南部和叙利亚的北部应该属于法国,非利士(巴勒斯坦)应该属于英国,美索不达米亚应该属于英国,其他地方——包括君士坦丁堡——属于俄国……我将在圣索菲亚教堂唱响《感恩赞美诗》(Te Deum),在奥马尔清真寺唱起《西面颂》(Nunc Dimittis)。我们要用威尔士语、波兰语、凯尔特语和亚美尼亚语歌唱,来赞美这些勇敢的小民族。
在接着说了一些差不多的话之后,赛克斯以一段注释结尾:
致信件审查员
这是一位天才写给另一位天才的充满智慧的信件,资质平庸的人无法理解信中的内容。请安心放行这封信吧。
马克·赛克斯Lt.Col.,FRGS,MP,CC,JP.[5][6]
[1] Martin Gilbert,Winston S.Churchill:Companion Volume,Vol.3,Part 1:July 1914–April 1915 (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3),pp.52–3.
[2] 他们俩的确也都是“另一俱乐部”(The Other Club)的成员,这个俱乐部由温斯顿·丘吉尔和弗雷德里克·埃德温·史密斯发起。——原注
[3] Roger Adelson,Mark Sykes:Portrait of an Amateur (London:Jonathan Cape,1975),p.180.
[4] Ibid.,p.182.
[5] 这些缩写意为中校、皇家地理协会会员、下议院议员、郡议会议员、太平绅士。——译者注
[6] Margaret FitzHerbert,The Man Who Was Greenmantle:A Biography of Aubrey Herbert (London:John Murray,1983),pp.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