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研究 >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后记

后记

艳阳照大地,盛世谱华章。一项浩大工程,终于竣工。本书各章节陆续完成于不同时期,前后跨度有十余年。其增删修改,不知凡几,尤其构成笔者近年来科研之重心,堪称笔者生活的一个重要支柱。多少个日日夜夜,我独自面对着书稿,反复翻阅,静静地思考。如今,又是一年秋来到,黄叶飘飞,时光匆匆,不免令人唏嘘。

本书名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在此,我想对“西方”这一概念略作说明。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方位上的概念,它还标示出某种具有特性的文明类型。欧美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中心。“西方”这一概念,即使对于西方人来说,也是近代的产物,它尤其成型于20世纪“一战”以后。民族国家势力均衡各自发展的四百年结束之后,“西方”概念,具有了政治意义。在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时代,“西方”概念的政治意涵更加明显。在今日新的交通技术、通信技术、战争技术条件下,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概念实际上有待被超越。中国与西方,并非政治上对立的两极。当今世界,国界虽然依然清晰,但各国的交流、联系与相互依赖,无疑得到了空前加强,当然,各种摩擦也时有发生。人类的理性事业,尚未完成;文明的进程,尚未终结;公共世界的范围,早已不再以国界为限;基于启蒙精神提出的伟大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正当其时。在此过程中,政治理论家,不能缺席;中国的政治理论家,不能无所作为。

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上穷碧落下黄泉,无非以求真的态度,探索人类存在之奥秘,寻求社会政治之章法,追问良善生活之可能,展望自由秩序之前景。特别是,政治理论家作为专门研究政治问题的人,有责任向时人指明,在何种情况下,人类将误入歧途,陷入深渊。在某种意义上,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习,实为每个公民的必修课。本书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政治理论著作。全书不仅包括了笔者对思想史、学术史的梳理,还包括了笔者对社会政治理论基本问题的理解。好曲只为知音唱,相信细心的读者不难领会。

定稿之余,我要感谢业师北京大学的李强教授。本书为笔者独立完成,“自主研发”。尽管如此,本书仍在很多方面受到李老师的影响。对经验、制度与思想的整体考察,在跨文明、多学科的视野中探讨政治思想,对社会学、法学和史学理论的兼顾,西学研究背后的中国关怀,这些方面,皆受惠于李老师。要感谢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的于尔根·格布哈特(Jürgen Gebhardt)教授,老教授是沃格林的弟子,已经八十多岁,大师风范,令人景仰。笔者在德国访学期间,他是笔者的指导老师。在埃朗根的访学经历,实为我人生中的美好回忆之一。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光斌教授,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杨教授功不可没。感谢青年画家程帅亿,书中插图悉由其手绘,这些插图为本书增色甚多。

感谢父母及家人,他们一如既往地给予我关爱与支持。感谢其他所有以不同的方式为本书的完成做出贡献的师长、学生和朋友。这里仅列举名字若干:墨子刻(Thomas A.Metzger)、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朗宓榭(Michael Lackner)、詹姆斯·罗德之(James Rhodes)、蔡英文、张楚勇、谢庆奎、王琪、蔡廷建、魏春蕾、王意超、田晨阳、赏一卿、刘沐恩、王宁、梁文雨、桂丛路、裴越、孙正阳、邢昌新、刘浩波、安昭君、坝德清、梁万艺、刘娟凤、郑雨晨、王孙旺、刘健、庞康、李松平、赵澄澄、辛宇亮、江旭、朱泽林、李朝、邵哲栋、陈映蓉、陈静。

本书出版受到2019年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的资助。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陈伟

2018年10月21日

于北京南城永兴河畔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