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研究 > 中国色彩简史

十一、色彩史年表

十一、色彩史年表

(此表由本书作者与重庆师范大学邓晓教授根据吴镇保、张闻彩《色彩理论与应用》“色彩史年表”补充修改)

[1]齐纨:齐,今山东省;纨,细生绢。

[2]吴綀:吴,今江苏省。綀,粗布,《王氏画范》本作“练”,已练过之帛,此处用练为当。

[3]冰素:精白的绢曰素,又生帛曰素,练帛曰练,素白如冰,曰冰素。

[4]雾绡:“绡”音“霄”,生丝缯曰绡,其薄如雾,曰雾绡。

[5]机杼:机是织帛的机子。“杼”音“伫”,杼轴,织帛用具。

[6]武陵:湖南常德,又山名、水名,山在常德,而水在广西南部。

[7]丹:巴、越的赤石。丹砂即朱砂。此外有漳丹、光明丹、黄丹、陶丹、桶丹等。

[8]沙:即朱砂,出湖南辰州的名辰砂。此外贵州开阳、重庆酉阳产量颇多,以光明、箭头、镜面等砂为佳。

[9]越嶲:四川省西昌市西南。

[10]蔚:音“郁”,山西灵丘县。

[11]曾青:“曾”作“层”字解,一层深一层浅,浅者名天青,出山西、湖南、四川、西康。青色甚多,除曾青、空青外,还有扁青(大青)、白青(碧青)、沙青(佛青、回青)、藏青等。

[12]扁青:上品石绿,有孔雀石、蛤蟆背、狮头绿,以沙少而色翠嫩者为佳。

[13]蜀郡:四川省。

[14]铅华:即铅粉。原注作黄丹,费解。

[15]始兴:广东省曲江区,又水名,经曲江区入北江。

[16]解锡:胡粉、铅粉、官粉、亚铅华,是用铅经过化学变化而成,用它作画,日久返铅变成黑色,用过氧化氢轻轻洗涤可以返白。

[17]林邑:马来半岛。

[18]昆仑:广西邕宁区东北有昆仑山。

[19]南海:广东。

[20]蚁铆:“铆”音“柳”,黄金。

[21]云中:山西大同市。

[22]鹿胶:用鹿皮熬成的胶。

[23]鳔胶:用鱼鳔熬成的胶,粘力极强。

[24]东阿:山东东阿县。

[25]牛胶:亦曰牛皮胶。国画多用矿物质颜料,必须调以胶水方不会脱落。

[26]百年:胶用陈的,不用新的。

[27]绝仞:极高的地方。

[28]食竹:《埤雅》:“盖鼠食竹,故曰食竹。”王禹偁《竹》诗:“彼狡无害贤,彼鼠无食竹。”“食竹之毫”,指鼠须笔。

[29]毫:笔也。

[30]整理者按: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唐寅《六如画谱》辑校。

[31]整理者按:此处“腻”意“脂”,“腻粉”就是“脂粉”。比如,“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即其用例。腻粉指的是古代女子搽脸的白粉,亦称铅粉、锭粉(见该书11页)。

[32]整理者按:“方粉”何指,历来难以澄清。《医方类聚》卷八十三有“乌髭方”,同时使用了定粉、土粉、方粉、轻粉和石灰。定粉是“锭粉”的俗写,当指白色铅粉(见该书11页);土粉,当指白垩(见该书10页);轻粉,药名沿用至今,系氯化亚汞白色粉末(化学式Hg2Cl2);石灰,白色,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遇水转变成消石灰(见该书12页注①)。从《乌髭方》以及王绎《彩绘法》所调配的颜色推断,方粉极有可能与腻粉(定粉)颜色相当,也是白色的(王绎后文中概称粉,不再区分腻粉、方粉)。也就是说,方粉是元代主流的白色颜料,而且,它不是定粉(铅粉)、土粉(白垩)、轻粉、石灰中的任何一种。结合元代绘画上所使用的有限的几种白色颜料分析,《彩绘法》中所谓方粉,最有可能是现今所说的高岭土。

[33]整理者按:斡,读wò,字面意义是“旋转”。斡染,是旋转画笔渲染水墨或颜料的方法:水笔在色块周边旋转,将颜色向四周染开。比如染人物脸颊的红晕,即多用斡染技法。

[34]整理者按:元明两朝“蓦”字的几种不同语义(比如“翻山蓦岭”中“越过”之意,比如“蓦然回首”中“突然”之意,又比如通“暮”“陌”的用法等),于此皆无法解通。从音韵及上下语义分析,此处“蓦”字当为“抹”的通假。所谓“胭脂蓦”的意思,就是“用胭脂涂抹”。

[35]这和上面的斡、笼、蓦、渲、罩、染都是使用颜色的方法。

[36]以上是说关于颜面手指等的用色法。

[37]一本作“肉红”。下同。

[38]整理者按:月下白调色方法,有异文。“粉入青标合”,更早期传世文本多作“粉入京墨合”。单从月下白(月白)颜色本身来判断,调色“粉入青标合”为优。

[39]整理者按:读mú,一种毛织物。

[40]整理者按:皂,意思是“黑色”。鞾,读xuē,通“靴”。皂鞾就是“黑色的靴子”。

[41]整理者按:“削粉”之名,不见于其他传世文献。从上下文判断,削粉应该是红黄色系的颜料。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