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人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那就是每一个拥有东西的人都要与他人分享。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在莫洛凯岛的公路旁住了几个月,这里每隔几千米就有放着水果和蔬菜的木桌,木桌旁边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您自便!”我迅速了解到,共享不仅限于物质产品,还可以包括知识技能和丰富的经验等。
夏威夷人称之为分享,更重要的是,如果要分享就要付诸行动,因为他们喜欢这样做,并且不期望任何形式的回报。每个人会因为一句“感谢”而感到高兴,但仅此而已,因为捐赠者也能在分享中受益。捐赠者自身感觉很棒,这样做会让身体释放如“荷尔蒙”般的多巴胺,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感到兴奋与愉悦,我们因此而感到满足。
在夏威夷,我清楚地意识到,无意识的分享和给予对我来说很重要。回想起来,我认为慷慨分享是每天取得成功的基础。
“人们总是计算太多,思考太多。”美国投资者查理·芒格曾说。谢天谢地,我不是那些人中的一员。我考虑过很多不能做的事情,例如,我的时事通信在2004年只有四个研讨会参与者。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一封写满建议的信,意味着要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然而,我的初衷仅仅是在人生道路上对其他人“投入”很多,但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喜欢分享快乐,让自己掌握新技术,然后在博客、播客中传播这份快乐。多年来,我一直在分享快乐的秘诀,同时我也很喜欢赚钱。很有趣的是,这两者并不冲突。与之相反,我认为自己越慷慨无私,生命就越丰富精彩,就会有更多好的选择、令人兴奋的项目、很多的图书订单和销量。
你可以分享什么呢?该怎样表现出自己的慷慨?每天可以多问几次“我能给世界带来什么”,而不是“我能从世界中获取什么”,那么你就会在分享中受益良多。分享得越多,我们就会越快乐、越满足。有科学研究表明,每年的世界捐赠指数证明了一个国家居民分享的实力和福利状态。
令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人们分享的东西越来越多。重要的不再是“拥有的意愿”,而是赠予与快乐。我们今天可以在各大网站平台上分享、交换,如公寓、钻床、车库、汽车、手提包等物品。
如果你没有公寓、钻床和汽车,那么就大大方方地带着微笑或真诚的感激之情接受分享。来自美国的“随机善举”运动让我们(再次)意识到,我们如何用优美的姿态让世界变得更生动。因为你不用等待,也不用告诉别人,就在咖啡馆帮旁边桌上的客人付了钱;因为你在清扫你邻居的雪;因为你给邮差一杯咖啡……这种慷慨行为甚至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100年前意大利人在那不勒斯的贫民区建立了“待用咖啡馆”。在那里,客人不仅买了自己的咖啡,还会买第二杯,这样工人就可以免费获得一杯。
今天,你愿意为别人分享一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