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枢纽》还成立吗一

—《枢纽》还成立吗一

2018年年中,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概当属中美贸易摩擦。 2018 年 7 月 6 日,美国正式对从中国进口的约 340 亿美元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中美贸易摩擦由此拉开序幕。此后,摩擦愈演愈烈,涉及的贸易品价格逐渐攀升到数千亿美元之巨,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贸易摩擦。

刚发生贸易摩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在《枢纽》一书中的预 言命中了。这个预言我在上一章也提到了,就是中国经济崛起造成全球秩序以及其他国家内部秩序出现一系列失衡,失衡的结果是:一方面,其他国家可能会出现民粹主义反弹;另一方面,如果中国不能有效理解失衡带来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国家合作解决这些问题的话,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贸易摩擦。「对一个

1施展:《枢纽》,广西师范天学出版社 2018 年版,第七幸第二节。

学者来说,这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理论被现实验证,是很难得的 事情。然而,事态的发展很快就令我感到震惊一贸易摩擦的规模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震惊之余,忧虑浮出水面:中国经济在这种规模的贸易摩 擦冲击下,是否会遭遇重创?网上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越来越多,光是标题就让人冒冷汗,比如“中美贸易摩擦将长期化,多家企业从中国撤出工厂”“多家日本企业因中美贸易摩擦转移在华生产” “关闭中国最后一家手机工厂后,三星重金押注越南! ”“越南惊现巨变,老邻居会一骑绝尘?”……这些文章都言之凿凿地声称,大量产业从中国迁走,越南的出口规模剧增,而中国出口衰减得很严重,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即将不保。很多读过《枢纽》的朋友开始质疑,“双循环”的假说还能否站得住脚。

尽管从纯粹的理论推演上来说,我认为假说仍然成立,但 是越来越多的负面消息让我不敢再那么理直气壮。我亟须从书斋里走出去,去中国东南沿海、去东南亚做一番实地调研,去看看真实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看看贸易摩擦导致的制造业转移到底是怎样的逻辑,才能验证或否证我之前的一系列理论假说。

《枢纽》一书虽从历史写起,但指向的是未来。书中理论建构 的核心是在回答一个问题:何谓中国?这看上去是个纯理论的问题,但实际上和实践有着极强的关联。如果说不清楚“中国”究竟是谁,就无法说清楚我们到底期待它成为什么样子,也无法说清楚什么才是它的核心利益,甚至对现实中各种具体实践的判断,都丧失了统一连贯的标准。

可“何谓中国”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从空间维度看,对内 有中原与边疆关系的问题,对外有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问题;从时间维度看,既有历史与现实关系的问题,又有当下与未来关系的问题一一这一切,都还没有统一连贯的历史叙述将其整合起来。而历史叙述标示着一个共同体的心理认同边界。有了共享的历史叙述,共同体才会有共享的未来。所以我在书中反复强调,“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

《枢纽》上篇讨论的是中原与边疆的“多元互构”历史演化, 从而生成多元一体的中国,这些历史分析不会受到贸易摩擦等影响,仍然有够强的解释力;而下篇讨论的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问题,如果我在下篇中的理论构想被贸易摩擦否证了,即使并非意味着这种构想失败了,至少也是令《枢纽》变得残缺。这些都催促着我,一定要走出去看一看。

不过,去哪里呢?所谓中国制造业向外转移,这个“外”过 于宏大,既包括近一些的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又包括远一些的印度,甚至非洲。据报道,这些国家都有从中国迁入的制造业,我应该把哪个国家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呢?

在与多位学者以及实务界的朋友反复讨论后,我决定把考察 的重点国家定为越南。因为无论从理论分析上判断,还是从新闻报道、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看,越南都是当下中美贸易摩擦最大的受惠国。如果列举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竞争对手,当下最强劲的候选国家大概就是越南。

先从理论分析上来判断。

印度的规模很大,但是基础设施较差,而要发展大规模制造 业,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最基础的前提。此外,印度政府效率太低,基建效率也很低。再加上印度追求出世的宗教信仰让国民内心比较恬淡,发展欲望也不是特别强烈。这些都导致印度难以在短期内成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大国。泰国的制造业实力是东南亚最强的,但它的经济太成熟了,成长性会比较一般。越南则不一样,其经济的成熟性比泰国差很多,意味着成长性会远大于泰国。文化上,越南在大的儒家文化圈之内,越南人因此有着比较强的入世取向,会有相对较强的发展欲望,再加上近1 亿的人口数量,不容小觑。此外,越南的政治体制和中国比较接近,政府效率相对较高一政府效率高虽然是把“双刃剑”,但对制造业发展而言是个加分项。

再从具体的数据入手,看看越南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

进入21 世纪以来,越南近 20 年的 GDP ( 国内生产总值)年 增长率基本保持在 6%-7% ,偶有跌落到 5% 左右的时候。不过,自 2015 年至今,这一数字则稳定保持在 6.5% 以上。中美贸易摩擦让越南颇为受益。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 2019 年的头 4 个月,美国从越南的进口同比飙升近 40%, 这是美国前四十大进口来源国中增幅最大的;同期,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下降 13%, 这是自 2009 年以来的第二大收缩。|据野村证券的研究,截至 2019 年 3 月,越南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实现的经济增长已经占到越南 GDP 的 7.9%o 1 2 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在 2019 年第三季度的报告中也预估,因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东南亚国家的 GDP 增长率会从 2018 年的 5.1% 跌至 2019 年的 4.5%, 但越南的 GDP 增长率会稳定在 6.7% 左右,越南是整个东南亚发展最快的经济体。 3

抽象的数据背后,是各行各业工厂的转移。在中国设厂的服 装、鞋帽、家具等产业都已经在越南布局很久了,高科技产业也在陆续向越南转移。比如,英特尔多年前就在胡志明市设立了其全球最大的封测厂;再如,韩国电子巨头三星于2019 年 10 月关闭了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手机工厂,转移到越南,三星出口全球市场的手机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在越南生产的了。

大量的数据和事实都在把越南推向舞台中央,因此在2019 年夏天,我与几个学术伙伴一起,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了越南的土地。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