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缘,整体地势呈现为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状。正是这一地形特点,对中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开始互相碰撞。青藏高原剧烈隆起,它的海拔逐渐抬升至4000米以上,欧亚大陆东部的大气环流开始发生重大改变。
原本盛行于此的西风环流及干冷的冬季风,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大量集聚于西北内陆。南部的印度洋夏季风携带着巨大的水汽汹涌北上,碰到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也不得不停滞于山脉以南。冬季干冷气流集聚,夏季暖湿气流又不得而入。从新疆到内蒙古、从甘肃到宁夏,整个中国西北都变得更加干旱,沙漠遍布,戈壁纵横。
无边无际的沙土又被强大的西北风卷起,降落在甘肃东部、陕西、山西境内。千万年的堆积之后,平均厚度达50~80米的黄土高原诞生了。
相比之下,中国东部地区则受益多多。青藏高原抬升之后,东亚季风得到大幅加强。每年夏季,它裹挟着大量水汽西进、北上,深入中国腹地。东部地区,尤其是江南,降水增加,变得更加温暖、湿润。所谓“烟雨江南”就此形成。
高寒的青藏高原、干旱的大西北,以及相对温暖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共同构成了中国基本的自然地理格局。
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各种地形、地貌一应俱全——从陆地到海洋,从高山到低谷,从火山到冰川,从细流到大河,从沙漠到湖泊。再加上经度、纬度跨度极广,使得中国的动植物种类也相当丰富。以植物为例,全世界22.5万种植物当中,中国有3万种。8000年前的中国东部,还曾广泛分布着鳄鱼、犀牛、亚洲象等大型动物。如果可以穿越时空,你甚至有可能在北京碰到一只野生大熊猫。
三大自然区划、多样的地形地貌及丰富的生物资源,这便是中国的雏形。而更大规模的景观塑造,将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类来完成。
正如美国著名地理学家葛德石所说:
中国景观上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土壤、植物或气候,而是人民。(转引自《中国环境史》)
山南沙漠 / 摄影 李珩
山南沙漠位于西藏山南市扎囊县境内。
库姆塔格沙漠 / 摄影 刘晨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新疆与甘肃交界处,介于敦煌与罗布泊之间。
新疆巩乃斯的森林草原 / 摄影 许贵彬
巩乃斯森林草原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的和静县内,在巩乃斯河的上游,海拔为1600~2400米。图中航拍视角下,雪岭云杉如无数箭枝簇立。
垦丁海岸 / 摄影 陆宇堃
垦丁位于台湾屏东县,处台湾本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三面环海,东面为太平洋,西邻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
杭州西溪湿地 / 摄影 潘劲草
此图为杭州西溪湿地,是南方现存为数不多的湿地景观之一。
水稻收割 / 摄影 张殿文
此图拍摄于南昌市南昌县蒋巷乡,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
6万年前至4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智人,来到了这片土地。一场充满力量与智慧的开拓即将拉开序幕。
他们清理蛮荒,破坏原始森林。他们四处扩展,试图征服大江大河。想要成为这片沃土的主人,他们就必须在蛮荒中学会生存,战胜豺狼虎豹,同时要击败同类竞争者。其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掌握资源。
一万年前,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的土地,覆盖着大片的森林沼泽。中国古人将要掌握的第一个重要资源——野生水稻——便生长其间。某位古人最先注意到了这种草本植物的特殊之处。在季风带来的洪水退却之后,他将水稻的种子播撒到泥滩中,种子一个月内就会陆续发芽,几个月后便可以收获满满。我们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农民。
更多人开始效仿他的创新之举,中国土地上第一次出现了大面积的人造景观——稻田。若干年后,它将遍布中国南方。
与降雨充沛的南方不同的是,北方气候相对干燥,低矮的草地是这里的主要景观。加之沿河分布的零星树木,远古时期的北方看起来更像是稀树草原。这里并没有野生水稻生长,却有另外一类植物——稷,包括粟和黍。它们可以自授花粉,也很容易与其他品种杂交,这些特点让它们对不同的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野生稷的分布范围比水稻还要广,跨越中国的南北方。几乎与南方水稻的起源同时,我们在北方的祖先也成功种植了稷。种植稷的田地迅速扩张,稷在数千年的时间里都是北方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南稻北稷,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两种农业模式。不论这两种模式在未来如何竞争,它们都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景观——村落。为了照管田地上的作物,农民们在附近定居下来,并聚居在一起,村落由此形成。
新疆那拉提草原 / 摄影 李珩
此图为类似于早期中国北方稀树草原景观,照片实际拍摄于新疆那拉提草原,仅作为参考,并非文中提及的中国北方。
华北平原农田 / 摄影 焦潇翔
照片拍摄于河南信阳息县淮河边。在早期,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粟、黍种植地,现在被小麦、玉米等作物取代。
贵州省丹寨县村庄与梯田 / 摄影 姚朝辉
四川阆中古城 / 摄影 姜曦
城市并非都由村落逐渐演化形成,而是有多种方式。此图为四川阆中古城,图中绿色楼阁为华光楼。
广州猎德涌 / 摄影 陈冲
此图为广州猎德涌,当地有在这里举办龙舟比赛的传统。
公元前2000年的夏朝时期,中国的村落可能已经达到了1000个。而到了东汉,居住在村落中的人口有6000万,村落和农田一起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景观。
村落的人口继续壮大、聚集,又演变为城市。从远古时期到17世纪,中国一共建了4478座大小城池。虽然历经战火、拆除、焚毁,仍有少量古城保存了下来,成为现代中国的稀有之物。
这些古代城市从最初就建立起了和村落的良好互动。城市居民产生的粪便会由专人在夜间收集,并送到村落中,再由农民撒入田间,人们称其为“夜土”。一方面它减少了对城市、河流的污染,另一方面农田也因此得到了养分的补给。而作为回馈,那些有着充足肥料的村落,将向城市提供数量更丰富、品质更佳的农产品。
村落、城市的大规模产生,带动了中国人对木材的狂热需求。这是另一种重要的资源。木构架建筑在古代中国取材方便且施工迅速,再辅以砖、石等其他材料,就可以变为起居、休闲、顶礼之所。于是大量森林被破坏,取而代之出现在地表之上的便是千姿百态的木构架建筑。从普通的住宅到帝王的祭坛,包括那些精致小巧的亭台楼阁,甚至以沙土材料为主的福建土楼,其内部依然是土木、砖木的混合物。
中国古人喜欢将多种多样的单体木构架建筑组合在一起,形成蔚为壮观的建筑群,这便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显著的特征。其中集大成者当属北京故宫,980余座不同功能的殿宇、房屋,共同构成了这个占地面积为72.5万平方米的超级建筑群。
新疆焉耆县晒辣椒场面 / 摄影 王威
水稻、稷、木材等资源给我们带来的新景观已经非常惊人,而它们加起来也不及另一种资源的能量——人。
西夏王陵 / 摄影 刘夙培
历朝皇帝陵寝修建人数不一,多数都规模庞大。此图为西夏王陵,总面积高达50平方千米。
自从人类有了阶层分化,人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与木材一样的“可利用资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诞生了。中国的统治者将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容易调动庞大的人力。统治者坐镇宏伟的都城,用儒教统一全国的思想,不断启动那些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动用数万到数十万人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动用30万人修建长城,动用70万人修建帝王陵寝,动用更多人力修建通达全国的道路,动用数百万人修建运河……
整体而言,中央集权为中国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人口开始大幅增加。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指出,北宋时,中国人口就已经突破一亿。大量的人口也带来了更大的改造大地的力量。
长城 / 摄影 杨东
此图为箭扣长城航拍。
更优质的水稻品种被引入中国,比如占城稻。大规模冶炼的铁制农具,让人们可以更轻易地砍倒树木、清理荒地。再加上历代统治者都大力推进农业的扩张,水稻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于是整个南方几乎都被开垦成了稻田。那些不易被耕种的地方也被梯田这种极具创造力的发明所突破。
北方的稷,则在这场农业革命中失去了昔日辉煌的地位。外来物种小麦成了最重要的作物;从美洲传入的玉米、甘薯、土豆,一时间甚为流行。外来物种在中国土地上塑造的景观,直到今天依然令人震撼。例如,薰衣草这样极具观赏价值的作物,更是成为人们追捧的大热门。
畜牧业的壮大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早在商代的甲骨上,人们就记录了祭祀典礼上牛的使用量,100头有9次、300头有3次、500头有1次,甚至还有一次用了多达1000头。其他肉类如猪肉、羊肉,也早已进入中国古人的日常饮食之中。
门源油菜花田 / 摄影 刘晨
油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则极具观赏价值。近年来,江西婺源篁岭、汉中盆地、云南罗平平原、青海门源等地都成为油菜花观赏的热门地点。
坝上草原羊群 / 摄影 陈华
坝上草原位于河北省北部与内蒙古交界附近,平均海拔在1500~2000米,是一处温带稀树草原。
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 / 摄影 在远方的阿伦
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境内。该佛学院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藏传佛学院。
峨眉金顶 / 摄影 姜曦
峨眉金顶,海拔为3079米,金顶一侧为陡峭的悬崖,又名“舍身崖”。
除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宗教对人力资源的调动也不容小觑。人们凿山裂石,修建大佛。中国东部几乎所有的名山大川,不论它们海拔是1000米、2000米,还是3000米,都广布寺院、庙宇。在高寒的青藏高原,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对地表景观的影响更为显著。
在四川甘孜色达,信徒们完全自发地建起住所多达上万间的红色房屋,形成了令人震撼的景观。远道而来的西方传教士也同样虔诚,在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间,各式教堂很快就遍布中国的城乡。
肆 现代中国1840年,殖民者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近代工业、商业广泛铺开。1978年,一场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开启。全新的现代科技、更加自由的市场,以及政府极大的调动能力,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人制造地表景观最关键的时代。
我们开采矿产,设立工厂,建立码头,向全球输出产品。
我们经营大地,建立起机械化的农田,不断开拓新的工地。各种全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商场、剧院、艺术中心、写字楼、纪念馆、博物馆、体育场,以及或疏或密的住宅楼,最终组合成一个个超级城市。
我们开发海洋,在海面上布起风电涡轮机,留下密集的航道,开发全新的岛屿。
我们建设高铁,修建公路通达四方;我们跨越海洋,穿越沙漠戈壁,建立起汽车王国……
上海工厂 / 摄影 吕威
位于浙江平湖的李叔同纪念馆 / 摄影 一乙
宽窄巷子 / 摄影 叶青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现在则是成都有名的商业街。
香港建筑群 / 摄影 静言
穿越柴达木盆地的公路 / 摄影 许贵彬
郑州动车东段 / 摄影 焦潇翔
广州南沙汽车码头 / 摄影 林宇先
胶州湾跨海大桥 / 摄影 孟涛
广州猎德涌赛龙舟 / 摄影 陈冲
这就是中国,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