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写在四十岁的一封遗书

Chapter 23
写在四十岁的一封遗书

我曾问过朋友一个问题:“你想知道自己死的时候,哪些人会来、哪些人会哭、哪些人会说什么吗?”

有些朋友觉得我莫名其妙,跟个神经病似的。

也有些朋友会特别激动地表示,他们也常常会思考这种问题,比如:“好想给自己办一场葬礼,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么想着,后来就干脆写了一个故事。

一个被父母抛弃的留守男孩,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朋友,于是答应把自己健康的心脏捐给另一个先天心脏病的孩子,交换的条件是对方帮自己办一场葬礼,邀请到自己的朋友们,葬礼做完之后就自杀,把心脏留给心脏病男孩。

心脏病男孩为了活下去,答应了留守男孩,却在帮助他筹备葬礼的过程中,慢慢地发现了留守男孩对世界的留恋与孤独。

完成葬礼的过程中发生了种种故事,两个男孩对于生死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最后两个人靠着一颗心脏共同活了下去。

到底是谁活了下来,还是两个人都活了下来?

写的过程,数次落泪,感动到不行,把故事交给公司之后,给的回馈是:太像《故事会》了,太离奇了,未成年是不能够自己捐心脏的!为什么一个男孩被父母抛弃了之后就对世界失望了呢?他没有别的亲人吗?什么样的心脏病需要心脏呢?小城市有这样的技术吗?自杀了之后,心脏真的能那么新鲜地保留吗?就算保留了,如何保证心脏能够准确地给到心脏病男孩呢?

同事们纷纷提出意见,这个故事就像一个魔方被摔到了地上,四分五裂。

虽然故事被否决了,但是在这个故事里,我完完整整地感受到了两个人对于死亡的看法,又对死亡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以前每年生日,我都会写一篇文字给自己,当是过去一年的总结。

写这篇文字恰恰是我四十岁生日的前一天,我在想如果一个人能活到八十岁,那四十岁的我刚刚好走过了一半的路程。所以我不仅要为三十九岁做一个总结,我也应该为我的前半生做一个总结。

我要写怎样的总结才好?

如果我给自己写封遗书呢?

当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无厘头。

遗书不仅包含了自己未完成的遗憾,也有想要旁人帮助继续完成的目标,有一生的总结,也有留给后人的提醒。

写封遗书为前半生做总结,明天开始,我将重新开启下半段人生旅程。

轻装上阵进入四十,总好过浑浑噩噩变成中年油腻男,脸上写着人生无常未来无望,背后缠一身蜘蛛网,整个人又颓废又慌张。

若是梳理前半生的荒谬,则会让后半生变得自由。

若前半生因为努力而做到了无憾,则会让后半生做选择时变得更加果敢。

越想越觉得遗书是个好东西。

于是,我想:如果明天我就死了,那现在我会写什么呢?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