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生最难这三年

Chapter 10
人生最难这三年

没想到,我的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岁这三年会过得那么艰难。

哪怕是我此刻写下这些文字,我整个人依旧处在不可名状的低气压里。

《晨间新闻》里有一段台词大概是这么说的:

很多人的人生都被“应该”绑架了,每句话的开头都是“你应该”,你应该追求更多,你应该想得更远,你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为了这个“应该”,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美剧里的主角尚是如此,那我长期处于低气压的焦虑里,似乎也是正常的。

三十七岁那年我完成了小说《我在未来等你》,三十八岁那年将小说改编成了同名电视剧,播出之后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入选了豆瓣年度十佳华语电视剧。

按道理来说,我做了自己不曾做过的事,也完成了,完成的结果还不错。

但事实是,每当提到这部电视剧,周围就会说:“口碑好又怎样,还不是没红。”

我就会说:“一年那么多电视剧,能拍完就不错,能过审就不错,能播出就更不错,播出了还能收获好的口碑已经很难了,这几年也数不出几部特别红的电视剧,不是吗?”

但一个人的时候却总是会想:主创认真,演员认真,喜欢的人也都喜欢,但就是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兴趣,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我的判断出了问题?

这个念头一旦有了,就再也挥之不去了。

前些年,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上映时口碑也不错,但票房也没有达到预期,我就和人讨论过这个问题,觉得是自己在某些方面没有坚持,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过了两年,事件又重演了一次。

我不敢和其他人去聊这件事,我怕他们对我失去信心。

我也不敢自己总是去想这件事,我怕自己也对自己失去信心。

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一旦产生“算了吧,我也就这样了”,就可能真的再也没心气了。

所以当《我在未来等你》播完之后,我马不停蹄地又开始了新的电影剧本的创作。

朋友都觉得:“刘同,你怎么那么有精力?”

其实我心里就只剩了一口气:我要再写一个好的剧本,我要证明自己是可以的。

后来的一年半里,我就没有休息过,带着同事们每天开会。

花了三四个月写完一个娱乐圈的故事,公司觉得“太飞了”,除非是沈腾写的,他来演大家估计会相信,否则没人会相信你。可他会来演吗?

本想继续修改,但其实我也知道,但凡一件事情企图用修改来获得重生,不仅失去了这件事本身的意义,而且很大概率不可能会有结果。

那就推翻了全部重写。

又花了五个月写完一个母子感情的故事,公司的反馈是“太假了”,没有人会相信,除非是文牧野写的,他自己来导……

行,那就推翻再来。

又花了半年写了一对好朋友交换器官延续生命的故事,公司说“感觉就很像外国的故事,不像中国的故事”,除非……

每一个他们说的“除非……”其实都有道理,我也没觉得他们故意在针对我。

每个人都有一两种让别人相信的能力,但还没被证明过有某种能力的我,不被相信是很正常的。

我那一年多就像得了失心疯,越是被否定,越是想证明。

白天开会皱着眉头,晚上一个人写东西时几近崩溃。

我开始变得少言寡语,说话前都开始叹一口气,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样下去不对,这么下去我就要完蛋了,但我并不知道如何停止,也不知道停下来之后我要往哪里去。

停下来就是承认自己不行了,所以就必须一直跑着,跑错了方向也不要紧,尴尬地笑一下,再换个方向就好了。

直到有一天,家里人给我打电话,说外婆身体快不行了,如果可以,回来陪陪她。

我立马收拾了东西就回了湖南。

跟公司请假的时候,就说了一句话:“既然公司觉得之前写的都不行,改起来也太费力,那就都毙了吧。我回去陪陪外婆,我再好好想想哪里出了问题。”

过去的一年半,日夜颠倒加班写出来的东西,瞬间就什么都不留。

我果然是真的不行。

不知道是不是人已经熟透了的原因。

以往遇见问题,总觉得还有时间,还有机会,还有自己未知的部分可以去探究。

可一旦过了某个年纪,脑子里就有了两个自己在互殴。

一个说:真的没关系,慢慢来,别停下来就能过去。

另一个说:没时间了,别死熬了,没有意义,为什么非要较这个劲。

以前旁人对自己泄气,都可以置之不理。

现在自己泄气,真是一刀毙命。

我想拍电视剧之前,和领导有过好几次的深聊,领导觉得我不应该自己从头去开发剧本,太浪费时间,太耗费精力。我应该用自己的经验去管理更多的影视项目,比起一个埋头苦干又不能保证准确度的创作者,他更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在几次争论之后,我和领导达成了一个共识——我在公司工作十几年了,请给我一次做砸的机会吧。如果我自己做的一个项目砸了,我就再也不较劲了。

领导默认了。

虽然过程痛苦,但心存感激,外界很多公司在疫情之下各种动荡,而我还有机会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把握好机会,以后就真的没有其他可能性了。

回到湖南,白天去医院看外婆,外婆九十三岁,躺在病床上已经说不出话了。

在没有躺上病床之前,她声如洪钟,健步如飞,虽然阿尔兹海默病让她在几年前已经忘记了我,但小舅说这几天外婆突然会喊出我的名字,问我在哪儿。

我在哪儿呢?

我坐在病床旁看着外婆,脑子里一团糨糊。

我也不知道我在哪儿。

写不出能说服公司的剧本,浪费了和我一起合作的同事的时间,熟人一直问你的新项目什么时候出来,老家的人看见我也问最近又准备干什么事。

我在一团迷雾中打着转,分不清方向。

工作没有完成,写作也被搁置,哪怕出版了新书也提不起精神去面对纷至沓来的宣传。

“我觉得你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关系好的朋友喝了一杯之后,很认真地对我说。

我很惊讶地看着他,确信他不是在和我开玩笑。

“你已经很长时间这个状态了,如果再不消解,持续硬撑,我怕你突然就死了。”

我大笑起来。

他很严肃地看着我:“我没和你开玩笑。你最好约个心理医生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现在想起来,我的大笑有掩饰自己害怕的成分。

我怕自己真的有了心理疾病。

但应该不太可能,我凡事都做最坏的打算,从不高估自己,也没什么自尊可言。

活着,尽力,享受一切感受,是我的生活原则。

“我能先和M聊一聊吗?如果M也认为我有问题,那我就去。”M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情绪稳定,看事准确,不急不躁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和M通电话时,我语无伦次,不知从何说起,好像说了自己的困扰,又好像没说到点上。

“我已经快两年都不开心了,我是不是出了问题?”这么问,M也糊涂。

“我写的剧本都被公司毙了,我是不是不该继续写了?”这么问,或许M更明白。

M突然反问我:“你以前写了那么多东西,写了十几年,头十年你周围90%的人都嘲笑你,觉得你的东西写得不好,你心情被影响了吗?”

M这么一问,我也一愣,好像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多的否定,都没有让我退缩,也没有影响我的心情,所以证明我并不是因为被公司否定才心情不好的。

“那我的心情到底是被什么影响的呢?”我也在问自己。

我的脑子飞快地转动,像个离心机一样,试图立刻把各种困扰分离,找出真正影响我的那个东西。

“我换个问题问你吧,这几年你最开心的瞬间是什么?或者最安心的瞬间是什么?”M问。

我立刻就想起来了,我告诉M:“是当别人说我写的东西不够好时,而我的搭档以及我最信任的出版伙伴却告诉我,我写的东西没问题,让我不要管其他人意见,可以继续写的时候。事实证明,他们和我都是对的。他们非常能给我安全感。”

M:“那你这几个本子,他们是怎么说的呢?”

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我:“他们欲言又止,觉得不够好,但为了保护我的自尊心,他们又不会明说,含含糊糊,让我觉得非常不被信任和尊重。”

我继续:“其实我是一个很自信的人,我也是一个很相信伙伴的人,一旦我最信任的人不再相信我,也不再和我说实话,把我一个人晾着的时候,我才会对自己越来越失望。其实我并不是对写剧本这件事情难过,也不是害怕对不起公司,我是觉得自己不被最信任的人信任了……”我在自言自语中找到了影响我情绪的最根本的核心。

和M挂了电话,我立刻给我的公司搭档和出版伙伴分别打了电话,直接说了我的感受。

我把所有的情绪一股脑地说出来:“当我把我写的东西给你,你看完并没有告诉我哪里好,也没有告诉我哪里不好,你只会说‘嗯,我觉得有点怪’的时候,我就觉得你在回避,我希望听到你们真实的感受,这个对我而言最重要。”

在这样的沟通中,我得到了一个答案:“结束上一个项目之后,你特别想做一个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题材,于是你一直在编故事,越离奇越好。但你真正的优点是你的内心感受,无论是《谁的青春不迷茫》的日记,还是《我在未来等你》中三十七岁的你遇见了十七岁的你,都是你很想表达的内心世界。一旦你脱离了自己的内心表达,别的东西就很不真诚,我觉得怪,就是不真诚,不是真的你了。”

我瞬间就理解了。

只是我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知道。

我曾以为是自己能力不够的问题,也曾以为是公司对我苛刻的问题,也觉得是辜负了同事的问题,还觉得是不被搭档信任的问题,其实真正的问题是我不够真诚了。

并非说真诚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但真诚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

没有这个前提,都没有被评价好与坏的资格。

而我,早些年每天都觉得自己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接纳,是因为他们在文字里看到了我的真诚,我也很感激他们的看见。可转眼,我就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能一直走到这里。

推翻所有,重新开始。

白天在医院,晚上动笔写故事。

一周之后,我给公司交了一篇故事《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

没有剧作的起承转合,没有人设的反差设定,只有我想表达的情绪和诸多细节。

同事看完告诉我:“同哥,你回来了。”

公司看完告诉我:“这才是可以被拍的东西。”

我以为我会非常激动,但我没有,公司明确可以立项做电影的时候,晚上我一个人跑去小酒馆喝了几杯。

我庆幸找回了一些什么,我告诉自己不能再丢掉这些了。

因为担心演员拒绝参演,于是干了一整杯威士忌,把自己的心里话全部说出来,让他看到我。

因为喜欢一个人,又不知道如何表达,于是送了对方一张专辑,说请听听第二首歌。

因为买了个二手房,但装修的钱不够,心情不好时就会去看一看,站在那个房子里告诉自己要努力才行。

因为不想过一成不变的人生,鼓起勇气请了长假跑到国外去学了四个月的英文。

也因为想要给自己的电视节目制作生涯一个交代,在公司不允许的情况下,把所有积蓄拿出来垫资了一期节目样片。

往事一幕幕,真实又尴尬的我,热切又渴望关怀的我,简单又复杂的我,在每一个人生路上朝自己挥手。

不必试图去证明什么,一个人能把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我点了两杯酒,举起一杯碰了另一杯,对自己说:你又回来了。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